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含对比的诗句有哪些
1、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山舞银蛇,原驰蜡象。
2、失误:不选C。原因:不能联系上下句,还原场景。对策: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理论要与实践结合;全局思维,联系上下句,理解巴峡特点,根据特点理解C。
3、茂林风送幽禽语,坏壁苔侵醉墨痕。
4、阅读下面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5、点评:南方美景,别样别离。
6、就一首诗与考纲必背篇目宏观比较异同。例如:(2019年全国3卷)与《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相比,这几句诗的语言风格有什么不同。
7、A.诗歌以花鸟发端,通过简练的笔触,勾勒出一幅意趣盎然的美丽画面。
8、B.诗人虽不得不接受生活贫穷的命运,但意志并未消沉,气概仍然豪迈。
9、“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中,描写三峡用的意象是“猿鸣”。猿鸣极哀,诗人通过猿的叫声,渲染了巫峡的凄清,表达了内心的凄凉和悲苦。“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中,描写三峡用的意象是“玉露”“枫树林”。诗人借此写出了秋天巫峡的凋零衰败之气,表达了内心的凄苦。《晓行巴峡》描写三峡,选用了晴江、浣女、朝日、鸡鸣、水国、舟中市、山桥、万井、二流等色调明丽、富有巴峡乡土气息的意象,表达了诗人身处清丽的景物之中的闲适之情;从诗歌最后一句“稍解别离情”可知,诗人还有一点淡淡的思乡之情。
10、(2)以松“立”与叶“落”二者的不同构成鲜明对比,表达作者对松树不凋的赞叹和对不入俗流,傲岸的性格追求,强化了对落叶飘零的感慨。
11、(1)什么是对比?对比,把两个相反、相对的事物或同一事物相反、相对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用比较的方法加以描述。
12、译文:高高的柳树长满了翠绿的新叶,轻柔的柳枝垂下来,就像万条轻轻飘动的绿色丝带。这细细的嫩叶是谁的巧手裁剪出来的呢?原来是那二月里温暖的春风,它就像一把灵巧的剪刀。
13、农夫心内如汤煮,公子王孙把扇摇。
14、首句写树,柳树就像一位经过梳妆打扮的亭亭玉立的美人。柳,单单用碧玉来比有两层意思:一是碧玉这名字和柳的颜色有关,“碧”和下句的“绿”是互相生发、互为补充的。二是碧玉这个字在人们头脑中永远留下年轻的印象。“碧玉妆成一树高”就自然地把眼前这棵柳树和那位古代质朴美丽的贫家少女联系起来,而且联想到她穿一身嫩绿,楚楚动人,充满青春活力。
15、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春夜喜雨》 作者:杜甫 (唐代) 译句:浓浓乌云,笼罩田野小路,点点灯火,闪烁江上渔船。
16、(1)“园花经雨百般红”,我们可以想象一个花园,里面种了许多花,都开放了。一场雨过后,花朵显得更加娇艳美丽。这样的景色,可以用“艳丽”“娇艳”等词来形容。
17、(解析)A项“际晓”意思是“黎明”,故“旭日东升”;“晴江一女浣”意思是“晴朗的江边一个女子在浣洗”;“众鸡鸣”意思是“众鸡鸣唱”。
18、①“园花经雨百般红”描写的是雨后园林的美景,一场雨后,园中姹紫嫣红,色彩艳丽。②“乔木峥嵘明月中”描写的是月夜下的美景,明月高照,树木高耸峭拔,意境清幽。
19、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
20、命题技巧:群文阅读,比较思考;语言特色,意象分析。
二、含对比的成语大全
1、客观选择题比较异同。例如:(2019年北京卷)C.两首诗所题咏的墨梅图,不但描绘了梅花,还描绘了桃花、李花,对比鲜明;D.两首诗所题咏的墨梅图,没有描绘含章殿和九方皋,诗人提及二者是在用典。
2、整首诗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结合全诗加以分析
3、今日立春丨站立的春天,站立的中国
4、平生自有分,况是蔡家亲。
5、注至公:科举时代对主考官的敬称。
6、半堤花雨,对芳辰、消遣无奈情绪。春色尚堪描画在,万紫千红尘土。鹃促归期,莺收佞舌,燕作留人语。绕栏红药,韶华留此孤主。
7、(20湖南十三校联考)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问题。
8、对策:景物描写作用,积累专业用语。
9、巧画无盐②丑不除,此花风韵更清姝。
10、第一步,明手法。明手法,即指出全诗或者某句采用了对比手法。
11、(注)青女:传说中掌管霜雪的女神。
12、三百六级登其巅,一城烟火来眼前。
13、诗的最后两句有何含意?请简要分析。
14、(注)修睦:晚唐诗人。
15、这首诗与辛弃疾的《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题材相似,但情感基调却有所不同,请指出二者的不同之处。
16、B.诗的第四句设想,若有一天海水枯干,海中的鱼龙也会陷入困境。
17、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18、《三衢道中》对比的诗句是:“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三衢道中》是南宋诗人曾几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明快自然,极富有生活韵味。此诗首句写出行时间,次句写出行路线,第三句写绿阴那美好的景象仍然不减登山时的浓郁,第四句写黄莺声,路边绿林中又增添了几声悦耳的黄莺的鸣叫声,为三衢山的道中增添了无穷的生机和意趣。
19、中唐初期的诗人刘长卿,曾自诩为“五言长城”,权德舆在《秦徵君校书与刘随州唱和诗序》中,说刘长卿“尝自为五言长城”,元人辛文房《唐才子传》误作“权德舆称为‘五言长城’”,后人遂以讹传讹。清人吴乔在《围炉诗话》中也说“盛唐人无不高凝整浑,随州五言律诗,始收敛气力,归于自然,首尾一气,宛如面语”。他的五言律诗《送李中丞归汉阳别业》,完全是对比的艺术手段结撰艺术架构。现实社会中的种种矛盾和歧异,是对比艺术的根据,而刘长卿诗中送别的人物,是一位当年战功赫赫而相送时却已沦落不遇的将领,这个人物本身的经历遭逢,构成了对比手法的客观现实生活基础。全诗如下:
20、小池南畔木芙蓉,雨后霜前着意红。
三、含有对比的成语有哪些
1、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2、就整首诗艺术特征与必背篇目比较异同。例如:(2018年全国3卷)D这首诗的语言质朴无华,平白如话,与白居易的《观刈麦》一诗相近。
3、2020年高考复习对策
4、这首诗采用了侧面描写的手法。首句写的是“衾枕冷”,这其实就是因为下雪夜冷。冻醒后抬头看见窗外很亮,这也是因雪所致。末一句写听到的“折竹声”,更是写出夜雪之大,雪压断了竹枝。全诗从触觉、视觉、听觉多角度侧面描写,正所谓“不着一字,尽得风流。”
5、乐景与哀景的关系:一般情况下,是乐景写乐情,哀景抒哀情,但也有以乐景衬哀情或哀景写乐情的写法。以乐景写哀情或以哀景写乐情,可以起到一倍增其哀乐的效果。
6、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
7、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
8、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燕歌行》 作者:高适 (唐代) 译句:战士在前线杀得昏天黑地,不辨死生;将军们依然逍遥自在的在营帐中观赏美人的歌舞。
9、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10、对比和衬托都有对照的意味,都是通过对某些事物(或形象或情感)进行对照来完成。但是,衬托有主次之分,陪衬事物是说明被陪衬事物的;是用来突出被陪衬事物的。对比表明是对立现象的,两种对立的事物并无主次之分,而是相互依存的。
11、A.欲暮黄鹂啭,伤心玉镜台。(王昌龄《古意》)
12、相对于人类来说,地球是庞然大物,而比较起茫茫宇宙,地球却只是缥缈一粟。春天的雨细腻柔媚,夏天的雨粗犷热烈。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柔和的月光没有太阳那般炫彩夺目与热烈,但我却格外喜爱这静美的月光。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13、桂林山水,杜甫在成都草堂都心向往之地写过“五岭皆炎热,宜人独桂林”(《寄杨五桂州谭》),韩愈在京城送人外放桂林也曾称美该地山水“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送桂州严大夫》),李商隐从北方入桂管防御观察使郑亚之幕,也曾说“城窄山将压,江宽地共浮”(《桂林》),它成了历代的歌者争相吟咏的对象。桂林市内的独秀峰当然更是如此,请看下面两首诗:
14、静夜四无邻,荒居旧业贫。
15、意足不求颜色似,前身相马九方皋⑤。
16、故第二句就此联想到那垂垂下坠的柳叶就是她身上婀娜多姿下坠的绿色的丝织裙带。中国是产丝大国,丝绸为天然纤维的皇后,向以端庄、华贵、飘逸著称,那么,这棵柳树的风韵就可想而知了。
17、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18、由于不同的诗人,或不同一时期的诗人的生活经历不同,处境各异,追求有别,所以面对同一题材,他们的诗歌选材立意自然也不同。因而比较诗歌的选材立意的差异就成了高考命题的关注点。
19、多少恨,昨夜梦魂中。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
20、(1)B解析:B项,“比喻手法”错,从“翻思”“肯信”等词来看,应该采用了拟人的手法。
四、带有对比的诗句
1、D.两首诗所题咏的墨梅图,没有描绘含章殿和九方皋,诗人提及二者是在用典。
2、来龙去脉绝无有,突然一峰插南斗。
3、乱山深处小桃源,往岁求浆忆叩门。
4、译句:战士在前线杀得昏天黑地,不辨死生;将军们依然逍遥自在的在营帐中观赏美人的歌舞。
5、含章④檐下春风面,造化功成秋兔毫。
6、①第一首寓情于景,“昏”“繁”二字点明了愁;第二首景不显愁,借典故写愁。②第一首以“那堪”唱叹抒情;第二首以理写愁,辨析猿声“不自愁”,愁在人心。
7、(1)B。解析:B“诗人谢意中也含有羞愧”错,应该是“诗人谢意中也含有牢骚”。
8、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9、诗的前两句连用两个新美的喻象,描绘春柳的勃勃生气,葱翠袅娜;后两句更别出心裁地把春风比喻为“剪刀”,将视之无形不可捉摸的“春风”形象地表现出来,不仅立意新奇,而且饱含韵味。
10、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卖炭翁》
11、从“辨异”的角度分析
12、诗人给我们展示了两幅画面:一幅是越王大败吴国,凯旋而归,战士们个个脱下战袍,换上了“锦衣”,向国人炫耀他们的战功,宫女们个个打扮得花儿一般,在宫殿里恣情欢乐;另一幅则是“只今惟有鹧鸪飞”———现在只有几只鹧鸪在王城故址上飞来飞去,昔日的胜利、热闹早已烟消云散。诗篇将昔日的繁盛和今日的凄凉,通过具体的景物作了鲜明的对比,抒发了盛衰无常之感。对比手法的运用突出了主题,发人深思。
13、重视不同诗歌的宏微观角度比较,重视同一首诗歌写景抒情不同手法艺术效果的异同比较。比较成为诗歌背诵常态,成为诗歌鉴赏常态。
14、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15、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16、那堪两处宿,共听一声猿!
17、(1)下列关于这首宋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18、田塍望如线,白水光参差。
19、命题技巧:争议探索,言之成理;紧扣主旨,结合诗句,全面分析。
20、(注)①曹翰(923—992),宋初名将。②六韬:古代兵书。③时髦:指当代俊杰。④阵云:战争中的云气,这里有战阵之意。
五、含对比的诗句有哪些呢
1、21答案认识:不施色彩,只用水墨,重视神韵而不拘泥于形貌(或:重“意足”而轻“颜色”,强调意趣而不求形似)。
2、与《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相比,这几句诗的语言风格有什么不同?
3、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4、人作殊方语,莺为故国声。赖多山水趣,稍解别离情。
5、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唐·李白《静夜思》鸳鸯瓦冷霜华重,翡翠衾寒谁与共——唐·白居易《长恨歌》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唐·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宋·范仲淹《渔家傲·秋思》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宋·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鬓微霜,又何妨——宋·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6、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
7、命题技巧:句子理解,关键词切入。
8、绿树碧檐相掩映,无人知道外边寒。
9、玉辇升天人已尽,故宫惟有树长生。
10、(2)采用对比追求怎样的艺术效果?采用对比,能把好同坏,善同恶,美同丑清晰地揭示出来,突出被表现事物的本质特征,强化文章的艺术性、感染力。
11、汉家秦地月,流影照明妃。一上玉关道,天涯去不归。
12、桂林山形奇八独秀峰尤冠其首。
13、参考答案:——主要运用了衬托和对比。——衬托,以冰雪衬梅之坚毅耐寒;对比,用桃李对比以显示梅之高洁守志。——表达了坚持理想操守,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思想感情。
14、(参考答案)①以对比加强叙事的抒情效果。用权贵歌舞宴饮,不问军情与百姓心系故国做对比,表达忧国忧民之情;以主人公一家亡国前后境况的对比,表现百姓流离之苦。②以“北来人”的口吻叙事,表达情感显得更真实、自然。③叙事中流露出个人的情感。如“今成独雁飞”流露了主人公家破人散的凄凉与孤独。
15、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16、“独立三边静,轻生一剑知”,全诗再次跃上波峰,但一句追述将军当年使敌人不敢入侵而边塞平静无事的赫赫战功,一句则是描述他现在孤剑为伴的寂寞与苦闷。这是对首联的补充,也是对尾联的反照。
17、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的能力。分析两首诗中抒情手法的差异,主要从内容和手法两方面比较。内容上,两首诗都写“猿声”,都与“愁”有关,但第一首景中含愁,“昏”“繁”二字点明愁情,“那堪”两句则是直抒愁怀;手法上,都通过描写景物抒发感情,但第二首的愁情主要通过借用典故来抒发,与第一首有所不同。
18、“两句所描写的景色特点有何不同”“简要分析”意思是分别就景色特点作简单分析,即用一两个形容词分别概括出景色的特点。
19、臂健尚嫌弓力软,眼明犹识阵云④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