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用一句诗来评价红楼梦
1、尽管《红楼梦》缺失了八十回后故事,通行本后四十回为他人所续,但曹雪芹仍旧在八十回前讲明白了贾家灭亡和宝黛悲剧这两件事。
2、借用《百年孤独》中的句子来说就是生命中所有的灿烂,最终就像烟花一样,归于寂寞。
3、诗谶,就是诗文中有时候像谶语一样,变成一句预言。看似胡乱说出的诗文,可能真的预言了一个人的命运。
4、大观园的故事已经从“好”,不可逆地走向了“了”。大观园的悲剧,已经从“落花”走向了“人亡”。
5、写这本书很辛苦,但人们都不了解,把这本书说成是乱写甚至是反书、禁书。
6、烈火烹油的世道中,哪个人没有尝尽人生的大起大落和人情的冷暖变化。
7、人这一生,未经历过一世的沉浮,怎么会懂得所有的凉薄都是不愿违背本心。
8、著名作家王蒙曾评价红楼梦
9、《红楼梦》揭露了封建社会后期的种种黑暗和罪恶,及其不可克服的内在矛盾,对腐朽的封建统治阶级和行将崩溃的封建制度作了有力的批判,使读者预感到它必然要走向覆灭的命运;同时小说还通过对贵族叛逆者的歌颂,表达了新的朦胧的理想。在我国文学史上,还没有一部作品能把爱情的悲剧写得像《红楼梦》那样富有激动人心的力量;也没有一部作品能像它那样把爱情悲剧的社会根源揭示得如此全面、深刻,从而对封建社会作出了最深刻有力的批判。
10、读到“落花成阵”,便有落花飘飘而下,类似于舞台剧布景。亦真亦幻,物我两忘,一同沉浸在落英缤纷的意境中。至于黛玉葬花,就更是一种诗化行为了。
11、赵姨娘,为了提升自己的地位,不惜使用下三滥的手段加害宝玉,致使自己死的时候丑态百出。
12、我们都是普通人,不可能做到道人口中所说的好了,我们有很多的放不下,不能了。
13、为什么?作者怯懦了,他不知如何下笔。不知如何让宝钗、宝玉、黛玉这三人会面在一起,包括说什么、想什么,就硬生生叫三人见不得。
14、在中国文学史上,还没有一部作品能把爱情的悲剧写得像《红楼梦》那样富有激动人心的力量;也没有一部作品能像它那样把爱情悲剧的社会根源揭示得如此全面、深刻,从而对封建社会作出了最深刻有力的批判。
15、阿城有句经典的话:“柔不是弱,是容是收是含。”
16、红楼梦里,一提起林黛玉,免不了说她爱使小性子,不仅敏感爱哭,还尖酸刻薄。
17、即兴联句,宝玉落了第,她的惩罚很有趣,罚宝玉去栊翠庵向妙玉乞要红梅。
18、我是一个最枯燥乏味的人,枯燥到什么嗜好都没有。我自比是一棵只有枝干并无绿叶更无花朵的树。
19、高度人性化艺术化的艺术作品。
20、黛玉也经常倚着床栏杆,双手抱着膝,眼睛含着泪,好似木雕泥塑一般,直坐到二更天才睡去。
二、一句话评价红楼梦人物
1、我自己,老老实实读了好几十年《红楼梦》,读了两架子红学、写了两年专栏,一回一回批点前八十回。我访问过若干脂本派和反脂本派的红学家,老老实实做了红学专题报道。但是归齐了,是一个热心冷眼、不疯不魔的长年红粉。
2、他不喜欢“正经书”,却偏爱《牡丹亭》《西厢记》之类的“杂书”。他终日与家里的女孩们厮混,爱她们美丽纯洁,伤悼她们的薄命悲剧。贾宝玉是意象化的小说人物,是作家的心灵的映像。
3、读这本书,能让我们按下浮躁,沉下心来,从头到尾沉浸在一种感慨当中。
4、我在下面介绍的只限于中国文学作品。外国文学作品不在其中。我的专业书籍也不包括在里面,因为太冷僻。
5、点击下图解锁完整版《今天读了吗?——读红楼》
6、胡文彬先生也曾这样赞李纨:“她之所以事事退让,因为她是一个饱经世故、参透人情的人。”
7、如此场面,纵使尽十二分气力,也难以描摹殆尽,连省亲的元妃都觉得“奢华过费”。此处便忽用叙事视角石头的口吻,讲了一番话:
8、第六十三回,为庆寿群芳开夜宴,她们划拳行酒令,唱戏吟曲,一直闹腾到深夜;
9、尤其是《春夜即事》的那一首,“自是小鬟娇懒惯,拥衾不耐笑言频。”你可以想象小鬟就是晴雯,掖着被子的晴雯,假装不耐烦宝玉的絮絮叨叨。
10、通过刘姥姥强烈的“高原反应”,写出了荣府的富贵繁华。这种巨大的身份落差,还会产生陌生化效果,如读者津津乐道的刘姥姥第一次见自鸣钟的情节即是如此,“从刘姥姥心中意中幻拟出奇怪文字”(甲戌本批语)。刘姥姥二进荣国府时,说了一段话:
11、妙玉为什么叫停黛玉湘云的联句?
12、“《红楼梦》令你觉得汉语汉字真是无与伦比。”
13、总有一些人和事,只有在成年之后才懂得,生性凉薄不是冷漠,而是成全自己。
14、从“眼前春色梦中人”到“都是红楼掩面人”
15、富贵气象也体现为恢弘的气度、庞大的规模,即空间上的延展。
16、评菊花诗时,因一共是十二首,李纨是一一评论的。她说通篇看来,各有各人的警句,结果是黛玉夺魁,理由是题目新,诗也新,立意更新。
17、还有,也许程说的根本就是假话,也许就是高鹗完整续写的呢?
18、咏白海棠是继大观园题诗之后的一次重要诗会。这些诗,对刻划人物,有一定的意义,无论在思想上或艺术上都符合人物的性格,如:林黛玉那首诗构思巧妙,形象清新,表现了她聪明锐敏,洁身自好,卑视庸俗而又多愁善感的性格,
19、我们说貂蝉的时候也说过类似的典故。《三国志平话》里头,貂蝉给吕布发个誓,说我们“生则同居,死则同穴,至死不分离。”
20、他们比谁都薄情,却比谁都深情。
三、用一句诗来评价红楼梦人物
1、正是秉着这种创作手法,《红楼梦》里少有那些不切实际的夸张或概念化描写,如“胫骨变成金玳瑁,眼睛嵌作碧璃琉”之类,而是用现实主义态度如实描写,从而呈现出一座赫赫扬扬的公府。
2、虽是散文化语句,却是一种诗意化书写。清远明净,意境高华,没有一毫尘滓,跟黛玉、湘云的身份及联诗的雅兴都是十分吻合的,读起来让人心旷神怡。与张孝祥的名句:“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念奴娇·过洞庭》),有异曲同工之处。
3、不争不抢,自有岁月打赏。
4、✔读美国:华盛顿、林肯、特朗普、奥巴马的另一面
5、《红楼梦》告诉我们,喜乐时,有可能苦就要到来。
6、《红楼梦》是一部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人情小说作品,举世公认的中国古典小说巅峰之作,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小说以“大旨谈情,实录其事”自勉,只按自己的事体情理,按迹循踪,摆脱旧套,新鲜别致,取得了非凡的艺术成就。
7、✔读三国:刘备、曹操、诸葛亮……另读三国枭雄
8、✔对谈陈建斌:《第十一回》的背后——留白的艺术
9、但她明智的注入了温厚、良善、谦恭等多种元素,不声不响地把生活调节成自己想要的样子。
10、"《红楼梦》令你觉得汉语汉字真是无与伦比。”
11、所有的人生课题,所有的情商问题,《红楼梦》都有。甚至所有的答案,《红楼梦》也都有。就看你如何读、如何读得懂。
12、小说所描写的贾家“赫赫扬扬,已将百载”(第十三回),从宁国公贾演、荣国公贾源,中间经过代字辈、文字辈、玉字辈直到草字辈,已经有了一百多年的历史,一直袭着爵位、享受钟鸣鼎食的生活。小说写的是“当代史”,却隐隐约约有一本“过去史”,这“过去史”又时不时地被人提及,若隐若现,却又真真切切。如第十六回,赵嬷嬷讲接驾:
13、张爱玲认为后四十回不可信,依靠的是自己的文学鉴赏力。所以她说后四十回“乌烟瘴气、驴头不对马嘴”。她说的是大实话。
14、若不是珍重感情,如此生性洒脱之人怎么会剃发出家,那看似冰冷的外表下,是一个火热的心。
15、在古今中外众多的长篇小说中,《红楼梦》是一颗璀璨的明珠,是状元。中国其他长篇小说都没能成为“学”,而“红学”则是显学。《红楼梦》描述的是一个大家族的衰微的过程。本书特异之处也在它的艺术性上。书中人物众多,男女老幼,主子奴才,五行八作,应有尽有。作者有时只用寥寥数语而人物就活灵活现,让读者永远难忘。读这样一部书,主要是欣赏它的高超的艺术手法。那些把它政治化的无稽之谈,都是不可取的。
16、▼南周年会员免费领价值138元《今天读了吗?》▼
17、“《红楼梦》帮助你体验人生。读一部《红楼梦》,等于活了一次,至少是活了二十年。”
18、书中说“千里搭凉棚,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人生最终是散场。
19、她收藏起自己的才略才识才气才华才情,用款款深情关爱着身边的人和事,这是本性的善良和宽容。
20、黛玉《葬花吟》的唯一的听众是宝玉,宝玉的“芙蓉诔”唯一的听众是黛玉。
四、评价红楼梦的诗句名言
1、封建末世的百科全书。
2、不知过了几世几劫,空空道人路过,见石上刻录了一段故事,便受石之托,抄写下来传世。辗转传到曹雪芹手中,经他批阅十载、增删五次而成书。
3、其次我想对薛宝钗的诗进行赏析。宝钗诗的特点也十分明显,并且与个人气质高度相符。我总结其为淡雅自重,辞约义丰。淡雅,指的是宝钗的美学追求,其中也包含着她对生活的追求。她藏愚守拙,不求奇句,只求庄重典雅,恬淡而又意味深长。一如她所追求的生活那样,安闲恬静。脂砚斋在评价宝钗的诗时这样写道:宝钗诗全是自写身份,讽刺时事。只以品行为先,才技为末。纤巧流荡之词,绮蘼浓艳之语,一洗皆尽,屑而不为也。这个评语是对宝钗诗词,同时也是对宝钗生活态度的高度概括。总结起来,可以得出“淡雅自重”这样的评价。同时,宝钗的诗作往往蕴含着许多人生警句,甚至针砭时弊之语,这就是我所说的“辞约义丰”。最能够体现出以上所说宝钗诗的特点的诗作,莫过于第三十八回中的《螃蟹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