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形容山静鸟鸣的诗句
1、(注:这首诗是诗人悼念亡妻王弗之作。)
2、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3、(析)诗人仅摄取杨贵妃看到跑马飞送荔枝的人发出会心一笑的细节入诗,一切尽在不言中了。诗人的隐讽态度在于“妃子笑”与“无人知”,由此可见,千里迢迢飞送荔枝,完全为了博得一人的欢心,至于外人是不知内情的,看到快马飞驰的紧急情况,或许以为是为了军国大事呢?“妃子笑”的细节,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再如:
4、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唐代王维《过香积寺》
5、此诗中“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两句是人们传诵不绝的名句。
6、(6)正面描写———观察角度的变化
7、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8、很少有人活动只有桂花无声地飘落,夜里一片静谧春日的山谷寂寂空空。
9、若有若无随心性,蝉声便是无字禅。
10、“虚”的方法,其实也就是作者想象联想的方式,从我们读过的作品来看,主要有两种:一是遥想,二是梦境。而眼前之景之事为实。对中学生的考试,不会太难,因此,能注意这几点区分就行了。比如:
11、焚烧沉香,来消除夏天闷热潮湿的暑气。鸟雀鸣叫呼唤着晴天,拂晓时分我偷偷听它们在屋檐下窃窃私语。初出的阳光晒干了荷叶上昨夜的雨滴,水面上的荷花清润圆正,微风吹过,荷叶一团团地舞动起来。想到那遥远的故乡,什么时候才能回去啊?我家本在江南一带,却长久地客居长安。又到五月,不知家乡的朋友是否也在思念我?在梦中,我划着一叶小舟,又闯入那西湖的荷花塘中。
12、季节是素淡的,人心也是素淡的,若箱底搁置的一段陈年花布,那份鲜丽还在,柔暖还在,但毕竟是光阴荏苒,情怀不同了。一年年,林花谢尽,匆匆春红;一日日,韶华暗改,镜里朱颜。不由轻叹,这季节,这人生,当真到了朱颜辞镜花辞树的时节吗?
13、诗文赏析:景中寄情是这首诗的主要特点。它既写出浓郁的春意,又写出了自然之美给人的强烈感受。把感情寄托在景色中,诗中字里行间流露着喜悦轻松的情绪和对西湖春色细腻新鲜的感受。
14、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出自:唐孟浩然《春晓》译文:春日里贪睡不知不觉天已破晓,搅乱我酣眠的是那啁啾的小鸟。两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出自:唐杜甫《绝句》译文:两只黄鹂在翠绿的柳树间婉转地歌唱,一队整齐的白鹭直冲向蔚蓝的天空。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出自:南北朝王籍《入若耶溪》译文:蝉声高唱,树林却显得格外宁静;鸟鸣声声,深山里倒比往常更清幽。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出自:唐王维《鸟鸣涧》译文:明月升起,惊动几只栖息山鸟。清脆鸣叫,长久回荡空旷山涧。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出自:唐杜甫《独步江畔寻芳》译文:蝴蝶在花丛中恋恋不舍地盘旋
15、炎威天气日偏长,汗湿轻罗倚画窗。
16、词中“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设想别后的情景:一舟离岸,词人酒醒梦回,只见习习晓风吹拂萧萧疏柳,一弯残月高挂柳梢,想像中别后的凄凉景象倍增眼前断人肠的离愁。诗歌中,“实”是指客观世界中存在的实象、实事、实境,“虚”是想象的情景。二者互相联系,互相渗透转化,可以达到虚实相生的境界,丰富诗中的意象,开拓诗中的意境,为读者提供广阔的审美空间。
17、特点:一是诗歌抓住具有典型特征的小景物,可以在读者的脑海里唤起大的境界,所谓“以小景传大景之情”。如:“梅花落地疑残雪,柳叶开时任好风”这是小景,风吹初开柳叶,一一联想,东风驰荡,春意盎然的春天景色。清代刘熙载《艺概•诗概》说:“山之精神写不出,以烟霞写之,春之精神写不出,以草树写之,故诗无气象,则精神亦无所寓矣”。二是写社会生活,也是借具有典型意义的生活细节来表现重大的社会内容,绝句尤适宜用这一手法。如:杜牧《赤壁》“折戟沉沙铁未消,自将磨洗任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二乔命运是“小事”,但小事与东吴霸业有关,以二乔立意,从而反映三国之争大事。
18、古人认为蝉居住枝头,食干净的露水,不食人间烟火,其所喻之人品,自属于高洁的象征。因此,蝉往往被赋予隐士般孤傲、脱俗的高风逸韵。
19、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
20、如“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僧敲月下门”“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等以声衬静,衬托出环境的清幽寂静。
二、鸟鸣涧描写山中宁静的诗句
1、翻译:春天能持续多长时间,黄鸟鸣个不停。
2、●知识丨新课标语文教材文化常识汇编
3、(析)王维不愧描写山水的高手,动静结合是其主要手法之一。如《山居秋暝》,对景物的刻画细致入微,既有自然风景图,又有田园生活图。诗人在描绘的景物中,静中有动,以动衬静,动静结合,构成动人的意境。第二联写物,“明月松间照,”是静景,是所见,写的是月光透过松枝洒遍大地;而“清泉石上流”,是动景,是所闻,动静融为一体,构成一副清幽可爱的风景画。第三联是诗人用“竹喧”烘托山静,是所闻,用“莲动”衬托水幽,是所见,见闻交错,“喧”幽互衬,颇具艺术感染力。
4、长门事,准拟佳期又误,蛾眉曾有人妒。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闲愁最苦。休去倚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
5、第七首(唐)崔护《题都城南庄》
6、译文:寂无人声,芬芳桂花,轻轻飘落。青山碧林,更显空寂。
7、灯火万家城四畔,星河一道水中央。
8、能就江楼消暑否,比君茅舍校(jiào)清凉。
9、对比是把两种对立的事物或者同一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放在一起相互比较。如贺知章的“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未改鬓毛衰”,高适的“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等,用对比的方法,揭示了矛盾,给人以深刻印象。元代王冕《白梅》的前两句:“冰雪林中着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将“冰雪林”中洁白的梅花与“混芳尘”的桃李对比,显梅花之高洁守志,表达了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思想感情。
10、竹喧先觉雨,山暗已闻雷。
11、艳花那胜竹,凡鸟不如蝉。
12、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
13、寸指不沾泥,鳞鳞居大厦。
14、第十首(唐)杜甫《江畔独步寻花》
15、燕地的春草如碧丝一般,而秦地的桑树已经喷绿吐翠。当你想起家乡,思念回家的时候,我已经因为思念你而肝肠欲断。
16、野鸦无意绪,鸣噪自纷纷。——《后飞雁》
17、(2)烘托。本是国画的一种技法,用水墨或淡的色彩点染轮廓外部,使物象鲜明。用于艺术创作,指从侧面着意描写,作为陪衬。与烘托手法相似的有衬托,衬托有两种,一是正衬,二是反衬。正衬是用相同或相似的东西来衬托,如李白《赠汪伦》:“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四句形象鲜明地衬托出汪伦对诗人真挚纯洁的深厚感情。反衬是用相反的东西来衬托,如王维《鸟鸣涧》:“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诗中写到了花落、月出、鸟鸣这些动的景物,既使诗显得富有生机而不枯寂,同时又通过山鸟的动,更加突出了春涧的寂静。贾岛的《题李凝幽居》中“僧敲月下门”句以响衬静,与名句“鸟鸣山更幽”有异曲同工之妙。
18、苏轼的《题西林壁》中说:“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看同一景物,观察者所处的方位不同,角度不同,俯视,仰视,远眺,近看,视觉形象会呈现千姿百态,变化万千。从不同角度描写,会使读者对所描写的景物产生更加全面的认识,获得更完美的感受。
19、似贬实褒:对值得歌颂的对象不正面褒扬,而寓褒于贬,正话反说,用贬抑的语气来褒扬,看似贬抑实为褒扬。
20、(诗词微塾)“诗中三昧”之押韵
三、形容山间鸟鸣的成语
1、王维,唐代诗人。字摩诘。原籍祁,其父迁居蒲州,遂为河东人。开元进士。累官至给事中。安禄山叛军陷长安时曾受职,乱平后,降为太子中允。后官至尚书右丞,故亦称王右丞。
2、例:阅读下面宋词,回答问题。
3、(诗词微塾)格律诗用韵十忌
4、如元代王冕的《白梅》: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忽然一夜清风起,散作乾坤万里春。
5、清风明月无人管,并作南楼一味凉。
6、松阴一架半弓苔,偶欲看书又懒开。
7、海棠的枝丫间,新长的嫩叶仿佛绿躲躲藏藏,将放未放的花蕾仿佛羞羞答答,把星星点点的嫩红深藏花蕾之中。
8、花枝草蔓眼中开,小白长红越女腮。
9、在诗歌欣赏中,虚与实是相对的,如书上所言,有者为实,无者为虚;有据为实,假托为虚;客观为实,主观为虚;具体为实,隐者为虚;有行为实,徒言为虚;当前为实,未来是虚;已知为实,未知为虚等等。
10、表达方式:记叙、说明、议论、抒情、描写。
11、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唐代王维《鹿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