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七律长征每一句诗的意思
1、师:所有的红军战士们都站起来,放下书本,向右转,面对老师。一起诵读这首七律长征。
2、等闲:不怕困难,不可阻止。
3、您有一个金手指,不信点“在看”
4、《毛泽东诗词》:毛泽东创作的旧体诗词作品。
5、三军:这里指的是红一方面军,“三”在此处是虚指,泛指红一方面军的多个军团。
6、“沁园春”是,“长沙”是。
7、生:我读出一种对死去战友的怀念之情。
8、 山势绵延,蜿蜒曲折的五岭就像小河里翻滚的细小波浪,
9、近代以来中国伟大的爱国者和民族英雄
10、五岭山脉绵延不绝,可在红军眼里不过像翻腾着的细小波浪;乌蒙山高大雄伟,在红军眼里也不过像在脚下滚过的泥丸。
11、“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两句中,“不怕”二字是全诗的诗眼,“只等闲”强化、重申了“不怕”,“远征难”包举了长征这一段非凡的历史过程,“万水千山”则概写了“难”的内外蕴涵,“只等闲”举重若轻。
12、二读:读出节奏。指名多名学生读,读中感受节奏。在学生读的过程中师生共同画节奏。
13、可曾记得那时我们在江水深急的地方游泳,那激起的浪花几乎挡住了疾驰而来的船?
14、七律长征中从描写巍峨的雪山,寒冷的铁桥等表达了对红军不怕艰难险阻的优秀品质的赞美,同时也写出长征时的艰辛。
15、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16、“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是对首联的回应。开端言“不怕”,结尾压“更喜”,强化了主题,升华了诗旨。“更喜”承上文而来,也是对上文的感情收束。红军过五岭、越乌蒙、渡金沙、抢大渡,从敌人的重围中杀出一条血路,自然令人欣喜。
17、►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古诗赏读《示儿》
18、生:这个前面说了红军不怕远征难,说明红军不怕这两万五千里的遥远路程,所以毛主席呢,他带领红军就觉得这不是一件大事,不是特别困难。
19、感受毛泽东及其中国工农红军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20、老师范读课文,明显暗示出诗句停顿节奏。
二、七律长征每句诗的意思和表达的情感
1、品读“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2、体会红军在长征中所表现出的大无畏的革命英雄气概和乐观主义精神。
3、生:天上有敌机的狂轰滥炸,地上有敌人的围追堵截。
4、师:磅礴就是气势雄伟,高大的意思。知道磅礴的乌蒙山到底有多高呢?海拔在3000米以上,它不仅高,而且山势陡峭,极难行走。
5、(知诗人)毛泽东,字润之,湖南湘潭人,是我国第一代领导人核心,是我国著名的革命家、外交家、诗人。
6、师:逶迤不懂。请你说。
7、感悟精神:毛泽东的革命乐观主义和红军大无畏的英雄气概。
8、④小结:写长征的最后路程,是全诗的高潮。“更喜”二字,既表现了红军战士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的乐观主义精神,又表现了红军战士对美好的革命前途的向往和自信。“三军”一词,充分表达了毛泽东对红军队伍的殷切希望和信任。
9、师:你真会发现,这一暖一寒又是一组对比,(课件出示:暖和寒加点)针对这一暖一寒你有什么疑问吗?
10、►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古诗赏读合集
11、感受整首诗点面结合的表达。
12、师:这两个字啊,都是走之底,还有两个字是
13、明确:五幅“征难图”——越五岭、跨乌蒙山、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喜踏岷山雪。引导学生结合具体的诗句从对典型场景和事例的描述,对共产党人和红军战士不畏艰险、藐视困难的革命英雄主义气概等方面来谈谈自己的体会。
14、1935年5月红军巧渡金沙江。如果说巧渡金沙江是红军战略战术最富有智慧、最成功的一次战斗,那么强渡大渡河则是红军表现最勇敢、最顽强的一次战斗。
15、师:长征创造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奇迹,长征书写了一首惊心动魄的史诗。毛泽东用诗的语言再现了长征的壮举,再现了无畏、乐观的长征精神,同时也把自己的英雄主义气概、浪漫主义情怀表现了出来。现在,你们就是毛泽东,把这种英雄气概、浪漫情怀朗诵出来吧!自己先自由地练练。
16、大渡/桥横/铁索/寒。
17、当时确实是曙光在眼前了。红军胜利到达陕北革命根据地是在1935年10月,而这首七律创作于1935年9月下旬,10月定稿。
18、这节课我主要采用以读代讲的方式,引导学生高声朗读课文,领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体会诗的音韵美和节奏美,逐步培养学生欣赏和朗诵诗歌的能力。在精读诗歌教学环节中,我通过引导学生研读诗句的方式,让他们体会诗句饱含的感情。
19、师:你这个是蜿蜒还有一点陡峭。蜿蜒还是画出来了,你要给他改一改,是不是啊?快!改一改!快速的。
20、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理论家
三、七律长征中全诗的意思
1、师:如此长征在毛泽东的眼中,又是什么样子的呢?请同学们打开课本,放声朗读这首诗,争取做到正确、通顺,开始。
2、师:毛主席在长征途中写下了一首脍炙人口的诗歌,今天让我们跟随毛主席一起走进《七律·长征》。(板书课题)
3、师:真好。如果说巧渡金沙江是怀着胜利的喜悦。那飞夺泸定桥就是一次血与火的考验。
4、“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首联开门见山赞美了红军不怕困难,勇敢顽强的革命精神,这是全篇的中心思想,也是全诗的艺术基调。
5、泥丸:小泥球,整句意思说险峻的乌蒙山在红军战士的脚下,就像是一个小泥球一样。
6、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7、 大渡桥横铁索寒。
8、生:经历了金沙江和大渡河。
9、师:来,请你读,边读边想象五岭、乌蒙的样子,相信你会读得更好。
10、指导朗读:教师先范读,从节奏、重音、韵脚、感情等几个方面进行指导。学生练习,要求读正确,读流利,读出节奏。
11、(板书:七律)。来,一起齐读诗题。
12、《毛泽东选集》:毛泽东的主要著作集。
13、“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是对首联的回应。开端言“不怕”,结尾压“更喜”,强化了主题,升华了诗旨。“更喜”承上文而来,也是对上文的感情收束。红军过五岭、越乌蒙、渡金沙、抢大渡,从敌人的重围中杀出一条血路,自然令人欣喜。红军又翻岷山,进陕北,胜利大会师已为时不远,战略大转移的目的已基本实现,与前面的种种喜悦相比,它自然更胜一筹。“尽开颜”写三军的欢笑,这是最后胜利即将到来的欢笑,以此作结,遂使全诗的乐观主义精神得到了进一步的兀现。
14、这些可爱的红军战士在翻山越岭之后,在看到胜利曙光的时候,又是怎样的呢?
15、师:你能把翻越五岭、乌蒙的难读出来吗?(指名读)
16、备课l统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起始单元我上学了)教学设计
17、这首词上阕写景,下阕抒情。上阕从岳麓山、湘江、天空、水底选取实景,远近结合,动静映照,用文字描绘了一幅湘江秋景图;下阕通过对战友和战斗生活的回忆和追述,以及不惧怕当时的大军阀敢于反抗,表现了在革命运动中也可以激流勇进,完成革命,主宰中华大地。
18、课件播放歌曲《七律长征》,学生仔细欣赏。
19、这是融入烈士生命的一句诗呀——请你读!
20、师:哪里不懂请提出来,请你说。
四、七律长征的每一句的诗意
1、师:恩,你一定能画好,去画吧。画大一点,画在左边,让大家都能看到是谁画的五岭。
2、大渡河险桥横架,晃动着凌空高悬的根根铁索,寒意阵阵。更加令人喜悦的是踏上千里积雪的岷山,红军翻越过去以后个个笑逐颜开。
3、长征:1934年10月间,中央红军主力从中央革命根据地出发作战略大转移,经过福建、江西、广东、湖南、广西、贵州、四川、云南、西藏、甘肃、陕西等十一省,击溃了敌人多次的围追和堵截,战胜了军事上、政治上和自然界的无数艰险,行军二万五千里,终于在1935年10月到达陕北革命根据地。
4、师:好,现在基本上不懂了。是不是啊?好,有两个词啊,特别有特点,大家看。
5、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6、金沙江浊浪滔天,拍击着高耸入云的峭壁悬崖,热气腾腾。
7、►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古诗赏读《梅花》
8、课文描写了哪几个场面?请学生以小标题的形式概括。腾五岭山走乌蒙山渡金沙江夺泸定桥喜爬雪山全诗围绕哪一句诗来写的?这样的写法叫什么?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点面结合分析点面结合与特色。所谓“点”,指的是最能显示人事景物的形象状态特征的详细描写;所谓“面”,指的是对人事景物的叙述或概括性描写。点面结合就是“点”的详细描写和“面”的叙述或概括性描写的有机结合。点面结合的写法非常有条理,而且能够很全面地反映复杂的活动场面,让场面更加具体、生动。试着运用“点面结合”的方法描写大扫除的场面。
9、恰逢建党百年,我们风华正茂,我们挥斥方遒,我们走在社会主义的幸福大道上……吃水不忘挖井人,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重温革命岁月,了解长征背后的故事,板书课题。
10、金沙:金沙江,指长江上游自青海省玉树县至四川省宜宾市的一段,云南等地也有支流。1935年5月,红军曾强渡云南省禄劝县皎平渡渡口。
11、师:泥丸还很小。在毛主席的眼中,五岭像什么?
12、师:好,诗是有节奏的,我们还要读出诗的节奏,读好书的停顿,这样我来读红色的句子,你们来读黑色的句子,我们一起合作,争取读出诗的节奏,好不好?听老师怎么读?
13、“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绵延不断的五岭,在红军眼里只不过是翻腾着的小细浪,而气势雄伟的乌蒙山,在红军看来也不过是脚下滚过的小泥丸。
14、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15、尽开颜:红军的长征到达目的地了,他们取得了胜利,所以个个都笑逐颜开。
16、备课l统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一课《小蝌蚪找妈妈》教学设计
17、备课|2020版统编教科书语文五年级上册教学目标及各课文主要语文要素
18、三军:作者自注:“红军一方面军,二方面军,四方面军。”
19、生:乌蒙磅礴走泥丸中的磅礴,我不太清楚。
20、红军岂畏惧远征的艰辛,千山万水化区区小事不足道来。五座大山蜿蜒荡起细小的波浪,高峻的乌蒙山也如脚下流动的泥丸。金沙江的水波拍打着温暖的悬崖,大渡河上横跨了寒冷的铁索桥。最是欢喜岷山的千里白雪,三军将士过了此处都笑逐颜开。
五、七律长征每句的意思是什么
1、②(乌蒙)即乌蒙山,位于贵州、云南两省交界处。
2、对于六年级的学生,诗词类的学习已经有了相应的模式,在预习时可以根据《预习单》和学习古诗“六步法”来层层递进。因此,在授课时,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会体现出来:小组长可以进行合理分工,组员们积极主动相互配合,同学认真倾听全力补充。这样的学习,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七律长征》尾联描述了长征最后的历程,那是一幅“喜踏岷山雪”的“长征图”。此联是对首联的回应。开头言“不怕”,结尾压“更喜”,强化了主题。
4、生:“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5、②师:红军战士们害怕吗?(自由答)你从哪里感受到他们的不怕难呢?(腾细浪、走泥丸)
6、意思是金沙江浊浪滔天,拍击着高耸入云的峭壁悬崖,热气腾腾。大渡河险桥横架,晃动着凌空高悬的根根铁索,寒意阵阵。
7、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8、生:五岭逶迤腾细浪的逶迤
9、这还是诗人缅怀战友的一句诗呀——一起读!
10、师:1935年5月,红军来到金沙江南岸。他们成功运用调虎离山之计,结果不费一枪一弹,不损一兵一卒在敌人眼皮底下,巧妙地渡过了金沙江。此时此刻,战士们心里又有怎样的感觉?
11、意思是绵延不断的五岭,在红军看来只不过是微波细浪在起伏,而气势雄伟的乌蒙山,在红军眼里也不过是一颗泥丸。
12、原文: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