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韩愈与潮州的渊源126句文案

admin 心情说说 2023-10-08 07:25

一、韩愈关于潮州的创作

1、《海阳县志·堤防》引陈珏《修堤策》曰,北堤“筑自唐韩文公”。

2、我们在上期说到,韩愈因谏迎佛骨被贬至潮州,而且写出著名的“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送予他的侄孙韩湘。至于这个韩湘是否八仙中的韩湘子,我就真不知道了。

3、其刘禹锡名气不如韩愈——

4、这一题材作品,正是潮州本土艺术家陈震一直以来对“韩愈文化、宗颐学术”的理解与追求。

5、后官至吏部侍郎。卒谥“文”。倡导古文运动,其散文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其诗力求新奇,有时流于险怪,对宋诗影响颇大。有《昌黎先生集》。

6、↑点击上方蓝字,轻松关注↑

7、(投递邮箱)jxshwhcmgs@1com

8、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其作品都收录在《昌黎先生集》里。

9、赵德号天水先生,祖籍广东潮安。韩愈除请他为海阳县尉掌管军事之外,还请他主持州学,以督学风。韩愈离任后,赵德将平日所录韩愈的文章,共计75篇,整理编成《昌黎文录》。

10、本想替皇上除去那些有害的事,哪里考虑衰朽之身还顾惜余生!

11、其实韩江在唐代之前并不叫韩江,而叫“鳄溪”。因为江里面有大量的鳄鱼,经常祸害苍生,伏击渔民,故在当地百姓口中有“恶溪”的厌恶称谓。

12、如今四个都具备了,实在是做的好而且应该感到荣耀;藩王府里的属官不能缺了人,但也并不是所有知识学问之士都是合适人选。

13、元和十二年(817):四月,观看连州农民春插,刘禹锡作乐府诗《插田歌》。十月,朝廷以太子詹事李朔为节度使;李朔飞兵奇袭蔡州,生擒吴元济,蔡州平;刘禹锡作《贺收蔡州表》、《贺门下裴相公启》、古风《平蔡州三首》,及《壮士行》等诗作以贺之。

14、经典翻译成白话文,让张国立老师这把富有磁性的、铿锵有力的男声朗诵,又变成了另一种经典,值得点赞!

15、关于刘禹锡被贬,史书记载:贞元末,刘禹锡与柳宗元等结交于王叔文,形成了一个以王叔文为首的政治集团。贞元二十一年(805年,八月改元永贞)一月,德宗死,顺宗即位,任用王叔文等推行一系列改革。刘禹锡当时任屯田员外郎、判度支盐铁案,与王叔文、王侄、柳宗元同为政治革新的核心人物,称为“二王刘柳”。革新只进行了半年,就遭到宦官、藩镇的强烈反对。顺宗被迫退位,宪宗即位。九月,革新失败,王叔文被赐死。刘禹锡初贬为连州(今广东连县)刺史,行至江陵,再贬朗州(今湖南常德)司马。同时贬为远州司马的共八人,史称“八司马”。元和九年(814)十二月,刘禹锡与柳宗元等人一起奉召回京。次年三月,刘禹锡又因作讽刺诗,得罪执政,被外放为连州刺史。

16、1)(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出自韩愈的《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2)(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译文是(云彩横出于南山,我的家在哪里?立马蓝关,大雪阻拦,前路艰危,心中感慨万分。)3)(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这句借景语言情思,诗人忠而获罪,远贬潮阳,抛妻别子而南行,心中是极其伤痛的。4)《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是唐代文学家韩愈在贬谪潮州途中创作的一首七律,抒发了作者内心郁愤以及前途未卜的感伤情绪。满意请采纳

17、刘禹锡和韩愈都是唐代的著名文人、官员。刘禹锡和韩愈一样,在被贬过程中,都对地方经济和文化发展有所贡献。刘禹锡对连州的最大功绩和贡献,首当重教兴学、栽培州人,开创了连州重文兴教的传统。唐宋时期,广东科举场上盛誉“连州科第甲通省”。此后数百年,连州名人辈出,文化教育辉煌一时,相继十数位诗人在岭南文化史上闻名。正是因为刘禹锡对连州地方的贡献,现在的连州有刘禹锡纪念馆,坐落在连州中学一带。纪念馆外观飞檐斗拱,古色古香,采用朱红色支柱,体现中国古典宫廷建筑风格。

18、《韩愈》的创作初衷,源于他父亲生前的一句话:“可以去尝试创作一个韩愈立像,我已经两次做了韩愈像,你也试试,不要怕,挑战一下父亲。你的性格,还有你对雕塑感的把握都非常适合表现韩愈这种浩然正气。”陈震于2009年(33岁)创作了第一个《韩愈》,看似斗胆挑战父亲,其实是挑战自我。

19、通过体察民情,调查研究,得知当地恶溪鳄害甚烈,伤害人畜、毁坏良田,给百姓生产生活造成了很大的麻烦和威胁,而这里彼时群众十分迷信,只知道投牲畜以祭,不知综合治理,导致鳄鱼危害愈演愈烈。

20、微雨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二、韩愈与潮州的渊源

1、爰自昌黎文公,以儒学兴化,故其风声气习传之益久而益光大。绍圣以来,三岁宾兴,第进士者衮衮相望,而名臣巨公,节义凛然,掩曲江之美而增重东广之价者,挺挺间出。迹其所自,岂惟山川炳灵,抑亦学校作成积习之所致也。(7)

2、关于潮州的历史故事有很多,其中的韩文公祠就是为了纪念韩愈而建立的。作为唐宋八大家之一的韩愈在唐代元和十四年因为写了《谏迎佛骨表》,触怒了当时的皇帝。就在皇帝准备下令将他处死的时候,作为好友的宰相裴度以及其他人为他求情才免于一死,之后就以戴罪之身被贬到潮州担任潮州刺史。在当时很多官员眼中,潮州就是一个非常偏偏的地方,这里远离中原,无论是文化还是发展都比较落后,到这些地方去当官的基本都是在官场混不下去的人,很多人被贬到这些地方之后,就过着混吃等死的日子。

3、(5)解绍,等.永乐大典(M),北京:中华书局,19卷5343《潮州府·文章》

4、韩愈的这场大张旗鼓、轰轰烈烈地祭鳄行动,消除了民众对鳄鱼的恐惧,安抚了民心。

5、再以韩愈来说,他在留居潮州过程中,发展地方经济和文化事业。后来人们出于对韩愈的纪念之情,地方出现很多和韩愈有关的名称或建筑,如韩文公祠、韩山书院,等等,甚至连流经潮州的大江,也取名韩江。

6、这块布后来就成了潮州的放排工和农民劳动时带在身上的浴布,潮州人把它叫“水布”。据说,潮州人感念韩愈的恩德,将笔架山改称韩山,山下的鳄溪改称韩江。

7、唐代,广东仍是落后的荒蛮之地。有一批著名文人、官员被贬至广东,他们在广东留下足迹,促进当时广东地方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刘禹锡在连州,韩愈在潮州,是唐代中央官员被贬至岭南的突出两例,并且两人生活年代十分相近。鉴于韩愈和潮州关系,潮汕人所知较多,介绍从略。

8、面对贫穷落后、急需开化的潮州,他驱鳄除害、释放奴婢、扶助农桑、兴修水利、延师兴学、选拔人才,短短八个月,关注民生、“文明治潮”、惠及子孙,泽被深远,留下了浓墨重彩的厚重一笔。

9、唐元和十四年(819年)正月,唐宪宗命宦官从凤翔府法门寺真身塔中将所谓的释迦文佛的一节指骨迎入宫廷供奉,并送往各寺庙,要官民敬香礼拜。时任刑部侍郎的韩愈看到这种信佛行为,便写了一篇《谏迎佛骨表》。劝谏阻止唐宪宗,结果触怒了唐宪宗,韩愈几乎被处死。

10、元和十一年(816):刘禹锡赠诗曹璩、周鲁儒,作《送曹璩归越中旧隐并引》、《送周鲁儒赴举并引》。刘禹锡疏浚修缮海阳湖,并作《海阳十咏》。创作《连州腊日观莫徭猎西山》、《莫徭歌》、《蛮子歌》等一组反映瑶族风俗的诗歌作品。

11、休辞醉倒,花不看开人易老。

12、韩愈(768—824年),字退之,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河南河阳(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汉族,祖籍昌黎(今辽宁义县),世称“韩昌黎”,又称“韩吏部”“韩文公”。韩愈25岁中进士,曾任监察御史、刑部侍郎、潮州(今广东潮安)刺史、国子博士、吏部侍郎等职。他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破骈为散,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列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13、阴云笼罩着秦岭家乡可在何处?大雪拥塞蓝关马儿也不肯前行。

14、刘禹锡在连州的时间超过韩愈在潮州的时间,刘禹锡对连州的贡献未必少于韩愈对潮州贡献。然而,刘禹锡和连州的关系,名气反远不如韩愈在潮州。笔者发现刘禹锡纪念馆在连州,也是因为参团旅游才偶然得知。刘禹锡和连州关系,为何不如韩愈和潮州关系显赫,这是值得探究的,笔者认为可能的解释有:

15、韩愈(768~824),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州)人。自谓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贞元八年(792年)进士。曾任国子博士、刑部侍郎等职,因谏阻宪宗奉迎佛骨被贬为潮州刺史。

16、刘禹锡(772—842年),字梦得,洛阳人。自称“家本荥上,籍占洛阳”,又自言系出中山(今河北定州),其先是中山靖王刘胜——则刘禹锡是刘邦之后,晚年自号庐山人。刘禹锡为贞元九年(793)进士。初在淮南节度使杜佑幕府中任记室,为杜佑所器重。后从杜佑入朝,为监察御史。杜佑是著名史学家,《通典》作者,后官任宰相,也是诗人杜牧祖父。

17、专业粤语配音员、电台节目主持人。

18、韩愈虽然是阳山令,却常在连州,曾作诗赞咏连州山水之美,其《贞女峡》、《同冠峡》、《次同冠峡》、《夜宿龙宫滩》等诗都是脍炙人口的传世佳作。韩愈还应连州司户王仲舒之邀,为燕喜亭命名,并作《燕喜亭记》,燕喜亭现在连州城区的刘禹锡纪念馆前。

19、韩愈这首诗的流传很广,到了宋朝,有另一位著名的大文学家将这首诗改为一首词。那位大文学家就是苏轼。

20、是兴办教育,请先生,建学校。

三、韩愈治理潮州的历史

1、饶宗颐先生生于1917年8月9日,今天是他百岁寿辰。一鸣艺坊遥祝先生健康长寿!

2、《进学解》是唐代文学家韩愈创作的一篇古文,是作者假托向学生训话借以抒发牢骚之作。全文可分三大段:第一段写国子先生解析进学正义,向诸生陈明形势,正面得出“业患不能精,无患有司之不明;行患不能成,无患有司之不公”的结论。

3、韩愈居潮州,留下一段禅宗史上的著名故事,他和潮阳大颠禅师有过友好交往。后人往往引述这段故事,说明韩愈从辟佛走向认可佛教,还有儒、佛之间的协调性,这是中国儒、佛交涉史上的重要史料,经常被学者们所引用。

4、既担心书读的不多,又担心思考道理不明白。既担心自以为足够了不再学,又担心学了以后又不继续运用。

5、元和十年(815):三月初,刘禹锡再授连州刺史。五月中旬,刘禹锡到达连州,上任连州刺史,并作《谢上连州刺史表》、《谢门下武相公启》等表、章、书信,遣人送往京城。七月,杨敬之被贬为吉州司户参军,刘禹锡作绝句以赠之。年底,刘禹锡接待了僧人方及来访,方及在连州留居一年。

6、由北至南贯穿潮州的母亲河韩江,乃是广东的第二大江河。

7、众所周知,韩愈在潮州兴州学、行礼治,启迪潮州文化,使潮人对他颂扬有加。不过,欧阳修在其《记旧本韩文后》中曾说:“韩氏之文,没而不见者二百年,而后大施于今……”(6)确实是在宋代大儒如欧阳修、苏轼等人对韩文极力提倡之下,韩愈才享有“文起八代之衰,道济天下之溺”的美誉,才被举为承先启后的儒学代表人物,晋升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应理学学风之兴,入宋之后的潮州更为重礼崇儒,人文鼎盛,孕育了不少人才,中举为官者亦日多。被誉为潮之人杰的前八贤,除赵德一人是唐人外,其余7位都是宋人,故潮州自北宋就享有“海滨邹鲁”的美誉。南宋陈余庆《重修州学记》曰:

8、因其主旨是劝青年人珍视光阴,努力向学,用以劝人,亦用于自警,因此被人称为《劝学诗》。

9、刘禹锡、韩愈和流放地关系之比较

10、他沉浮于险象四伏的宦海,挣扎在苦难的命运漩涡,却依然以“儒家积极用世”的精神,在不到八个月的潮州刺史任内,为潮人切切实实办了一系列影响深远的好事、实事,更为潮州文化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杰出贡献,从而赢得了历代潮州人的景仰与缅怀。

11、其连州名气不如潮州——

12、其实韩愈留在潮州的时间并不长,只有几个月。因为韩愈到达潮州后就上奏朝廷,为自己解释。唐宪宗说,他知道韩愈爱护自己,但韩愈身为人臣,还是应该注意说话的分寸,怎能说得那么难听,甚至到了诅咒的地步呢。其实,唐宪宗已想重新启用韩愈,他这么说出来,就是想看看身边的人有什么看法。但唐宪宗身边有人不喜欢韩愈,说皇上想重新启用韩愈当然没问题啊,但韩愈太狂妄了,还是暂时让他留在其他地方吧。所以在当年十月,唐宪宗又将韩愈调到袁州(即现在的江西宜春),这地方的条件比当时的潮州要好得多。

13、潮州人民感恩韩愈,潮州的山水、路堤、亭台,很多都为纪念韩愈而命名,后人因此赞道:“不虚南谪八千里,赢得江山都姓韩。”

14、如今这么多年过去大诗人韩愈:遭贬后不忘造福于民的唐代大文豪58在中国历史上,韩愈是以文学家、教育家和政治家的面孔出现的

15、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16、“读书患不多,思义患不明。患足己不学,既学患不行。”出自唐代文学家韩愈创作的五言古诗组诗作品《赠别元十八协律六首》。

17、韩愈——以尊儒反佛为主的有《原道》、《论佛骨表》、《原性》、《师说》、《马说》等,有嘲讽社会现状的杂文《杂说》、《获麟解》以及著名的《祭十二郎文》;柳宗元——寓言故事《黔之驴》、《永某氏之鼠》,哲学论著有《非国语》、《贞符》、《时令论》、《断刑论》、《天说》、《天对》、《永州八记》

18、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崖苦作舟。(韩愈治学名联)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古之君子,其责己也重以周,其待人也轻以约。(《原毁》)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送孟东野序》)少年乐相知,哀暮思故友。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者也。(《师说》)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进学解》)。

19、总之,考察著名官员和岭南流放地方的关系,是颇有意思的。著名官员对流放地方的影响,不仅因为其对流放地贡献,更和官员名气、流放地的重要性有关。后人的不断“宣传”,会夸大著名官员对流放地的贡献,并使得著名官员成为所在地的标签。现在国内一些旅游区为了搞旅游开放,竭力将某位历史名人和景区相联系,牵强附会,也是经常出现的。

20、韩愈祭鳄的传说在潮汕地区几乎妇孺皆知,《祭鳄鱼文》更是受到历代文人的喜爱。可是,写一篇文章,杀猪羊祭鳄,鳄鱼果真就那么听话走了吗?我想,这个传说给我们更多的启示应该是:韩愈作为一方父母官,能够关爱百姓,关心民众疾苦,所以,天必佑之!连一条祸害、困扰百姓多时的鳄鱼也惧怕这股“正能量”,逃之夭夭了。

四、韩愈来潮州写的文章

1、短短数月就在潮州留名的韩愈

2、这首《山石》以山水游记散文的记述顺序,介绍了游览洛阳北部惠林寺的经过。开头四句描写诗人黄昏来到寺中的所见所闻。“僧言”四句写僧人热情周到的招待。“天明”六句写诗人清晨告辞,在路上所见的斑斓美景。“人生”以下四句,诗人从侧面写山中的自然美、人情美。

3、(8)解绍,等.永乐大典(M),北京:中华书局,19卷5343《潮州府·文章》

4、《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是唐代文学家韩愈在贬谪潮州途中创作的一首七律。此诗抒发了作者内心郁愤以及前途未卜的感伤情绪。首联写因“一封(书)”而获罪被贬,“朝夕”而已,可知龙颜已大怒,一贬便离京城八千里之遥。

5、刘禹锡在连州任刺史四年多,其间写下不少散文和诗歌。从这些诗文的字里行间,流露出诗人对连州的眷恋深情。在连州任职期间,刘禹锡刚正不阿,爱民如子,兴教办学,勤奋笔耕。千百年来,刘禹锡成为连州的精神和文化象征。以下列出刘禹锡居连州大事记,以供参考:

6、《韩愈》(限量顶级精品)33岁作

7、这诗创作于元和十年,对于北方人来说,在新年时没有芳华是正常的,但去过岭南的韩愈觉得,北方的春天来得比较晚,到了二月才看见草芽长出来,所以他借鉴了著名的边塞诗人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里的意象,写了这首《春雪》。在他的诗中,春雪也觉得春天来得晚,所以将自己化作在庭院树间穿梭的飞花。

8、依笔者浅见,统治者的意识形态虽然能通过地方官员或士大夫加以提倡和推广,但仍须经过地方化和世俗化后,从“大传统”演化为和当地的地域文化和传统习俗紧密结合的“小传统”,才能被地方上的百姓所接受,为民众普遍奉行。因此,尽管到了北宋初期,随着赐额、赐号制度的完善和祀典的开放,许多民间神祠与佛道教仪式都被列入了国家礼制的范围,但地方族群“神化”自身所景仰的人物的过程,却不能只被视为中央对地方祠庙进行控制的一种反映,或是国家在意识形态方面对地方上进行整合的一种手段。

9、照理说,韩愈只在潮州上任数月,不管他如何勤政,这么短的时间,大概也仅够他熟悉当地的情况。但实情并非如此。韩愈在他任职的八个月里做了很多事,如推动教育,振兴文风,兴修水利,驱除鳄鱼,可以说潮州的大发展正是从韩愈而起,潮州人为了纪念韩愈,将很多地名都改成与“韩”有关,譬如将员江鳄溪改成韩江,将笔架山改为韩山。

10、其其他宣传因素——

11、戏称自己为“拗框”文学中年,

12、另外,早在下贬潮州之前,韩愈三年任职连州阳山(在今天清远阳山县)令,深入民间,参加山民耕作和鱼猎活动,爱民惠政,关于此节,《新唐书•韩愈传》因此特书“有爱于民,民生子以其姓字之。”在阳山令任上,一大批青年慕名投奔韩愈门下,与青年学子吟诗论道,诗文著作颇丰,今见之《昌黎文集》有古诗二十余首,文数篇。

13、子今四美具,实大华亦荣。王官不可阙,未宜后诸生。

14、经裴度等人说情,最后韩愈被贬为潮州刺史,责求即日上道。韩愈大半生仕宦蹉跎,五十岁才因参与平淮而擢升刑部侍郎。两年后又遭此难,情绪十分低落,满心委曲、愤慨、悲伤。

15、(4)脱脱.宋史(M).北京:中华书局,199852

16、韩愈初到潮州之后,便心系民生疾苦,将个人官场得失置之度外,很快振作有为起来。

17、之后,陈震又于2013年、2016年再塑《饶宗颐》、《韩愈》……

18、唐人宋神:韩愈在潮州的神话与神化

19、韩愈远谪八千里来到潮州仅仅不到8个月,却赢得不朽的声名,永远活在世世代代潮人的心中。赵朴初先生便说韩愈“不虚南滴八千里,赢得江山都姓韩”。韩愈刺潮仅8个月,他的施政固然不能对当时民生的改善产生立竿见影的成效,表面上看来与他备受潮人歌颂不存有合理的关系,但他表现的勤政爱民、关心民瘼的吏道和入世精神,感动了潮人,并对潮州文教事业产生了深远而不可磨灭的影响。正是这种韩愈精神和文化的光环,孕育成一股潮人神化韩愈的自发力量。当宋代朝廷改变政策,放松对地方上立祠建庙的控制,官方所主导的意识形态又提供了有利的条件,韩愈的神化就应运而生了,这显然不可简单地视之为迷信,它不仅可归结为潮人先贤崇拜神文化的一种突出表现,也是韩愈精神的最高升华。

20、颇有意思的,查韩愈下贬潮州的情况:元和十四年(819),唐宪宗皇帝派遣使者去凤翔迎佛骨,京城掀起信佛狂潮,韩愈不顾个人安危,毅然上《谏佛骨表》,痛斥佛之不可信,唐宪宗得表,龙颜震怒,要将其处以极刑。幸宰相裴度及朝中大臣极力说情,免得一死,贬为潮州刺史。韩愈任潮州刺史八个月,有人概括为:驱鳄鱼、为民除害;请教师,办乡校;计庸抵债,释放奴隶;率领百姓,兴修水利,排涝灌溉。

五、韩愈写的关于潮州的诗

1、政治:反对藩镇割据。

2、宪宗览奏后大怒,要用极刑处死韩愈,裴度、崔群等人极力劝谏,宪宗却仍愤怒。一时人心震惊叹惜,乃至皇亲国戚们也认为对韩愈加罪太重,为其说情,宪宗便将他贬为潮州刺史。

3、(1)解绍,等.永乐大典(M),北京:中华书局,19卷5343《潮州府·文章》

4、韩愈因上《谏迎佛骨表》获罪,被贬为潮州刺史,贬官赴任到蓝田,其侄孙韩湘赶来送行。诗人无辜远谪,此时胸中正充满郁愤,又值严冬时节,天雪冰寒,路途艰难,更增添了他内心的感伤和对前途的担忧,所以借韩湘送行,写诗抒发这种复杂的情感。“朝奏”与“夕贬”、“一封”与“八千”,形成强烈的对比,怨愤之情溢于言表。紧接着两句又坦荡地表明心迹,见其无悔且不屈之意。五六两句写景境界雄浑阔大。尾联表示即使暮年远谪,亦不能使他回心转意,在耿介刚直之中,也透露出一丝悲伤哀怨之情。全诗意境深厚,感情强烈,气势纵横顿挫。

5、而潮州自唐宋以来,长期是岭南东部的重要中心城市。古时潮州,管辖范围包括今天的潮州、汕头、揭阳,甚至远及汕尾、惠州、梅州的不少地方。清代鸦片战争以前,潮州一直是岭东的中心城市。汕头开埠之后,潮州的重要地位才慢慢被汕头所代替。在漫长的封建社会,前来潮州的著名文人、墨客在所不少,他们会注意到潮州的情况,也会关注到韩愈在潮州的事情。韩愈和潮州的关系,就如苏东坡和惠州的关系一样,受到注意较多,除了韩愈和苏东坡的名气较大之外,所在城市的重要性和知名度也是不容忽视的。

6、潮州在民间信仰上盛行多神崇拜。另一方面,潮州地区又是一个移民社会,各个历史时期的大规模移民潮也带来了故土的宗教信仰。潮人信奉的神灵名目繁多,若将他们祭拜的神祗系统分类,除了祖先崇拜之外,还有自然物崇拜、儒教崇拜、佛教崇拜、道教和民间俗神崇拜、先贤和英雄崇拜以及西方宗教崇拜。

7、我们此前也曾介绍过,韩愈的文章非常贴合时事,针砭时弊,笔锋锐利,而我们上期介绍的那首诗也是写得悲愤激昂,但我们再看看韩愈写的其他诗文,则可以看到他的另外一个形象——热爱生活,感受大自然的种种美好。譬如我们在语文课学过的《初春小雨》:

8、教育:韩愈三进国子监任博士一职,又任国子监祭酒,招收弟子,亲授学业,留下了论说师道激励后世和提携人才的文章。韩愈力改耻为人师之风,广招后学。

9、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10、“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出自《师说》,意思是“古代求学的人一定有老师。老师,是可以依靠来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答疑难问题的”。

11、官府交涉过后,放排工只好穿上衣服。韩愈来到潮州,听闻这件事后,他跑到江边实地查看放排工扎排和放排的情形。韩愈认为放排工成天穿着一身湿衣服,容易得病。在回衙后,他便让人到江边通知放排工:今后扎排、放排肘,可以不穿衣服,只在腰间扎块布能遮羞就好了。

12、潮人并不是在韩愈离潮后或死后就奉他为神,宋神宗咸平二年(999)潮州通判陈尧佐才在当地建立韩文公祠。换言之,最迟至宋神宗咸平二年,韩愈才开始被升格为神或被神化。究竟是什么因素促使韩愈对潮州与潮人产生如此深远巨大的影响,以至到了宋代被奉为神祗,本文拟从潮人先贤崇拜的神文化、宋代理学的兴盛、宋朝廷对地方政府祠庙祭祀的政策以及官方的意识形态等方面作一简要论析。

13、元和十四年(819):三月,曹溪僧道琳率徒众来连州,应其请作《大唐曹溪第六祖大鉴禅师第二碑》。仲秋,刘母病逝连州,刘禹锡扶枢北还,离开连州。

14、纪实刊登/诚意征稿/公益事业

15、韩愈治潮中的一个令人津津乐道之功绩,那就是治理韩江中的鳄鱼之患。

16、是兴修水利,推广北方先进的耕作技术。

17、韩愈在潮州建立了一批学堂,大兴文化教育。资料介绍,韩愈找来了潮州有名的秀才和他一起办学,并将自己在潮州的所有俸禄几乎全部投入办学。

18、神化韩愈是潮人先贤崇拜神文化的表现

19、颔联直书“除弊事”,申述自己忠而获罪和非罪远谪的愤慨;颈联即景抒情,既悲且壮;尾联抒英雄之志,表骨肉之情,悲痛凄楚,溢于言表。全诗熔叙事、写景、抒情为一炉,诗味浓郁,感情真切,对比鲜明,是韩诗七律中的精品。

20、韩愈的时代,士大夫耻于从师,他提倡的古文运动,开创了文学的新时代,尤其是提倡从师不分年少,不耻下问等优良学习习惯更值得学习,可从>一文祥见其见解。

六、韩愈关于潮州的创作

1、韩愈被贬潮州,背负个人命运起伏得失的巨大痛苦,但最令人敬佩的是他不甘沉沦,志在造福一方。

2、“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出自《马说》,意思是“世上有了伯乐,然后才会有千里马。千里马是经常有的,可是伯乐却不经常有”。

3、文学:韩诗、韩文、

4、(6)欧阳修.记旧本韩文公后(M)//唐宋八大家散文总集.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1538

5、莺初解语,最是一年春好处。

6、《送李愿归盘谷序》是唐代文学家韩愈写给友人李愿的一篇赠序。韩愈长期以来没有得到朝廷的重用,他在送李愿回盘谷隐居之时写下这篇文章,借以倾吐他的不平之气,并表达他羡慕友人隐居生活的思想感情。

7、夕贬潮州路八千前一句是一封朝奏九重天。意思是早晨我把一封谏书上奏给皇帝,晚上就被贬官到路途遥远的潮州。出自唐代韩愈的《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是唐代文学家韩愈在贬谪潮州途中创作的一首七律。此诗抒发了作者内心郁愤以及前途未卜的感伤情绪。首联写因“一封(书)”而获罪被贬,“朝夕”而已,可知龙颜已大怒,一贬便离京城八千里之遥;颔联直书“除弊事”,申述自己忠而获罪和非罪远谪的愤慨;颈联即景抒情,既悲且壮;尾联抒英雄之志,表骨肉之情,悲痛凄楚,溢于言表。全诗熔叙事、写景、抒情为一炉,诗味浓郁,感情真切,对比鲜明,是韩诗七律中的精品。

8、患:只怕;义:义理;足己:满足于自己已经差不多了;行:照着做。意思是读书学习,只担心学得不够多;领会要义,只怕悟得不透彻,人最怕认为自己学得差不多够了,从而(骄傲自满)停止学习,已经学了的东西最怕不能掌握,不会付之实践。

9、《获麟解》是唐代文学家韩愈的作品。韩愈在文中以麒麟自喻,他认为麒麟之所以称为仁兽,是由于出现在圣人在位的时候;如果不等待圣人在位的时候而出现,就会称为不祥之兽了。他借此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生不逢时的感慨。文章曲折反复,富于变化,姑显得波澜起伏而寓意深远。

10、《师说》是唐代文学家韩愈创作的一篇议论文。文章阐说从师求学的道理,讽刺耻于相师的世态,教育了青年,起到转变风气的作用。文中列举正反面的事例层层对比,反复论证,论述了从师表学习的必要性和原则,批判了当时社会上“耻学于师”的陋习,表现出非凡的勇气和斗争精神。

11、《韩昌黎集》四十卷,《外集》十卷,《师说》《送李愿归盘谷序》《祭十二郎文》《龙说》《崔山君传》《杂说》《获麟解》等

12、而刘禹锡虽然是著名诗人,甚至有“诗豪”美名——来源于其文友白居易的叫法。但置身于唐代灿烂的诗人群星之中,刘禹锡的地位总不能超过“诗仙”李白、“诗圣”杜甫,当然,还有一大批著名诗人和刘禹锡平行,如“诗佛”王维、“诗鬼”李贺等。

13、潮州(今广东潮安县)知州王涤在宋哲宗元祐七年(1092)重修韩愈庙后,写书请苏轼为此庙撰写碑文。苏轼慨然从命,不久就将手书碑样寄给王涤,这就是著名的散文名篇《潮州韩文公庙碑》。

14、寻根/问祖/祠堂/修谱/文化/名人

15、史学:《顺宗实录》五卷。

16、神化韩愈非官方意识形态所能决定

17、仕途的跌宕、家庭的不幸、因孤忠而获罪的锥心之恨,因丧女(12岁的幼女惨死贬官途中)而愧疚交加的切肤之痛……一起降临到这位文学大家的身上。

18、摘要:“唐宋八大家”之一的韩愈历来享有盛誉,即便在贬谪潮州的人生低谷期也以其勤政爱民的斐然功绩在唐宋潮州民众心目中赢得了由人到神的升格。在这一演变、升格的过程中,潮州本地盛行的先贤崇拜和人神合一以及宋代理学的兴盛加速了韩愈的神化,唐宋地方祠庙祭祀政策的变化以及韩愈自身所具有的文化人格魅力等多种因素共同合力而促成了韩愈这一“唐人宋神”文化奇观。

19、我觉得,韩愈是非常喜欢初春的,因为他还有另外一首脍炙人口的诗也是写初春的。这首诗是《春雪》:

20、欲为圣朝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1、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2、关键词:唐宋史;民间信仰;韩愈;潮州

3、韩愈认为,国家治理须“以德礼为先,而辅之以政刑”,用德礼即推行儒家的“仁义”之道,“未有不由学校师弟子者”。为了办好潮州乡校,“刺史出己俸百千,以为举本,收其赢余,以供学生厨馔”。

4、后适逢大赦,宪宗便于同年十月量移韩愈为袁州(今江西宜春)刺史。元和十五年(820年)春,韩愈抵达袁州。此年九月,韩愈入朝任国子祭酒,于冬季回到长安

5、潮州的韩江,从前有很多鳄鱼,会吃过江的人,害的百姓叫苦,韩江以前也叫"恶溪",韩愈知道后很着急,心想鳄害不除后患无穷,便决心为民除害,命令宰猪杀羊,决定在城北江边设坛祭鳄。韩愈驱鳄除害,对潮州人民的民俗生活影响很深远。

6、我知道你远道而来该另有心意,正好在瘴江边把我的尸骨收清。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