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三个通感的诗句【精选94句】

admin 心情说说 2023-09-13 06:46

一、举三个通感的诗句

1、返照下层岑,物外狎招寻。

2、他强调了“少年强则国强,少年智则国智”的重要思想。国家的希望、民族的未来寄托在少年一代身上。儿童通过阅读一首古诗,根据自己的理解画出一幅画,这种由诗入画的过程,可使儿童既领略中国文字之美、诗歌之美,又可体验绘画之美,可谓一石二鸟。儿童有“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的勇气,这种勇于创造的精神是强大灵魂的必备要素,也是科学精神的其中之意。

3、孤独曾经聚月,别离共说飞鸿。自持风骨老梧桐,笔下难书心痛。

4、(6)“时间的形状”是他诗歌的轴心

5、窗外,传来婉转的鸟叫声,那莺莺燕燕的歌声,像是铜铃里伸出嫩黄的枝蔓;又像一颗颗圆润的珍珠,在荷叶上滴溜溜乱转。

6、承接关系的流水对——当君白首同归日,是我青山独往时。(白居易《九年十一月二十一日感事而作》)此类诗句十四字当一气读下,浑灏流转。初读似无诵偶句之感,细加品味,方倍觉其属对之工切。

7、施提宝那成章王敬仁曹世清莫林陈良誉

8、A.首联色调明快,笔触简洁,交代了送行时间和环境,勾画出一幅“春郊送别图”。

9、中央新影集团副总编辑、博士陈晓夏

10、(1)(2019浙江,6分)全诗是如何运用多种手法塑造李将军的独特形象的?请结合诗句分析。

11、是否掉在酒杯里,再也爬不起来

12、景可意通,文里能生余味绕;

13、传说中北极的人因为天寒地冻,一开口说话就结成冰雪,对方听不见只好回家慢慢烤来听,遇到谈情说爱先用情诗情词裁冰,切成细细的碎片加上酒来煮。如果失恋就一把大火烧了,烧成另一个春天。

14、他的诗语自然成趣,天然而出,纯然构筑独到的情思,像“额头上的血包/是我为远远和一然磕出来的”“我将右手空出来,按压住/右上腹的疼痛”(《我还不能转身回到村庄》);像“有人的血压/还在持续升高/躺在药盒里的药物/却无所适从”(《时间的脸》);像“恒星,现在离我很近/离我左边的胸膛很近/我看见它忍受着燃烧的疼痛/看见它扭曲的躯体,痉挛的脸”(《世界是这样终结的》);像“爱情的酒杯里/或清澈透明,或有细腻的泡沫/溢出了杯口”(《秋天的婚礼》);这些语句,这样的语句,在他的诗中,一经打开,就扑面而来,挡也挡不住它们的情趣感染。

15、慷慨悲壮:此风格的作品,含思悲壮,出语高昂,充满着对时代的感慨,或雄才不得志于时,或感时伤乱,忧国忧民,心中郁结,愤慨不平。如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16、毛谷风阿袁何其三何鹤汪超英李利忠

17、(注)①本诗作于唐代宗广德元年(763)末,时杜甫客居阆州(今四川东北部)。②雪岭:即西山,在成都西面。雪岭临近松州、维州、保州(均在今四川成都西北),杜甫作此诗时,三州已被吐蕃攻占。

18、在观察自己与世界的关系思维中,日本诗人高桥睦郎曾经说过:“诗歌到底是什么?究竟是什么?我回答不出来。正因为如此,我每天坚持写作。如果为寻找诗歌而写诗,那么,我应该就是这样的一个人。在寻找诗歌的过程中,作者、读者双方都是诗人。”这就宛若一个厨师,他的技艺全凭火候、经验和熟能生巧,而非纯粹理论在支撑他的烹饪。

19、合于“艺理”的诗作用“通感”、“拟人”、“夸张”等手法营造“反常”景象,以虚映实而见“妙”。

20、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

二、

1、如陶渊明的《饮酒》诗,寓情于景是其艺术上的闪光点。本诗描画了一幅夕阳下飞鸟结伴归巢的闲适、悠然、优美的山园景色,塑造了一幅恬静的田园画面,作者虽不着一情字,但从画面中自然而然流露出作者对宁静、闲适田园生活的无限向往之情,景之恬静与人之悠然,浑然交融,构成了深远的意境,读者自然被诗中的美深深地吸引。※情景交融(也有说是一种境界,不必单独列出)

2、部分诗人的诗歌语言风格

3、(注)①地黄:玄参科植物名,其根可入药。②插:通“锸”,铁锹。

4、灰暗的/山沟啊,/请/原谅

5、物理学、天文学教科书中的“太阳”概念,和诗歌中的“太阳”意象,是根本上有所不同的。逻辑思惟(如天体物理学)中的概念,跟形象思惟(如诗歌)中的意象,有本质上的分别。前者是符号,A是A,A不是非A;太阳就是太阳,太阳不是“非太阳”……,讲究同一律、排中律、矛盾律,等等。后者,形象思惟中的意象,A未必就是A本身,诗中的“太阳”未必就是天体太阳本身,A可以是A又是非A,诗中的“太阳”可以是天体太阳、又是光明、又是未来、又是心中的希望、又是新的时代……又可以是其他的事物。

6、我在去年写的一首七绝《古井》亦采用了通感的艺术手法:

7、在此诗中,秋光,属于视觉,冷,属于触觉,诗人把视觉和触觉相互沟通,就属于通感的修辞手法。

8、具有/无限的/扩展的/力度

9、意象派的代表作,是庞德的《地铁车站》。这首诗只有两行:

10、答案:①第一首寓情于景,(1分)“昏”“繁”二字点明了愁;(1分)第二首景不显愁,借典故写愁。(1分)②第一首以“那堪”唱叹抒情;(1分)第二首以理写愁,辨析猿声“不自愁”,愁在人心。(1分)

11、(3)参见(日)相浦杲:《从比较文学的角度考察鲁迅的散文诗集﹤野草﹥》,收《考证·比较·鉴赏——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研究论集》,宿玉堂、能势良子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钱林森:《孤独灵魂的拷问与生存体验的求证——鲁迅与波德莱尔》,《中国比较文学》1998年第3期;周怡:《战士的苦闷与叛逆者的忧郁——﹤野草﹥与﹤巴黎的忧郁﹥比较》,《鲁迅研究月刊》2002年第12期。

12、关键词:《颓败线的颤动》波德莱尔文本关系改编

13、如果喜欢,请点击右下角好看到朋友圈和所在群,您的转发就是最大的鼓励和支持!感恩并致谢!!!

14、人体/在太空里/游行。

15、这黄河的/水/夹泥沙/在指间/滑出;

16、假设关系的流水对——纵使有花兼有月,可堪无酒又无人。(李商隐《春日寄怀》)出句与对句表现出假设关系。

17、20180705现代诗的意象(上)

18、海暗了,鸥鸟的叫声,微白。

19、1)个人专辑投稿:格律诗、词、散曲、对联,一次投稿不超过20首/副(诗:平水韵,词:词林正韵,新韵需注明);辞赋、作品评论、诗歌理论,一次投稿不超过3篇;新诗,一次投稿不超过8首。文责自负。拒绝一稿多投。投稿后32天内未刊发,可改投他处。

20、王句虽源自于庾句,但意境全新,我们一读就能体会到,王句远高于庾句,属于典型的“脱胎换骨”。“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语句清新,灵巧飞动,气象宏大,意境深远。在脑海中想象这一幕,多么美丽的一幅自然画卷!而庾信原作则只是普通的景象描述,境界窄小得多。

三、

1、工对,即标准的工稳对仗形式。

2、太阳,还是不肯露出它那张

3、蹒跚的日子,系着颤巍的牵挂

4、(云帆群友谈创作)第16辑·阿朱:怀古绝句写作思路初探

5、直到我们所说的空间,变成宇宙

6、(注)①乙卯:指宋神宗熙宁八年(1075)。②拾翠:古代春游。妇女们常采集百草,叫作拾翠。③行云:指如云的游女。

7、对偶(对仗):用结构相同、字数相同的一对句子或短语来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的意思。对偶的作用从形式看,语言简练,整齐对称;从内容看,意义集中含蓄。如李华的《春行即兴》:“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8、诗人从《突然而至的暴雨》入手,打开了他与时间的诗性通道。“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在空间行为上,河流自古就与时间对上了号。这场暴雨的“每一颗雨滴/都使屋檐上的雨篷/发出疼痛的声响”,带来了“浑浊的波浪,尽显河流无声的责任”“大雨过后,我看见所有的树叶/都换了一幅面孔”,这是诗人心目中“时间的形状”的开始,它们无穷无尽,因而也不会终止。

9、歌唱着/心灵和/感官的/热狂

10、一路向北,把目标锁定在

11、鲁迅与波德莱尔的相遇及相关推论

12、这类两个七言诗句等于一个意义上的句子,在古代诗话中被称为“十四字句”,蒋绍愚先生称之为“连贯句”。这些文意连贯却没有形成对仗的诗句,都不能与“流水对”划等号。

13、凌晨荷插②去,薄暮不盈筐。

14、第二联描绘了怎样的画面?

15、(云帆群友谈创作)第十二辑·武立胜改诗实例

16、对通感的修辞手法有了大体的了解,我们再回头看看“盏内有溪声”的句子。溪声,为耳朵听来,为听觉;盏内,为眼睛看来,为视觉;有,为意想而来,为意觉。诗人把听觉、意觉和视觉相互换沟通,产生了错觉,产生了联想,觉得溪声就象从盏内而来。但是溪声并不是来自盏内。这就属于通感的修辞手法。

17、盘点|(小楼听雨诗刊)2016年—2018年专辑网址

18、具象通感,是指表现对象具有具体形态的摄影艺术通感形式。与之相对应的是表现对象没有具体形态的摄影艺术通感形式,我们称其为抽象摄影艺术通感。

19、明人胡震亨《唐音癸签》卷四给“流水对”下定义:“谓两句只一意也,盖流水对耳”。流水对两句字字相对而文意连贯而下,如流水奔泻,似骐骥驰骋,“流水对”、“走马对”就是由此取义得名的。对于流水对这种特殊的对仗形式,许多青年学子感到玄妙,难以把握。其实流水对就是一整句话分成两句说,类似现代汉语复句中的两个分句。我们把流水对的一联视为一个复句,把出句和对句视为两个分句;根据诗句的具体内容,分析、判明出句与对句间的意念关系;进而完整、准确地把握住这一联诗的内涵,并把它置于全诗的语言环境和结构章法布局之内去考察和理解。

20、抽象通感的特殊功能

四、

1、海鸟,以翅膀切割深邃的天空

2、直接抒情(直抒胸臆):就是以第一人称“我”为抒情主体、直接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写作手法。如李清照的《夏日绝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3、摄影主体特殊的认知方式

4、谋生者,捡拾光阴漏失的碎片

5、布道山河,路从你的足下延伸

6、在鸡啼前找回走丢的钥匙

7、诗歌发展的初级阶段,明喻的运用很普遍。《诗经》、《汉乐府》以及儿歌、民歌中有大量的明喻成分。但是,随着诗歌审美观点的进化,随着诗中“意象”手法的不断扩展、提高,诗人对于初级的明喻已经不能满足需求了。

8、对摄影呈现形式的认知

9、(注)①桐风:指吹过梧桐叶的秋风。壮士:诗人自称。②衰灯:暗淡的灯光。络纬:虫名,俗称纺织娘,因秋天天气转凉而哀鸣,其声似纺线。③青简:青竹简。一编书:指诗人的一部诗集。竹简书久无人读,蠹虫就在其中生长。④不遣:不让。花虫:蛀蚀器物、书籍的虫子。蠹(dù):蛀蚀。⑤香魂吊书客:指前代诗人的魂魄来慰问诗人。书客:诗人自指。⑥鲍家诗:指南朝宋鲍照的诗。鲍照曾写过《行路难》组诗,抒发怀才不遇之情。⑦“恨血”句:《庄子》中说:“苌弘死于蜀,藏其血,三年化为碧。”

10、抽象通感拉近了作者与读者的情感距离,强化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11、语言技巧是指诗歌创作中语言表达所运用的表现手法和修辞方法,一般如:象征,对比,比兴,衬托,悬念;拟人,夸张,比喻,排比,对偶,反语,双关,反诘,通感等,以及行文的排列和句读的定夺。

12、羔羊沥血淬炼成雄狮峥嵘天下

13、弹唱动情教客醉,笑颦添色遣花羞。

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15、这首诗与柳永《雨霖铃》词都运用了点染手法,试赏析本诗的点染手法。

16、B.“伏波故道风烟在”写诗人行进在伏波将军当年出征的路上,追忆前贤,不由得心生自勉奋发之意。

17、诗词读赏(1)▏比兴与象征

18、心上乡愁涌碧澜,流千山万水,已成泉。梦中忽又返家园,双眸湿,醒后总难干。

19、本诗尾联用了唐代李揆的典故,以下对此进行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20、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五、

1、(2018年高考北京卷)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文后各题。

2、语笑侍儿知礼数,吟哦野客任狂疏。

3、抖落风尘。擦亮城市里的夜空

4、谈谈诗词中通感的修辞手法

5、D.诗人表达了自己对待恩惠的态度,不随便接受别人的恩惠,受恩必报。

6、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题目。

7、EinZimmergleicheinerTräumerei,einZimmervonwirklichgeistigenLeben,darindieunbewegteLuftleichtblauundrosagetöntist.(一间梦一样的屋子,一间真正的精神生活的屋子,凝滞的气氛染上轻微的蓝色和粉红。)(19)

8、多项通感,让天池可嗅、可触、可歌,成为令人神往的人间仙境。多项通感并列组合的作品,在创作上要通盘设计,兼顾各方的表现需要,不可倚轻倚重。在上述两幅作品的创作中,我把握了以下几点:第注重用小光圈表现细节,适应质感需要。第注重降低快门速度,减小反差,照顾整体光影效果。第注重构图,为了突出《呼兰河心曲》的静谧和细小的涟漪,必须等到小船过后波浪逐渐消失的时候,让小船停在画面的右上方。《长白山天池》则要选择云消雾散、天高云淡的时候。第为了突出节奏韵律,在拍摄角度上还要进行一些选择。

9、0黑龙江大庆金光瑜

10、这种组合是两种以上的通感在同一作品中,一主一从或一主多从。主者,是表现的主体;从者,则与主体存在多种关系,一为承载,二为烘托,三为装点。

11、名词。名词在古代诗歌中主要表现为一些典型的意象。在抓名词的时候,尤其要注意那些具有特定意义的意象及多个意象叠加的现象,因为意象的独特性或代表性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如“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前三句用九个名词(意象)勾勒出一幅深秋晚景的凄凉画面。再如“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一句中(温庭筠《商山早行》)共写了六种景物:鸡声、茅店、月亮、脚印、小桥、霜,本联纯用名词组成诗句,将六种景物作意象的叠加,如一个特写镜头,营造出特定的意境。

12、远山扑面近山让,恰似家人接我归。

13、是航向是指引亮度的先行者

14、采之将何用,持以易糇粮。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