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李白的杜鹃花诗112句文案

admin 心情说说 2023-09-20 00:24

一、李白写的杜鹃花

1、举国繁华委逝川,羽毛飘荡一年年。他山叫处花成血,旧苑春来草似烟。雨暗不离浓绿树,月斜长吊欲明天。湘江日暮声凄切,愁杀行人归去船。

2、今日多情唯我到,每年无故为谁开。

3、白诗歌各具特色,风格多变,以“飘逸”二字难以概括其不同时期的风格。出蜀前后,李白游奇览胜,受道家思想影响很深,诗歌“飘逸”的风格比较明显;一入长安受到挫折,但他并未失去希望,诗风豪迈奔放、感情炽热,反复歌咏自己有才必用;二入长安之后,李白仕途坎坷,国事也日断衰败,苍生水深火热,诗风一步步接近现实,豪放之中充满忧国忧民的沉郁之情;晚年流放夜郎之时,李白多以衰怨悲痛的笔调抒发情怀,揭露现实,鞭挞社会,诗风明显转为悲壮。

4、精美的瑟为什么竟有五十根弦,一弦一柱都叫我追忆青春年华。

5、无计延春日,可能留少年。

6、千房万叶一时新,嫩紫殷红鲜麴尘。

7、何必桃源住,南山歌采薇。

8、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9、四句,分别承接二句,进一步渲染浓重的乡思。首句说“曾闻”,第三句则强调了真切如闻:子规鸟的俗名,就叫断肠鸟,“一叫一回肠一断”,它啼叫起来,没完没了,诗人的愁肠也断成一寸寸了。末句点明时令,用“三春三月”四字,补叙第二句;“忆三巴”三字,则突现了思乡的主题,把杜鹃花开、子规悲啼和诗人的断肠之痛融于一体,以一片苍茫无涯的愁思将全诗笼罩了起来。诗的四句看似对仗,其实对得又不甚工。诗句把“一”“三”两个字各自串连起来,纡结萦回,使人感到乡思袭来时无比的悲切伤痛。

10、注:又叫杜宇、布谷、子规、望帝、蜀鸟

11、山脚下刚生长出来的幼芽浸泡在溪水中,松林间的沙路被雨水冲洗的一尘不染。傍晚,下起了小雨,杜鹃鸟的叫声从松林中传出。谁说人生就不能再回到少年时期?门前的溪水还能向西边流淌!不要在老年感叹时光的飞逝啊!

12、际晓红蒸海上霞,石崖沙岸任欹斜。

13、(唐)白居易山石榴寄元九

14、请右上点(···)分享!看完请在右下角点个赞。

15、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寒食日题杜鹃花

16、而经历世事后的李白,在《太原早秋》说道“思归若汾水,无日不悠悠”,是不是感觉意气有所消沉,诗人以水喻情,连绵不断,明确表达了自己的思归不断的情怀。《静夜思》写在李白卧病扬州的日子里,写在他处境极度困难的时候。那清新、自然、简炼,明了的诗句,透露出李白真挚感人的思乡之情,传达出他内心深处那浓浓的乡愁。《春夜洛城闻笛》,李白独自一人住在客栈里,伴着孤灯,喝着寡酒,品尝着生活的艰辛。忽然远远地有笛声飘来,唤起了李白的思乡情结。他的心随着笛声飞回巴蜀大地,飞回大匡山下。诗的末尾问“何人不起故园情?”就是说诗人自己起了故园情,起了对故乡深切的思念之情。该阶段诗人意欲攀桂以求闻达,然而辗转三晋,时历半载,终未能得到实现报复之机会,故有怀归之意。

17、蜀国曾闻子规鸟,宣城还见杜鹃花。

18、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19、更莫思人我,是非优劣。

20、杜鹃放弃了繁华的故园山川,年复一年地四处飘荡。在异乡鸣叫,鲜血染红了山上花丛,可春天来到,老花园依然草木茂盛。雨后凉风,它藏在绿树丛中声声哀啼,夜幕初开,它迎着欲曙的天空肃然鸣叫。天色渐晚,它在湘江边凄凉鸣叫,使归家的船只行人悲愁之至。

二、李白的杜鹃花诗

1、睹物思情,杜鹃花开子规啼血,诗人的乡思之情因此被触动。

2、李白自二十五岁出蜀后,终老没有回过故乡。他现存的诗歌中,思乡之作为数不多,所抒写的乡思一般也比较轻淡。不仅如此,他有时还公开说出不以故乡为念的话来,如《客中作》一诗就写道:“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哪里美酒管饱,他就以哪里为家乡,这可真是“乐不思蜀”了。然而,这首《客中作》也使我们想到,一旦生活困窘,境遇不佳,旷放而飘逸的李白,恐怕也难免要思乡了。《宣城见杜鹃花》,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写成的。

3、疑是口中血,滴成枝上花。

4、花时一宿碧山前,明月东风叫杜鹃。孤馆觉来听夜半,

5、至今染出怀乡恨,长挂行人望眼中。

6、有孤峰顶上,木人饶舌。

7、互文,也叫互辞,是古诗文中常采用的一种修辞方法。古文中对它的解释是:“参互成文,含而见文。”具体地说,它是这样一种互辞形式:上下两句或一句话中的两个部分,看似各说两件事,实则是互相呼应,互相阐发,互相补充,说的是一件事。由上下文意互相交错,互相渗透,互相补充来表达一个完整句子意思的修辞方法。“蜀国曾闻子规鸟,宣城还见杜鹃花。一叫一回肠一断,三春三月忆三巴。”后两句使用了互文。“一叫“、”一回”子规的每一声鸣叫,悲啭使人愁肠寸断。“三春“、”三月“暮春三月,这鸟鸣花开的时节,游子正思念他的故乡三巴(蜀国、四川)。

8、啼魄一天涯,怨入芳华。

9、不解自宽,徒然相劝,我辈行藏君岂知?

10、有的叶花可入药或提取芳香油,有的花可食用,树皮和叶可提制烤胶,木材可做工艺品等。高山杜鹃根系发达,是很好的水土保持植物。

11、小诗把杜鹃花开、子规悲啼和诗人的断肠之痛融于一体,以一片苍茫无涯的愁思将全诗笼罩了起来,耐人寻味。

12、(唐)白居易山石榴花十二韵

13、兴亡常事休悲,算人世荣华都几时?

14、泪痕浥损燕支脸,剪刀裁破红绡巾。

15、文翁翻教授,不敢倚先贤。

16、“一叫一回肠一断”,子规鸟的俗名断肠鸟,没完没了的啼叫,揪断诗人愁肠。

17、为爱读书的人提供全民阅读,文学创作,书籍推荐,读书交流,以书会友的环境,欢迎爱读书的人分享读书感悟,遇见更好的自己。

18、老至十分诗思减,膝间闲理丝桐。

19、子规啼血典出《史书·蜀王本纪》,言望帝禅位后化为杜鹃鸟,至春则啼,滴血则为杜鹃花,其声声啼叫是对恋人的呼唤,常用以形容哀痛之极,另传说古代蜀国王杜宇死后变为一只杜鹃鸟,每年春季,杜鹃鸟叫唤人们,啼得流出了血染红了漫山的杜鹃花,这便是成语子规啼血的来历。

20、(唐)曹松寒食日题杜鹃花

三、李白 杜鹃花

1、教科书式品鉴诗词·第516首古诗词

2、一声寒食夜,数朵野僧家。谢豹出不出,日迟迟又斜。

3、杜鹃花发处,血泪染成丹。

4、丹宜秘,囊宜结。居无室,行无辙。

5、李白在宣城曾长期逗留,写下过很多与宣城有关的诗作。如《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秋登宣城谢脁北楼》等。而这首《宣城见杜鹃花》则是李白经历流放夜郎遇赦归来时所作,饱经离乱,故地重游,思乡心重,才写下这首特别的诗!

6、日日锦江呈锦祥。清溪倒照映山红。

7、音频节目也同步上线荔枝FM、蜻蜓FM、喜马拉雅FM

8、山前杜宇哀,山下杜鹃开。肠断声声血,郎行何日回?

9、李白所作词赋,宋人已有传记(如文莹《湘山野录》卷上),就其开创意义及艺术成就而言,“李白词”享有极为崇高的地位。

10、归心千在终难白,啼血万山都是红。

11、看锦江好在,卧龙已矣;玉山无羔,跃马何之?

12、即心即佛眉拕地,非佛非心双眼横。蝴蝶梦中家万里,子规枝上月三更。

13、谁家不禁火,总在此花枝。

14、关于此诗的创作时间,主要有两种说法。根据裴斐《李白年谱简编》,此诗作于唐玄宗天宝十四载(755年)春,时李白在宣城郡。另一种说法以薛天纬为代表,他认为此诗作于李白流放遇赦归来之后,写这首诗的时候,李白已是迟暮之年。李白被朝廷判流夜郎,遇赦归来后,此时正流落江南,寄人篱下。不久又染了病,晚景凄惨。老来思乡,本是人之常情,何况诗人老迈患病。于是,浓重的乡思就袭上了诗人心头,写下此诗。

15、闲折二枝持在手,细看不似人间有,

16、李白虽然是浪漫主义诗人,看起来潇洒豪迈,但是纵观其诗作你会发现,这位不向权贵折腰的诗人确也有着儿女情长的一面。经查《全唐诗》共收录思乡诗101首,李白所写的思乡诗高达11首,高居榜首,李白思乡诗的魅力可见一斑。今天,我就来谈谈李白诗歌中的乡情,见证诗仙李白对故乡的拳拳赤子之心。

17、何为者,却身羁荒树,血洒芳枝?

18、曾经在蜀国见到过杜鹃鸟,在宣城又见到了杜鹃花。杜鹃叫一回,我的泪流一次,伤心欲绝。明媚的三月春光啊,我时时念叨着家乡三巴。

19、然而,被乡思苦苦折磨着的诗人,眼下怎能回到故乡去呢?青年时代,他“仗剑去国,辞亲远游”,原本想着功成名就之后,再骄傲地返回故乡。谁料功业无成,老来竟落到这般田地,他有何面目见蜀中父老呢?何况,李白眼下困居宣城,拖着衰老的病体,也无法踏上旅途。飘泊终生的诗人,到头来不但政治与事业上没有归宿,就连此身也无所寄托,眼望着千里之外的故乡,他心中是何等地酸楚和悲哀!

20、山中一夜雨,树杪百重泉。

四、李白写的杜鹃花诗有哪些

1、小丛初散蝶,高柳即闻蝉。

2、哗哗夏煌煌,花中无此芳。

3、(唐)白居易山石榴,寄元九

4、自笑客行久,我行定几时。

5、长相思,词牌名。亦称《长相思令》《相思令》《吴山青》等。双调三十六字,前后阕格式相同,各三平韵,一叠韵,一韵到底。历史上著名的《长相思》词令作者有白居易、陈东甫、林逋、晏几道、万俟咏、纳兰性德、李煜、王灼、欧阳修等。不知道你说的长相思之二里头的句子是什么,所以还不能判断是不是李白写的。不过李白确实写过两首《长相思》其二是这样的:“日色欲尽花含烟,月明欲素愁不眠。赵瑟初停凤凰柱,蜀琴欲奏鸳鸯弦。此曲有意无人传,愿随春风寄燕然。忆君迢迢隔青天,昔日横波目,今作流泪泉。不信妾断肠,归来看取明镜前。”。

6、杜鹃花与鸟,怨艳两何赊。

7、杜鹃啼血染青山,百态千姿留此间。

8、李白虽被世人誉为诗仙,却飘泊终生一辈子不得志。不但政治事业无归宿,而且连老身也无所寄托。

9、拾遗初贬江陵去,去时正值青春暮。

10、鹦鹉雕笼因解语,杜鹃枝上空流血。

11、庄周翩翩起舞睡梦中化为蝴蝶,望帝把自己的幽恨托身于杜鹃。

12、释义:一朵又一朵,同时开寒食节时。哪户人家不禁火,总在这朵花枝。

13、九江三月杜鹃来,一声催得一枝开。

14、为问杜鹃,抵死催归,汝胡不归?

15、鲜红滴滴映霞明,尽是冤禽血染成。

16、千山万壑之中,到处都是参天大树,到处都是杜鹃的啼鸣声。

17、记得西风秋露冷,曾浼司花。

18、李白除了这几首写了杜鹃外,其他的基本都没有写杜鹃。

19、蜀中每到暮春三月,杜鹃花开,子规鸟啼鸣,漫山遍野的杜鹃花把山映红。

20、谢豹出不出,日迟迟又斜。

五、李白对杜鹃的别称是什么

1、“三春三月忆三巴”点明时令、地理,突现思乡主题。三"一"、三"三"的承接,把杜鹃花开、子规悲啼、诗人断肠之痛,融为一体,无限愁思笼罩全诗,纡结萦回乡思袭来,令人无比悲痛。

2、犹有一般辜负事,不将歌舞管弦来。

3、杜鹃花:即映山红,每年春末盛开,正是杜鹃鸟啼之时,故名杜鹃花。

4、茅檐人静,蓬窗灯暗,春晚连江风雨。林莺巢燕总无声,但月夜、常啼杜宇。

5、关于此诗的创作时间,主要有两种说法。根据裴斐《李白年谱简编》,此诗作于唐玄宗天宝十四载(755年)春,时李白在宣城郡。另一种说法以薛天纬为代表,他认为此诗作于李白流放遇赦归来之后,写这首诗的时候,李白已是迟暮之年。

6、葛通判请益非心非佛因缘以偈示之

7、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

8、以下诗句你可以参考下。李白《静夜思》: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太原早秋》:思归若汾水,无日不悠悠。李白《江南春怀》:天涯失乡路,江外老华发诗句。李白《登敬亭北二小山余时送客逢崔侍御并登此地》:回鞭指长安,西日落秦关。李白《送郄昂谪巴中》:思归未可得,书此谢情人。李白《宣城见杜鹃花》:一叫一回肠一断,三春三月忆三巴。李白《千里思》:一去隔绝国,思归但长嗟。

9、yījiàoyīhuíchángyīduàn,sānchūnsānyuèyìsānbā。

10、一声寒食夜,数朵野僧家。

11、临玩忽云夕,杜鹃夜鸣悲。

12、谁言贵此物,意愿重琼蕤。

13、芳草迷肠结,红花染血痕。

14、此诗是感物而起兴的。“蜀国曾闻子规鸟,宣城还见杜鹃花。”暮春三月,寄寓在宣城的李白,觉得昏花的老眼中忽然映入一片红色,仔细瞧,原来是杜鹃花开了。这杜鹃好像就是故乡的花。诗人的乡思因此被触动了。

15、若比众芳应有在,难同上品是中春。

16、诗云:"蜀国曾闻子规鸟,宣城还见杜鹃花。一叫一回肠一断,三春三月忆三巴。"

17、杜鹃花与鸟,怨艳两何赊。疑是口中血,滴成枝上花。

18、东风引碧草,不觉生华池。

19、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

20、绿杨已可折,攀取最长枝。

六、李白写的杜鹃花

1、火树风来翻绛焰,琼枝日出晒红纱。

2、诗人由宣城的杜鹃花,联想到蜀国的子规鸟,写诗时则倒而写之,先写回忆中的虚景,后写眼前的实景。

3、杜鹃如火千房拆,丹槛低看晚景中。繁艳向人啼宿露,

4、三月残花落更开,小檐日日燕飞来。

5、对利名、车马软红尘,牢藏舌。

6、你问李白写了杜鹃的还好,就那么几首

7、应是蜀冤啼不尽,更凭颜色诉西风。

8、己怜根损斩新栽,还喜花开依旧数。

9、宁辞辛苦行三里,更与留连饮两杯。

10、四句,分别承接二句,进一步渲染浓重的乡思。首句说“曾闻”,第三句则强调了真切如闻:子规鸟的俗名,就叫断肠鸟,“一叫一回肠一断”,它啼叫起来,没完没了,诗人的愁肠该已断成一寸寸了。末句点明时令,用“三春三月”四字,从叙事的角度补足了第二句;“忆三巴”三字,则突现了思乡的主题,把杜鹃花开、子规悲啼和诗人的断肠之痛融汇为一处,用一片苍茫无涯的愁思把全诗笼罩了起来。诗的四句看似对仗,其实对得又不甚工整。诗句把“一”“三”两个字各自串连起来,纡结萦回,扯不断又化不开,使人感到乡思袭来时无比的悲切伤痛。

11、(唐)李咸用:同友生题僧院杜鹃花

12、水平有限,请多交流指点。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