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李商隐
1、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
2、李商隐(约813年—约858年),唐诗人,字义山,号玉溪生,怀州河内(今河南泌阳)人。开成进士,曾任县尉、秘书郎和东川节度使判官等职。因受牛李党争影响,被人排挤,潦倒终身。其诗揭露和批判当时藩镇割据、宦官擅权和上层统治集团的腐朽糜烂,《行次西郊一百韵》、《有感二首》、《重有感》等皆著名。所作咏史诗多托古以斥时政,《贾生》、《隋宫》、《富平少侯》等较突出。无题诗也有所寄寓,至其实义,诸家所释不一。擅长律绝,富于文采,构思精密,情致婉曲,具有独特风格。然有用典太多,意旨隐晦之病。也工四六文。有《李义山诗集》,文集已散轶,后人辑有《樊南文集》、《樊南文集补编》。。
3、李商隐认为令狐绹不给力,不得已硬着头皮考完试,他不知道,此次主考官正是令狐绹的好友。
4、你可还记得上学时学过多少首李商隐的诗吗?有多少诗的题目叫《无题》?
5、这首诗以问答的形式创作出来,对话十分亲切,深情款款,情意绵绵,其中寄予了作者对那个“君”的深厚情谊。
6、古诗文网检索“母爱”,仅《送母回乡》一首“唐诗”。
7、李商隐的《蝉》中第二句“五更疏欲断中”的“更”字读音是(gēng)唐代李商隐《蝉》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译文你栖身高枝之上才难以饱腹,悲鸣传恨无人理会白费其声。五更以后疏落之声几近断绝,满树碧绿依然如故毫不动情。我官职卑下像桃梗漂流不定,家园长期荒芜杂草早已长平。烦劳你的鸣叫让我能够警醒,我是一贫如洗全家水一样清。赏析李商隐平生曾两度入官秘书省,但最终未能得志,处境每况愈下。该诗就是表达了他虽仕途不顺,却坚守清高之志。
8、祖父李俌曾任邢州录事参军。
9、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10、我说:「好吧,他也付出了代价不是么?其实⽣在晚唐,本来就是⼀种原罪。」
11、开成元年(836年),李商隐第五次备考,此时令狐绹早已位居要职。
12、每个⼈都渴求被理解,很多⽂⼈更是⼀直都在寻求精神知⼰,因此可以看出李商隐真是与众不同。
13、此外,李商隐还系统学习了杜甫的精细严谨,一般来说,情诗的特点是情感充沛,但逻辑不清。李商隐的作品没有这个缺陷。
14、其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以笔名“寓真”发表诗歌作品,1998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散文集《远行集》,诗词《草缕集》《漂萍集》《霜木集》《秋粟集》《寓真词选寓真新诗》等,以及《聂绀弩刑事档案》、《六十年史诗笔记》《体味写诗》《张伯驹身世钩沉》《碧落碑考金石偶谈》等多种体裁作品。
15、文|马逍遥(读史专栏作者)
16、学⽣:「⼤概懂了,唉,李商隐是傻还是墙头草,为什么不找⼀个⼤佬抱紧⼤腿呢?」
17、从李白的“气岸遥凌豪士前,风流肯落他人后”被指“稍显做作的仿古风”;
18、他的作品,甚至假想自己就是女性,借她们的口吻,道出生活的辛酸和苦闷。
19、满江荷叶,春生秋败,一如心中,春愁秋恨。
20、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二、
1、“请问李老师,如何走出人生的阴霾”?
2、16岁时,李商隐的机会来了。
3、无题作者:(李商隐)年代:(唐)体裁:(七律)类别:(闺情)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这是诗人以“无题”为题目的许多诗歌中最有名的一首寄情诗。整首诗的内容围绕着第一句,尤其是“别亦难”三字展开。“东风”句点了时节,但更是对人的相思情状的比喻。因情的缠绵悱恻,人就像春末凋谢的春花那样没了生气。四句是相互忠贞不渝、海誓山盟的写照。六句则分别描述两人因不能相见而惆怅、怨虑,倍感清冷以至衰颜的情状。唯一可以盼望的是八两句中的设想:但愿青鸟频频传递相思情。
4、六年后,又是暮秋之时,他独自漫游到曲江边。
5、云母屏风后面那位美人无限娇艳,京城的寒冬已经过去,但是害怕春宵苦短。无缘无故的嫁了个做高官的夫君,他只会辜负了温软的床被,早起去上朝。
6、那个时候,跟大唐的发展曲线一样,唐诗也经历了最辉煌、最暗淡的时刻,晚唐诗坛,就剩“三架马车”在苦苦支撑,他们是李商隐、温庭筠、杜牧。
7、这首名为《送母回乡》的诗歌,在各大网站和诗词读本中被署名为李商隐所作。3月18日,在豆瓣网友的考证下,发现其真实作者竟是当代诗人寓真。
8、晚唐早已不复盛唐的繁华,朝中名臣寥寥无几,皇帝也缺少治国才能,才华横溢的诗人却不少,杜牧和李商隐就是其中的佼佼者,两人被称为“小李杜”,基本上撑起晚唐诗坛半壁江山。李商隐思想境界开阔,文笔比较独特,爱情诗是他的拿手绝活,擅长用蒙太奇的手法创作《无题》,尤以“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最为知名。
9、无端嫁得金龟婿,辜负香衾事早朝。
10、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
11、这首诗大致是以一对新婚夫妇作为描写对象,写出了新婚夫妇之间恩爱情深,怎奈春宵苦短,丈夫还是个朝廷高官,每天都要早起上朝,辜负了闺中风情。
12、因为路很长,所以格外珍惜每一次对话。
13、李商隐见到文章,不由得叹了口气,令狐兄,请原谅我,我不像你,没有那么好的家世,没有能拼的爹,我只能靠我自己,我等不及你为我铺平道路,更不想一直落后于人,不这么做,我哪年哪月才能真正干出一番事业呢?
14、原诗是:《韩冬郎即席为诗相送,一座尽惊。他日余方追吟"连宵待坐徘徊久"之句,有老成之风,因成二绝寄酬,兼呈畏之员外》李商隐十岁裁诗走马成,冷灰残烛动离情。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这首诗用一条长题说明作诗的缘由。冬郎,是晚唐诗人韩偓的小名。他的父亲韩瞻,字畏之,李商隐的故交和连襟。大中五年(851)秋末,李商隐离京赴梓州(州治在今四川三台)入东川节度使柳仲郢幕府,韩偓才十岁,就能够在别宴上即席赋诗,才华惊动一座。大中十年,李商隐返回长安,重吟韩偓题赠的诗句,追忆往事,写了两首七绝酬答。这是其中的第一篇。首句回忆十岁的韩冬郎在宴会上即席赋诗,才思敏捷、满座皆惊的往事。"冷灰残烛动
15、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16、这篇刊载于《人民日报》的评论,成为讹传的源头,具体如何发生已经不可考。
17、千年可叹王朝更替,万年可见斗转星移。
18、我说:「连咱们都知道⼀⾸诗的题⽬能简单直接地帮助别⼈读懂内容,李商隐能不知道吗?他知道,他还这么写,为什么?」
19、李商隐是第一个将女性放在平等地位的诗人,他重精神沟通,追求的是“心有灵犀一点通”那样的自在境界,你的心情,自不必说,我全都懂,一个眼神、一抹微笑、一次抿嘴……
20、如果你问小诗妹,更相信哪种解释,小诗妹会说,从理智上来讲,“妻子已过世,写给朋友”这个选项看起来是最有说服力的。
三、
1、大家都感到惊奇,后来得知,这人就是李商隐的鬼魂。在另一个版本(宋·李颀《古今诗话》)中并没有鬼魂出现,是一群诗人在长安聚会时,有人朗诵这首诗,大家才发现原来他就是李商隐。
2、然而,要不了多久,命运就将向李商隐浇下一瓢瓢冰冷的雪水。雪水里,饱含着猜忌、难堪、失意和悲愤。
3、无题诗,创自李商隐。因为对诗歌的内容和主旨有所避讳,不便言明和细说,或表达的情绪朦胧,道不清说不明,即以“无题”诗称之。这首诗大约作于开成四年(839),当时诗人任秘书省校书郎。
4、令狐楚见到李商隐,就像伯乐遇到千里马一样开心,带着他满屋子转悠,还介绍儿子令狐绹给李商隐认识。
5、本文由“诗词中国2012”(shicizg)原创
6、李嗣得到的答案总是两个字:不累。
7、懂得,是两性相处的最高境界。
8、种种迹象表明,李商隐并不是一个热衷于结党营私的人,甚至很难说他到底是支持牛党还是李党——他曾经与牛党走得近,是令狐楚的心腹,但对李党领袖人物李德裕后来的遭遇又充满同情。然而,比自始至终就追随、依附牛党李党更尴尬更致命的是:对李商隐有知遇之恩的令狐楚父子是牛党核心人物,而他的岳父王茂元却是李党重要成员。
9、◐◑《君生我未生》:一段跨越30岁年龄的婚姻,让我获得了丰润的爱情信念
10、开成二年(837年)春天,曲江流饮和雁塔题名的士子中,李商隐笑容灿烂。他的一首题为《池边》的七绝,真实记录了那个幸福的日子:春天已经来临,莺啼燕舞,丽日高悬,游玩直到太阳偏西才结束,而他仍然恋恋不舍。恋恋不舍中,他想起此前两次落第的悲凉,恰与今日形成鲜明对比:
11、李商隐是晚唐乃至整个唐代,为数不多的刻意追求诗美的诗人。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颇高。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但部分诗歌(以《锦瑟》为代表)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
12、“原来我们,曾那样年轻过。”
13、只可惜,诗坛的光芒永远无法弥补李商隐仕途的荒芜。
14、因为宋华阳后来要随公主回宫,这段感情同样无疾而终。
15、这一点,李商隐同样清楚,为了报答恩师,李商隐写了一首《谢书》:
16、作为家中长子,李商隐必须肩负起维持家庭的重任,他靠给富贵人家抄书、舂米赚钱补贴家用。
17、主考官问令狐绹:令尊门下,令狐兄和谁最要好?
18、如此,学⽣从课上学到的不仅是知识,也是⽅法。⾄于有些朋友不认同李商隐躲避政治迫害这点,我澄清⼀下,这不是我的私货,⽽是学术界的说法。
19、“我是宋清如至上主义者”.....
20、 李商隐从小就跟着为官的父亲上任,生活也还算是可以,但是之后父亲去世,李商隐只好跟随母亲回到家乡,过着艰苦清贫的生活,再加上李商隐是长子,所以背负上了撑持门户的责任。
四、
1、学⽣:「都是诗经,汉乐府……不光没有诗题,连它们的作者是谁也不知道……」
2、它们绝不是“发思古之幽情”的无病呻吟,也不同于前人那些托古以述怀的诗篇,而是着眼于借鉴历史的经验教训来指陈政事、讥评时世加以补充发挥,使咏史成为政治诗的一种特殊形式。无题诗是李商隐独具一格的创造。
3、从此刻起,李商隐就将为自己的急切和功利付出沉重的代价。
4、我们关注的不是意义,⽽应当是情感。
5、作为一个关心政治的知识分子,李商隐写了大量这方面的诗歌,留存下来的约有一百首左右。其中《韩碑》《行次西郊作一百韵》《随师东》《有感二首》等,是其中比较重要的作品。
6、古典诗词,曾经是我们中国五千年来最璀璨的文化。
7、李商隐的诗构思新奇,风格稂丽,爱情诗尤其擅长,写得缠绵悱恻,广为传诵。但由于诗中意境过于隐晦迷离,难以索解,以至有“诗家都爱西昆好,只恨无人作郑笺”之诮。李商隐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郁郁不得志。李商隐是唐朝一位具有独特成就,并对后世产生巨大影响,但对其评价又极具分歧的诗人。他的近体诗,特别是七律更有独特的风格,绣织丽字,镶嵌典故,包藏细密,意境朦胧,对诗的艺术形式发展具有重大贡献。他的诗有直接对时事政治表示态度的,有托古讽今、歌咏历史题材的,有抒写友朋生死之情的,有感伤身世之作的,然而人们最耳熟能详的则是他的爱情诗。
8、因此「李商隐为什么写⽆题诗」,这个问题看似是个⽂学问题,但它对⾼考语⽂有意义,可以视作「诗歌的题⽬有什么⽤」以及「如何⽤知⼈论世的⽅法去鉴赏诗歌」。
9、⼀个⼈的⽂字⻛格,就是他个性的⼀种呈现。
10、学⽣说:「所以,就不是这个原因……难道是李商隐不知道该起什么题⽬好吗?」
11、对前途失望的时候,刘禹锡的”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便涌上心头。
12、佛说:“人生七苦,生,老,病,死,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
13、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14、晏殊的珠圆玉润,欧阳修的婉转深情,晏几道的凄苦,柳永的俚俗,苏轼的旷达,岳飞的悲壮,李清照的悲愁,陆游与辛弃疾的豪放,姜夔的恬淡......这是属于宋词的风骨。
15、沁阳古称怀州,是李商隐的祖籍地。李商隐祖父在世时,举家迁往两百里外的荥阳。祖父死后,无力把灵柩运回原籍,“卜葬于荥阳坛山之原上”。因此,沁阳称为李家大坟的李商隐家族墓地,既没有安葬他的祖父和父亲,也没有安葬李商隐本人。
16、“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17、一千多年过去了,每到深秋夜雨的时候,我们依然能想起,曾经有这么一个诗人,曾经有这么一段深情,我们会反复诵读这28个字,再附上最符合自己心境的解释,或叹息,或落泪,或凝思。
18、被指抄袭的,是霹雳布袋戏的作品《夜雨寄北》。
19、紫泉宫殿锁烟霞,欲取芜城作帝家。玉玺不缘归日角,锦帆应是到天涯。於今腐草无萤火,终古垂杨有暮鸦。地下若逢陈后主,岂宜重问后庭花?
20、我说:「对,⽆论是以⾸句前两个字为题,还是以⾸句整句为题,这⾸诗都可以算成『没有题⽬』。
五、
1、3秒加星标,再也不担心找不到洞见君↓↓
2、他心满意足地闭上了双眼:
3、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4、彷徨江湖的游子又一次想起了家乡和亲人。
5、是的,他叫李商隐,字义山。时间是唐宣宗大中二年,即公元848年。后人研究李商隐生卒年不确考,此时约37岁。地点在今天的重庆奉节一带,具体不可考。可考的是,当李商隐饱含希望地从江陵溯江而上,打算到成都投靠远亲杜悰,以便获得仕途的机会时,随着逆流的客船由楚入川,他越来越忐忑不安。然后,他犹豫了。这犹豫,既因为妻子的书信,也因为他不敢相信那位刻薄寡情的远亲真的会施以援手。终于,他决定,还是结束这次未遂的求职之旅吧。赶紧回到北方,回到故乡,回到亲人身旁。
6、在此后仅剩的七年时光里,李商隐意志消沉、郁郁寡欢,最终在七年后悄无声息地病逝于故乡。
7、“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8、李商隐是晚唐诗坛的一颗明星。他的多愁善感和繁博的事象及复杂的意念,在他的诗里往往是避实就虚,透过一种象征手法把它表现出来。这种象征手法建筑在丰富而美妙的想像的基础上,因而他笔下的意象,有时如七宝琉苏那样缤纷绮彩;有时像流云走月那样的活泼空明,给人以强烈的美感。
9、可是后来又有人讲,李商隐在巴蜀任职的时候,妻子已经过世了,这首诗应该是写给在长安的朋友的。
10、说人解史|聂荣臻:寻得终生信仰,写下“报国家书”
11、妻子从北方捎来家书,委婉地问他什么时候回去。时值仲秋,征雁横空,落叶萧萧,屏障般的群山挤压着小小的孤城。每天,昏黄的太阳在巴掌大的天空晃一晃便消失了。急不可待的雨,从傍晚点滴到天明。游子怅然若失,以诗代笺,回答远方的妻子:
12、曾经有人说过,诗人的妻子,多半活在“悼亡诗词”里,比如元稹的“曾经沧海难为水”,比如陆游的“伤心桥下春波绿”,比如苏轼的“十年生死两茫茫”,比如贺铸的“头白鸳鸯失伴飞”……
13、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14、晚唐乃至整个唐代,李商隐是为数不多的刻意追求诗美的诗人,虽与妻子王氏伉俪情深,但迫于生计却聚少离多,经常借诗文以排遣胸中苦闷。扩展资料李商隐的诗歌流传下来的约600首,其中以直接方式触及时政题材的占了相当比重。李商隐的咏史诗有很高的成就。
15、原因竟是,被一名博主公开指责抄袭。
16、李商隐的诗以言志,借物喻人,情同古今。在本诗中,终生不得志的李商隐,闻蝉之声而兴,以蝉之高洁自警,喟叹身世之沦落飘零。蝉李商隐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
17、林语堂曾说:“如果没有诗歌,生活习惯的诗和可见于文字的诗,中国人就无法幸存至今。”
18、自蒙半夜传衣后,不羡王祥得佩刀。
19、学⽣:「他故意的,不想让别⼈看懂……」
20、约公元前6世纪,《诗经》的编订成书,让我们得以对周初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间的历史,有了一种更加生动形象的体验。
六、李商隐
1、日西千绕池边树,忆把枯条撼雪时。
2、宦游中的李商隐,把脚印、诗行和生命的华章留在了路上。重走他走过的山山水水,消逝的激情便从幽暗的文字里跳荡而出……
3、(李商隐任职的地方实际上是绵阳三台县,从西安出发火车时间和到成都差不多,驾车更快一些,但没有直达的飞机。)
4、翻译过来就是,没有一种花,能撼动荷花的地位,每当我想她,就会到池塘边去走一走……
5、也许,我们不缺少信心,经得起挫折,却耐不住等待。
6、然而,令李商隐难堪并痛苦的是,要不了多久,恩公令狐楚的儿子、曾经出则连舆,止则同席的兄长般的令狐绹将把自己看作忘恩负义的白眼狼并衔恨终生,而李商隐的人生,也因这衔恨而疾速转向。或者说,李商隐悲凉愁苦的一生,其决定性因素就是来自令狐绹的衔恨。
7、李商隐一直笃信佛教,曾入山与僧人同宿,寓居禅院参禅,路经湖南药山曾拜访禅师。851年妻子过世,李商隐深受打击,自此更崇信佛教。
8、从宪宗朝到宣宗朝近40年间,以牛僧孺、李宗闵为首的牛党和以李吉甫、李德裕父子为首的李党之间斗争不断。武宗时,李党得势,牛党罢黜;宣宗时,牛党执政,李党流贬。朋党之争的核心就是党同伐异,为了打击对手,常置江山社稷和国家利益不顾。比如太和五年(831年),吐蕃维州守将悉怛谋向西川节度使李德裕献城投降,李德裕受降并派兵守城。然而,是时牛僧孺当国,不愿看到李德裕立功,力主将悉怛谋交还吐蕃,并归还维州。唐文宗采纳了牛的意见。于是,悉怛谋遂为吐蕃所杀,边疆地区依然不得安宁。
9、这是上层贵族饮宴取乐的场景。
10、李商隐无奈,只能装作听不见。
11、公元851年,李商隐自四川回家,一路上感叹自己的人生际遇,特别思念妻子,写下那首著名的《无题》——
12、很可能,正是通过韩瞻的牵针引线——当然,更重要的是李商隐已金榜题名,而年轻的进士,一向是唐朝权贵择婿的首选。“曲江流饮”那天,“行市罗列,长安几于半空。公卿家率以其日拣选东床。车马阗塞,莫可殚述”——李商隐就这样成为王茂元的乘龙快婿,他与王氏的恋情也有了最为圆满的结果。
13、然而,从某种意义上讲,李商隐正是因为这场婚姻,这场惨淡经营的爱情,才在完全不经意之间,突然变成了一个被人视为忘恩负义,斥之为放利偷合的势利小人。从那以后,他的仕途将由鲜花变为荆棘,他的人生将由坦途变为荒径。
14、李商隐也不例外。为父亲服过三年丧后,他奉母居于洛阳。唐朝的洛阳又称东都,是除了首都长安以外最重要的城市。其时,这座城市的最高长官叫令狐楚,他以兵部尚书身份出任东都留守。令狐楚既是权倾一方的封疆大吏,也是才华卓越的诗人和散文家。李商隐的温卷人,就是这位同在洛阳城的高级官员兼文坛前辈。
15、如果李商隐不走寻常路,把“悼亡诗”写成了“寄内诗”呢?
16、闪烁于李商隐人生路上唯一的光明就是科考。为此,自17岁始,李商隐花了差不多10年工夫,终于在竞争惨烈的科考中杀出了一条血路。
17、李商隐死后,葬于河南故乡。每至雨季,当雨水洒落墓园,蓄满小池,这场景像极了他写的那一首诗:
18、如果编选者、传播者能够稍微检索比对下李商隐诗集的权威版本,稍微本着对孩子负责的态度,只要稍有诗文常识,恐怕不难发现其中的不对劲,至少多少会有所怀疑——李商隐的风格是这样的吗?唐诗中有“母爱”这个词吗?实际上,记者通过多个古典文献数据库检索发现,在所有古典诗词当中,“母爱”作为名词几乎没有出现过,而在唐诗中,则更是可以确信:一次都没有,除了这首“李商隐的《送母回乡》”。
19、我接着说:「我们做题做到李商隐的诗歌,『三看』⽅法就没有那么好⽤。
20、初唐著名的单身卢照邻写道,“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中唐的崔护因为失恋,写出刷屏级作品《题都城南庄》,也是惊艳——
1、得知这个消息,李商隐心如刀绞。
2、因为诗很短,所以每个字都具备着直接敲动心弦的能力。
3、一二两句“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交代了诗人前来此地的缘由和具体时间,旁晚时分,李商隐心情莫名的烦躁,他没有借酒消愁,而是独自一人驾着马车,到乐游原散心,希望通过这种方式平复不愉快的心情。站在高处,一排排建筑一览无余,非但没有缓解烦躁的性情,反而变得更加伤感。
4、“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5、李贺将自己的情感嫁接在鬼神身上,同样是中国古代文化界一道奇特风景,他是李商隐的奇幻象征课老师。
6、可以说,令狐楚对李商隐既是府主,又是老师,同时隐然还是慈父。当李商隐前往京城应试时,令狐楚总是“岁给资装”,天气转寒时,怕他衣服不周,使他“免虞于僵卧”。每逢有文人宴集酬和,他总是带着李商隐赴会,并在大庭广众之中,对李商隐大加赞扬。
7、高祖李涉曾任美原(今陕西富平县)县令。
8、停车茫茫顾,困我成楚囚。感伤从中起,悲泪哽在喉。慈母方病重,欲将名医投。车接今在急,天竟情不留!母爱无所报,人生更何求。
9、网友“余鹧鸪”最初的豆瓣广播。
10、事实上,从李商隐上溯数代,祖辈都没担任过什么重要职务。高祖只做到美原县尉;曾祖19岁中进士,与中唐诗人刘长卿齐名,但只做到安阳县令;祖父官至邢州录事参军;父亲任获嘉县令。李商隐3岁时,父亲去职,只好到江南一带充任幕僚,一家人跟随父亲客寓江南,用他后来的话说,乃是“浙水东西,漂泊半纪”。
11、如此,则不免让人疑惑,这首《送母回乡》究竟是如何与李商隐产生联系的,其究竟是不是李商隐所作,如果不是,又是何人所作呢?
12、诗歌⼤放异彩的朝代是唐朝,唐诗⼀般就不会出现这种情况,特别是诗坛上的⼀流诗⼈,既然知道了是谁写的,那⾃然也就不会出现作者和内容都有保存,却只丢失题⽬的情况。」
13、唐朝,情诗的又一个颠峰。
14、原因只有一个,李商隐太着急了,他太渴望尽快光宗耀祖了。
15、这时,突然出现一位贫穷的书生吟了一首诗,吟罢隐身而去。大家都感到惊奇,后来得知,这人就是李商隐的鬼魂。在另一个版本(宋·李颀《古今诗话》)中并没有鬼魂出现,是一群诗人在长安聚会时,有人朗诵这首诗,大家才发现原来他就是李商隐。
16、其中最痛苦之事,莫过于永失所爱,同时面对爱人的别离与死亡,悲苦难言,痛断肝肠。
17、别的暂且不说,他体内的荷尔蒙是到位的,根据资料统计,李商隐同志一生谈的恋爱,至少有5次。
18、比如《做人别做李商隐》、《你知道忘恩负义的人是什么样子吗?》、《论李商隐的卑劣嘴脸》……
19、我还是要表扬刚才那个同学,因为这句话看上去平平⽆奇,因为我们知道的,很多诗⼈⼀⽣都很不得志。
20、此时,庙堂之上李党全面败退,掌权的牛党开始对异己势力进行大规模清洗。
1、⽐如,当我们看到《归园⽥居》,就知道它是⽥园诗。当我们看到《使⾄塞上》,就知道它是边塞诗。当我们看到《送元⼆使安⻄》,就知道它是送别诗。
2、⊙商务合作:海浪(xingqi0701)
3、这首诗很简单,只有四句20个字,属于典型的五言绝句。乐游原,又名“乐游苑”,是汉宣帝的皇后许氏埋葬的地方。因为地势较高,登上去就可以将长安城大部分建筑、景物收于眼底,成为当时的游览胜地,经常有文人到此游玩,留下足迹和诗篇,大部分都是怀古佳作。
4、博文|通识|知古|鉴今|有品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