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河流的古语104句文案

admin 心情说说 2023-10-05 11:01

一、古代表示河流的词

1、依顺序排列。左传成公三年:“~及於事。”史记陈涉世家:“陈胜、吴广皆~当行。”注意:古代“次”不用作量词。引申为次第在后的,等级较差的。司马迁报任安书:“太上不辱先,其~不辱身。”又:“~之又不能拾遗补阙。”

2、灭亡。跟“存”相对。左传僖公三十年:“然郑~,子亦有不利焉。”战国策魏策四:“且秦灭韩~魏。”

3、重复一次。论语雍也:“不迁怒,不~过。”

4、名词。河堤,河坝。吕氏春秋慎小:“巨~容蝼而漂邑杀人。”(大堤有洞穴容蝼蛄,就会溃决,漂没城邑,淹死人民。)

5、两条大河孕育了丰饶的土地,可能使古人联想到父母养育孩子,于是演化成神话故事中阿普苏和提阿玛特这一雄一雌两条蛇形生物;大河流入大海,或大河产生了大海(当时有限的知识水平可能会导致这样的误解),因此父母之一和海水有关,遂有“提阿玛特象征咸水”这种说法。当地海拔高度甚至低于海平面,可能时常发生海水倒灌,也可能导致人们把父母之一比喻为咸水。

6、传播,流布。韩诗外传:“名声~於后世。”孟浩然春燕诗:“英名日四~。”

7、(星奔川骛):像流星飞驰,如江河涌流。形容迅速疾快。

8、你说咱祖宗严不严谨?有没有文化?闲不闲?脑洞大不大?空口无凭,上家伙吧。

9、族,表示亲属关系的宗族、家族,有时包括异姓亲族,古代有三族、九族之说,还有七族、十族之说。中国古代“抄家”和“灭族”经常是伴随使用的,目的在于斩草除根——完全除去复仇的实力和人脉。因此,秦始皇开始有“族诛”的酷法,先是“夷三族”,后代越来越酷,由三族、五族到九族——父三族、母三族、妻三族。株连最广的是明成祖杀方孝孺,诛其“十族”。

10、(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号立场)

11、如果您仔细观察中国地图,会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中国的河流分布,以长江为界,在北方(不含东北)多称河,如黄河、淮河、渭河、海河等,南方的河流多称江,如长江、钱塘江、珠江等等。

12、(得江山助):得到江河山川的帮助才能写出好的诗文。比喻好的诗文是不能脱离现实的。

13、特立,直立(都是指品行)。孟子尽心上:“柳下惠不以三公易其~。”又用来形容物体直立的样子。水经注卢江水:“又有孤石,~立大湖中。”[耿~]光明正大,具有卓越的操守。形容词。楚辞离骚:“彼尧舜之耿~兮,既遵道而得路。”韩非子五蠹:“不养耿~之士。”

14、宗庙的次序,跟“昭”相对。左传僖公五年:“虢仲、虢叔,王季之~也。”(王季是大王的儿子,是昭,而昭的儿子是穆。)

15、罢免(后起义)。汉书文帝纪:“遂~丞相勃,遣就国。”

16、因此,前述“对河流形成敬畏”、“把河流生物化为巨蛇”这两个阶段都得到旁证。

17、评论〔人物〕。论语公冶长:“子~子产,有君子之道四焉。”论语里仁:“子~韶尽美矣,未尽善也。”(韶:舜时的音乐名。)

18、如:北方的嫩江、鸭绿江、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南方有象浏阳河之类的河),这些河流在北方被称为“江”,而这些“江”的共同之处在于长度、流量、流域,规模上是较大的,所以除了地域对河流命名的习惯外,人们通常会把一些小的河流称为“河”,而对于大一点的“河”人们习惯上称之为“江。

19、不过,诗词中的“河江”(或“江河”)常常是一个宽泛的概念,并不一定特指黄河长江,而是泛指大地上所有能通海的比较大的河流。

20、③、表提升官职的词语。升:升官。如:升(鲁)台都事擢:在原官上提拔。如:擢为后将军。拔:提升本来没有官职的人。如:山涛(人名)作冀州(长官),拔三十余人。迁:一般指提升。如:孝文帝说之,超迁,一岁中至太中大夫。陟:进用。如:陟罚臧否,不宜异同。晋、进:晋升官职,提高职位或级别。如:成语“加官进爵”加:加封,即在原来的官衔上增加荣衔,一般可享受一世特权。如:平剧盗赖文政有功,加秘阁修撰。拜:按一定礼节授予(任命)官职,一般用于升任高官。如: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

二、河流的古语

1、美索不达米亚(Mesopotamia)一词的原意是“两条河流之间的地区”或“两河流域”,专指现伊拉克国幼发拉底河(Euphrates)和底格里斯河(Tigris)流域。

2、历史上黄河下游河道变迁图

3、[辨]荐,祭。二字在祭的意义上为同义词。细分则无牲而祭曰荐,荐而加牲曰祭(谷梁传桓公八年注)。左传僖公五年:“而明德以荐馨香,”馨香指的是黍稷之类(礼记郊特牲注:“馨香谓黍稷”)。后世荐祭不再区别。

4、呼唤,特指上对下的呼唤。左传僖公三十二年:“~孟明、西乞、白乙,使出师於东门之外。”引申为招致,导致。荀子劝学篇:“故言有~祸也,行有招辱也。”

5、跑。庄子田子方:“夫子~逸绝尘。”特指战败逃跑。论语雍也:“~而殿。”(殿:在后面。)

6、约公元前七世纪。卢浮宫博物馆。下为复原图。

7、[辨]谓,曰。“谓”是“说”的意思,后面有引语,但不与引语紧接;“曰”字后面紧跟着就是引语。小说里常有某人“说道”,“谓”等於“说”,“道”等於“曰”。“谓”“曰”与“言”“语”分别更大,因为“谓”“曰”后面必须有引语(这里指的是“谓”的第一义),“言”“语”后面不一定有引语。

8、[辨](1)报,告。“报”字一般用於复命,“告”字用於告诉,所以它们的差别颇大。(2)告,语。在“告诉”的意义上,“告”与“语”是同义词,但对上就只能用“告”,不能用“语”。(3)告,诰。“告”与“诰”同音同义,后来分化了:告上为“告”,告下为“诰”。

9、追击。左传庄公十年:“遂~齐师。”又成公二年:“齐师败绩,~之。”

10、正如其中歌词所说:“江河蔓延文明波”,我国山河大地,的确水网纵横。打开地图,纵览全国,无数大江大河纵贯其中。若是再仔细观察,注意这些水系名称,就会发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

11、人们可能还会把象征敬畏对象的生物绘制或塑造出来,使其具有人类的部分外形特征,例如赋予河妖“蛇身人首”这一的形象。这样可以使拟人化更加直观,也使神话行为比较容易被文化水平较低的普通大众所理解。这种人格化方式可以称为“外形人格化”。

12、地域上的区别(南“江”,北“河”) 。比如中国南方的河流多称为“江”,例如:长江、珠江、钱塘江、岷江、怒江、金沙江、澜沧江、雅鲁藏布江、漓江、丽江、九龙江等等。可见南方人一般习惯把河流称之为“江”。北方的河流人们多称为“河”,例如:黄河、淮河、渭河、经河、洛河、汾河、青河、辽河、饮马河、沁河、柴达木河、塔里木河等等。

13、也可以大致这么说:德国河流名称是阳性的地方,原本是古罗马人的土地(再早一些是凯尔特人的土地),毕竟科隆(Köln)和美因茨(Mainz)这些城市本来是古罗马人的城市,名称也来自拉丁语。就像密西西比河来自印第安人的语言。

14、研究。论语宪问:“世叔~论之。”(讨:研究。论:评论。)引申为治理。左传宣公十二年:“其君无日不~国人而训之。”

15、能。诗经大雅荡:“靡不有初,鲜~有终。”左传宣公二年引此文。

16、叫,叫做,认为。诗经王风葛藟:“~他人父。”论语阳货:“怀其宝而迷其邦,可~仁乎?”引申为指称,意指。左传隐公元年:“其是之~乎!”又宣公二年:“其我之~矣!”

17、碧波荡漾(bìbōdàngyàng)

18、中国神话把蛇身人首或龙身人首的伏羲和女娲描绘为人类的始祖,他们创造的人繁衍生息成为今天的人类。龙作为人类始祖的身躯,理应高贵无比,但中国神话中又有女娲杀龙的故事。

19、(注:本文配图源于南宋马远的《水图》)

20、(三江五湖):①指东南方的三圌条江与太湖流域一带的湖泊。②江河湖泊的泛称。

三、古代对河流的雅称

1、古埃及、古巴比伦、印度和中国四大文明古国都是在适合农业耕作的大河流域诞生的,其各具特色的文明发展史,构成了灿烂辉煌的大河文明,对整个人类进步做出了伟大贡献。可以说河流在古代文明中扮演了一个至关重要、不可或缺的角色,为农耕文明提供了水源。同时,北非的尼罗河定期泛滥,西亚的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时涨时落,来势凶猛,常常泛滥成灾,中国的黄河流域也经历百年的洪水时代,人类正是在与大河不断抗争、改造的过程中,逐步建立起农耕文明。

2、(一泻百里):形容江河水势奔流直下,流得又快又远。同“一圌泻圌千圌里”。

3、译文:竹林外两三枝桃花初放,鸭子在水中游戏,它们最先察觉了初春江水的回暖。

4、临时驻扎。左传僖公四年:“师进,~於陉。”又:“师退~於召陵。”引申为外出旅行停留。穆天子传卷五:“仲秋甲戌,天子东游,~于雀梁。”

5、地域上的区别(南“江”,北“河”)。比如中国南方的河流多称为“江”,例如:长江、珠江、钱塘江、岷江、怒江、金沙江、澜沧江、雅鲁藏布江、漓江、丽江、九龙江等等。可见南方人一般习惯把河流称之为“江”。北方的河流人们多称为“河”,例如:黄河、淮河、渭河、经河、洛河、汾河、青河、辽河、饮马河、沁河、柴达木河、塔里木河等等。

6、人格化现象普遍存在于各种文学作品中,例如小说《西游记》中唐僧所骑的那匹白马,美国动漫大师迪斯尼笔下的老鼠们,电影《变形金刚》中的“汽车人”等等。美人鱼则兼具内涵和外形双重人格化特征。埃及狮身人面像的历史则更悠久了。

7、提阿玛特神话可以简化为公式“河——蛇——妖——魔”。那么,中国龙的演化过程可以简化为公式:“河——蛇——妖——神”。两个公式对比,有助于我们理解中国神话中出现恶龙的原因。

8、布偶剧剧照的第一幅图展现了现代戏剧艺术家对蛇妖提阿玛特和阿普苏进行的外形人格化。

9、逃跑。左传宣公二年:“问其名居,不告而退,遂自~也。”孟子梁惠王下:“昔者所进,今日不知其~也。”特指出奔,逃到外国去。左传宣公二年:“~不越竟。”引申为失掉(让它跑掉)。战国策楚策四:“~羊而补牢,未为迟也。”

10、至此我们能够理解这个看似矛盾的现象了:为什么中国神话在把龙奉为神圣标志的同时,又频频出现恶龙,例如女娲杀死黑龙,大禹斩杀孽龙。这是因为整个造龙过程始终受到人类最初动机的影响:体现对河流的“敬”和“畏”。即便在中国,这个双重结果的公式“河——蛇——妖——神(或魔)”也是成立的,或两种演化进程是同时进行的,两种演化进程的结果也同时存在。这就是为什么中国人在爱龙、敬龙和舞龙的同时,又有大量降龙、伏龙和屠龙的说法。

11、军行三十里为一舍。左传僖公二十三年:“其辟(避)君三~。”又二十五年:“退一~而原降。”(原:周邑。)

12、追赶上。左传成公二年:“故不能推车而~。”引申为达到。左传隐公元年:“若阙地~泉,隧而相见,其谁曰不然?”又成公二年:“将~华泉。”引申为到那个时候。左传成公二年:“病未~死。”为趁这个时候。战国策赵策四:“愿~未填沟壑而托之。”又引申为品行赶得上。论语公治长:“非尔所~也。”又引申为涉及,发生关系。论语卫灵公:“言不~义。”

13、到了唐代,江字已经基本完成了与其他字的组合,势力遍及南方。唐代孔颖达在《五经正义》中说:“江以南,水无大小,俗人皆呼为江。”唐诗中既有“黄河之水天上来”的豪迈语句,也有“唯见长江天际流”的忧伤情怀,黄河、长江在唐代均完成了正名定分的工作。

14、投稿邮箱:zggjls01@1com

15、“江”字除了单指长江之外,很早就与其他字组成复合词出现。《史记》中并无“黄河”一词,只有“河”表示黄河,其他河流还是称为某水,但《史记》中除了“江”指长江之外,还出现了“九江、浙江、乌江”等词语。

16、[辨]勤,劳。“勤”与“劳”是同义词,所以左传僖公三十二年前面说“劳师以袭远”,后面说“勤而无所”,“劳”与“勤”是前后呼应的。“勤民”是“使民辛苦”,例如左传僖公三十三年:“秦违蹇叔,而以贪勤民”,这个意义,后来可以说成“劳民”。“勤民”另一意义是“为民辛苦”,例如左传僖公二十八年:“非神败令尹,令尹其不勤民,实自败也”,这个意义不能说成“劳民”。

17、第三个成语,一条红色的河流,不是黄河也不是清水河,而是人的血,血流成河。形容被杀的人极多。出处描写的也是让人瘆得慌,《旧唐书·李密传》:“尸骸蔽野,血流成河,积怨满于山川,号哭动于天地。”战争的结果就是这种,愿世界上永无战争,不要自相残杀而血流成河。

18、要不然,水深的咱就叫湖?好,太湖、洪湖;浅的就叫荡和淀吧?好,都好,芦苇荡、白洋淀;那圆的呢?干脆叫塘吧;方的呢?叫池。好。

19、妇女。特指未嫁的女子。诗经周南关雎:“窈窕淑~,君子好逑。”又邶风静女:“静~其姝,俟我于城隅。”也泛指女性。楚辞离骚:“众~嫉余之蛾眉兮。”易经序卦:“有男~,然后有夫妇。”用作定语时,表示女的,女性的。诗经小雅斯干:“乃生~子。”(女子:女性的孩子。)

20、词又叫诗的别体,长短句,写词又叫倚声填词。词产生于唐,成熟繁盛于宋,是诗的演进与发展。词与诗比较,更集中于抒情,极少叙事的内容,也很少揭示哲理。其格律限制比诗更严格。词有词牌,词牌一定了,每首词就有固定的字数、固定的句数、固定的平仄用韵。一种词牌有一种词牌的“三固定”,它是丝毫不可随意的。要想填词或解决词方面的问题,就要熟悉各种词牌的格律,否则是无法办到的。词除了上面形式上有严格要求外,每种词牌的内容大体上也固定,要抒发什么感情也是有讲究的,这些都要注意。

四、古汉语表示河流的字

1、副词。放在动词前面,表示禁止。尚书盘庚上:“汝~侮老成人。”左传隐公元年:“~使滋蔓。”这个意义也写作“毋”。史记项羽本纪:“毋妄言,族矣!”引申为否定副词,义近於“不”,用来否定不该做的事。论语学而:“君子食~求饱,居~求安。”又公治长:“愿~伐善,~施劳。”战国策楚策一:“子~敢食我也。”也写作“毋”。史记张仪列传:“子毋读书游说,安得此辱乎?”

2、因为人类的手、脚和身躯与其它动物的对应部分的特征,差异程度不是最大,远远不如头部(或脸部)的特征明显。

3、传授知识技术的人,老师。跟“弟子”相对。论语卫灵公:“当仁不让於~。”“师”又用如动词。司马迁报任安书:“若望仆不相~。”(望:怨。仆:自谦之称。)韩愈师说:“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

4、言语谓访请召报告谏讨反复舍次如驰骤侵袭奔亡逐及执免享荐圆虞克堪有无

5、屡次。左传宣公二年:“宣子~谏。”

6、海在古人的认识里,类似于海的大湖也叫做“海”,如:“里海”、“青海”、“洱海”之类称名传承至今.“海”的意思是广大,因此,它又可以指称具有“大”或“多”的意义特征。

7、欺骗。左传宣公十五年:“我无尔诈,尔无我~。”

8、[辨]馆,舍。“馆”和“舍”是同义词,都是馆驿或客舍。所以“馆舍”二字可以连用。战国策赵策二:“今奉阳君捐馆舍。”(捐:抛弃。捐馆舍,婉言指死。)当然,“舍”字的其他意义则是“馆”字所不具备的。

9、(2)《我国河流名称变迁的规律及成因》李小平云梦学刊2007

10、[辨]反,复。在“回来”这个意义上,这两个字是同义词,没有什么差别。但“反”用得更广泛些。

11、死,上古特指诸侯大夫的死。左传僖公三十二年:“冬,晋文公~。”

12、可过了长江以北,“XX”江却几乎不见了,无论大小,水流却多叫“XX河”,如南橘北枳的淮河、山西汾河、天津河北的海河、泾渭分明的泾河渭河、卢沟桥下的永定河,更别提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

13、(衣带一江):一条衣带那样狭窄的水。指虽有江河湖海相隔,但距离不远,不足以成为交往的阻碍。

14、第四轮复习,调整好应试心态,做好充足准备。

15、我国的河流,为何南方多叫江,华北中原多叫河!

16、大唐帝国为何以“唐”为国号?

17、战胜,攻破。左传隐公元年:“郑伯~段于鄢。”又僖公四年:“以此攻城,何城不~?”引申为克服。论语颜渊:“~己复礼为仁。”(依朱熹说:克,胜;己,身之私欲。克己,等於说克服自己的私欲。)

18、河道演变(hédàoyǎnbiàn):河床受自然因素影响而发生的变化。

19、断狱,判决罪人。韩非子五蠹:“~而罪之。”汉书张汤传:“传爰书,讯鞫论~。”(爰书:录有犯人口供的判决文书。鞫:详尽审问。)

20、量词。个。只限于“一~”。尚书秦誓:“如有一~臣。”后来用作谦称。三国志魏志管宁传:“自陈一~野生,无军国之用。”王勃滕王阁序:“勃三尺微命,一~书生。”

五、古代表示河流的词语有什么

1、如果。论语先进:“~或知尔,则何以哉?”孟子梁惠王上:“王~知此,则无望民之多於邻国也。”

2、(襟江带湖):襟:衣襟;带:衣带。形容江河湖泊之间相互萦绕交错,如同衣襟和衣带一样。

3、中国古代认为有河伯,是男神/妖。如果汉语是一种词尾变化丰富的语言,那么这样的汉语中,河流也一定是阳性的。

4、(一泻万里):形容江河水势奔流直下,流得又快又远。同“一圌泻圌千圌里”。

5、(百川赴海):百:表示多。川:江河。所有江河都流归大海。比喻众望所归或大势所趋。也比喻许多事物由分散而汇集到一处。

6、峨眉山月歌(李白)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平羌:江名,即今青衣江,在峨眉山东。

7、例如:咱们老祖宗把黄河叫河,把长江叫江。既然老祖宗定了调子,南北有别,那么,祖宗之法不可违。打此以后,南北分制,北方的河就叫河,黄河、淮河;南方的河就都叫江,长江、珠江、汉江。

8、大家看到一个老爷爷在那挑着担子,前面有一座山。绝大多数人都知道想把面前这座山给搬空了的。虽然愚公移山大家感觉特别傻,但叙述了愚公不畏艰难,坚持不懈,挖山不止,最终感动天帝而将山挪走的故事。通过愚公的坚持不懈与智叟的胆小怯懦,以及“愚”与“智”的对比,表现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信心和毅力,说明了要克服困难就必须坚持不懈的道理。

9、[辨]军,士,卒,兵。“军”是集体名词,跟“士”“卒”“兵”都不同。上古“兵”和“卒”有很大的区别:“卒”是战士,而“兵”一般是指器械。左传文公七年:“训卒利兵。”“卒”是人,所以要训练;“兵”是戈矛之类,所以要“利”(磨它,使它锋利)。“士”和“卒”的分别是:作战时,士在战车上面,卒则徒步。

10、(江河日下):江河的水一天天地向下圌流。比喻情况一天天地坏下去。

11、人类将生物或非生物人格化实际上是一个普遍的现象,是人的本能,因为人总是想象周围的事物都和自己一样,有生命、灵魂和情感等等。

12、回复“测试2”,可获取现当代文学基础测试题;

13、护城河。左传僖公四年:“楚国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礼记礼运:“城郭沟~以为固。”孟子公孙丑上:“城非不高也,~非不深也。”注意:“池”在上古汉语里,一般多作“护城河”讲。

14、第三轮以研究热点、导师论文、真题知识点,以及第二轮整理下来的笔记为重点,进行复习;强化自己会的,查漏补缺的同时,也要把握时间,适当放弃枝节。

15、动词。没有。诗经豳风七月:“~衣~褐,何以卒岁。”左传成公三年:“~怨~德,不知所报。”字又写作“无”。“无”字也表示“无论”、“不论”。李斯谏逐客书:“是以地~四方,民~异国。”这种用法常放在一对反义词的前面。汉书高后纪:“~少长,皆斩之。”又田儋传:“政事~巨细,皆决于横。”(横:田横。)也可以用两个“无”字。韩愈师说:“是故~贵~贱,~长~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乃]副词。表示委婉语气。等於说“只怕”,“恐怕”。左传僖公三十二年:“师劳力竭,远主备之,~乃不可乎?”论语季氏:“求!~乃尔是过与?”(求:冉求。)

16、量词。成双才起作用的东西,或以双为单位的名词,往往以“两”为量词。车有两轮,所以车以“两”为单位(后代写成“辆”)。诗经召南鹊巢:“之子于归,百~御之。”鞋子成双才起作用,所以屦以“两”为单位(後代说成“双”)。诗经齐风南山:“葛屦五~。”后来“两”用作重量单位,二十四铢(zhū)为一两,十六两为一斤。据汉书律历志说,十二铢为一龠(yuè),两龠为一两,所以叫“两”。

17、请,请求。左传隐公元年:“亟~於武公”。注意:“请”字后面带动词时,有两种不同的意义。第一种是请你做某事。左传隐公元年:“则~除之。”第二种是请你允许我做某事,“请”后动词表示我的行为。左传隐公元年:“臣~事之。”在上古汉语里,第二种情况比较常见。左传宣公二年:“会~先。”孟子梁惠王上:“王好战,~以战喻。”引申为请求给予,后面跟着的是名词。左传隐公元年:“为之~制。”论语雍也:“冉子为其母~粟。”

18、江:特指长江从洞庭湖至出海口的一段。

19、招待所,客舍。左传襄公三十一年:“乃筑诸侯之~。”又动词。住,安置。左传僖公五年:“师还,~于虞。”孟子万章下:“帝~甥於贰室。”(帝:帝尧。甥:壻,指舜。贰室:副宫。)引申为华丽的房屋(后起义)。王勃滕王阁序:“临帝子之长洲,得仙人之旧~。”

20、古时候,因为国家河道一般都是指人工修建而成的河道,它们与中原地区黄土地上的自然河流有点不同,比如它有人公修建的那些标准的堤岸,而且,水流因为有修建的人工河道,水流方向还是比较稳定的,不会轻易地就被改道,江水也不会轻易把堤坝冲毁的。

六、古代表示河流的词

1、这份资料全国通用,帮助很多考研学子成功通关!

2、宾馆,招待所。庄子说剑:“夫子休就~。”(请您休息,住在宾馆里。)引申为房舍。

3、最后一个成语,就比较简单,一个脆字转变成为一个胺字,从里面的危变成了安字。不就是转危为安嘛。意思是由危险转为平安(多指局势或病情)。指逢凶化吉。

4、(百川之主):百川:江河。所有江河最终都流归大海,用以称大海。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