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写出一首关于竹子的诗
1、若对此君仍大嚼,世间那有扬州鹤。
2、古人借宅亦种竹,大似饕奇心未足。高斋闻有万琅干,坐对怀山饮秋绿。官闲胜日无一事,樽酒不空仍有肉。他时剥啄叩君门,高枕矮床容我宿。
3、翻译:斑竹枝啊斑竹枝,泪痕点点寄托着相思。楚地的游子啊若想听听瑶瑟的幽怨,在这潇水湘江之上当着夜深月明之时。
4、开门复动竹,疑是故人来。
5、山泉沟壑萦绕着这座茅屋书斋,云霞映衬墙头薜荔象五彩幔帷。
6、湘娥竹上泪痕浓。——辛弃疾《浪淘沙·赋虞美人草》
7、《新竹》清代:郑燮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下年再有新生者,十丈龙孙绕凤池。
8、有匪君子,如金如锡,如圭如璧。
9、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10、渐笼当槛日,欲碍入帘云。不是山阴客,何人爱此君。
11、湘妃昔鼓瑟,怅望苍悟岑。
12、风什么时候能掀开窗帘进屋,为我拭去绿琴上久积的尘埃。
13、它也是一个完美主义者,每一次花开
14、青士何年入大荒,羽仪禁者立如墙。锦绷半脱娟娟玉,粉节新涂拂拂霜。带雨小酣三日后,出墙忽喜一梢长。今年秋闰防多署,剩借先生格外凉。
15、在未成年的时候,我对土地说
16、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17、《竹石》淡烟古墨纵横,写出此君半面,不须日报平安,高节清风曾见。《竹石》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予告归里,画竹别潍县绅士民》乌纱掷去不为官,囊橐萧萧两袖寒;写取一枝清瘦竹,秋风江上作渔竿。
18、春阳不自媚,久露忽已深。
19、客里相逢,篱角黄昏,无言自倚修竹。——姜夔《疏影·苔枝缀玉》
20、南国辛居士,言归旧竹林。——孟浩然《都下送辛大之鄂》
二、关于竹子的一首诗歌
1、开篇两句“斫取青光写楚辞,腻香春粉黑离离”,意思是说:刮去竹上的青皮写下我楚辞般的诗句,白粉光洁香气浓郁留下一行行黑字迹。这两句描述诗人在竹上题诗的情景,语势流畅而又含蕴深厚。
2、在这首诗里,竹石则形成了一个浑然的整体,无石竹不挺,无竹山不青。这两句诗也说明了一个简单而深刻的哲理:根基深力量才强。有了前两句的铺垫,很自然地引出了下面两句:“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这首诗里竹有个特点,它不是孤立的竹,也不是静止的竹,而是岩竹,是风竹。
3、常在眼前君莫厌,化成龙去见应难。
4、不也是一道清丽的风景么
5、何当一入幌,为拂绿琴埃。
6、新闻热线13019984321
7、笋壳脱落时,听到簌簌悉悉的声音,竹子拔节时,初现疏疏落落的倩影。退归闲暇的时候,我经常来这里,来的时候仍然随身带着枕头和竹席,好随地安眠。
8、翻译:一个人能够超过老师和前辈,是因为老师和前辈的养育和培养。
9、柳梢残日弄微晴。——周邦彦《浣沙溪·翠葆参差竹径成》
10、细细品味最后一句,诗人含蓄地回答了上句提出的问题,措语委婉,然而感情充沛。它极力刻画竹子的愁惨容颜:烟雾缭绕,面目难辨,就像是伤心的女子掩面而泣。而压在竹枝竹叶上的露水,不时地向下滴落,这与因伤心而垂泪的女子的形象是何其的相似。
11、残雪庭阴,轻寒帘影,霏霏玉管春葭。——王沂孙《高阳台·和周草窗寄越中诸友韵》
12、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王维《竹里馆》
13、顺着他背的这首《早梅》,我大致解释了下:“第一句说得是梅花开了,白色的。第二句说的是这花的位置,小溪的桥旁边。第三句提到的近水就和第二句的小溪桥有关系了。而第四句说到雪未消,就和第一句花开成白色有关系。这首诗,前后几句都是有关系的。比较一下,你就应该知道自己写的问题在哪了吧?另外,这诗,也不是想写就能写的。古人讲“格物致知”,总得仔细观察,才能有所感悟。王阳明格竹格了半月,都格出病来,也没格出什么东西。你应该再观察观察。
14、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15、孤灯寒照雨,湿竹暗浮烟。——司空曙《云阳馆与韩绅宿别》
16、人怜直节生来瘦,自许高材老更刚。
17、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
18、苏轼喜欢吃肉,人所共知,但他却说:宁可不吃肉,也不能住的地方没竹子。没有肉只会让人消瘦,但没有竹子却令人俗气。瘦了还可以长胖,可俗气却没有办法医治。
19、疏梅带雨开,瘦竹随风摆,雨和风着意好,为我安排。——沈自晋《玉芙蓉·雨窗小咏》
20、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汉族,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人,北宋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
三、写出一首关于竹子的诗歌
1、竹子的愁颜宛如人的愁颜,竹子的哀情也与人的哀情相通。写竹又似写人,其旨趣在有意无意之间,扑朔迷离,使人捉摸不定。
2、▶这是先秦时代卫地汉族人民赞美男子的诗歌,采用借物起兴的手法,每章均以“绿竹”起兴,借绿竹的挺拔、青翠、浓密来赞颂君子的高风亮节,开创了以竹喻人的先河。全诗运用大量的比喻,从一章到三章的变化过程,寓示君子之美在于后天的积学修养,磨砺道德。
3、鸟儿欢快地向房檐上飞去,洁白的云儿竟然从窗户里轻轻地飘了出来。
4、露涤铅粉节,风摇青玉枝。
5、是在告诉我们:它的坚定的意志。
6、五两如竹林,何处相寻博。——释宝月《估客乐四首》
7、高节志凌云,不敢当滕六。——环山樵《薛宝钗·雪竹》
8、山际见来烟,竹中窥落日。
9、斫取青光写楚辞,赋香春粉黑离离。无情有恨何人见?露压烟啼千万枝。
10、曾与蒿藜同雨露,终随松柏到冰霜。
11、萱背从今看辉映,嫩香新粉四时春。
12、自我放逐的诗人,以及诗歌的六弦琴
13、傅如明书法,小楷,纸本,24x12cm,2009
14、翻译:山与天相接的地方缭绕着阵阵岚气云烟,从竹林的缝隙里看洒落下夕阳的余晖。
15、旧山松竹老,阻归程。——岳飞《小重山·昨夜寒蛩不住鸣》
16、作者偶然将山僧院旁的竹子移到家附近,自从有了这些竹子,好风整日吹,幽鸟时不时的来这里。每当有月亮的时候,映衬着竹子就引起我的诗兴,还时常喝酒吟唱。即使在睡梦中,也能听到雨打竹的声音,竹子真的成为了作者的好伴侣。
17、于是,和元宝商量,是不是能赶出一篇来?元宝想了一些题目,但最后眯眼笑道:“写诗应该最快吧。我试着写首诗吧。”我说:“写诗虽然字少,但没灵感哪能写得出来?你不妨试试看吧。元宝让我看到第一稿诗是这样的:
18、几回邀约雁来时,违期,雁归,人不归。
19、坐获幽林赏,端居无俗情。
20、绿竹入幽径,青萝拂行衣。——李白《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
四、写一首描写竹子的诗
1、悠闲的白鹭常常早早回巢栖宿,秋花饱含生机比别处落得更迟。
2、此诗通篇采用“比”“兴”手法,移情于物,借物抒情。就表现手法而言,写竹的形态是实,写人的感情是虚;而从命意来说,则正好相反,写人的感情是实,竹的形态是虚。因为诗人写竹,从头至尾写竹,却又无处没有诗人自己的面目和精神。
3、苏轼喜欢吃肉,人所共知,但他却说:宁可不吃肉,也不能住的地方没竹子。没有肉只会让人消瘦,但没有竹子却令人俗气。瘦了还可以长胖,可俗气却没有办法医治。看来,竹子高洁的品质深深感动了他。
4、但令无剪伐,会见拂云长。——杜甫《严郑公宅同咏竹》
5、西风渐渐急了起来,吹得窗前竹枝发响。时停时续地,她那敷着脂粉的脸上悬挂着两行泪水。本来很多次都约定好,每年秋天大雁归来的时候就能相见,而对方却又一次次地违期,眼看大雁归来了,人却没有归来。
6、竹子开花的季节,山风漂洋过海
7、我的根深深地扎在山峦间的泥土
8、喜欢竹子,从来不是因为它创造的阴凉,而是还没有破土而出,就已经有气节了,及至长大后伸展到高处,也无心夸耀。在月朗风清之夜,只有竹子才是我的知音。
9、竹叶于人既无分,菊花从此不须开。——杜甫《九日五首·其一》
10、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11、倚竹不胜愁,暗想江头归路。——王之道《如梦令·一晌凝情无语》
12、道人庭宇静,苔色连深竹。——柳宗元《晨诣超师院读禅经》
13、这是一首寓意深刻的题画诗。诗人借物喻人,通过描写竹子坚韧挺拔的特征,含蓄地表达了自己绝不随波逐流的高尚节操。诗的前两句赞美了竹子不屈不挠的精神,竹子“咬”定青山,扎根“破岩”,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中,不但没有屈服,反而更加挺拔,显示出它顽强的生命力。后两句进一步写恶劣的自然环境对竹子的磨炼,在经受了“东南西北”各个方向的风的捶打,它依然临风而立,丝毫没有畏惧。全诗运用拟人手法.赋予了竹子贤韧顽强的性格特征。诗歌语言简单质朴而又形象生动.蕴含了深刻的意义。
14、窗竹影摇书案上,野泉声入砚池中。——杜荀鹤《题弟侄书堂》
15、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16、盈谷万万竿,何曾一竿曲。
17、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苏轼《鹧鸪天·林断山明竹隐墙》
18、未出土时先有节,便凌云去也无心。
19、其实,当我看到这稿的第第四句时,是很惊喜的。因为我对“有节”首先是理解成了“有气节"。“竹子中间的空,不只是为了生长,而是为了有气节。而这种气节是因为经历了寒冷,战胜了冰而留下的裂痕。如此一来,后两句就是升华了。和元宝讲了我的理解,元宝发给我的第三稿如下:
20、这就是那棵供元宝“格”的竹子
五、写一篇关于竹子的诗歌
1、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2、擢擢当轩竹,青青重岁寒。
3、竹竿何袅袅,鱼尾何簁簁!男儿重意气,何用钱刀为!。——卓文君《白头吟》
4、尤其是诗人描摹竹子的形态时,运用了对比映照的手法:新竹散发出浓烈的芳香,竹节上下布满白色粉末,显得生机勃勃,俊美可爱。可是题诗的地方青皮剥落,墨汁淋漓,使竹的美好形象受到污损。诗人巧妙地以“腻香春粉”和“黑离离”这一对色彩形成强烈反差的对比,来表现内心的忧愤。
5、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