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借代手法的古诗名句
1、借代,因景明理。“芳菲”代指花草盛美的春天美景。作者阐发了季节更替、风物变化乃自然之理,认为春天固然美好,“留春”的痴心女儿对春逝无需遗憾,夏天深幽的树阴也足以怡人。
2、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
3、暗考型,就是题干中不直接含有“表达技巧”“修辞手法”等提示,而是以“如何写”“怎样写”“如何表现”“赏析”等用语来提问。对于暗考型,答题时必须有表达技巧在其中。
4、正见空江明月来,云水苍茫失江路。(欧阳修《晚泊岳阳》)
5、第二句运用正面描写的手法,描写了春天柳树的娇美形态。这样美好的一株垂柳,照理应当受到人们的赞赏,为人珍爱;但诗人的第三第四句却笔锋一转侧写,写的是它荒凉冷落的处境。诗于第三句才交代垂柳生长之地,有意给人以突兀之感,在诗意转折处加重特写,强调垂柳之不得其地。“西角”为背阳阴寒之地,“荒园”为无人所到之处,生长在这样的场所,垂柳再好,又有谁来一顾呢?只好终日寂寞了。反过来说,那些不如此柳的,因为生得其地,却备受称赞,为人爱惜。诗人对垂柳表达了深深的惋惜。这里的孤寂落寞,同前两句所写的动人风姿,正好形成鲜明的对比;而对比越是鲜明,越是突出了感叹的强烈。
6、“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天净沙》)
7、“柳眼梅腮,已觉春心动”,是比喻,“柳眼”,是说杨柳初生的嫩叶像人刚刚张开的睡眼;“梅腮”则创造性地刻画出早梅花发时的生动意象。
8、如“星河秋一雁,砧杵夜千家”(《酬程延秋夜即事见赠》),给人的情趣和诗味是浓醇、深长的。上句是视觉画面——秋夜星空一只孤飞的雁,下句是听觉意象——千家万户的砧杵之声。上下句的串联叠合,不但鲜明准确地描绘了秋夜景色的典型特征,而且构造了一个幽远凄清的意境。运用“列锦”,可以收到很好的表达效果。
9、用疑问的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用来加强语气,表达强烈感情。
10、修辞手法,是鉴赏诗歌时重点需要鉴赏的对象之下文为古诗词中常见修辞手法及鉴赏示例,认真阅读,对诗歌鉴赏定会有所助益。
11、四句借用飞将军李广的典故,《史记•李将军传》中说:
12、孤帆(船)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唐·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13、如宋代诗人邵康节的《花乡村景》:“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烟村”、“人家”、“亭台”、“鲜花”既各自独立成景,又共同构成一幅田园风光图,创造出淡雅幽美的意境。
14、诗词修辞手法常见的有比喻、拟人、夸张、对比、衬托、对偶、顶真、双关、通感等。下面具体说说。
15、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司空曙《喜外弟卢纶见宿》)
16、运用拟人手法的佳句?
17、“朱门”代指富贵之家。
18、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宋·王安石《泊船瓜洲》)
19、所谓“列锦”,就是全部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经过选择组合,巧妙地排列在一起,构成生动可感的图像,用以烘托气氛,创造意境,表达情感的一种修辞手法。
20、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唐·李白《望庐山瀑布》)
二、借代手法的古诗名句是什么
1、纯用名词组成的诗句,写早行情景宛然在目。
2、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唐·李贺《马诗》)
3、对比(对照),比拟(拟人),借景抒情。作者将城里愁风畏雨的桃李,与乡间溪头迎春开放的荠菜花相对照,借景抒情,表达了他解官归居后鄙弃城市官场、热爱田园生活的感情。
4、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从题干提问的形式来看,有明考型和暗考型两种。
5、诗歌细腻生动地描绘了春夜雨景,并以拟人化的手法,写出了夜雨的神奇,喜悦之情跃然纸上。
6、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唐·李白《赠汪伦》)
7、■□对偶是用字数相等、结构相似的两个短语或句子来表达意义相近、相关或相反的修辞手法。
8、■□比喻是根据事物之间的相似点,把抽象的事物变得具体,把深奥的道理变得浅显的修辞手法。
9、运用借代手法的佳句?
10、突出内容,强化感情,增强感染力
11、白描是指用最简练的笔墨,不加渲染,描画出鲜明生动的形象。
12、也叫委婉,是指在语言表达中,为了某种需要,对某种事件不直接了当的说出来,而是换一种说法暗示給读者的修辞方法。例如:“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王维《相思》,言在撷取红豆而意在彼,实际上是暗示友人珍重友谊,用词诚恳动人。选择象征赤诚友爱的红豆寄托情思,与浅情深。
13、先提出问题,接着自己把看法说出。问题引入,带动全篇,中间设问,承上启下,结尾设问,深化主题,令人回味。
14、何日请缨提锐旅,一鞭直渡清河洛。(岳飞《满江红登黄鹤楼有感》)
15、如“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古诗十九首》)其上句省去了“皎皎”,下句省去了“迢迢”,既“迢迢”不仅指牵牛星,亦指河汉女,“皎皎”不仅指河汉女,亦指牵牛星。两词互文见义。
16、“烟村”、“人家”、“亭台”、“鲜花”既各自独立成景,又共同构成一幅田园风光图,创造出淡雅幽美的意境。
17、■□为了突出某种强烈的感情,作者有意识地赋予客观事物一些与自己的感情相一致,但实际上并不存在的特性,这样的修辞手法叫做移情。
18、“长安”借代朝廷.(“浮云”和“日”运用了借喻的修辞手法,分别指奸佞小人和君王.)
19、借代,互文。“珠翠”代指宫女。万岁山前、蓬壶殿里尽是一派宫女成群、歌舞升平的热闹景象。极力表现昔日汴京城的繁华,也暗含对统治阶层奢侈误国的隐隐痛心。
20、比如,汉文帝(刘恒)爱贾谊之才,将他从长沙招回,在宣室接见,而李商隐写《贾生》,却用
三、关于借代手法诗的诗句有哪些
1、■□复迭即把同一字词,接二连三用在一起的修辞方式。复迭分迭字和迭词两种形式。
2、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3、如李贺的《李凭弹箜篌引》,有“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有“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还有“吴质不眠倚佳树,露脚斜飞湿寒兔”的诗句,都是形容李凭弹的好。引用神话传说,能增强诗词的艺术表现力,构成奇特的艺术境界。
4、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阴阴正可人。(《三月晦日偶题》)
5、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6、上述当句互文只有这样理解才是其原意。互文除上述表现形式外,还有凡指互文。如: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孔雀东南飞》)十三能织素……十六诵诗书。(同上)第12句中的“东西左右”凡指“四周”。第13句中的“十三……十六……”凡指兰芝出嫁前已具备了很好的才能与品德,不必拘泥于哪年学了什么。掌握了互文这种特殊的修辞方法,对理解文章内容是有一定好处的。
7、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8、借代是用相关的事物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的一种修辞方法。常鳞用的古文借代有四种类型。第一种是以部分代全体。例如:“沙鸥翔集,锦鳞游泳”(范仲淹《岳阳楼记》)“鳞”是鱼的一部分,这里代指整体的鱼。第二种是以特征代事物(人)本身。例如:“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诸葛亮《出师表》“布衣”本指没官职的人穿的衣服,这里代指平民。第三种是以具体代抽象。例如:“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年不见丝竹声”(白居易《琵琶行》)丝和竹来是制做两种乐器的原料。因而可以代指乐器,这里代指音乐。第四种是人名代本体。例如::“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曹操《短歌行》)。
9、更多诗词资料,尽在:诗词轩
10、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11、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唐·王之涣《登鹳雀楼》)
12、“晴”与“情”同音,是双关隐语。这是作者用民歌体写的恋歌,双关隐语是民歌中常用的手法。从前两句诗意看,大概女方在杨柳飘拂、波平浪静的江边行船,听到岸上爱恋她的青年在对她唱歌言情,但情传的含蓄,“倒是无晴胜有情”。
13、渲染和烘托:渲染,本是一种国画技法,一般是在需要强调的地方浓墨重彩,使画面形象的某一方面更为突出。用于艺术创作,就是从正面着意描写。如汉乐府民歌《江南》:“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烘托本是一种国画技法,用水墨或色彩在物象的轮廓外面渲染衬托,使物象明显突出。用于艺术创作,指从侧面着意描写,作为陪衬,使所要表现的事物鲜明突出。可以是以人烘托人,如《陌上桑》中借“行者”“少年”等的反应来烘托秦罗敷惊人的美貌;也可以是以物烘托物,更多的是以景物烘托人物。
14、绝句杜甫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还有一首词,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风一更,雨一更,恬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15、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
16、运用比喻手法的佳句?
17、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唐·李白《夜宿山寺》)
18、李白《春夜洛城闻笛》这首诗,运用了借代、双关的修辞手法,诗中的“折柳”,是由听到“折柳”曲的笛声引起的思乡之情:“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前人《网师园唐诗笺》一书中对此诗的评价为:“‘折柳’二字为通首关键。”“折柳”原来是指“折取柳枝”。相传,长安东有一桥名为灞桥,汉人送客到此折柳赠别或送别之词。而李诗中“此夜曲中闻折柳”,是一首“折杨柳”曲的省称,这首曲子往往用来用来表示惜别怀远之情。本诗描写的是:春宵人静之时,诗人忽然听到了一阵悠扬的笛声,附耳聆听,这笛声乃“折柳”曲。作者不由得触景生情,浮想联翩,此时正是折柳的季节了,春天已到,而自己却漂泊在外,不禁引起思乡之情。
19、2021年高考全国乙卷语文试题及解析
20、■□反复就是为了强调某种意思,突出某种情感,特意重复使用某些词语、句子或者段落等的修辞手法。
四、运用借代的诗
1、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2、再如“星河秋一雁,砧杵夜千家”(《酬程延秋夜即事见赠》),给人的情趣和诗味是浓醇、深长的。上句是视觉画面——秋夜星空一只孤飞的雁,下句是听觉意象——千家万户的砧杵之声,上下句的串联迭合,不但鲜明准确地描绘了秋夜景色的典型特征,而且构造了一幽怨凄清的意境。
3、结构对称,形式整齐;节奏鲜明,音节和谐;高度概括,富有表现力
4、暖雨晴风初破冻,柳眼梅腮,已觉春心动。酒意诗情谁与共?泪融残粉花钿重。乍试夹衫金缕缝,山枕(注)斜欹,枕损钗头凤。独抱浓愁无好梦,夜阑犹剪灯花弄。
5、“问人间谁是英雄?有酾酒临江,横槊曹公。”(元曲小令,阿鲁威作)
6、“双减”政策的落地,使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素养教育的重要性。
7、(7)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孔雀东南飞》
8、比喻比喻就是打比方,用某些有类似点的事物来比拟另一事物,可分为明喻、暗喻、借喻、倒喻、较喻等。运用比喻可以突出事物特征,使表达更加生动鲜明,化深奥抽象为浅显具体。如“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楹”(刘攽《雨后池上》),水面如同轻轻磨过的明镜一样,倒映出池塘边的房檐和楹柱,以此表现了雨后池塘水面的平静。
9、在流传深远的名篇“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中,“烟村”“人家”、“亭台”、“鲜花”既各自独立成景,又共同构成一幅田园风光图,创造出淡雅幽美的意境,表达出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赞美之情。
10、以传说中发明酒的人“杜康”指代美酒。
11、纯用名词组合,构成典型环境。
12、悬想式示现:即把想象中的情景,说得如同真情实景一般。
13、为了帮助孩子更好地学习古诗文,我们为孩子精心设计了素养课程——《每日一句古诗文》。
14、以“管”“弦”代指管乐器、弦乐器,进而借代音乐。
15、古典诗词中,修辞手法的运用是相当普遍的。一般而言,像比喻、夸张、拟人、设问、反问、排比等都常见,而且比较容易理解领会,这里重点介绍两种不太常见且理解起来有点困难的修辞手法。
16、译文:山上寺院的高楼真高啊,好像有一百尺的样子,人在楼上好像一伸手就可以摘下天上的星星。站在这里,我不敢大声说话,唯恐(害怕)惊动天上的神仙
17、比拟(拟人),比喻,虚写(想象)。词人没有正面描绘波浪汹涌澎湃,行船受阻,而是借助想象,写水神热情地邀请他欣赏那美好的夕阳景色,晚霞映照的水面闪动着像鱼鳞般的波纹。
18、《四章》《﹡五石之瓠》知识点梳理
19、给人的情趣和诗味是浓醇、深长的。上句是视觉画面——秋夜星空一只孤飞的雁,下句是听觉意象——千家万户的砧杵之声,上下句的串联迭合,不但鲜明准确地描绘了秋夜景色的典型特征,而且构造了一幽怨凄清的意境。
20、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以“金戈铁马”来借代精锐的部队)
五、借代手法的古诗名句
1、增添文句意蕴,丰富诗歌的内容,增强表达效果,增强说服力
2、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唐·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3、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一时想到这些,仅供参考。
4、今昔对比,寓情于景。飞入百姓家的燕子,过去却是栖息在王谢权门高大厅堂的檐檩之上的旧燕。“旧时”两个字赋予燕子以历史见证人的身份。“寻常”两个字又特别强调了今日的居民是多么不同于往昔。从侧面落笔,含蓄表达诗人对沧海桑田、荣枯盛衰的感慨。
5、浮萍破处见山影,小艇归时闻草声。(张先《题西溪无相院》)
6、成语归纳解析五:多义成语
7、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赏析语言
8、以设问开篇,点明题旨,领起下面分层次地叙述三国人物的英雄业绩。
9、2021高二语文期末测试题
10、“吴钩”借代武器,“带吴钩”借代从军出征一事.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李白《登金陵凤凰台》“长安”借代朝廷.(“浮云”和“日”运用了借喻的修辞手法,分别指奸佞小人和君王.)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李白《望天门山》以船的一部分“帆”借代船.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李贺《南园》“吴钩”借代武器,“带吴钩”借代从军出征一事.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唐代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11、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
12、2021高三语文模拟题及解析
13、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人物形象
14、对偶句语言凝练,句式整齐,音韵和谐,富有节奏感和音乐美,可以加强语言的感人效果。
15、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唯通:惟)
16、运用对偶手法的佳句?
17、正与侧的结合景物描写可以从正面入手,直接描写景物的特点,使人一目了然;也可以不从正面景物入手,而是从与其有关的侧面景物写起,来揭示该事物的特点,同时还能提供给读者丰富的想象空间。两种方法结合运用,可以使景物的特点,更加鲜明更加突出。如白居易《杨柳枝词》:“一树春风千万枝,嫩于黄金软于丝。永丰西角荒园里,尽日无人属阿谁?”
18、必修上《师说》知识点梳理
19、白描手法白描,原是中国绘画的传统技法之大致接近西洋画法中的速写或素描,其特点是用简练的墨色线条来勾勒画面,赋形写意,不事烘托,不施色彩。这种画法引入到诗歌的创作中,那就是不用形容词和修饰语,也不用精雕细刻和层层渲染,更不用曲笔或陪衬,而是抓住描写对象,用准确有力的笔触,明快简洁的语言,朴素平易的文字,干净利素地勾画出事物的形状、光暗(声响)等,以表现作者对事物的感受。如温庭筠的《商山早行》“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第二联两句诗,就是六个名词(即六种景物)的组合,没有任何修饰语。它集中地表现了早行的辛苦。在鸡鸣声起,残目未落之时,冒着寒霜上路,可见早行辛苦。
20、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六、借代手法的古诗名句
1、“互文”即古代诗文的相邻句子中所用的词语互相补充,结合起来表示—个完整的意思,是古汉语中—种特殊的修辞手法。在古诗词中的运用中一般有两种表现形式;其—是为了避免词语单调重复,行文时交替使用同义词。从这个角度讲与“变文”是—致的,这种互文的特点是在相同或基本相同的词组或句子里,处于相应位置的词可以互释。这样可以从己知词义来推知另一未知词义,如“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涉江》),其中的“用”和“以”处相应位置,由此可推知“以”就是“用”的意思。又如“求全责备”这—成语,其中“求”与“责”处于相应位置,由此可推知“责”就是“求”的意思。这类互文是容易理解和掌握的。
2、秦时明月汉时关(《出塞》)其中“秦”与“汉”互补见义,即明月仍是秦汉时的明月,山关仍是秦汉时的山关,以此来映衬物是人非。并非明月属秦关属汉。
3、化物为人,亲切自然;生动活泼,具体形象
4、如高适的《燕歌行》:“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以战士死在沙场与将帅纵情声色进行对比,形象鲜明,揭露深刻。
5、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唐·杜牧《赠别》)
6、如王维的《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诗人王维不愧描写山水的高手,动静结合是其主要写景手法之一。诗人在描绘的景物中,静中有动,以动衬静,动静结合,构成动人的意境。第二联写物,“明月松间照,”是静景,是所见,写的是月光透过松枝洒遍大地;而“清泉石上流”,是动景,是所闻,动静融为一体,构成一副清幽可爱的风景画。第三联是诗人用“竹喧”烘托山静,是所闻,用“莲动”衬托水幽,是所见,见闻交错,“喧”“幽”互衬,颇具艺术感染力。
7、动与静的结合在中国古代诗歌里,诗人们为了创设意境,特别注意动态描写,动静结合是常用的一种写景手法。在这种手法的运用中,诗人往往独出心裁,“每着一字”,而使“境界全出”。比如像贾岛《题李凝幽居》的“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的“推”“敲”选用,王安石《泊船瓜洲》的“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字的形容词用作使动动词,都是动态描写的一些典范,在动词的使用上作了不少文章。但作为动静结合的写景方式,往往是在一种意境里描写动态与静态,并且往往是以静为主,以动衬静的方式,形成意境和形象的和谐统一。因此,动静结合的写景手法,往往与衬托又不可截然分开。
8、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9、运用对比手法的佳句?
10、作者写“倚天绝壁,直下江千尺”,意在表达天地间山川的雄奇壮美之景;而写“天际两蛾凝黛,愁与恨,几时极”则突出远山的秀美,表达词人内心的悲苦。
11、于是把两个事物在上下文只出现一个而省略另一个,即所谓“两物各举一边而省文”,以收到言简意繁的效果。
12、为杜甫点化,在《咏怀五百字》中写出:
13、联想和想象:联想是由某人或某事物而关联性地想起其他相关的人或事物。这里“其他相关的人或事物”是已经客观存在的。如温庭筠的《咸阳值雨》:“咸阳桥上雨如悬,万点空蒙隔钓船。还似洞庭春水色,晓云将入岳阳天。”想象是由某人或某事物而创造性地想出其他具体形象或情景。这里“其他具体形象或情景”原本是不存在的,是人的主观的创想。如陈陶的《陇西行》:“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14、必修上《赤壁赋》知识点梳理
15、点面结合:广镜头为面,特写镜头为点;粗线条勾勒多为面,细笔描绘多为点。如柳宗元的《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16、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事物形象
17、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宋·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18、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宋代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19、对比即把两种对立的事物或者同一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放在一起,相互比较。运用对比,或使对立的事物的矛盾鲜明突出,揭示本质给人深刻启示;或使事物对立的两个方面互相映衬,相得益彰,给人深刻印象。
20、敬请关注醉月诗苑ylpzzysy,邮箱1451057278
1、雨洗娟娟净,风吹细细香。(杜甫《严郑公宅同咏竹》)
2、运用设问手法的佳句?
3、下面类似的句子就不一一分析了。
4、例如温庭筠《商山早行》中的佳句:“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全句由十个纯名词构成六个意象,叠映出商山黎明之前的一幅完整的画面:残月高悬,雄鸡清声;茅房客舍,思归心切的客人早早地起来赶路,谁料,板桥横渡,冷霜冽冽,一行足印,真是“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了。整句诗仅由叠加的六个意象来突出“早行”二字,不着一闲词,尽得“早”之风流韵味。区区十个字,不仅有景有情,而且还有动态的叙述,妙就妙在没有一个动词。如果写作“鸡鸣茅店月,人行板桥霜”,意思也许是完整的,但也就不会传诵至今了。
5、夕阳欲颓,沉鳞竞跃——陶弘景《答谢中书书》凡曝沙之鸟,呷浪之鳞,悠然自得,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袁宏道《满井游记》沙鸥翔集,锦鳞游泳。——范仲淹《岳阳楼记》
6、“情更切”变成了“情更怯”,“急欲问”变成了“不敢问”。这是在“岭外音书断”这种特殊情况下心理矛盾发展的必然。透过“情更怯”与“不敢问”,读者可以强烈感触到诗人此刻心里抑制的急切愿望和由此造成的精神痛苦。这种抒写,是真切、富于情致和耐人咀嚼的。
7、明考型,就是直接要求答出表达技巧,题干中明确含有“表达技巧”“修辞手法”“抒情手法”“表现手法”等信息。
8、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唐·杜甫《绝句》)
9、以“金戈铁马”代指精锐的部队。
10、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唐·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11、“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林逋《山园小梅》)
12、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唐·崔护《题都城南庄》)
13、互文是古汉语中一种特殊的修辞手法。在古诗词中出于字数的约束、格律的限制或表达艺术的需要,必须用简洁的文字,含蓄而凝炼的语句来表达丰富的内容。
14、“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15、指出此种修辞手法有何效果,表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
16、梅的花先叶而开,又往往两朵齐出,或呈淡红,或呈粉白,用少女的双腮比拟它,可谓一字传神。“已觉春心动”,既像是说大自然透出了春的信息,又似景物触动了词人缕缕春愁。
17、把内容紧密关联、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的几个句子或短语接连说出来。
18、古典诗词中的7种写景手法
19、诗词中常见的写景手法比喻、拟人、夸张、借代等修辞手法。衬托(正衬、反衬)、对比、烘托(即正衬)、色彩渲染、绘形绘色、名词列锦(意象叠加)、白描等的表现手法。动静结合(以动衬静、以动写静、以静写动)、正侧结合、虚实结合、点面结合、远近结合。(注意)“写景手法”和抒情方式(直接和间接两大类,又分很多的手法)不能混淆。“写景手法”是写景的方法。抒情方式是指抒情的方法。
20、2021新高考语文Ⅰ卷(山东)及答案
1、生动活泼,使事物形象鲜明,利于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