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边塞诗五言
1、阅读《使至塞上》,完成下面小题。
2、也有按照135不论,246分明来写。『“平仄律”讲究“一间二对三粘”,因而也叫“间对粘律”。“间对粘律”只限定偶字位严格遵守,也就是人们形象地称之为“二四六分明”;不要求(或者说“不准”)奇位字也讲究平仄排列规律,这就是“一三五不论”。』
3、有时诗中呈现出的情感也是很复杂的。如王翰的《凉州词》中既充满慷慨之气,又夹杂着一种悲凉。
4、我们最熟悉的王昌龄的诗句,莫过于“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这首七绝唐诗使得王昌龄得到了“诗家夫子”、“七绝圣手”的称号,而且诗歌本身所洋溢出的自信与豪情,在盛唐诗歌中也是独树一帜。
5、与战争有关的人称称谓及历史名人:将军、都护、兵、军、征人、李广(龙城飞将)
6、漠漠旷野,沙石像雪一样晶莹洁白。连绵的燕山山岭上,一弯明月当空,如弯钩一般。
7、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
8、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9、“边塞诗派”是盛唐时形成的又一诗歌流派。代表诗人有高适、岑参、王昌龄、李颀、王之焕、崔颢等。其中,以高适、岑参成就最大,故又称“高岑诗派”。边塞派诗人的人生态度是积极进取的,他们追求进步的理想,具有乐观的情绪。多用七言古诗或七言绝句,描写奇丽壮阔的边塞风光,诗句雄浑奔放,极富浪漫主义色彩。
10、摐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碣石间。
11、杀人亦有限,立国自有疆。
12、《秋风清》《别董大》《古从军行》《过故人庄》《过华清宫》《墨梅》《江城子》《初冬旅游》《画》《江雪》《早发白帝城》没有词、曲、自由诗,按顺序写的。
13、(2)这首诗刻画了怎样的边将形象?寄寓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5分)
14、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身当恩遇常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
15、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
16、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17、C.诗的前四句写日落前的情景。“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是说塞上的泥土在晚霞映衬下凝成胭脂色,写出了边塞风光的秀美。
18、A.“黑云压城城欲摧"中“压"和“摧"两个动词,写出了敌军的人马众多、来势凶猛以及守军将士处境的艰难。
19、使至塞上 (唐)王维
20、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二、边塞诗五言绝句四句
1、边庭飘飖那可度,绝域苍茫更何有。
2、像打球那样写作,像写作那样打球。
3、闻一多《唐诗杂谈》商务印书馆
4、承接首联,直抒内心感受。诗人觉得自己好像“征蓬”一样随风飘转出关塞,又恰似“归雁”一般进入胡天。既言事,又写景,更传达出漂泊无定的内心感受;“征蓬”“归雁”或是实写所见景物,更是即景生情,以景物自比。
5、钩:兵器,李贺又有句“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6、八年级下册文言文比较阅读全集
7、A.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王维,其代表作有《山居秋暝》《相思》等。
8、(2)(5分)全诗通过外貌、环境和行动描写,为我们塑造了英姿勃发,不畏艰险,奋勇杀敌的戍边将士的形象。(2分,形象特点答出1点,给1分,答出2点,给2分;语意相近即可)诗歌通过衣着来进行人物的外貌描写,用“金带连环”束“战袍”,刻画出了戍边将士们那种全副武装、神采奕奕的风姿;“马头冲雪过临洮”以天气恶劣、行军艰难来突出戍边将士们勇往直前的精神;“卷旗夜劫单于帐”以“卷旗”的细节,写出勇士们夜赴战场的决心与行动,“乱斫胡兵”和“缺宝刀”既表现了战斗场面的激烈,更表现了将士们奋力杀敌、拼死搏杀的无畏精神。(3分。能从外貌、环境和行动描写三方面进行分析,各给1分;语意相近即可)
9、A.这是一首抒情浓郁的山水田园诗,作者在诗歌中抒发了忠君爱国的真挚感情。
10、炼字:“异”字以统领全部景物的特点,突出塞下秋景与中原不同,突出边塞的苦寒,“无留意”托物寄兴,以大雁毫无逗留之意,衬托出边塞的萧索荒凉,为下文勾勒出西北边塞肃杀凄凉的秋景做铺垫。
11、苏轼评价王维诗云“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颈联“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就是一幅美妙的图画。请说说这幅画的美是如何表现出来的。
12、用自己的话,描写“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画面。
13、王昌龄与李白、高适、王维、王之涣、岑参等人交往深厚。其诗以七绝见长,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边塞所作边塞诗最著,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誉,又被后人誉为“七绝圣手”。
14、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15、“草原”情结,在我写的动物小说《绝世羔羊》中会有充分的体现,尤其是第二部更将以内蒙古大草原为主要场景。
16、(2)简要赏析这首词中两组叠句(“边草”、“边草”与“明月”、“明月”)的表现效果。
17、可悲可叹!诗人艺术的把惜花、思乡、感时、伤乱的情绪包容在一起,借助重阳这一特殊的日子,抒发了一个戍边的征人心头对国家、对人民的无尽牵挂,对平定叛乱的渴望。
18、《后出塞五首》则有“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平沙列万幕,中天悬明月,令严夜寂寥。悲笳数声动,壮士惨不骄”(其二)的具体生动的边塞战争画面,是杜甫军事思想的意象写照,当然,也有“古人重守边,今人重高勋。岂知英雄主,出师亘长云。六合已一家,四夷且孤军。遂使貔虎士,奋身勇所闻。拔剑击大荒,日收胡马群。誓开玄冥北,持以奉吾君”(其三)的豪迈,是杜甫军事思想的另一个侧面。豪迈中仍然潜含着对于“今人重高勋”的无奈,是无奈中的豪情。
19、《从军行》共七首,此第四首。这首诗写将士在艰苦环境中,坚持战斗到胜利的豪情壮志。“孤城遥望玉门关”句是“孤城玉门关遥望”之倒文(其实青海距玉门关遥远,是望不到的,此处只是想象之辞)。“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二句,雄健有力,历来为人们所传诵。
20、(注)①骎骎(qīnqīn):马跑得很快。②卢龙塞:古地名。
三、边塞诗五言绝句最短
1、明代邢昉在《唐风定》里这样来评价此诗:
2、C.“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中诗人以“征蓬”“归雁"自比,既言事,又写景,表达出漂泊无定的内心感受。
3、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4、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5、B中晚唐国势式微,边塞诗中于是夹杂了几许悲壮和凄怆,边塞诗最能体现国运兴衰。
6、五言律诗有按基本句式来写的,即按照五律四个基本句式:
7、边塞诗主题上的多样性,在艺术上也呈现不同的特色,属于唐诗中思想性最深刻,想象力最丰富,艺术性最为精湛的一部分。处于起步阶段的七年级学生,古诗的阅读尚有大片空白。本节课的教学起点,应尽可能降低,以读懂边塞诗诗作的不同内涵为主,简单了解诗作的写作特色。
8、李贺是中唐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李白、李商隐称为唐代三李。是中唐到晚唐诗风转变期的一个代表者。他所写的诗大多是慨叹生不逢时和内心苦闷,抒发对理想、抱负的追求;对当时藩镇割据、宦官专权和人民所受的残酷剥削都有所反映。留下了“黑云压城城欲摧”,“雄鸡一声天下白”,“天若有情天亦老”等千古佳句。
9、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身谁料,心在天山②,身老沧州③。
10、西北边塞秋天的风光和中原不同,大雁又飞回衡阳了,毫无留恋之意。
11、唐代的边塞诗空前绝后,佳作斐然,成就了很多著名的边塞诗人。然而很多诗人并没有去过边塞,有的诗人纵然游历过边塞,却没有真正的从军经历。但是岑参却不同,他曾两次远赴西北边陲,在新疆军队生活了六年,最远到达中亚,他比任何一位诗人都熟悉边塞,他的作品有最真切的边塞感受,所以被郑振铎称为“最富于异域情调的诗人”。
12、王之涣(688—742),是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字季凌,汉族,蓟门人,一说晋阳(今山西太原)人。性格豪放不羁,常击剑悲歌,其诗多被当时乐工制曲歌唱。名动一时,他常与高适、王昌龄等相唱和,以善于描写边塞风光著称。其代表作有《登鹳雀楼》、《凉州词》等。
13、杜甫的边塞诗进一步用来记载历史,阐发自己的军事思想,表达在反战中增进用人得当方能安边的思想等,其《前出塞九首》:“君已富土境,开边一何多”(其一),明确提出开边究竟有何意义的问题,是对皇帝和朝廷的忠谏;“骨肉恩岂断,男儿死无时”(其二),是对参加边塞战争者的生命关爱;“功名图骐驎,战骨当速朽”(其三),是对前句主题的进一步深化,指出功业在生命速朽面前的渺小;“军中异苦乐,主将宁尽闻”(其四),是针对军营弊端的尖锐批评。
14、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15、(2)“边草”一叠,营造了荒草连天,茫无际涯的荒凉意境,为老兵提供了活动的背景,烘托了老后空虚彷徨的心理状态。(1分)“明月”一叠,营造了月光满地,冷清凄苦的意境,烘托了老兵望月怀乡、辗转难眠的思乡情绪。(1分)叠句重唱,增强了语言的节奏感和音韵美。(1分)渲染了“愁绝”的气氛。(1分)
16、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j。
17、表现手法:运用反衬,写出了边塞的奇寒和红旗在风中坚强挺立的画面,象征边塞将士不屈的斗志,写出了诗人心中奔涌的豪情。
18、“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历来为人们所传诵。请你自选一个角度,进行赏析。
19、③都护:都护府的长官,这里指河西节度使。燕然:山名,在今蒙古人民共和国境内。
20、参考答案:(1)(3分)不好。“冲”字描绘出战士们在雪夜冲锋前行的生动画面(1分),更表现出将士们一往无前、无所畏惧的英雄气概,使诗歌充满了一种高昂激扬的情绪(1分)。“冒”字也能表现冒雪前进的情形,但在力度上没有“冲”字强烈(1分)。(语意相近即可;若答成“冒”字好,分析言之成理,酌情给分;若没有明确回答“好”或“不好”,扣1分)
四、边塞诗五言绝句20字
1、边庭飘飘那可度,绝域苍茫更何有。
2、答:诗句中有金河、玉关、青冢、黄河、黑山等边塞地名,写了征人的戍边生活。
3、代表作有《燕歌行》《蓟门行五首》《塞上》《塞下曲》《蓟中作》《九曲词三首》等。这些诗歌颂了战士奋勇报国、建功立业的豪情,也写出了他们从军生活的艰苦及向往和平的美好愿望,并揭露了边将的骄奢淫逸、不恤士卒和朝廷的赏罚不明、安边无策,流露出忧国爱民之情。
4、修辞:运用对偶、夸张的修辞手法,写出诗人的离愁别绪,也表明前途充满艰险。
5、张继流传下的作品很少,全唐诗收录一卷,然仅《枫桥夜泊》一首,已使其名留千古,而「寒山寺」也拜其所赐,成为远近驰名的游览胜地。这首七绝,是大历诗歌中最着名之作。唐代诗人张继的这首千古绝唱,不仅家喻户晓,而且名扬海外,在中华诗坛上有着非同寻常的地位。
6、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
7、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8、王昌龄比较擅长几绝诗?
9、你对哪句诗最有感受?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话描述它在你脑海中呈现的画面。
10、将军都护手冻得拉不开弓,铁甲冰冷得让人难以穿着。
11、上阕“尘暗旧貂裘”句的诗眼是什么?请作分析说明。“关河梦断何处”中的“梦”是一个怎样的梦?
12、游子吟不是边塞诗《游子吟》是唐代诗人孟郊创作的一首五言诗。这是一首母爱的颂歌。全诗共六句三十字,采用白描的手法,通过回忆一个看似平常的临行前缝衣的场景,凸显并歌颂了母爱的伟大与无私,表达了诗人对母爱的感激以及对母亲深深的爱与尊敬之情。
13、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14、王之涣是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性格豪放不羁,常击剑悲歌,常与高适、王昌龄等相唱和,以善于描写边塞风光著称。代表作有《登鹳雀楼》、《凉州词》等。
15、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
16、诗人见到的塞外之景雄浑壮阔,见到此景后,诗人的内心有了怎样的变化?
17、D.两首诗都运用典故,《雁门太守行》表达了守城将士们誓死报效君王的决心;《塞下曲》表现了将士们甘愿身赴疆场、为国立功的慷慨豪情。
18、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19、“塞下秋来风景异”首先点明地域是边塞,季节是秋天。“衡阳雁去无留意”描述在秋天边塞的大雁早早地向衡阳飞去,而且毫无留恋之意。这实际上是写塞下天气极寒冷,与词人的家乡吴地大不相同。
20、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五、边塞诗五言绝句
1、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2、瀚(hàn)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3、画面描述:带着半卷的红旗,援军赶赴易水;天寒霜重,鼓声也像是被寒气所逼,郁闷低沉。
4、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5、这首小诗,初读似觉平淡无奇,反复读之,便觉诗中别有天地。它的艺术魅力不在于华丽的辞藻,不在于奇绝的艺术手法,而在于它的韵味。整首诗的风格就象行云流水一样平易自然,然而悠远深厚,独臻妙境。千百年来,人们传诵它,探讨它,仿佛在这短短的四行诗里,蕴涵着开掘不完的艺术宝藏。《春晓》的语言平易浅近,自然天成,就象是从诗人心灵深处流出的一股泉水,晶莹透澈。这是最自然的诗篇,是天籁。
6、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乾。
7、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8、《夏日绝句》不是边塞诗。边塞诗又称出塞诗,是以边疆地区汉族军民生活和自然风光为题材的诗。一般认为,边塞诗初步发展于汉魏六朝时代,隋代开始兴盛,唐即进入发展的黄金时代。《夏日绝句》是宋代词人李清照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这是一首借古讽今、抒发悲愤的怀古诗。诗的前两句,语出惊人,直抒胸臆,提出人“生当作人杰”,为国建功立业,报效朝廷;“死”也应该做“鬼雄”,方才不愧于顶天立地的好男儿。深深的爱国之情喷涌出来,震撼人心。
9、“但使”、“不教”两词可以看出作者的反战情绪之一斑。
10、(答:“大”字突出了边疆沙漠浩瀚无边的气势,“直”字表现了大漠中“孤烟”的劲拔、坚毅之美,“长”字突出了黄河横贯大漠的景象及诗人的感受,“圆”字使得给人以伤感印象的“落日”化而为亲切温暖而又有些苍茫。诗人不仅准确描绘了沙漠景象,而且巧妙地把自己孤寂的情绪融入了写景中。)
11、这些诗比较深刻地揭露了统治者与广大人民之间的矛盾,如《自淇涉黄河途中作十三首》之《东平路中遇大水》等,真实地描写了广大农民遭受赋税、徭役和自然灾害的重压,对他们的困苦境遇表示同情。他还写过一些赞美“良吏”的诗,从“仁政”思想出发,提倡轻徭薄赋,在当时也有一定的进步作用。
12、天山:匈奴称天为“祁连”,所以祁连山也叫天山。
13、在此首诗作中,杜甫较为全面地提出自己的军事思想,首先是“擒贼先擒王”的具体的军事思想,其次,提出“列国自有疆”的各自尊重历史,保持现实和平的思想;再次,指出“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的军备目的在于防范战争的思想。这些无疑都是可贵的。
14、王维是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其他题材较少。以军旅和边塞生活为题材的《从军行》、《陇西行》、《燕支行》、《观猎》、《使至塞上》、《出塞作》等,都是壮阔飞动之作。
15、杀人亦有限,列国自有疆。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其五)
16、创作背景:《关山月》是汉代乐府歌曲之属于“鼓角横吹曲”,是当时守边将士经常在马上奏唱的。李白这首诗在内容上仍继承古乐府,但笔法独到,翻古意而又有所创新。此诗就是在叹息征战之士的艰辛和后方思妇的愁苦时所作,旨在谴责非正义的战争给人民带来的苦难,借以影射批判唐代统治阶级的穷兵黩武,表现了反对侵略战争的主题。
17、表现出戍边将士奋勇杀敌的英雄气概和赞扬了他们以身许国的豪情壮志,如“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