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描写诸葛亮的古诗词名句138句文案

admin 心情说说 2023-10-24 09:36

一、描写诸葛亮的诗句古诗

1、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惠崇〈春江晚景〉》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辛弃疾《西江月》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李白《朝发白帝城》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李白《送孟浩然之广东省陵》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浣溪沙》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杜甫《绝句》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辛弃疾《西江月》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晏几道《临江仙》。

2、而杜甫的晚年更是“亲眼见证”了诸葛亮的功绩。杜甫曾数年居住于巴蜀之地,而作为蜀都丞相的诸葛亮自然也是在四川省内活动,巴蜀人民更是将诸葛亮奉为巴蜀之地的“保护神”。如此情况之下,杜甫写下许多歌颂他的篇章也就不足为奇了。

3、才华超绝与伊尹吕尚难分高下,指挥千军万马非曹参萧何能比。汉朝的气运已经衰落难以恢复,他意志坚决终因军务繁忙殉职。

4、其中,最为出名的莫过于那一首在巴蜀期间所写下的《蜀相》——“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5、首联“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前一句“丞相祠堂何处寻”是自问。这里不称“蜀相”,而用“丞相”二字,使人感到非常亲切。特别是其中的“寻”字,表明此行是有目的的专程来访,而不是漫不经心地信步由之;又因杜甫初到成都,地理不熟,环境生疏,所以才下了这样一个“寻”字。这个寻字有着丰富的含义,它还有力地表现出杜甫对诸葛亮的强烈景仰和缅怀之情,并因人而及物,同时也表明丞相祠堂是诗人渴望已久、很想瞻仰的地方。

6、但是最著名的,也是最经典的就是这首《蜀相》,在历代咏赞诸葛亮的诗文中,堪称绝唱。而纵观全诗,杜甫之所以格外推崇诸葛亮,根本原因在于杜甫自己身上也流淌着一腔热血,

7、功盖三分国,名高八阵图。

8、诸葛亮未显达之时,是谁对他最为赞许呢,就是博陵的崔州平。

9、余亦草间人,颇怀拯物情。

10、颈联两句写的是诸葛亮去世之后,蜀国的悲惨状况,不仅君主刘禅无能,而且还有奸臣从中作祟。“千里山河轻孺子”,说的是后主刘禅听信奸臣的谗言,主动投降,轻易将蜀国的大好江山抛弃。

11、在割据混战的初期,曹操占据兖州、豫州(山东南部、河南),袁绍占据冀、青、并、幽四州(河北省、辽宁省、山东省、山西省及河南省北部),刘表占据荆州(湖北、湖南省),孙策占据江东(长江下游),刘焉、刘璋父子占据益州(四川)。

12、东汉末年,群雄纷起,龙争虎斗。

13、朋友们,你们还知道哪些不知名的好诗呢?欢迎留言哦。

14、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15、三国鼎立你建立了盖世功绩,创八阵图你成就了永久声名。江水东流推不转你布阵石头,千古遗恨你灭吴失策功未就。

16、鱼水三顾合,风云四海生。武侯立岷蜀,壮志吞咸京。

17、分享一句你最喜欢的杜甫诗句吧~

18、在晚年遇到了您二位像崔州平和崔瑗这样的朋友,华发之际同衰共荣。

19、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20、因此先帝就去隆中拜访诸葛亮,总共去了三次,才见到诸葛亮。于是刘备叫旁边的人退下说:“汉室的统治崩溃,奸邪的臣子盗用政令,皇上蒙受风尘遭难出奔。我不能衡量自己的德行能否服人,估计自己的力量能否胜任,想要为天下人伸张大义,然而我才智与谋略短浅,就因此失败,弄到今天这个局面。

二、描写诸葛亮的古诗词名句

1、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

2、后来遇到兵败,在兵败的时候接受任务,形势危急之时奉命出使,从这以来二十一年了。先帝知道我做事小心谨慎,所以临终时把国家大事托付给我。接受遗命以来,我日夜忧虑叹息,只怕先帝托付给我的大任不能实现,以致损伤先帝的知人之明,所以我五月渡过泸水,深入到人烟稀少的地方。

3、“阴居阳拂”指的是蜀汉将要被宦官搞得乌烟瘴气,这里所说的就是黄皓,黄皓玩弄权术,正色匡主,刘禅最终被司马昭抓住,黄皓需要付很大责任。

4、天宝六载(747年),年龄已经到了35岁的杜甫才想到进京城求取功名,然而一件偶然的事件发生却奠定了他一生霉运的基调。原来当时唐玄宗突发奇想诏天下“通一艺者”到长安应试,只要你有一技之长,都可以来应征,算是唐朝版的“达人秀”。这本来是件好事,但由于这次主持活动的是奸相李林甫,他编导了一场“野无遗贤”的闹剧,结果参加考试的士子全部落选,大诗人杜甫亦在海选的名单上。这也让他第一次见识到了官场的黑暗与复杂。

5、“问是谁家墓,田疆、古冶子。力能排南山,文能绝地纪”为第二层。作者就读者的思路,提出“谁家墓”这个问题,接着明白作答,是田开疆、古冶子的坟墓,当然也包括公孙接的墓在内,因限于诗句字数给省去了。在解了读者的疑团之后,接着,进一步写了三勇士的才干:就武来说,他们的膂力能推倒南山;就文来说,他们能尽知天地间的一切。这里有大量的潜语。三勇士文武兼善,实为国家的栋梁。但未尽其才而长眠地下,何等可惜!缅怀他们的英雄业绩,令人肃然起敬;追忆他们临难前的正直慷慨,催人泪下。读者难以压抑愤懑之情,不禁要问:“他们究竟犯了什么罪?”

6、全诗平淡自然,写景状物形象明朗,以咏古迹为主而隐含咏怀。

7、公元221年(蜀汉章武元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任命诸葛亮为丞相,“蜀相”的意思是蜀汉国的丞相,诗题“蜀相”,写的就是诸葛亮。杜甫虽然怀有“致君尧舜”的政治理想,但他仕途坎坷,抱负无法施展。他写《蜀相》这首诗时,安史之乱还没有平息。他目睹国势艰危,生灵涂炭,而自身又请缨无路,报国无门,因此对开创基业、挽救时局的诸葛亮,无限仰慕,备加敬重。

8、奸雄曹操守中原,九月南征到汉川。风伯怒临新野县,祝融飞下焰摩天。

9、亮答曰:“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

10、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11、但金子总会发光。在此后的一千多年中,著名的诗人诸如元稹、韩愈、李商隐、王安石、苏轼、陆游、辛弃疾等名家,其诗歌无不是受其影响的。纵使生前无名,死后名留青史,影响一代又一代的后人便已然是最大的慰籍了。

12、武侯当此时,龙卧独摧藏。

13、虽然杜甫诗歌造诣极高被后人尊称为“诗圣”,但是杜甫的仕途却非常坎坷,屡试不第,最终为了谋取功名杜甫竟然客居长安十年之久。杜甫困居长安期间,不断向权贵投诗,希望得到他们的赏识推荐,但收效甚微。40岁那年,也就是京漂了6年之后,他进献的《三大礼赋》终于受到了唐玄宗的赞许,命其待制集贤院。可等到分配官职时,主试者仍为李林甫所以他又没有得到官职,还是只能等候任用。这一等又是数年,直到44岁时才被授了个八品小官右卫率府胄曹参军。

14、这其实也不难知道,因杜甫从小受的便是儒家思想的教育,同多少仁人志士一般有“立志以天下为己任”的抱负。杜甫更是有过“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决心,其忧国忧民的情怀可见一斑。

15、一天浓雾满长江,远近难分水渺茫。骤雨飞蝗来战舰,孔明今日伏周郎。

16、这首诗歌一如既往地歌颂了诸葛亮,但为何能够成为名篇,诗歌最后的14字又是为何成为千古名句呢?

17、颔联既是写时运问题,实际也是对诸葛亮一生的概括。时机到来,诸葛亮风流倜傥,指挥若定。你看这赤壁之战,诸葛亮联合东吴,借助东风,用火攻一举打败了曹操。这个时候连东风和长江天堑这些天地之物都会来帮忙。

18、科举考试可以说,那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不是人人都能够顺利通过的。有的人努力了,加上好的时机和运气,他成功了。所谓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19、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20、隐居求其志,行义达其道,王业偏安炎汉恨三足鼎立;扶六尺之孤,寄百里之命,鞠躬尽瘁大星落五丈原头。同治五年(公元1866),知沔县事(知县)浙江莫增奎题诸葛亮深居不仕为追求自己的志向,多行义事为达到道德标准。他恨的是汉代的帝业编居一方,不能统成为三分天下;诸葛亮受托孤之命而扶持幼少的君主,摄一国之政事全力辅佐蜀汉帝业。谦恭谨慎,不辞劳苦,死在了五丈原头。3>.勉县武侯祠

三、关于写诸葛亮的诗句大全

1、我也是一个布衣之士,胸怀报国忧民之情。

2、众所周知,唐朝是我国历史上又一空前强大统一的王朝,自唐高祖李渊创世开国以来,历经二十一代君王(享国289年),成为中国历史上统一时间最长,国力最强盛的朝代之一。在唐朝鼎盛时期不仅物质富庶繁华,而且文化也是极其繁荣,著名的诗歌更是发展到了封建社会的顶峰,成为中华诗歌史上高度成熟的黄金时代。据全唐诗不完全统计,在整个唐朝时期共产生了两千多位有名望的诗人,近五万多首诗歌佳作更是让其冠绝古今,一直被世人传颂。

3、正是因为看惯了朝堂的黑暗,长安的繁华和落寞,他开始思考治国安邦理政之法,成都是千年贤相诸葛亮的故国,他经常参拜古迹,并写下了蜀相,其中最后一句:“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更成了千古绝唱。

4、李白的“诸葛武侯传书怀赠长安崔少府叔封昆季”:

5、罗隐想到自己有着同样的命运,虽有一腔热血却屡试不中,这样报国无门,永远也实现不了自己的政治理想。他在惋惜诸葛亮的同时,也在为自己感叹,于是提笔写了下面这首诗。

6、让我们的友谊像管仲和乐毅一样在历史上千载传名。

7、这首诗把目光放在了破曹英雄周瑜的身上,高度赞扬了周瑜的文韬武略,认为周瑜谋略更胜一筹,在开战前就奠定了胜利的局面,挫败了曹操的百万雄师。

8、伊尹、吕尚难分伯仲,不相上下,指挥军队作战镇定从容,让萧何曹参都为之失色。汉朝帝位转移是因为运气,诸葛亮也难以复兴,但他意志坚决,因军务繁忙而鞠躬尽瘁。

9、后句写出诗人所观景象,那是诸葛武侯祠的外景,为全诗渲染了静谧、肃穆的气氛。

10、如有作恶违法的人,或行为忠善的人,都应该交给主管官吏评定对他们的惩奖,以显示陛下处理国事的公正严明,而不应当有偏袒和私心,使宫内和朝廷奖罚方法不同。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人,都是善良诚实、心志忠贞纯洁的人,他们的志向和心思忠诚无二。

11、就这样杜甫几经辗转,最后到了成都,在朋友严武等人的帮助下,在城西浣花溪畔,建成了一座草堂,世称“杜甫草堂”,过着寄人篱下生活。

12、项脊生曰:“蜀清守丹穴,利甲天下,其后秦皇帝筑女怀清台;刘玄德与曹操争天下,诸葛孔明起陇中。方二人之昧昧于一隅也,世何足以知之,余区区处败屋中,方扬眉、瞬目,谓有奇景。人知之者,其谓与坎井之蛙何异?”

13、最后一句“日月丽天”,从字面意思上来说就是“曌”字,这是武则天后来的名字,武皇登基,似乎早有预言。

14、可以说家境优越的杜甫自幼就受到各种文化艺术的熏陶,这也为他日后的诗歌创作有很大的影响。当时的社会名流看到他的诗词歌赋,都夸奖他有班固、扬雄之风。由于年少成名,杜甫对自己的前途也是非常自信,所以他没有像大多数读书人那样去考科举,而是像李白那样背着一把剑,游荡江湖,广交朋友。青年时期的游历生涯也让其留下了许多名篇,其中像《望岳》便是他早期的杰作,结尾那两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无疑流露出少年时代不平凡的抱负。

15、因此,诸葛丞相便成了杜甫眼中的“救世主”,推崇备至便是自然的了。这是《蜀相》中杜甫抒发的无奈悲闷,也是对那个匡扶社稷的诸葛丞相的崇拜。实际上,杜甫还表达了更深一层的感情,那便是忧国忧民的无力感。

16、福移汉祚难恢复,志决身歼军务劳。

17、唐代诗人章碣的《焚书坑》立意巧妙,虽然不太出名却有佳句传世:竹帛烟销帝业虚,关河空锁祖龙居。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

18、若非先主垂三顾,谁识茅庐一卧龙。

19、抛掷南阳为主忧,北征东讨尽良筹。

20、崇拜源于渴望,不得赏识下的苦闷

四、描写诸葛亮的古诗有哪些

1、这首诗不仅仅表达了杜甫对诸葛亮的万般敬意崇拜,更是对自己遭遇的苦闷,以望当权者能够赏识他,实现他匡扶天下的抱负。然,也正是因为其仕途的坎坷,杜甫才流返于社会底层,去探那民间疾苦、战争黑暗,从而书写下了那一首首脍炙人口的现实主义诗歌,千古传颂。

2、徐庶拜见刘备,刘备很器重他,徐庶对刘备说:“诸葛孔明这个人,是人间卧伏着的龙啊,将军可愿意见他?”刘备说:“您和他一起来吧。”徐庶说:“这个人只能你去他那里拜访,不可以委屈他,将军你应该屈尊亲自去拜访他。”

3、野哭几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依依漫寂寥。

4、陆困泥蟠未适从,岂妨耕稼隐高踪。

5、千里山河轻孺子,两朝冠剑恨谯周

6、司马温公挽诗·孔武仲

7、隆中周围的地理环境的描写:“山不高而秀雅,水不深而澄清;地不广而平坦,林不大而茂盛;猿鹤相亲,松篁交翠。”描写诸葛亮家内外陈设的古诗:“修竹交加列翠屏,四时篱落野花馨;床头堆积皆黄卷,座上往来无白丁;叩户苍猿时献果,守门老鹤夜听经;囊里名琴藏古锦,壁间宝剑挂七星。”

8、何人先见许,但有崔州平。余亦草间人,颇怀拯物情。

9、亲近贤臣,疏远小人,这是前汉所以兴盛的原因;亲近小人,疏远贤臣,这是后汉之所以衰败的原因。先帝在世的时候,每逢跟我谈论这些事情,未尝不叹息而痛恨桓帝、灵帝时期的腐败。

10、诸葛武侯在岷蜀佐助刘备立国,其凌云攻志,直吞咸京。

11、比如这首写景色的诗:“梅花开尽雪飘零,杨柳青青春水生。一夜东风吹雁过,江南江北故乡情。”

12、杜甫如此崇拜诸葛丞相无疑是与他所处的时代有着莫大关系的。

13、尤其是最后14字更是对诸葛亮一生的概括,一句“出师未捷身先死”,让全诗的意境陡转直下,让人悲叹不已。最后杜甫言“长使英雄泪满襟”,这不仅是为诸葛亮一人而垂泪,而是为当时无数诸葛亮一样的空有抱负却没功成的人垂泪。

14、孔明妙算胜孙庞,耿若长星照一方。进退行兵神莫测,陈仓道口斩王双。

15、崎岖巴汉间,屡以弱攻强。

16、群盗伺昏黑,联翩各飞扬。

17、虽知天定三分鼎;犹竭人谋六出师。清.麦凤岐题诸葛亮虽然知道魏、蜀、吴三国鼎立是不可抗拒和改变的客观规律;但是,他仍然竭尽人为的谋略,六出祁山进行伐魏而力求统一。

18、说起描写诸葛亮的诗词作品,当首先想到诗圣杜甫,这位就是诸葛亮的小迷弟,以诸葛亮为主人公或者提及诸葛亮的诗有二十多首,我下面选择的几首,都是以诸葛亮为主人公歌颂的诗。

19、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20、前书案,后笔峰,看几亩青畴,数千载隆中宛在;襟军山,带沔水,留一抔黄土,四百年汉祚犹新。虚白道人李复心从前面的书案梁,到后面的笔峰山,看起来武侯墓只有几块葱郁的土地,但数千年来,使人觉得仿佛古隆中就在这儿;武侯墓襟连定军山,旁带沔水,留下了诸葛亮一捧黄土之坟,在四百年来的汉代国统制度中,好象是十分新鲜的事情。

五、描写诸葛亮的诗句古诗大全

1、中国历史上最忘恩负义的六个皇帝,刘邦只能排倒数,第一实至名归

2、 唐·李白汉道昔云季,群雄方战争。

3、希望陛下能够把讨伐曹魏,兴复汉室的任务托付给我,若不能完成,就治我的罪,(从而)用来告慰先帝的在天之灵。如果没有振兴圣德的建议,那就责备郭攸之、费祎、董允等人的怠慢。来揭示他们的过失;

4、野哭几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

5、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6、欲思其利,必虑其害,欲思其成,必虑其败

7、直到安史之乱前夕,杜甫得一个小官职——看守兵甲器械以及管理门禁钥匙。然,当叛军攻入长安城门,大唐王朝的荣光一朝败落,那当权者唐玄宗却携贵妃逃往成都,鼎盛的开元盛世成了云烟。

8、首诗用词典雅,意思明白,对仗也比较工整。虽然诗中的意趣有些及时行乐的消极思想,但从某个方面来说也有珍惜眼前的意思,让人回味不停,一见倾心。

9、所谓“诗圣”,就是诗歌领域的圣人,中国三千多年诗歌史上得此殊荣的只有杜甫一人。杜甫死后其诗被韩愈、元稹、白居易等人的大力揄扬。

10、我们都是寄意于经国济民,结成了兄弟般的朋友。

11、纵观历代诗人,确实大多数都时运不济、命途多舛,如七步成诗的曹植、赐金放还的李白、生不逢时的李贺、变法失败的王安石、陷入乌台诗案的苏东坡等等,可谓数不胜数。

12、您看直木不可以做车轮,曲木不能够当椽子,这是因为人们不想委屈它们原来的本性,而让它们各得其所。所以士、农、工、商都各有自己的专业,都能以达到自己的志向为快乐,这一点只有通达的人才能理解,它应该是在您意料之中的。不能够因为自己喜爱华丽的帽子,而勉强越地的人也要去戴它;自己嗜好腐烂发臭的食物,而把死了的老鼠来喂养鸳雏。

13、纵观历代诗人,确实大多数都时运不济、命途多舛,如七步成诗的曹植、赐金放还的李白、生不逢时的李贺、变法失败的王安石、陷入乌台诗案的苏东坡等等,可谓数不胜数。甚至可以说,大凡有才华有抱负的诗人皆命运波折,难以实现理想抱负,唯有寄情诗词文赋。杜甫虽然官场不得志,但那种立身群众中,与百姓同忧乐,替人民呼号,为黎庶请命,在这方面他亦是中国知识分子永久的楷模。

14、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

15、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我们控制不了时运,但是我们可以选择顺势而为。

16、刘备先后依附公孙瓒、陶谦、曹操、袁绍后来又到荆州投靠刘表,企图以“帝室之胄”的身份,用“恢复汉室”的名义,广揽人才,称雄天下。

17、千里山河轻孺子,两朝冠剑恨谯周。

18、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千百年来众多好诗流传在人间。而除了大诗人大作品外,还有很多好诗没有被大家所了解。

19、剑江春水绿沄沄,五丈原头曰又曛。

20、如果大家有兴趣,不妨去了解一下《马前课》这部作品,其中很多预言经过解读,确实跟朝代一一对应,也似乎都有实现。

六、描写诸葛亮的诗句古诗

1、④二桃杀三士:公孙接、田开疆、古冶于是春秋时代齐景公的三位勇士。有一次他们经过县衙跟前没有行礼,晏子便向景公进谗言,说三人不守法度,应惩治他们。便设计借景公之名给三位勇士送去两个桃儿,叫他们依功劳大小吃桃。公孙接、田开疆先说功劳而拿到桃。古冶于说出更大的功劳,要两人拿出桃子。二人惭愧地自杀了。古冶子得到桃子,想到另二人已死,便觉得独自一人活着无意思,也自杀了。

2、其实相比诸葛亮,赤壁之战的更主要的功臣当属周瑜,羽扇纶巾也是苏东坡用来形容周瑜的英姿的。

3、纵观杜甫早期的诗歌,不难发展他也曾颇具野心抱负。那一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言壮语可谓是年轻时候的杜甫的真实写照。遗憾的是,杜甫并没有如李白一般,纵使没有活计也能游山玩水。

4、诗歌的首联,写的就是诸葛亮应刘备三顾茅庐之邀,离开南阳郡隆中的隐居之地,下山去辅助刘备建立千古帝业,为他排忧解难。“抛掷”一词,反映了诸葛亮对故土和亲人既恋恋不舍,又义无反顾。

5、而“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两句诗写的是诸葛亮兴复汉室中断而死,遗憾抱负之情。古往今来,多少志士仁人、英雄豪杰皆是如此,实在令人潸然泪下,无数人争相引用,终成脍炙诗篇,为无数中学生所朗读学习。

6、战乱的消息传来,千家万户哭声响彻四野;渔人、樵夫们在好几个地方唱起了民歌。像诸葛亮和公孙述这样的历史人物,无论是贤还是愚都终归黄土;我眼前的这点寂寥又算得了什么呢。

7、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徐州琅琊阳都人,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文学家、书法家、发明家。其散文代表作有《出师表》、《诫子书》等。,曾发明木牛流马、孔明灯等,并改造连弩,叫做诸葛连弩,可一弩十矢俱发。诸葛亮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忠臣与智者的代表人物。

8、何人先见许,但有崔州平。

9、最后我们要说,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却声名远播,且对中国文学和日韩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0、虽然杜甫诗歌造诣极高被后人尊称为“诗圣”,但是杜甫的仕途却非常坎坷,屡试不第,最终为了谋取功名杜甫竟然客居长安十年之久。

11、孙权占据江东,已经历三世了,地势险要,民众归附,又任用了有才能的人,孙权这方面只可以把他作为外援,但是不可谋取他。

12、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13、东汉末年,群雄纷起,龙争虎斗。争王图霸之业未立,各自割据称雄。刘备像汉光武一样一挽汉朝之颓运,得到了孔明这条“卧龙”的辅佐。诸葛亮在南阳之时,亲自躬耕于陇亩之中。刘备三顾诸葛亮于卧龙岗茅庐,如鱼之得水,叱咤风云于天下。诸葛武侯在岷蜀佐助刘备立国,其凌云攻志,直吞咸京。诸葛亮未显达之时,是谁对他最为赞许呢,就是博陵的崔州平。

14、他一生心血都用在写诗上,其诗具有坚实的内容,纯真的热情,深沉的激愤,凝重的格调,从这方面说他又是诗人学习的榜样。

15、猿鸟犹疑是惊畏丞相的严明军令,风云常常护着他军垒的藩篱栏栅。诸葛亮徒然在这里挥笔运筹划算,后主刘禅最终却乘坐邮车去投降。孔明真不愧有管仲和乐毅的才干。关公张飞已死他又怎能力挽狂澜?往年我经过锦城时进谒了武侯祠,曾经吟诵了梁父吟为他深表遗憾!

16、罗隐的《筹笔驿》这首诗也告诉我们,人的一生固然要拼搏,要建功立业,去实现自己的最大价值,但不是所有人都能够成功的。能力重要,机遇时运更不可忽略。

17、杜甫生于唐朝的开元盛世时期,也可谓是繁荣至极,然,这个盛世却是急转直下的,也就注定了杜甫的后半生是难以顺遂的。

18、罗隐也有首“筹笔驿”:

19、可惜您却出师征战病死军中,尝使古今英雄感慨泪湿衣襟。

20、但是诗人却无心观景,所以是「自春色」、「空好音」,至于为什么无心观景,颈联、尾联给出了答案。

1、归根究底,杜甫对诸葛亮的种种敬佩、羡慕之情的背后还是对山河破碎的悲壮和百姓生活于黑暗之中的痛惜。在晚年杜甫的诗歌中,其主要内容也并非是感慨自身遭遇的不幸,更多的是对社稷苍生苦难的悲痛。

2、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3、③冢:zhǒng,坟墓。

4、将军向宠,性格和品行善良公正,精通军事,从前任用时,先帝称赞他很有才能,因此众人商议推举他做中部督。我认为禁军营中的事,都拿来跟他商讨,就一定能使军队团结一心,不同才能的人各得其所。

5、这首诗的题目筹笔驿是一个地名,位于现在的四川省内,著名谋士诸葛亮曾经在这里驻军筹划。有一次,罗隐路过此地,想到了诸葛亮的生平,因而生出了时运不济之感,于是写下了这首诗。

6、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7、因为这一联是全首诗的重点和核心,所以诗人从开篇起便暗运斧斤,不断蓄势,一路盘旋,到此才着力点明,并用了浓重的笔墨。这也正合乎律诗中间二联“宜乎一浓一淡”的写作法则。这一联同时还是杜甫以议论入诗的范例。本来,以抒情为主是诗歌的显著特征,一般并不夹有议论。但是杜甫在这方面却打破了常规,而常以议论入诗,这不仅使他的诗歌内容有了特色,还体现了杜诗的一种技巧。

8、“火上有火”是为“炎”,司马炎下令魏元帝禅让,最终司马炎建立晋朝。“光烛中土”将东吴最后一代皇帝活捉后,晋朝统一天下。

9、诗人称颂了三国时刘备和诸葛亮君臣一体的亲密关系,抒发了自己不受重用抱负难展的悲怨之情。

10、生为兴刘尊汉室;死犹护蜀葬军山。光绪庚辰(公元1880)冬,蜀州(今四川崇庆县)李士瑛题诸葛亮生前一切都是为了兴复刘氏帝业而尊敬事奉蜀汉王室;诸葛亮死后仍然为保护蜀汉国土和事业而遗命葬汉中定军山下。

11、不傲才以骄人,不以宠而作威。

12、记得《增广贤文》里有一句话,运去金成铁,时来铁似金。所以万一时运不济,就不要强求,不要不甘心。钻牛角尖,放不下,这样反而会伤害身体。要像罗隐那样,自己跟自己和解,退一步海阔天空。

13、有的人虽然也是头悬梁锥刺股,三更灯火五更鸡,但是时运不济,屡试不中,总是爬不过这座关山,迈不过这个独木桥。他们掉到河里,遍体鳞伤。有的甚至想不开,和自己过不去,酿成悲剧。

14、首联前半句,不写「蜀相」而写「丞相」,非常亲切,又着一「寻」字。表明此行是有目的专程拜访的。

15、鱼水三顾合,风云四海生。

16、诸葛亮便是三国一位名士,他虽然不像关羽、赵云等人出征打仗,但却坐在后方运筹帷幄,诸葛亮是杰出的政治家、发明家,他集忠、义、智、勇于一身,是三国时期的代表人物。他不但是刘备的谋士,同时他还是一位著名的“预言家”。

17、东汉末年三分天下,魏蜀吴三国鼎立,乱世出英雄,在三国时期,出现了很多优秀人物,他们的精神令人敬佩,并且青史留名。

18、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