精选释迦牟尼名言300句99句文案

admin 心情说说 2023-09-11 07:17

一、佛教高深句子

1、学佛并且出家后,我的生活一点也没被局限,反而更加宽广起来。因为外在的执着被慢慢地放下,烦恼在不断的自我观照下日趋减少。也许表面的生活并不像过去那样五光十色,而心灵的世界却越发丰富且灿烂。学佛并不在神通感应的追求,而在于自我的深刻剖析,以及随之而来的心境的提升和智慧的增长。学佛的好处无法言尽,不过有一点却始终令我感念于怀:靠着佛法,我的新生命终于已毫无疑问地站在了迈向解脱的起跑线上……

2、有很多人信风水先生,算命、打卦、批八字,这都叫邪信仰。问这宅子好不好,问吉凶祸福。现在国家卖一座楼房,这一座楼房里头,住了几百户,家家还要看看风水,一栋楼房一个,这种就叫邪见。像那个看问题啊,知见不正确,这是邪知邪见。

3、根据以上这5点基本对比,就可知道,济公口中的“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世人若学我,如同进魔道。”已经不是在谈论酒肉的问题,他是在给你讲佛法,而且是非常严肃的大佛法。对于一般人来说,心中执念太多,顾虑太多,终究不能理解佛意,总也进不得佛门,更别说佛心了。但济公不同,他已经无所戒律,但也无所执念,他的行为就是一种自然而然的佛的展现,他在向你展示的是答案。这一点对于希望深入了解钻研佛法的人,非常具有启示意义。但对于我们一般普通人,还是不大容易理解。

4、那么,这些修行上的成就能否验证呢?这也是老衲最关心的问题之虽然佛教理论本身不像某些宗教那么漏洞百出,可以说是比较圆融的,但理论终究只是理论,最终修行者如果和普通人没有任何区别,那虽然不能将佛教证伪,但也很难证真。

5、是法平等,无有高下。

6、释迦牟尼佛说:“怎么这样的呢?这怎么回事?”

7、當然有的人,像我也有這種情形,聽經聽著聽著那佛號自動起來,不是作意去念佛,它自動就起來,那可以,那不影響你聽經。你心清淨,那佛號自然就流出來,那你還是專注在聽經上就行,佛號就由他念去。千萬不要說我聽經時候,耳朵不是聽經,還在聽著自己念佛,那你乾脆把經先停著,把佛念完,再去聽經。

8、有因有缘集世间,有因有缘世间集;有因有缘灭世间,有因有缘世间灭。

9、随从就说:“啊!这是生小孩子呢!”

10、根据我的观察,信佛的人大概有两种,一种是烧香拜佛,祈求佛祖保佑,另一种是将佛当作一种人生哲学,以此来调整自己的心态,或者是两者兼而有之,总而言之,都是希望通过信佛来让自己的生活变得更美好。

11、問:淨空老恩師一再教導我們,念佛時要做到不懷疑、不夾雜、不間斷,請問如何理解不間斷?譬如夜間睡了以後,如何做到不間斷?

12、用伤害别人的手段来掩饰自己缺点的人,是可耻的。

13、*宣化上人:我告诉你们一句真话,我最欢喜的事就是念《南无阿弥陀佛》

14、原谅,并非是因为心宽,而是因为不舍。不原谅,未必是因罪不可赦,只因心已离开。真情,一定会让人心软。但凡跟心软毫无关系的情,都只是些假象而已。

15、先来看第一个分歧点,物质和时空的本质是否是“空”。

16、不摔一跤,不知谁会扶你。不缺钱用,不知谁会帮你。不经一事,不知人要骗你。下雨了,才知谁会给你送伞。遇事了,才知谁会对你真心。有些人,只会锦上添花,不会雪中送炭。有些人,只会做表面功夫,不会坦诚相待。珍惜该珍惜的人,感恩帮过你的人,对人诚信些。人生就是:人心换人心,换不回来就死心!

17、有时候我们要冷静问问自已,我们在追求什么?我们活着为了什么?

18、《了凡四训》不仅改变了我对命运的看法,而且促使我由此真正进入佛法,开始寻求命运生命的真理,以前读研究生时对佛学也有接触,但是只限于一些玄妙的理论(如三谛圆融,一真法界,唯识无境),而根本不知道佛法与儒家学说一样,不只是学问研究的对象,而是实践的真理。直到读《了凡四训》之后,我才真正把佛法当作解决生死问题的我唯一钥匙,深入下去,也才真正了解佛法是圆满的,才开始生起正信。

19、*印光大师:济公为什么能饮酒吃肉?

20、即便我们生活在一个Matrix之中,是在玩虚拟现实游戏,什么都是虚幻的。可是,就算你告诉我这个又有什么用呢?我的人生是游戏,难道我能退出吗?而佛学就是教你如何随时退出游戏。

二、释迦牟尼名言300句

1、人生,哪能事事如意;生活,哪能样样顺心。不和小人较真,因为不值得;不和社会较真,因为较不起;不和自己较真,因为伤不起;不和往事较真,因为没价值;不和现实较真,因为要继续。因为善良,所以宽容;因为责任,所以承担;因为某种理由,所以愿意妥协。因为看轻,所以快乐;因为看淡,所以幸福。

2、人活一世爱最真。人活一生情最亲。人生苦短,知足常乐。一个人生活一世,懂得取舍,懂得舍得,懂得满足,懂得知足,心才能开阔。人才不会被生活约束在欲望的城堡。知足常乐,乐在自知,乐在自足。

3、答:這個問題在經裡面講得很多。念佛三昧最關鍵的,首先要做一個善男子、善女人,如果是還有惡念,惡念都降伏不住,那沒有指望得到念佛三昧。三昧是正受,什麼叫正受?心裡面沒有妄念,沒有妄念的這種感受才是正受。用什麼方法得到?用念佛的方法。這裡念佛不是口念而是心要相應,佛的心真誠、清淨、平等、正覺、慈悲,我們有沒有?如果不相應,那不可能得到這個正受。從哪裡做起?還是三個根,《弟子規》、《感應篇》、《十善業道經》,從這裡做。首先斷我們的邪念、斷我們的惡念,這個是第一步功夫。這個功夫成就了,才談得上說止妄歸真,達到念佛三昧,所以這個第一關你要老老實實的去過。

4、从信仰上看“一即无限”

5、释迦牟尼佛就看见娑婆世界众生这么苦,这么颠颠倒倒、烦烦恼恼、争争吵吵、坏坏好好,于是乎他觉得真没有意思。真没意思就想要出去散散步,到郊区去走一走,因为他生在皇帝家里头,在皇宫里头总也不到外边去。这一天,他就要到郊外去游一游。

6、众生习气毛病有八万四千烦恼,所以佛就有八万四千法门来对治,这是佛的善巧方便。你有什么病,就给你什么药。佛说一切法,为度一切心,若无一切心,何用一切法?

7、佛教距今已有两千五百多年,是由古印度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王子乔达摩·悉达多所创(参考佛诞)。西方国家普遍认为佛教起源于印度,而印度事实上也在努力塑造“佛教圣地”形象。这使得很多人产生佛祖降生在印度的错觉,这让尼泊尔民众一向不满。(1)佛教也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佛,意思是“觉者”。佛又称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世尊。佛教重视人类心灵和道德的进步和觉悟。佛教信徒修习佛教的目的即在于依照悉达多所悟到修行方法,发现生命和宇宙的真相,最终超越生死和苦、断尽一切烦恼,得到究竟解脱。佛姓新称乔达摩(S。Gautama,P。Gotama),旧称瞿昙;因为他属于释迦(Sākya)族,人们又称他为释迦牟尼。

8、(编注)恭录自《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浅释》(宣化上人讲述)

9、我认定虔诚信仰、清净归命于三宝绝对是一条学佛正途。至于大乘精奥、显密玄门,我真的自愧不能探得堂奥。而且本人性不喜交游,故也难得一遇高僧大德。惟在次数不多的上庙礼拜之过程中,我常常能体会到心得以清净后的那种纯净、透明的感觉。至心叩拜时,曾于感恩之刹那感受到无可言说的清净感,当其时,对真空之理似亦若有所悟。在那个时刻,我才明白为什么佛教如此强调自性清净,这既是一种我们本具的天真状态,又因被无明染污而成了众生心性再次回归的目的地与家园。一旦真的达到甚或只是稍稍接近这种清净无染的状态,一个人就一定可以感受到常人在常态下永远无法触摸到的存在本质与真实的生活内涵。

10、杨新宇:警惕“玄谈”的陷阱

11、这只“老薛家的妖猫”既活又死实在有违常人的逻辑,连爱因斯坦当时都拒绝接受老薛的“歪理邪说”。而量子力学的这一理论,其实是建立在严密扎实的实验基础上的,并非精神病人的呓语,而且在之后的几十年间得到了众多科学家的反复验证。

12、沉默是毁谤最好的答覆。

13、藏传佛教最高深的秘密窍诀

14、从唐代百丈怀海禅师制定“百丈清规”起,经过历朝历代的演进,先后增删为宋朝的“崇宁清规”、“咸淳清规”和元代的“至大清规”、“敕修百丈清规”,其间百余条目虽有增减,但是基本上“悲智双修”的精神则始终如中国佛教就从这些清规里,锤炼出一代又一代的高僧大德,成就了中国佛学解深用宏的无穷奥义、无边妙境,可以说是“一部清规,无穷胜谛”了。

15、回来后,第三天,说到西门去看看,东门有这么个生小孩子的,南门有老的,到西门看看!于是乎到了西门,在西门外边一看,看见一个病房,大约是个疗养院,参观疗养院去了。参观疗养院,看见人都在这医院里躺着,哼哼叽叽的,这个说:“哎呀!好痛啊!”那个说:“哎呀!我真是受不了了!”那个说:“啊!怎么办哪?我死了都比这么样好啊!”啊!个个都是哼哼,在那个地方呻吟不已。那么很多病人在医院里头,所以才参观医院,也觉得很扫兴的,就又回来了!

16、佛陀之法音,佛陀之根本教义,由今研究其原本所得,乃知极简单明晰,且与近世观念最相合,其为自古迄今最锐利理智之成功,盖不待辩也。

17、根身器界一切镜相,皆是空花水月,迷著计较,徒增烦恼。

18、补充说明:以上敬录的《华严经》

19、对于个人来说,我们还是要继续堕入轮回,善业居多,可以继续投生人天,恶业居多,便堕入恶趣受苦。无论如何都没有得到根本的解脱,都得随业流转。而这个业力的根源就来自于我们对事物的执着。因为执着而深入潜意识,才形成了所谓的“业力”,如果你的内心能够完全清净,又何来的烦恼和业障呢?

20、你我都是一个心,只因迷悟而不同。

三、佛教高深句子有哪些

1、为什么有的人传播佛法却深陷苦海?

2、复旦大学常德博士:

3、那這些災難其根源學佛的人都知道,眾生業力感召。佛家講,《愣嚴經》上講的,貪心感水災,瞋恚感火災、愚癡感風災,傲慢感地震,貪瞋癡慢是一切災難的根源。我們如何化解?從自己開始做,因為什麼?整個宇宙不離你自心,是你心變現的,所以我化解內心貪瞋癡慢就能化解外面的災難。所以當年蕅益大師,不是蕅益大師,弘一大師在日本侵華戰爭期間提出,「念佛不忘救國,救國必須念佛」。我們現在也可以按照這個意思提出來,「念佛不忘救世,救世必須念佛」。這種大菩提心推動你,你也不忍心停下佛號,你停下佛號,可能眾生業力就化解不了,那眾生就遭難了,我們能忍心嗎?豈能因為我們的懈怠導致眾生受難?這就是慈悲心,這就是菩提心。

4、佛问第一个僧人,你认为你的身体是你的吗?僧人回答说是啊,身体是我的一部分。

5、平凡的人生,默默的度过。该有的迟早会有,过分强求也无谓。该失去的,也迟早会失去,正如人生百年,终有一死。倒不如珍惜眼前的平凡生活,享受生活带来的苦乐。人生本来就是苦乐相间,得失更替。与其终日勾心斗角,尔虞我诈,倒不如平平静静中去享受,人如果真静下来总会想明白很多东西。

6、发自内心地奉劝一句,不管有没有人聆听:请把时间抽出来一部分投入到对佛法的研习中来吧!对我个人而言,佛法带给我的最大利益便是让我明白了打碎我执、树立空性正见的重要意义。这样,我就能一步一步走向自在、走向自由、走向解脱。总有一天,我会与《高僧传》里的那些先行者共游舞的,我坚信!

7、《维摩诘经》没有一点形式主义的味道,真正大乘道不用装起那个学道的样子,有的人一脸佛相,满口佛话,一身佛气,进了房间把空气都染污了,我最怕这种人。当然不只佛教徒如此,我看到这样的基督徒同样害怕。有一次有辆基督教的宣传车开到我家门口,讲了两个钟头还不停,我已经忍辱波罗蜜吃了好几个了,只好写张条子递出去,上面说:上帝曰不要骚扰别人的安宁。他看了只好把车开走了。人家问我递了什么条子,我说是道教张天师画的符,只有他懂我懂。所以,不要搞这么多形式,反而引人反感。……

8、答:念佛最關鍵的是要專注的念、老實的念,感覺這、感覺那,這心就不老實了,這叫打妄想。有這種感覺怎麼辦?不要管它,把心專注在佛號上就行了。念佛是念得清清楚楚,聽得清清楚楚,絕不要打妄想,不要著色聲香味觸法,你這個感覺是觸,觸覺,不要感覺它,這樣念久了心也就清淨了。

9、西哲所论的唯心,只限於人世间而已,佛说的唯心,则可通於六凡四圣。

10、相由心生,命由我立!俺把达磨祖师《悟性论》中的这段文字供养给您,希望并祝福您快乐、自在。“无妄想时,一心是一佛国;有妄想时,一心是一地狱。众生造作妄想,以心生心,故常在地狱。菩萨观察妄想,不以心生心,故常在佛国。若不以心生心,则心心入空,念念归静,从一佛国至一佛国。若以心生心,则心心不静,念念归动,从一地狱历一地狱。若一念心起,则有善恶二业,有天堂地狱;若一念心不起,即无善恶二业,亦无天堂地狱。为体非有非无,在凡即有,在圣即无。圣人无其心,故胸臆空洞,与天同量。”祝您好运!阿弥陀佛!

11、蕅益大師在《阿彌陀經》的要解裡面和我們講得很清楚:信願之有無決定你往生,能不能往不往生;念佛的多少,不是叫多少,念佛的深淺,念佛功夫的深淺,決定你往生的品位的高低。所以信願是最關鍵,我們經常要反思,反思我們的信願夠不夠足?不是說念一千、二千、念一萬,這些數字上起煩惱。

12、這裡還有一個,拜佛的時候也是關鍵是要攝心。拜佛口裡不必念出聲音,心裡默念佛號,一邊拜心裡一邊念著佛號。口上如果念佛的話,一邊拜的時候容易傷中氣,所以不必出聲,這是單純用心去默念,持這個佛號。有的人也可以用觀想,他覺得持名可能還不夠攝心,也可以用觀想,拜的時候,拜下去觀想著佛就在眼前,在自己面前放光、接引。

13、不要浪费你的生命在你一定会后悔的地方上。

14、四川师大的清心博士用一句话概括了自己的学佛心得:

15、14) 来是偶然的,走是必然的。所以你必须,随缘不变,不变随缘。

16、“翰林担水汗淋腰,和尚吃了怎能消?”

17、睡着睡着就哭醒了,是出生。哭着哭着就睡着了,这是人生。想哭的时候却不得不笑了、想笑的时候却反倒落泪了。好多人就这么过了一生。

18、心中装满着自己的看法与想法的人,永远听不见别人的心声。

19、学佛必从“读论入手”?否!若论涵养信心,读经更好

20、缘起性空的理论比较深奥,且不太符合一般人的直觉经验。但老衲研究多年的结论是,从逻辑角度并没有什么明显的漏洞,而从事实角度则比较符合现代物理学的研究成果,特别是相对论,量子力学和弦论。

四、佛教高深句子讲因果

1、是否学佛者就是无情的?

2、菩提本无树,明境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六祖示法诗)

3、永远不要浪费你的一分一秒,去想任何你不喜欢的人。

4、到目前为止,迷信宗教所产生的心理病,你们可问问蔡医师,还没办法医治。像有位同学最近又进精神病院了,十几年前来找我,一身酸臭不洗澡,科学学得蛮好,佛学却很迷信,我说你精神有问题,教他放弃学佛,先过普通人的生活,好好去看病,结果不听,到现在精神病院进进出出,恐怕会永远进去出不来。有人说他想见我,我说他常来的啊!读书没学费替他缴学费,没钱给钱用,就是要他暂时不学佛,做不到,以至落得今天这种地步,令人感慨、难过。因此你们以正常现代青年来组织宗教社团,应该了解心理学,从心理学入门学佛就好办了;再不然也要有科学头脑,不要迷信。

5、*达照法师:在家居士如何护法?

6、量子力学有个著名思想试验叫“薛定谔的猫”,细节内容限于篇幅就不讲了。按照普通人的定势思维,箱子里的猫要么是死了,要么是活着,与是否有人观测毫无关系。但按照量子力学的解释,箱子里的猫可以处于“死-活叠加态”——既死了又活着!要等到打开箱子那一刻看猫一眼才决定其生死(请注意,不是发现而是决定)。而且可能一个人看的时候是只活猫,而另一个人看时则是只死猫,而且两个人看的结果都对!

7、人生是一场永不落幕的演出,每个人都是演员,只不过,有的人顺从自己,有的人取悦观众。感觉累的时候,也许你正处于人生的上坡路。坚持走下去,就能到达人生的另一个高度。你给世界什么姿态,世界将还你怎样的人生。遇到无法左右的,随缘,缘深多聚聚,缘浅随它去。人生,看轻看淡多少,痛苦就远离多少。

8、弦论可以很好的满足统一场论的要求,这样的理论是爱因斯坦生前孜孜以求的。弦论不仅认为空间和物质是“虚幻不实”的,时间也是一样,宇宙中并不存在所谓“客观的时间”,时间只是一种错觉。用佛教的话说,时间是妄想所成,本无自性。

9、問:我念佛的時候,有時覺得佛號慢,有時覺得佛號快些,不知您是否有這樣的感覺?這與心是否清淨有關。有時念著念著臉部會發麻,怎麼回事?

10、此土就是净土,当下就是“一时”

11、还有很长的偈语未录上。

12、“接机”,即是“自性五分法身香”,即是“五根五力”齐发,本来就是这样的,哪有什么您的用功(思维修及止住修)处?!

13、业力是一种自然规律,不像基督教的人格化上帝,存在“大爱”和“大能”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

14、人生无须过于执着,尽人事安天命而已。选择了,努力了,坚持了,走过了,问心无愧就好,至于结果怎样,其实并不重要。人这一辈子,无非就是个过程,荣华花间露,富贵草上霜,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得意些什么?失意些什么?顺其自然、随遇而安,如行云般自在,像流水般洒脱,才是人生应有的态度。

15、苦海无边,回头是岸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16、此外,据圆觉经载,四大,乃指由地、水、火、风四大和合而成之人身。即:

17、知道吗?上方蓝字阅藏分享能点开!试试

18、佛弟子能有这样的发心是极好的,我平时也十分愿意和同修一起参加一些法布施的佛事,但是我深记这样一句话:水不浇无根之木,佛不度无缘之人。

19、水大,水以润湿为性,如人身中之唾涕、脓血、津液、痰泪、大小便等均属之。

20、火大,火以燥热为性,如人身中之暖气属之。

五、佛教高深句子一切空

1、你不可能同时拥有春花和秋月,不可能同时拥有硕果和繁花。你要学会权衡利弊,学会放弃一些什么,然后才可能得到些什么。你要学会接受命运的残缺和悲哀,然后,心平气和。因为,这就是人生。

2、向世人宣说佛法就是洗脑,其威慑力仅次于传销!人们天性中对佛学中的人生智慧并不排斥,但是在以讹传讹之后,佛法似乎成为了世俗人本性中排斥的东西。

3、有的人会说,你前面提到的“缘起性空”不就是一种哲学思想吗?就算有道理又怎样?能当饭吃吗?能消除我的痛苦吗?事实上,佛教的终极解脱方法论与“缘起性空”是息息相关,一脉相承的。

4、所做之事并无二样,但是心境却完全不一样了,之前是内心充满了妄念,砍柴时惦记着挑水,挑水时惦记着做饭;而悟道之后,内心完全清净,自在,无有分别,砍柴即是砍柴,挑水即是挑水,做饭即是做饭。因此,只要我们学会在日常生活中,对人对事不再有如此多的妄念杂想,用一颗清净自在之心随缘应对,那就可以渐渐与“道”相应。

5、叶子的离开,不是风的追求,也不是树的不挽留,而是命运的安排,自然的选择,花开花落,天道轮回,该来的会来,该走的会走,有时候离开并不意味着结束,而是另一种开始。

6、世上一切事物或现象的发生,都是有相对的条件和关系,离开关系和条件,就不能产生任何一个事物或现象。这句话的意思大概相当于我们高中政治课本中对联系和发展问题的哲学论述。

7、*大安法师:信愿不真切的五种表现

8、比如,我的一个朋友曾经梦到过彩票头等奖的号码,开奖后发现一位数字都不差。

9、世界原本就不是属于你,因此你用不着抛弃,要抛弃的是一切的执著。万物皆为我所用,但非我所属。

10、*视频:中央电视台首次做佛教与科学专题,因果非迷信!

11、(推荐)四十岁以后,如何做夫妻?

12、于我灭度,若自书持,若使人书,

13、最终,所有我们爱的,和爱我们的,都会以我们不知道的或知道的方式离开。这可能会使我们悲痛,但不能使我们意志消沉。我们不能阻止任何人的离开,唯一能做的是在他们尚未离开之前,好好对待。

14、拥有一颗无私的爱心,便拥有了一切。

15、辛辛苦苦的为他人传播佛法,想着佛陀慈悲度世的精神,我为什么不能像我的这位“老师”那样,以大悲心看待世人的迷惑,慈悲度他们呢?

16、佛说,当爱不能弥合时,就会用感性方式来实现——怨恨,所有外在的怨恨都会被反弹而伤及自己,所有内在的怨恨都会伤及别人。贪恋、私欲为痛苦之源。

17、清华大学李明豪博士:

18、一切随缘生灭,执着是痛苦的根源,人生一度春风,便也一度秋雨;一度得意,便也一度失落。逃不过的是无常,走不完的是轮回。

19、“子不语怪力乱神”,其实我个人对这些超自然现象没什么特别的执着。我很喜欢禅宗祖师的话:“担水砍柴皆是神通”。见得多了,发现其中部分现象不但佛教有,其他宗教也有,都是深入修行过程中必然出现的“实验现象”,没什么可大惊小怪的。但是对我来说,至少是从事实层面部分验证了佛教说的修行成就可能是存在的,在我的“事实样本”中增加了很重要的一些案例。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