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鸟鸣涧王维表达的情感
1、⒉情爱类:莲(音同“怜”表达爱情),红豆(男女爱情或友谊),红叶(传情之物)。
2、我们再来看王维的诗,王维他是一心求仕的,这是他骨子里的思想,虽然后面他产生了隐退的想法,但那不过是他怯懦、想要逃避的一种方式。王维的母亲信佛,所以王维受母亲的影响也信佛。但这些都是对现实的一种不彻底的逃避。
3、如:“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台城》韦庄);
4、王维的诗很明显受到了佛教的影响,他母亲一生信佛,而他本人对于佛也有着自己独特的理解,在这首《竹里馆》一诗中,看似好像什么也没有写,其实最见功底。王维从细节处入手,从而层层推进,所要表达的正是一种人生态度,还有对于生命的感悟。
5、王维多才多艺,诗歌、书法、绘画都很有名,对音乐也很精通。单单诗歌方面,他的成就也是多方面的,有山水诗,也有边塞诗等,但他最擅长的还是山水田园诗。因为他和孟浩然在山水诗方面的成就都比较大,人们就把他们合称为“王孟”。这首《鸟鸣涧》是王维的山水诗名篇之一。
6、第三句“月出惊山鸟”简直把这种空灵安静写到了极致,正是因为夜晚十分安静,所以连月亮静静地出来都惊动了山中栖息的鸟儿。
7、朱之荆《增订唐诗摘抄》:鸟惊月出,甚言山中之空。
8、仰韶文化时期中国亚热带北界(王会昌:《中国文化地理》)
9、一切的一切都明确指向:蓝田辋川是《鸟鸣涧》的创作地可能性很大。
10、很少有人活动只有桂花无声地飘落,夜里一片静谧春日的山谷寂寂空空。
11、如:“当年不肯嫁春风,无端却被秋风误。”(《踏纱行》贺铸)
12、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13、“闲”说明周围没有人事的烦扰,说明诗人内心的闲静。有此作为前提,细微的桂花从枝上落下,才被觉察到了。诗人能发现这种“落”,或仅凭花落在衣襟上所引起的触觉,或凭声响,或凭花瓣飘坠时所发出的一丝丝芬芳。总之,“落”所能影响于人的因素是很细微的。而当这种细微的因素,竟能被从周围世界中明显地感觉出来的时候,诗人则又不禁要为这夜晚的静谧和由静谧格外显示出来的空寂而惊叹了。这里,诗人的心境和春山的环境气氛,是互相契合而又互相作用的。
14、明白选项陷阱设置点。
15、对于这首诗,我想很多人和我有一样的感觉,就是觉得好美啊!诗人为什么要写这首诗?什么情况下写下了这首诗?想要表达什么?这可能是我们在读诗的时候都会追问的问题。
16、点击辑期图标,畅游古诗文世界。
17、再如:“邯郸驿里逢冬天,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邯郸至除夜思家》白居易)
18、尤其是被誉为“诗佛”的王维,他的诗歌不仅在初唐时期成就颇高。即使是在整个唐诗文化氛围,以及唐朝文化领域中都独占鳌头。
19、点灯人教育将陆续推出儿童吟诵一线名师与优秀学员的精彩案例分享,希冀给予更多的老师启发与帮助,我们一起践行古诗文吟诵教育,传承诗教传统,带领儿童更好地去认知、把握、传承我们的文化传统和文化精神。
20、如:“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论。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贾生》李商隐)
二、鸟鸣涧 王维感情
1、(作者)王维(朝代)唐
2、王维的诗风对他的书画作品影响很大,书画作品也影响他的诗风。这种“诗中有画,诗中有画”的精彩体现,不仅为王维成为一代诗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为后世诗人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榜样。
3、“学庄信道”是王维后期心境的主要体现,也正是这种老庄思想的影响,对王维后期诗作风格,以及为人处事的态度都造成了比较深远的影响。这也是为什么他在生命后期的时候,能够心安理得的过着闲散生活的原因。
4、等到后来,王维厌倦官场,辞官回乡过上了隐居的生活,也正是在这之后,王维开始了自己的创作,因为此官隐居,一直过着田园生活,这种生活状态对他的创作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所以他的诗的主题更加偏向于山水田园,王维创作了很多描绘山水田园等自然风景及歌咏隐居生活的诗篇。其清新淡雅,超凡脱俗的风格,给人一种“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感觉。
5、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6、⑸时鸣:偶尔(时而)啼叫。时:时而,偶尔。
7、本想好好考证一下若耶溪是《鸟鸣涧》的创作地,不料,考着考着,结论的方向竟完全是与初始目标相左,在目前的三种说辞中,我认为最有可能是陕西辋川,其次是江苏丹阳,而绍兴若耶溪,其可能概率目前只能排末位。
8、这首诗也是王维晚年隐居辋川时所作。诗歌描写了空旷的山谷在经过了一场雨后,傍晚时分,已经能够感受到秋天到来的气息。明月洒下一片月光照耀在松树间,一股清泉从岩石上顺流而下。竹林里发出阵阵喧闹,肯定是浣洗衣物的女子回来了,莲叶摇动肯定是有船从上游划下来。春天的芳菲要消歇就任由它吧,我这个隐居的人自会留下来。
9、这首唐诗的题目是《秋夜曲》,在王维诸如《使至塞上》、《鹿柴》、《鸟鸣涧》、《山居秋暝》等诗歌类别上相比,确实独具特点。因为诗歌中的“更衣”、“空房”已经说明了这首唐诗的主题,那就是思妇诗。
10、王维最出名的《山居秋瞑》,同样只是艺术的铺排和理智的表达。其中传达给我们的是一种闲适安逸的感受,而且在诗中最后他说他不愿意出山,不管春夏秋冬,他都愿意待在山中。但是事实上是那样吗?不是,我们说了张九龄被贬后,他依然给李林甫写诗,虽然他厌恶李林甫,但他依然跟李林甫唱和,他舍不得官位。
11、独自一个人坐在幽深的竹林里,弹着琴一遍又一遍地引声长啸。因为处于幽深的竹林之中,所以没有人知道我,只有一轮明月来相照陪伴我。诗中有孤独、有寂寞,其实这一层意思是很少有人能够读懂的,作者在政治上倾向于张九龄,但是在开元二十四年(736年)唐朝的一代名相张九龄却被罢职,王维看着国家政治的日益黑暗腐败,自己却无能为力,却又不愿同流合污,所以才过起了半官半隐的生活,其实他的内心是孤独寂寞的。
12、⑹田园山水诗:借写山林田园的闲适美好,表达对世俗与现实的不满、向往宁静平和的归隐思想,或表达自己遗世独立,保持节操品性的情怀。
13、自顾无长策,空知返旧林。
14、据不完全统计唐朝有名有姓的诗人共计2536名,这种庞大的诗歌创作基础,以及浓厚的唐诗创作氛围,都为唐朝时期诗歌达到鼎盛地位,作出了不朽的贡献。如果按照唐朝的发展规律来给诗人分类,可以分为初唐、中唐以及晚唐诗人。
15、莲花坞日日采莲去,洲长多暮归。弄篙莫溅水,畏湿红莲衣。
16、论断四:我们认为鸟鸣涧在若耶溪,这还可以从诗句本身找到证明。这首诗四句为“月出惊山鸟,时鸣深涧中。”这两句诗明显化自六朝诗人王籍的名句:“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王维这两句诗并非简单地套袭王籍的名句,而是意境上的点化。王维是触景生情,游若耶而联想到前人描写若耶的名句,欲与古人争胜厘毫,“出蓝”而“胜蓝”,才有了这一联以动写静的精彩诗句。
17、诗中的哪一个词语(句子)在全诗中具有统摄(总结)作用?为什么?
18、“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这是一句古语,古来好诗都是就天成好景,用妙手记叙出来。而我们在低吟浅酌之时,脑海胸襟似乎也随着诗人的文字进入到那片清幽绝俗的画面之中,王维的《鸟鸣涧》一诗正是这样一首能带给我们美好心灵体验的绝妙好诗。
19、笔者认为,从这个角度,我们看不到王维作为初唐伟大的诗人、画家,他的艺术成就不仅在当时享誉世界,而且在影响后世方面也具有重要意义。
20、史双元《别解》认为:这一篇作品写的是江南风光、越中景色,具体说,鸟鸣涧不在终南,不在长安,而在浙江若耶溪边。
三、鸟鸣涧古诗所表达的情感
1、如:“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2、从“诗佛”王维的诗歌意境,观“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写意人生
3、事实是:皇甫岳家族的活动中心在长安一带,其已知的行迹地最南只到宣州(今安徽宣城);王维的诗作中无从确凿考证出其来过越州、到过若耶溪;“云溪”更多只是一种意象,只有在越地诗人作品中才特指代五云溪;唐代长安附近不仅有“桂”,甚至有“春桂”。如此一来,“若耶溪是《鸟鸣涧》的创作地”,此说尚无确凿证据,存疑。
4、这首诗又叫作《相思子》。简短的二十个字,写出了作者心中无尽的思念情感。王维擅长以淡笔写浓情,此诗即是典型。
5、⒋悲情类:梧桐(象征悲凉),乌鸦(衰败荒凉),杜鹃鸟或子规(象征凄凉哀伤或思家思归),碧血(蒙冤枉而死或忠心不泯灭),猿(悲伤)。
6、自从中国人接触到大乘佛教的教义后,领悟到了以禅入定、由定生慧的精神境界。这对王维山水诗的创作影响极大,当他从禅定的静室中走出来时,他用一颗宁静的心看待世界万物,则世界万物都是空灵静谧的。其中的“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两句也一直被许许多多的爱诗爱禅之人所喜爱。
7、ID:gzywxxzs
8、关于这首诗中的桂花,颇有些分歧意见。一种解释是桂花有春花、秋花、四季花等不同种类,此处所写的当是春日开花的一种。还有一种看法是此处的桂花不是描写花,”桂花”与“桂华”通,此处是指月亮。
9、开元二十五年唐军与吐蕃大战获胜,王维受到朝廷派遣前往慰军。《使至塞上》其实写的就是,王维作为监察律师前往边塞慰军的过程以及心境。
10、描写(写景)方法——渲染、衬托、动静、对比、拟人、夸张、正侧、白描、虚实、视、听、触、嗅觉等、比兴。
11、此外,他出生在河东的王家,从小接受了很好的教育,这对他成年后的诗画成就影响很大。
12、关于这首诗的创作背景:
13、如:“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虞美人》李煜)
14、除了对这首诗的品读外,还有一些学者提出一个质疑,那就是《画》的原作者不一定是王维,可能是另有其人,这个问题也一直备受争议,因为在王维的诗集之中的确未找到相关的资料可以证明这首诗就是他本人所创作的,反而有人查找出这首诗可能是南宋僧人道川禅师的偈颂诗。
15、王维早年间可谓是春风得意,还是为数不多的状元,仅这一点就把很多的诗人甩在了身后,成为了当时文坛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连当时的宰相张九龄对王维都刮目相看,处处提携王维。只是后来由于爆发了“安史之乱”,王维没有及时逃出长安成为了俘虏。这也是他一生中的污点,其实当时杜甫也在长安,可是他名气没有王维大,对方胁迫王维要他归顺叛军。
16、首先,诗人向我们展现了人生的无常。诗人常常以变幻莫测的景物来表现他所理解的人生。比如在《木兰柴》中的描写“秋山敛余照,飞鸟逐前侣。彩翠时分明,夕岚无处所。”诗中描写的画面就是黄昏时节,夕阳渐渐落下,余晖渐渐的被收束。飞鸟在余晖中前后追逐,光线也随之忽明忽灭。这不确定的光景也给诗人带来了人生的感悟,没有永恒的存在,一切的事物都是霎那间生死,虚幻而不实的,就如同人生一般。
17、鸟鸣涧:鸟儿在山涧中鸣叫。人闲:指没有人事活动相扰。闲:安静、悠闲,含有人声寂静的意思。桂花:春桂,现在叫山矾,也有人叫它山桂花。春山:春日的山。亦指春日山中。空:空寂、空空荡荡。空虚。这时形容山中寂静,无声,好像空无所有。月出:月亮升起。惊:惊动,扰乱。山鸟:山中的鸟。时:时而,偶尔。
18、变式问:这首诗歌为我们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或:这首诗歌描写了什么样的景物?
19、唐朝被誉为我国诗歌文化最灿烂的时代,被后世人奉为诗歌经典的《唐诗三百首》,虽然只收录了311首唐诗精粹。
20、关于这首诗中的桂花,颇有些分歧意见。一种解释是桂花有春花、秋花、四季花等不同种类,此处所写的当是春日开花的一种。另一种意见认为文艺创作不一定要照搬生活,传说王维画的《袁安卧雪图》,在雪中还有碧绿的芭蕉,现实生活中不可能同时出现的事物,在文艺创作中是允许的。不过,这首诗是王维题友人所居的《皇甫岳云溪杂题五首》之一。五首诗每一首写一处风景,接近于风景写生,而不同于一般的写意画,因此,以解释为山中此时实有的春桂为妥。
四、鸟鸣涧表达了王维怎样的感情
1、 刘过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2、⒊运用修辞手法来写人:比喻对比夸张比拟借代双关反问设问、反问、反语;
3、他不是真心归隐的,他也并不是享受隐居的生活。他把隐居的生活写得那么美,如画一般,但唯独没有他的感情,他就像一个画家一个艺术家在描绘一处风景,《鹿柴》、《竹里馆》、《辛夷坞》等都是这样,只是这其中并没有他的真情实感。
4、《唐诗鉴赏辞典》是国内文艺类鉴赏辞典的发轫制作。它首创的融文学赏析和工具书于一体的编写体例,已成为中国文学鉴赏辞典的固有模式。《唐诗鉴赏辞典》第一版于1983年出版,是文学鉴赏辞典系列的第一部。2013年的新一版《唐诗鉴赏辞典》共收唐代190多位诗人诗作1100余篇,由萧涤非、程千帆、马茂元、周汝昌、周振甫、霍松林等古典文学专家撰写赏析文章。所收唐诗作品面广,各种艺术流派的诗篇兼收并蓄,较全面地展现了唐诗绚丽多彩的艺术风姿。全书约190万字。另配有唐代诗人年表、唐诗书目、诗体诗律等多种附录,是文学爱好者的首选读物。
5、阅读本文前,请您先点击上面的“阿静搞笑”,再点击“关注”,这样您就可以继续免费收到文章了。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费订阅,请放心关注。
6、王维这首诗清新脱俗,无论是在什么样嘈杂的环境里,只要读一读这首诗,一定会让自己的内心平静下来,不仅有画面感,那份细腻的情感,还有对于事物深情的描写,都成为了这首诗最重要的品格。只是那么淡淡着笔,可是每一句都超凡脱俗,这也是由于王维笃信佛教的原因,他正是用最真诚的一面去感悟人生,才写出了如此令人惊艳的作品。
7、王维晚年去隐居无疑是正确的选择,要是他还留在长安的话,估计写不出后来那些令人惊艳的作品。正是由于远离了城市,去到了偏远的乡野,过着一种很平淡的生活,让王维有了更多的时间去思考,创作出来的作品,自然也就与众不同。那我个人是很喜欢王维这首《竹里馆》,通篇中规中矩,没有任何的技巧,也没有华丽的辞藻,可是那份高远的意境,读来却是让人拍案叫绝。
8、⒋运用表现手法来写:衬托对比渲染烘托象征、铺陈,白描。
9、在王维传世的400多首诗作中,无论是律诗还是绝句都具有非常高的文学成就,尤其是那些脍炙人口的佳片名作,不仅为唐诗的发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础,同时也为我国古代文学发展做出了非常大的贡献。
10、花落,月出,鸟鸣,这些“动”景,却反衬出春山的幽静。
11、语言浅易近人,给我们描绘出了一幅幽静的空山夕照图。作者本来就擅长绘画,这首诗只是短短的二十个字,就勾勒出一幅静谧的画面,读后使人的心境顿时安静了下来。
12、鸟鸣涧王维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注释:闲:安静。空:空空荡荡。诗景:春天寂静无声,桂花不知不觉地凋落。寂静使春夜里的山更让人觉得空空荡荡。月亮出来了,小鸟竟然被月光惊动。时时发出的鸣叫在山涧中回响。简析:这首诗全春山之静。“静”被诗人强烈的感受到了。为什么呢?是由于“人闲”,也就是人静。人静缘于心静,所以觉察到桂花的坠落。花落,月出,鸟鸣,这些“动”景,衬托出春涧的幽静。
13、与君同病复漂沦,昨夜宣城别故人。
14、那么,云溪就是五云溪,即若耶溪吗?
15、萧涤非等撰《唐诗鉴赏辞典》(1983年)
16、宋代大文学家苏轼对王维的诗和画赞不绝口。他曾评价说:“诗中有画;看画,画中有诗。”事实上,苏轼的评价不仅具有画龙点睛的作用,而且真实地展现了王维诗歌创作的重要特征。
17、第二种:描写人物的方法
18、在中国文学的历史长河里王维是一位打通诗、画两个领域的艺术高手。正因为如此,后世称其诗歌诗中有画,称其画作画中有诗。中国画讲究诗情画意,王维把画与诗相互融会贯通,其诗平实而简远,其画韵味含蓄而丰富,意境清旷苍秀,在自然之中勾画出属于他自己的一方天地,他用笔随意,墨气沉稳,线条有力而飞扬不张,在他的艺术和精神空间里,形象与笔墨相得益彰,抒发出了他对生活的热爱与感受。王维的这种艺术才华在《鸟鸣涧》这首诗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现。
19、学习诗歌,除了能提高我们的表达能力,它还有着更多更深刻的作用。学习诗歌,可以让我们深入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体悟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可以让我们对美的感知更敏锐、细腻,陶醉于诗歌的音韵美、意境美,真切感受美好的情感、美丽的大自然;可以带给我们感动和慰藉,就像“润物细无声”的春雨一样,潜移默化地陶冶我们的情操……
20、rénxiánguìhuāluò,Yèjìngchūnshānkōng
五、鸟鸣涧王维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1、王维精通诗、书、画、以及音乐。成名于唐玄宗天宝年间,与孟浩然合称“王孟”。可以毫不夸张的说,王维是我国古代千年一遇的诗画奇才。
2、第四种类型:表达技巧类(着眼于全篇整体或局部)
3、王维字“摩诘”的由来:
4、张勇编著《王维诗全集》(2017年)
5、月,孤高、皎洁。佛教中的月是一种重要的象征,象征着佛性的清净,引导着教徒们去追寻。王维诗中的月更像是他的知己好友。“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明月是他唯一的陪伴,而作者也将明月作为自己的心之所向,期望自己能够如明月般澄净,任由世事无常变化,我自明净。
6、王维是一个诗、画、书、音乐俱佳的全才,不光山水田园诗,还有边塞诗、歌行体等都有不错的成就。但世人都把他作为山水田园诗人,与孟浩然并称“王孟”。所以我们今天只是说王维的山水诗,说他求隐的一面。
7、再如:“荆吴相接水为乡,君去春江正渺茫。日暮征帆何处泊?天涯一望断人肠。”(《送杜十四之江南》孟浩然)
8、王维不仅在诗歌创作方面,具有独树一帜的风格,同时在书画方面也具有很高的成就。“书画特臻其妙”是后人对其书画作品的重要评价之。
9、《鸟鸣涧》是唐代诗人王维所作组诗《皇甫岳云溪杂题五首》的第一首。此诗描绘山间春夜中幽静而美丽的景色,侧重于表现夜间春山的宁静幽美。全诗紧扣一“静”字着笔,极似一幅风景写生画。诗人用花落、月出、鸟鸣等活动着的景物,突出地显示了月夜春山的幽静,取得了以动衬静的艺术效果,生动地勾勒出一蝠“鸟鸣山更幽”的诗情画意图。全诗旨在写静,却以动景处理,这种反衬的手法极见诗人的禅心与禅趣。
10、花落、月出、鸟惊、鸟鸣,固然是动态,其中鸟惊、鸟鸣还有声音,诗题《鸟鸣涧》(鸟鸣加涧水流淌声)似乎是诗人有意予人以喧嚣之感。但是,王维显然不是为了表现一个鸟语花香流水淙淙的山林世界,而是为了更好地表现那个安静的所在。王维用的是反衬法,即“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11、了解吟诵这一中国式读书法,借助吟诵初步感受汉语言文字的音韵特点与意义表达的关系。
12、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13、变式问:这首诗歌为我们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
14、尤其是后四句对战争场面的描写,虽然也是从侧面概括了战争场面,但是却着重写出了军士们的日常生活。战争结束后“归来献天子”,说明这次战斗唐朝军队取得胜利。从整体诗歌水平上来看,这首《从军行》对王维后期,边塞诗的写作都具有一定影响。
15、感知声音里的意义|《咏柳》吟诵教学案例
16、王维在他的山水诗里,喜欢创造静谧的意境,这首诗也是这样。但诗中所写的却是花落、月出、鸟鸣,这些动的景物,既使诗显得富有生机而不枯寂,同时又通过动,更加突出地显示了春涧的幽静。动的景物反而能取得静的效果,这是因为事物矛盾着的双方,总是互相依存的。在一定条件下,动之所以能够发生,或者能够为人们所注意,正是以静为前提的。“鸟鸣山更幽”,这里面是包含着艺术辩证法的。
17、《鸟鸣涧》这首诗主要描写深山幽谷夜晚寂静的情景,抒发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的心情,表现了作者宠辱不惊,恬适淡然的人生态度,体现了作者寄情山水的人生理想。
18、皇甫岳,何许人也?他曾在越州隐居过吗?
19、沈德潜《唐诗别裁》:诸咏声息臭味,迥出常格之外,任后人摹仿不到,其故难知。
20、每周小主播课堂▐故事表演《好强的公鸡》
六、鸟鸣涧王维表达的情感
1、次句“夜静春山空”则是运用了衬托的艺术手法,但是和我们平常经常看到了以动衬静又不一样,这里是以静来衬静。夜很静了,春天的山谷中格外的现得空旷,其实空旷在这里就是空灵安静之意。
2、然而,这声声鸟鸣,不仅没有破坏春山的安谧,反而衬托得春夜山涧更加幽静,诗人细腻的感受,细致的观察和精细的笔触,为我们创造了一幅极其出色的春山夜月图。
3、“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诗人发出了由衷的感慨,他感觉自己就像飘蓬一般,被风吹后四处飘零。又像往北归的大雁飞入了“胡天”。
4、主人解余意,遗赠岂虚来。
5、王维诗歌的禅宗意象:
6、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7、黄叔灿《唐诗笺注》:闲事闲情,妙以闲人领此闲趣。
8、如:“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还有晴。”(《竹枝词》刘禹锡)
9、运用表现手法来写:衬托对比渲染烘托引用典故(高考常考)象征、铺陈,白描。
10、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11、王维:生卒年为700?年——761年,字摩诘,祖籍太原祁县,开元九年(721年)进士,做官曾做到尚书右丞,所以世称“王右丞”。他信奉佛教,作诗常把佛教禅意融入其中,有“诗佛”之称,更兼其擅长绘画,被苏轼评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后来遂以之为王维的诗歌艺术特色。诗歌众体兼长,今存诗四百多首,后人对其评价非常高。贺裳在《载酒园诗话又编》说:“唐无李、杜,摩诘便应首推。”徐增在《而庵诗话》中说:“诗总不离乎才也。有天才,有地才,有人才。吾于天才得李太白,于地才得杜子美,于人才得王摩诘。太白以气韵胜,子美以格律胜,摩诘以理趣胜。”
12、一是吃进胃里的食物,二是藏在心中的梦想,三是读进大脑的书。
13、春山:这一词有两解,有人认为应当解释为春天的山(百度百科、360百科以及一些其他资料);还有人认为是一座叫做“春山”的山。
14、如:“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春烟。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田园乐》王维)
15、谈谐终日夕,觞至辄倾杯。
16、饥来驱我去,不知竟何之。
17、无论是诗歌的主题还是写作手法,以及其诗歌的内涵和艺术成就,都对当时的社会和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8、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19、王维到一位朋友的别墅去游玩,看到这里的风景很美丽,就写了一组诗。这组诗一共五首,每首写一处风景,《鸟鸣涧》就是其中的一首。
20、读懂这首诗,有两个相关信息,需要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