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霜叶红于二月花是怎样的画面
1、有人会有“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的忧伤之感,也有人会有“秋是第二个春,每一片叶子都是一朵鲜花”的乐观精神。
2、《秋天的风景》文森特·凡高,1885年
3、点评:用句考究,意象朦胧,“误迷塘岸几千家”,是想说大众非理性消费?
4、轻轻的加强整体的饱和度,使红色和其他顏色也更突出。
5、点击上方蓝字,关注知识学酷~
6、银杏飞纷弄碧纱,喇叭报喜到谁家?
7、“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描写的是什么季节?深秋
8、斜日寒林点暮鸦,谢公秋思渺天涯。
9、如果手中没有那种长焦也没有关系,笔者在这里提供您一个不用花钱的方法来拍出浅景深照片,就是移动你的脚步,使镜头接近被摄物体。焦点物体的物距、相机的像距及背景比例产生了差异就可以拍出有景深感觉的照片。
10、在红叶摄影中,它也能发挥出自己独特的作用。拍摄红叶时,适时的加上偏振镜加以运用,不论是晴天还是雨天,偏振镜能有效抑制叶子表面的反光,还原叶子原先的色彩,减少叶面的反光,使得叶面的纹理更显清楚。
11、点评:佳作!气脉顺畅,深得七绝要领,起承转合一气呵成,嵌入自然不留痕迹。
12、红黄配最常见,突显红叶的色彩。
13、秋天里,也有人感到郁闷烦躁。《呐喊》就是画的秋天,秋日的太阳开始西下,晚霞如火似血,他恐惧的是什么呢?无非是“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碎”,唯有尖叫才能排遣他心中的焦虑。
14、我又反复默读:“霜叶红于二月花。”似乎又悟懂了什么。连忙匆匆赶路,却忘了在我如同那些形形色色的路人一样匆匆时,一片枫叶无声无息的落到我的脚边,被风吹到树根下。
15、3“杜少陵”和“杜樊川”分别指的是谁?
16、杜牧诗:霜叶红于二月花;这是一幅动人的山林秋色图。诗里写了山路内、人家、白云容、红叶,构成一幅和谐统一的画面。“远”写出了山路的绵长和山之深,“斜”与“上”呼应,写出了高而陡的山势。顺着这条山路极目而望,在白云飘浮缭绕之处,几椽芭屋若隐若现,不禁让人顿生亲切之感。但这前两句其实只是陪衬,后二句之枫林红叶方为此诗描写之重点。在夕晖晚照下,枫叶流丹,层林尽染,真是满山云绵,如烁彩霞,竟比江南二月的春花还要火红,还要艳丽呢!
17、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18、深秋中沿着弯曲的小路登上远山,在那白云生成的地方居然还有人家。
19、《干草车》约翰•康斯太勃尔1821年
20、鹧鸪天·赠《她们的围城青山绕》的作者柏行
二、霜叶红于二月花的画面描述
1、莫嫌秋尽无鲜艳,霜叶红于二月花。
2、《拾穗者》它没有表现任何戏剧性的场面,只是秋季收获后,人们从地里拣拾剩余麦穗的情景。画面的主体不过是三个弯腰拾麦穗的农妇而已,背景中是忙碌的人群和高高堆起的麦垛。这三人与远处的人群形成对比,她们穿着粗布衣衫和笨重的木鞋,体态健硕,谈不上美丽,更不好说优雅,只是谦卑地躬下身子,在大地里寻找零散、剩余的粮食。然而,这幅内容朴实的画作却给观众带来一种不同寻常的庄严感。
3、这句出自《山行》杜牧(唐)
4、温斯洛·霍默,一位擅长肖像画的艺术家,《秋天的森林》中描绘了一位婀娜的少女,少女轻扶树干,漫山的红叶、黄叶给画面增添了无限生趣,短发女性完美地融入绚烂的秋景,景与人相互映衬。
5、一岭斑斓延展去,顺风渲染到南华。
6、点评:好诗!嵌入句自然不留痕迹。
7、部首雨部部外笔画9画总笔画17画
8、《秋叶》创作于1856年。画面上四个少女围在一堆落叶前。两位黑衣少女手拿收集落叶的箩筐,一位少女拄着扫帚眼帘低垂,而最右边的小女孩手中拿着苹果望着落叶发呆。尽管四个人物情态各异,可是她们面前的那堆枯叶更吸引眼球,一般来说,落叶总让人想到枯萎、萧瑟,可是在这里,却并不哀伤,反倒有种收获的喜悦,那一片叶子充满欢欣,仿佛飘落是给它们功德圆满一生划上一个漂亮的句号。
9、恰当的天空表现,可以积极地衬托红叶主题。比如晴朗的蓝天与红叶的反差强烈,可以使红叶看上去更加艳丽,是拍摄红叶时经常选择的天空背景。
10、对于初学者来说,还是比较推荐用顺光进行拍摄。采用顺光拍摄出的照片顏色是最接近肉眼看见的,和能够保留附近环境细节。虽然可能难以创造出令人惊叹的作品,但也能最大限度的避免废片的出现。
11、万境从心自运查,一丛夕照一袈裟。
12、《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是南宋诗人范成大的作品。描绘的画面:一树树梅子变得金黄,杏子也越长越大了;荞麦花一片雪白,油菜花稀稀落落。篱笆的影子随着太阳的升高变得越来越短,蝴蝶和蜻蜓绕着篱笆飞来飞去。全诗如下: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简析:这首诗写初夏江南的田园景色。诗中用梅子黄、杏子肥、麦花白、菜花稀,写出了夏季南方农村景物的特点,有花有果,有色有形。前两句写出梅黄杏肥,麦白菜稀,色彩鲜丽。诗的第三句,从侧面写出了农民劳动的情况:初夏农事正忙,农民早出晚归,所以白天很少见到行人。最后一句又以“惟有蜻蜓蛱蝶飞”来衬托村中的寂静,静中有动,显得更静。后两句写出昼长人稀,蜓飞蝶舞。
13、红色枫叶本身就构成了一个纯色、简洁的背景,可以用它来拍摄其他主体能够很好地突显主体,简化构图,尤其适合拍人像。同时,红色枫叶容易与多数颜色搭配,人物服装选择余地很广,拍出的人像色彩亮丽,造型多变,即使不是专业模特也能拍出很有感觉的好片。
14、春花秋月只是虚设良辰美酒不能醉一回前世的情愁说不尽今生的荒凉都是为了谁看似有缘却无缘无缘为何又为你落泪情到长时方知苦爱到深处才觉累离散的夜凉如水寂寞的心与你相随心的眼泪流成一个故事明月她年年有总是一样美
15、“停车坐爱枫叶晚,霜叶红于二月花”诗句的意思是:停下来欣赏这枫林的景色,那火红的枫叶比江南二月的花还要红。扩展资料《山行》此诗描绘了秋天景色,展现出一幅动人的山林秋色图,山路、人家、白云、红叶,构成一幅和谐统一的画面。
16、(“悦背悦美”第257期:“霜叶红于二月花”(杜牧))
17、《山行》是唐代诗人杜牧的一首诗。这首诗描绘秋曰山行所见的景色,展现出一幅动人的山林秋色图,山路、人家、白云、红叶、构成一幅和谐统一画面,表现了作者的高怀逸兴和豪荡思致。作者以情取景,、敏捷、准确捕捉足以体现自然美的形象,并把自己的情感融汇其中,使情感美与自然美水乳交融。情景互为一体。
18、不仅前两句疏淡的景致成了这艳丽秋色的衬托,即使“停车坐爱枫林晚”一句,看似抒情叙事,实际上也起着写景衬托的作用:那停车而望、陶然而醉的诗人,也成了景色的一部分,有了这种景象,才更显出秋色的迷人。而一笔重写之后,戛然便止,又显得情韵悠扬,余味无穷。
19、利用长焦,有效地虚化背景,同时,减去杂乱背景,着重表现叶子的细腻和质感。
20、《抱着南瓜的女孩》浮士托·佐那罗,1889年
三、霜叶红于二月花所描写的景象
1、霜shuāng(ㄕㄨㄤ)
2、一阵风吹过,带起一片叶子,那叶片便随风舞动。既是一小团正燃烧得旺烈的火苗,又是一只火红正在翩翩起舞的蝴蝶。看到这,我不禁想起了杜牧的一句是“停车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让我陶醉在这迷人风光之中,在这美丽的枫叶之中。
3、点评:一二句对仗,诗作韵味顿浓!诗友不走寻常路,符合一贯之“愤嫉”“哀怒”。你要“夜望”,“南山”灯都拆了,哪能见得“霜叶红于二月花”嘛。
4、在秋季拍红叶已经成了很多摄影爱好者朋友的保留节目,用镜头记录这个世界的缤纷色彩也是摄影的一大乐趣所在。希望本次的这篇文章能给准备去拍红叶的朋友们一点启示和帮助,也祝愿大家在即将到来的红叶季里拍的愉快,拍的成功。
5、《月下把杯图》所绘的是十五中秋美景之夜,一轮圆月高挂空中,照的天地是那么的明亮。在这“每逢佳节倍思亲”的美景月下,恰逢远方多年不见的好友佳节来访,这让刚刚还在睹物思友的主人家中,立即增添了极大的精神欢乐。有诗句曰:“得好友来如对月,有奇书读胜观花”,似乎正是这个意境。
6、流年不改青春态,霜叶红于二月花。
7、《麦田与收割者》文森特·凡高,1889年
8、译文:沿着弯弯曲曲的小路上山,在那白云深处,居然还有人家。停下车来,是因为爱赏枫林晚景,那经霜的枫叶竟比二月的鲜花还要火红。
9、诗配画:北京市文汇中学初三曲翀
10、诗題是《山行》,写的是秋天游山的见闻和感想。车子沿着长长的石头小路弯弯曲曲地行进在深山中。在白云升起的地方,隐隐约约的看到有人家居住。虽然是寒冷的秋季,山中并不枯寂,并不悲凉,而是充满生机活力。这是杜牧笔下的秋天与其他许多诗人不同的地方。与“悲哉,秋之为气也”的传统秋感截然不同,而与刘禹锡“我言秋日胜春朝”的气概确实有着相当程度的通融呼应。
11、绿赤黄橙七彩霞,凋零万木挺枝丫。
12、诗意生活,悦背悦美。朋友们,大家好,我是许静老师。欢迎大家走进“悦背悦美”的诗词世界,共享美好生活。
13、尤其红叶这个摄影题材,在于表现色彩鲜明的效果、光线的运用与捕捉,影响着最后的画面呈现,也关联表现出摄影者的性格。因此,光线的运用是影响作品成败的关键因素。
14、点评:好诗!你是什么心境,你看到的就会是什么。“妙”字炼了,亮眼,嵌入句结的顺畅稳当。
15、二龙塔下箫声起,飘雪芦冠曵晚霞。
16、左边关注,右边打赏,我怎么这么机智(偷笑)
17、选择颜色搭配时,为了避免喧宾夺主,削减对红叶主体的表现力,画面中搭配的颜色,尽量以柔和平淡色系为主;色彩学上黄色、绿色或淡粉色等颜色,都能够与红色形成绝佳的搭配效果,而且刚好是其生态转换过程会有的颜色。
18、一袭飞镜忽如雨,不问飘摇只问奢。
19、在Photoshop内的曲线调校分开了红、蓝、绿,想加强红色可以在红色通道特别处理。
20、点评:多俊依然芳草绿,最美不过夕阳红。
四、霜叶红于二月花描写了一幅什么图
1、山石小路远上山巅弯弯又斜斜,白云飘处隐隐约约有几户人家。只因爱那枫林晚景我把马车停下,霜染的枫叶红艳艳胜过二月的花。
2、山石小路远上山巅弯弯又斜斜,白云生发之处隐隐约约有几户人家。
3、微距:拍摄枫叶特写,适合拍摄不太高的枫叶或地上的落叶。
4、众所周知,摄影是用光作画,而对于表现红叶这类色彩鲜明的题材,光线的运用是创作个性作品的关键因素。光线的微妙变化,可以让红叶表现出完全不同的色彩。即使在同一地点,随着时间的不同,光线照射角度发生变化,红叶会呈现出不同的色彩变换。特别是顺光和逆光的改变,能够使红叶的色彩饱和度发生强烈的变化。
5、《山行》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热爱和赞美秋天的感情。
6、点评:二首可综合品读,第一首写秋尽,第二首写冬来,第一首嵌句自然,第二首嵌句生硬。
7、梅香雪舞众人夸,丽句工词巧若霞。
8、枫叶的拍摄有“三大法器”:长焦、广角、微距。
9、这些景物不是并列的处于同等地位,而是有机地联系在一起,有主有从,有的处于画面的中心,有的则处于陪衬地位。简单来说,前三句是宾,第四句是主,前三句是为第四句描绘背景、创造气氛,起铺垫和烘托作用的。秋天。“霜叶红于二月花”,把第三句补足,一片深秋枫林美景具体展现在我们面前了。诗人惊喜地发现在夕晖晚照下,枫叶流丹,层林如染,真是满山云锦,如烁彩霞,它比江南二月的春花还要火红,还要艳丽呢!难能可贵的是,诗人通过这一片红色,看到了秋天象春天一样的生命力使秋天的山林呈现一种热烈的、生机勃勃的景象。通过这一片红色,看到了秋天像春天一样的生命力使秋天的山林呈现一种热烈的、生机勃勃的景象。
10、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杜牧的诗歌以七言绝句著称,内容以咏史抒怀为主,其诗英发俊爽,多切经世之物,在晚唐成就颇高。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大杜“。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枫树的叶子经深秋寒霜之后变成了红色,傍晚的夕照,绚丽的晚霞和比二月的红花还要红艳的枫叶互相辉映,枫林格外美丽。诗人流连忘返,到了傍晚,还舍不得登车离去,他对红叶喜爱之极。眼前这满山如火如荼,胜于春花的枫叶。
11、诗的前两句已经写了“远上寒山”的观感。但远远没有写够写足。
12、蓝瑛喜欢画秋天的景色,画面飘洒自然,直抒胸臆,秋色梧桐,简单成大美。梧桐秋雨,总是让人倍感秋意凉。但他行书用笔畅快,让人感觉秋到并不是那么的冷寂,反而有一种畅快盎然的生机。
13、无边落木萧萧下,霜叶红于二月花。
14、谁将屋后丹青写,霜叶红于二月花。
15、秋季,对于摄影者来说,无疑是充满诱惑的。大自然褪去了葱郁的绿色,换上了五彩斑斓的色彩。满地秋叶,温暖的阳光洒在树叶上,一片温和静谧的感觉。
16、寂守城垣困守家,门前落木似飞沙。曾经桃上金蜂舞,不见梁间紫燕哗。窗欲闭,幕难遮,阴霾绞杀日边霞。唯钦那处枫蓬勃,霜叶红于二月花。
17、TIPS2:拍摄红叶,偏振镜是常用的滤镜。因为它可以有效抑制红叶表面的反光,让人们看到红叶本来的色彩,尤其是在顺光和侧光时效果明显。
18、诗人有没有来到“白云生处”?有没有访问过深山人家?甚至诗人停车赏枫是在上山途中、还是在下山途中?诗中都没有涉及。因为这首诗的着眼点既不是“深山访友”,也不是对于“隐士”的礼赞。
19、适当使用一些道具配饰,会让你拍摄起来更放松、自然。同时前景的加入,为画面增加了层次感、立体感。
20、《秋日》尼古拉·波兹德涅夫,1961年
五、霜叶红于二月花是怎样的画面呢写一写
1、枯荷瘦鸟绘冬韵,冷雨疏烟画断崖。
2、已有三秋未顾家,炎凉惯看走天涯。
3、停下马车是因为喜爱深秋枫林的晚景,枫叶秋霜染过,艳比二月春花。
4、尤其是黄色,黄色也是秋天的色彩,黄叶与红叶共生共长的景色非常多见,因此红黄搭配是个不错的选择。黑色也能够使红叶看上去更醒目,以树木、山峰或者阴暗的天空为背景,都有可能创作出激动人心的作品。
5、远:这里说的是山路长长。不是说山在遥远的地方,因为人已经到了山里。寒山:植被茂密、气候清凉的山。这里的寒,是与暑热相对而言,表明已经到了秋天。石径:石头小路。斜:形容山路弯弯曲曲地伸向山林深处。
6、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的意思是:停下车来,是因为喜爱这深秋枫林晚景。枫叶秋霜染过,艳比二月春花。出自杜牧的《山行》,是一首描写和赞美深秋山林景色的七言绝句。扩展资料:《山行》原文: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这首诗描绘的是秋之色,展现出一幅动人的山林秋色图,山路、人家、白云、红叶,构成一幅和谐统一的画面。在这首诗中,杜牧以情驭景,敏捷、准确地捕捉足以体现自然美的形象,并把自己的情感融汇其中,使情感美与自然美水乳交融,情景互为一体。参考资料:
7、沧桑秦岭风光美,霜叶红于二月花。
8、怅然白果覆金裟,霜叶红于二月花。
9、《山行》——唐朝——杜牧
10、霜叶红于二月花,云钟金殿拢烟霞。
11、《克里斯蒂娜的世界》安德鲁·怀斯,1948年
12、这些景物不是并列的处于同等地位,而是有机地联系在一起,有主有从,有的处于画面的中心,有的则处于陪衬地位。简单来说,前三句是宾,第四句是主,前三句是为第四句描绘背景、创造气氛,起铺垫和烘托作用的
13、《皇后和她的儿子》詹姆斯·提索,1878年
14、点评:你画我写,琴瑟和鸣!王老师《漫山红遍》跃然纸上。“凋零万木”与整体不谐。
15、像霜一样的东西:柿霜。西瓜霜。
16、霜叶红于二月花,三山五岭落丹霞。
17、黑色,能够使红叶看上去更加醒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