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常见的通感的诗句
1、衬托衬托是为了突出主要事物,先描写与之有关联的事物作为陪衬的修辞。衬托分正衬和反衬两种,反衬一般又包括动衬静、声衬寂、乐衬哀。如“蜀僧抱绿绮,西下眉峰。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客心洗流水,余响入霜钟。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李白《听蜀僧浚弹琴》),第四联写出了曲终时的景色和诗人沉醉于琴声之中的状态,侧面衬托了琴声的魅力。“初夏绿槐高柳咽新蝉,薰风初入弦。碧纱窗下水沉烟,棋声惊昼眠”(苏轼《阮郎归?初夏》),尾句以棋声衬托了周围环境的幽静闲雅。“寒山几堵,风低削碎中原路,秋空一碧无今古”(陈维崧《醉落魄?咏鹰》),诗人借用壁立的寒山、空旷的大地、澄碧的秋空等场景,衬托了鹰的形象。
2、(24)钱锺书:《管锥编》(第五册),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第39页。
3、投稿:44348553@qq.com
4、见形类声,即以听觉写视觉
5、《通感》中有这样一段话,也是在讨论时经常被引用的:“‘抗、队’的最好描写是《老残游记》第二回一王小玉说鼓书那一段:‘渐渐的越唱越高,忽然拔了一个尖儿,像一线钢丝似的,抛入天际。……那知他于那极高的地方,尚能回环曲折。……恍如由傲来峰西面,攀登太山的景象……唱到极高的三四叠后,陡然一落,……如一条飞蛇在黄山三十六峰半中腰里盘旋穿插。……愈唱愈低,愈低愈细。……仿佛有一点声音从地底下发出……’这样笔歌墨舞也不外‘听声类形’四字的原理罢了。”
6、为了强调某个意思,表达某种感情,有意重复某个句子或词语。
7、用排比来叙事写景,能使层次清楚、描写细腻、形象生动……(这也是排比)排比的行文有节奏感,琅琅上口,有极强的说服力,能增强文章的表达效果和气势,深化中心。
8、把三个或多个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意思密切关联的句子或句子成分排列起来,使内容和语势增强,这种修辞手法叫排比。
9、巴歌亦称巴唱、巴讴、巴人之曲。借指鄙俗之作,多作谦词。唐人李群玉《自沣浦东游江表途出巴秋投员外从公虞》:“巴歌掩白雪,鲍肆埋兰芳。”元人谢应芳《水调歌头•再和寄酬袁子英萧寺》:“多谢寄来双鲤,白雪阳春数曲,为我和巴讴。”多和“阳春白雪”比照着来写,表达自己的微不足道。其典出自战国楚玉《对楚王问》。
10、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11、顾文婷,1986年出生,江苏高邮人,南京林业大学中文系研究生毕业,现就为南京市教师。
12、运用设问,能引人注意,启发思考;有助于层次分明,结构紧凑;可以更好地描写人物的思想活动。
13、比喻由三部分构成:本体、喻体、比喻词。
14、倪有鱼的工作室原本是一个印刷工厂的车间,“当年我进去的时候,在水磨石地面上隐约闻到柏油、印刷油、机油的味道,但现在已经都没有了。对我来说炳烯也有味道,不同粘稠度的丙烯,在未彻底干透时,会有一种只有画家自己近距离工作过程中接触到的味道。这对我来说都形成了大脑皮层的记忆。”倪有鱼说。他提到工作室中还有从世界各地收集的物件,“它们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个仿佛是气味的场域,这是我每天浸泡在里面的一种抽象的感觉。”
15、以听觉作为目的域的通感表达
16、彩云惊岁晚,缭绕孤山头。翠楼含晓雾,莲峰带晚云。杳霭祥云起,飘飏翠岭新。大梁白云起,氛氲殊未歇。白云升远岫,摇曳入晴空。尽日看云首不回,无心都大似无才。帝乡白云起,飞盖上天衢。伫立增远意,中峰见孤云。岭上白云朝未散,田中青麦旱将枯。晴晓初春日,高心望素云。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17、谐音双关: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18、夸张可分为三类,即扩大夸张,缩小夸张,超前夸张。
19、参观展览时,倪有鱼品赏了多款香奈儿经典香水,他反思道:“我体会到了艺术与之相通的地方,就是对于微妙细节无法言说的部分,你如何去盲评。在这个过程中,你会调动所有的记忆和感知。这个感受其实就是我们在观看不熟悉的艺术的时候,面对陌生,感官的敏感调动,也是我自己在创作过程中,对待不同的材料、不同的系列探索的一部分。”
20、语言学界普遍认为,修辞是修饰文词或词语的基本手法,修辞是使语言表达产生美感效果重要手段。“修辞不能离开语言而存在,修辞实际上是语言的一种属性,在很大程度上没有修辞就没有语言。下面讲两个大问题。
二、
1、味觉常常是杨丹凤创作灵感的起始点。陶瓷作品《口口可乐》始于2018年夏天在景德镇喝到的一罐冒牌可乐的瞬间;德化白瓷《蜜罐》系列用鲜花和蛋糕表现了婚姻关系从甜蜜走向苦涩的过程;《温柔的包装我》则是三个包装盒造型的苏绣,其中之一是因为有感于疫情期间伦敦的朋友给她寄来想念的咖啡而创作,“对我来说,它的气味就是咖啡和爱和温暖的友情。”杨丹凤说。
2、按逻辑思维,五官各有所司,不兼差也不越职,像《荀子·君道篇》所谓:“人之百事,如耳、目、鼻、口之不可以相借官也。”《公孙龙子·坚白论》说得更具体:“视不得其所坚,而得其所白者,无坚也。拊不得其所白,而得其所坚者,无白也。……目不能坚,手不能白。”一句话,触觉和视觉是河水不犯井水的。陆机《演连珠》第三七则明明宣称:“臣闻目无尝音之察,耳无照景之神。”《文选》卷五五刘峻注:“施之异务。”
3、叙述本体的事物须用比喻来肯定和阐明。这种情况下是用可以感知的事物来比喻理性的事物。
4、如⻰涎香,麝香,安息香,乳香,
5、译文1:Drunk,Icaressmysleeveswhereperfumeoldwontpass./Doesmineremindthemofcaressofmydearone?
6、点击长按,打赏喜欢的文集或作者。❤
7、顶真就是用句末的词语作下一句的开头的词语的修辞。顶真的作用是回环跌宕,有旋律美。如“他、他、他,伤心辞汉主;我、我、我,携手上河梁。他部从入穷荒;我銮舆返咸阳。返咸阳,过宫墙;过宫墙,绕回廊;绕回廊,近椒房;近椒房,月昏黄;月昏黄,夜生凉;夜生凉,泣寒蛩;泣寒蛩,绿纱窗;绿纱窗,不思量!”(马致远《汉宫秋》),这段曲词中运用了对仗、顶真的修辞手法,对仗显示了语言的对称美,达到了意境美的完美结合。顶真具有回环跌宕的旋律美,表现了汉元帝离恨未已、相思又继、千结百转的愁绪。
8、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9、熊游坤||儿时的天空,辽阔成一个牧场
10、迢递三巴路,羁危万里身。
11、铜墙铁壁豺狼当道掌上明珠画龙点睛
12、反复是指诗人为了强调或者突出某种情感短时间内反复使用某种词语或者句子的手法。
13、(5)钱锺书:《管锥编》,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第1073页。
14、谈谈格律诗的拗救(讲稿)
15、比如: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16、便于吟诵和记忆;凝练概括,富于表现力;有对称美和音韵美。
17、(诗词微塾)“诗中三昧”之押韵
18、在上面的几个例子中,“一窝蜂似地”、“糠箩跳米箩”等词语在生活中都是人们常用的、熟知的。于是整个句子就显得十分通俗易懂。同时,使用这些生活性十分强烈的词语来进行比喻也使得整个句子具有一种平实而朴素的意味。这与汪曾祺艺术创作的基本基调是完全吻合的。
19、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比喻词“像、似、仿佛、犹如、宛如、像……一样、仿佛……似的,恰似”等连接。常见形式是“甲像乙。
20、例句:失败乃成功之母,你千万不要气馁。
三、
1、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2、宛如远方数声悠⻓的回响
3、(3)正面描写———动静结合
4、①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②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5、“鸟抛软语丸丸落,雨翼新风泛泛凉。”(黎简《春游寄正夫》)
6、花中四君子梅竹兰菊花称为“花中四君子”。
7、近来试题的考查形式同比喻,这里不重复。下同。
8、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江南逢李龟年》)其中“见”与“闻”互补见义。即“(当年我)常在岐王与崔九的住宅里见到你并听到你的歌声”,并非在岐王宅只见人而不闻歌;也并非在崔九堂只闻歌而不见人。
9、格律诗(近体诗)的格律,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平仄的问题。说到格律诗,我们有不少人可能会这样说:不就是“平平仄仄”的诗吗?不错,就是平平仄仄的诗。那么格律诗的平平仄仄,到底有一些什么样的规律呢?归纳起来,无外乎十二个字“相重相间,要粘要对,有拗有救”。下面,我们就讨论一下“有拗有救”的问题。
10、在中小学语文教学中,要求学生了解和掌握的修辞方法只有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对比、反复、顶针、反语这样几种,至于通感,未作介绍。而实际上,通感也是一种常见的修辞方法,被人们广泛地运用于日常口语交际和诗文创作中。
11、例句: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如师,师不必贤於弟子。
12、借代种类:特征代本体、具体代抽象、部分代全体、整体代部分。
13、掣肘典出《吕氏春秋•具备》,比喻办事受牵制,不顺利。
14、(2)想象。人们在已有材料和观念的基础上,经过联想、推断、分析、综合,创造出新的观念的思维过程。“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刘禹锡《望洞庭》)这首诗选择了月夜遥望的角度,通过极富想象力的描写,将洞庭的湖光山色别出心裁地再现于纸上。
15、1绿窗也称碧窗,表示一种温暖的家庭氛围或闺阁情景。
16、那堪正漂泊,明日岁华新。
17、田家秋作苦,邻女夜舂寒。
18、超前夸张:在时间上把后出现的事物提前一步的夸张形式。
19、人家在何许,云外一声鸡。
20、古语的解释是,参互成文,含而见文。
四、
1、孙大雨.200英译唐诗选:汉英对照(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如辛弃疾的《摸鱼儿》:淳熙已亥,自湖北漕移湖南,同官王正之置酒小山亭,为赋。
3、“那河畔的金枊,是夕阳中的新娘。”这是比喻。
4、泰斗“泰山北斗”的简称。典出《新唐书•韩愈传》,比喻杰出的可为榜样的人物。
5、其实诗歌就是修辞学,怎么把修辞方法化作写作者自身的一种习惯和素养,不是刻意和强迫,而是一种自然自在本能地无为和无所不为地自然自动地生成和显现,才是最大的成功。
6、10莼羹鲈脍指家乡风味。典出刘义庆《世说新语•识鉴》(或《晋书•张翰传》)。“(张翰)在洛,见秋风起,因思吴中菰菜羹、鲈鱼脍,曰:‘人生贵得适意尔,何能羁宦数千里以要名爵?’遂命驾归。”菰(g)菜羹:菰菜、莼(chn)羹。后来文人以“莼羹鲈脍”、“莼鲈秋思”借指思乡之情。例如,辛弃疾《沁园春•带湖新居将成》:“意倦须还,身闲贵早,岂为莼羹鲈脍哉?”徐自华《慧僧先生解职归见》:“转瞬西风又起,忽摇动莼鲈乡思。”
7、养鸭是一种游离,一种放逐,一种流浪。《鸡鸭名家》
8、译文2:Inashallowpoolistheimageofitstwigs,sparseandslanting,/Inmoonlitduskitsdelicatefragranceisfloatingandfloating.(刘克璋,译)
9、简单地理解,评委并不要求孩子们的作品是一艘艨艟巨舰,可以载着世人“直挂云帆济沧海”,给人惊涛拍岸、振聋发聩的震撼感,而可以是一叶小舟甚至是一条纸船,承沐一片荷塘月色,让人眼前一亮。
10、广东盈隆律师事务所彭世明律师
11、而秦旭卿的《论通感——兼论修辞格的心理基础》一文(15)则认为,通感是修辞格的心理基础或“深层结构”,而它本身不是修辞格。因而,修辞学界试图根据钱先生的通感理论在修辞学中建立一个新的修辞格,名为“通感”或“通喻”或“移觉”,与比喻、比拟、夸张、借代、拈连、移就等老修辞格“平起平坐”,是不合理的。
12、席建彬.回归与拯救一论汪曾祺小说的童年视角.19
13、当生命被苦难的生活,以及莫明其妙的烦闷困惑得走投无路时,我深深地为我们的诗歌悲哀。很长时间,我们的诗总是在选择题材以及遣词造句的苦心经营上徘徊着,诗已逃避了生命本身(诗的生命和诗人的生命)。诗人们在相互躲避碰撞的狭缝里艰难地生存着,而忽视了主体即生命在生存面前的疼痛和欢乐。为什么诗人不把自己想哭想笑想拍案的情感和感受表现在诗歌里呢?
14、如杜牧的《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15、(4)正面描写——虚实结合
16、虚实结合就是将现实的情景与自己的想象结合起来,给读者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17、为了引起别人注意,故意先提出问题,自问自答,叫做设问。通常情况下,明知故问,自问自答,是设问的标志。
18、豆蔻豆蔻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杜牧《赠别》:“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后来称女子十三四岁的年纪为豆蔻年华。
19、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20、(诗词微塾)诗词的格律细则
五、
1、例如: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鸟鸣涧》
2、然而他自己却写“哀响馥若兰”,又俨然表示:“鼻有尝音之察,耳有嗅息之神。”“异务”可成“借官”,同时也表示一个人作诗和说理不妨自相矛盾,“诗词中有理外之理”。声音不但会有气味──“哀响馥”、“鸟声香”,而且会有颜色、光亮──“红声”、“笑语绿”、“鸡声白”、“鸟话红”、“声皆绿”、“鼓(声)暗”。“香”不但能“闹”,而且能“劲”。流云“学声”,绿阴“生静”。花色和竹声都可以有温度:“热”、“欲燃”、“焦”。鸟语有时快利如“剪”,有时圆润如“丸”。
3、夸张夸张就是为达到某种效果的需要,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方面着意扩大或缩小的修辞。运用夸张,可以揭示本质,烘托气氛,增强联想。如“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李白《望庐山瀑布》),“飞”字,把瀑布喷涌而出的景象描绘得极为生动;“直下”,既写出山之高峻陡峭,又可以见出水流之急,那高空直落,势不可挡之状如在眼前。
4、(诗词学堂)绝句作法:点晴法
5、例如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日月照耀金银台”、“霓为衣兮风为马”、“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就是想像中美好的仙境。欧阳修的《踏莎行》:“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阑倚。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上阕写实,通过初春景象反衬“行人”的离愁别绪。下阕实虚,“行人”想像妻子凭栏远望,思念“行人”的愁苦之景,从而将离愁别绪抒发得淋漓尽致。李煜《虞美人》“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雕栏玉砌”“故国”是回忆中的景物。姜夔《扬州慢》中的虚景“春风十里”,实景“尽荠麦青青”,昔盛更显今衰。想像是虚写的关键,虚是为实服务的。
6、⑦春天是位魔法师,她融化了冰雪,让小草破土而出。
7、曹丹,《艺术新闻/中文版》《艺术界LEAP》出版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