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前后呼应的诗句
1、清明时节,天阴雨下,又是寒食禁火,万户无烟,我这空荡荡的屋子里,显得倍加冷清。此句营造了诗人深处环境的萧索、凄冷的氛围。
2、在南国优美的田野中、明净清浅的小河边,一种常见的水禽被人尊为水边隐士、江田长者的白鹭,出没其间把乡居生活点缀得特别富有情趣。郭沫若以其特殊的观察力,对白鹭进行了热情的讴歌。
3、每当看到难成眷属的爱情时,我们总会忍不住叹一句:向来情深,奈何缘浅。
4、我虽看着这春潮涌动的春江和自由翻飞、悦耳欢啼的黄莺之景象,但是只有我孤身一人坐在这里欣赏。此句虽描写了美好的景象,但无心欣赏,表达了诗人的寂寞和惆怅之情,也为下句直接抒情——想念诸弟做铺垫衬托。
5、别来春半,触目柔肠断。
6、一池荷莲伴翠柳,蛙鸣蝉叫欢声喧。
7、清明•古诗词赏析立夏•古诗词赏析
8、所有景物描写,都是为了烘托戍卒的心情,有了前面的层层铺垫,最后用“愁绝”二字点明,更显得心情特别沉重而有力。
9、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10、第一步:判断两则诗歌的作者是否相同,题材是否相似或相同。
11、大概过了一刻钟,办公室来了一位45岁左右的中年妇女,凌乱的头发,微微喘着气,着一条褪色了的牛仔裤,和一双褶皱不堪,鞋面上还沾着几处泥土的球鞋这句与我知道了她是个个体户,两个大女儿在读大学,小女儿读中专,生活很是拮据呼应吗回答:呼应,衬托出中年妇女十分贫困,为下文突出妇女帮助他人做铺垫
12、大暑•古诗词赏析立秋•古诗词赏析
13、词人在现实中知音难遇,欲诉无门,唯有通过这种幻想的形式,才能尽情地抒发胸中的愤懑,怀才不遇是中国传统文人的命运。李清照虽为女流,但作为一位生不逢时的杰出文学家,她也有类似的感慨。
14、但聚散总有时,愿我们都能珍惜眼前人。
15、海门深不见,浦树远含滋。
16、词一开头,便展现一幅辽阔、壮美的海天一色图卷。这样的境界开阔大气,为唐五代以及两宋词所少见。写天、云、雾、星河、千帆,景象已极壮丽,其中又准确地嵌入了几个动词,则绘景如活,动态俨然。
17、所谓呼应是指在开头和结尾的内容上要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是对同一情况做出解释、说明、交代的。呼应可以使文章浑然一体,更具有突出的作用。注意内容要协调一致,前后呼应。主要包含两层意思:一是两个句子的内容要有内在的联系,要能够互相搭配,互相衔接。二是两个句子的内容和精神实质要一致。譬如,如果前面的句子是歌颂赞扬性的,那么,呼应的句子也必须是歌颂赞扬性的,前后呼应,是指前边的句子与后边的句子在语意上存在相互联系、相互对应的关系。首尾照应是文章照应方法的一种,又叫首尾呼应。所谓照应,则是指对伏笔以及文章前边的内容以至标题作必要的回应。前有伏笔,后有照应,可以使内容更为完整,结构更为紧密。
18、处暑•古诗词赏析白露•古诗词赏析
19、洗完衣服的姑娘们欢声笑语的穿过竹林回家,渔船顺流而下,水中的莲叶跟着摇曳。
20、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二、前后呼应的句子是什么样的
1、五月经历了很长一段时间干旱之后,终于下雨了。
2、春天已过期一大半,满目的飞絮如落梅,落在词人的身上,引起了词人对春天离去的愁思,然后想到远去的人,更加平添了许多的烦恼。离恨就和春天的小草一样,一直蔓延到天涯的尽头。
3、分析手法,揣摩方式
4、本诗具有非常强烈的情景交融特点,全诗具有细腻感伤的情绪流出,在作者的笔下,这些景物也被作者的情感赋予上了哀婉凄美的色彩。俞平伯的这首《幕》虽为新诗,却饶具古典的感伤韵味。
5、前望数千里,中无蒲稗生。
6、诗万首,酒千觞。几曾著眼看侯王。
7、诗人由钟声、山色的感染而勾起内心的幽绪,由那低低的轻问,流露出人生的哀愁和忧伤、清冷与孤独,也表现出诗人心底对人生中那份充满温暖的相互关爱的真挚情谊的热切呼唤。2020年9月《新课程报·语文导刊》
8、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
9、不信你再听王建痛问:三日开箔雪团团,先将新丝送县官。已闻乡里催织作,去与谁人身上着。《蚕簇词》
10、大寒•古诗词赏析立春•古诗词赏析
11、但请你相信:人生的路,没有绝境,只要寻找,总有路可走。人生的情,虽然难守,但总有人陪你终老,再长也不觉得苦。
12、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13、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陆游《剑南诗稿》
14、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15、雨中禁火空斋冷,江上流莺独坐听。
16、二是不同作者相同或相似题材的诗歌。
17、历来评价李商隐的诗作,多说其艳丽和晦涩,但其中很多认识都是皮相之谈,根本不理解其真实寓意。
18、充分展示并利用了汉语以单音节语素为主和以语序为重要语法手段这两大特点,读来回环往复,绵延无尽,给人以荡气回肠,意兴盎然的美感。回文的形式在晋代以后就很盛行,而且在多种文体中被采用。
19、浦:近岸的水面。含滋:湿润,带着水汽。滋,润泽。
20、(注)《死水》写于1926年4月,当时中国的社会正处于大革命的低潮期,在反动军阀的统治下,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再这样腐烂至极的社会里,正义的力量被野蛮的压制,发不出自己的声音。
三、前后呼应的诗句有哪些
1、楚江:指长江,因长江自三峡以下至濡须口,皆为古代楚国境。
2、“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陈子昂在同时期的作品《蓟丘览古赠卢居士藏用》中详细列举了战国时代燕昭王礼遇乐毅、郭隗,燕太子丹礼遇田光等历史事迹,很钦慕当时的那个能够举贤纳仕的时代。陈子昂在这两句中表达了一种生不逢时的感慨,以及那种孤寂落寞的心绪。这两句可以看做是诗人对整个时代的伤感,以及自己怀才不遇的愤懑之情,渲染了一种慷慨悲凉的基调,更是衬托了诗人心中的失意。
3、此文以真诚的笔触描绘了白鹭的生态特征,赞扬了寻常的事物中蕴含着内在美,隐晦地借孤独而优美的白鹭来表达自己的政治追求。全文语言优雅,蕴含深意,用词准确,语言质朴,没有一句直接抒情,却句句含情。
4、“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的意思是:看见云之灿烂就想到(杨贵妃)衣裳之华丽美艳,看见牡丹花之艳丽就想到(杨贵妃)容貌之光彩照人。
5、更可爱的,只这一缕哪!
6、朱敦儒(1081-1159),字希真,洛阳人。历兵部郎中、临安府通判、秘书郎、都官员外郎、两浙东路提点刑狱,致仕,居嘉禾。绍兴二十九年(1159)卒。有词三卷,名《樵歌》。朱敦儒获得“词俊”之名,与“诗俊”陈与义等并称为“洛中八俊”。
7、在唐代,诗人们就已经开始写“词”了,虽然很多作品不如宋词脍炙人口,但也同样经典。
8、24节气古诗词赏析精彩推荐,点击阅读
9、最后两句充满深情,“叹息此离别,悠悠江海行。”想起此次别离,作者便叹息不已,朋友一路远行,即将漂泊于悠悠江海之中,却不知何时才能再次重逢。
10、送别老朋友我情深无限,沾襟泪水像江面的雨丝。
11、颔联:现在身体虚弱的我,也只能端坐在这高堂之上,度过这个清明节了。这句话叙写了诗人因病而不能出去耍的些许遗憾,也因诗人虽名震朝野,众目所瞩,但也从些许迹象中看出形势于己不利,强忍着压抑,无心出去耍。
12、用脚踏的缫车轰鸣作响进入画面,先声夺人地展开了中国丝作业的宏大劳动场景。四月村庄,农人们煮茧的满了镬,卷丝的满了籰,家家缫车响,户户缫丝忙,形象彰显了“富民者,以农桑为本”的古老训条。
13、《白鹭》是近现代诗人、作家郭沫若于1942年10月创作的一篇散文,最初发表于1943年2月《文艺生活》第第四期,后收入小说散文集《波》中。
14、酒不醉人人自醉,此情此景,无人不醉倒在江南的杏花烟雨之中了。
15、小雪•古诗词赏析大雪•古诗词赏析
16、麦哨那篇课文前后呼应的句子:第一二自然段和七八自然段(最后两个自然段)好处:写出了盛夏乡村的美景及孩子们快乐、无拘无束的童年生活。
17、吟万首诗也自在,喝酒千杯也不会醉,王侯将相,哪儿能放在我的眼里?就算是在华丽的天宫里做官,我也懒得去,只想插枝梅花,醉倒在花都洛阳城中。
18、欢喜的拥抱田野里的小草
19、三千锦帐飘香麝,十二长裙散彩云。
20、①韦诗中诗人“独坐”的空宅,凄清寒冷,与室外春江潮涌、黄莺欢啼的景象形成鲜明的对比,使人更添寂寞惆怅,很自然地引出下句“想诸弟”的内容。
四、前后呼应的文章10篇
1、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2、于万物,小满刚刚好。于人生,小满就正好。谦受益、满招损,做人做事,唯俢“小满”,方成“大满”矣。
3、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苏轼《江城子》
4、第二步:明确两则诗歌分别描写了那些意象。
5、李绅《古风二首》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6、苏小妹被丈夫的痴情所感动也作一首回环诗遥寄远方亲人:
7、李商隐是晚唐的一位杰出诗人,他的诗歌继承了诗骚、乐府、建安和齐梁的创作风格,更被北宋的王安石和黄庭坚等人模仿。
8、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
9、接下来,笔者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予以分析,带领读者一起学会鉴赏诗歌情感的方法,体味新诗的美妙:
10、李颀少时家境殷实,后来家道中落,于是发奋读书,虽然担任过县尉,却逐渐厌倦了仕途,却喜与诗友们密切交往。虽然唐代少了一位庸碌的小吏,却多了一位出色的诗人,也让后世可以有幸读到如此佳作!
11、这正是杨贵妃致死的原因所在。“六军不发”,要求处死杨贵妃,说明唐玄宗对杨贵妃的宠爱、迷恋已经引起公愤。这里,诗人用六句话对二人的生离死别进行了描写:“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
12、全词没有出现思乡怀人的字样,但句句都围绕着这一主题,其特点是全用景物烘托的手法,烘托出了戍卒思乡怀人的强烈不安的情绪。
13、无论是古体诗还是现代诗,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都具备一定的形式美与节奏美。虽说并不是所有的诗歌特别是现代诗都能做到,但我们如果把握住这两个特点的话,确实对理解相当一大部分现代诗的情感有巨大的帮助。而且需要注意的是,这些形式与节奏有时候并不是直接显现在表面的,而是具有一定的隐性。只有精细研读,才能够深入把握。
14、回文诗在创作手法上,突出地继承了诗反复咏叹的艺术特色,来达到其言志述事的目的,产生强烈的回环叠咏的艺术效果。有人曾把回文诗当成一种文字游戏,实际上,这是对回文诗的误解。刘坡公《学诗百法》言,回文诗反复成章,钩心斗角,不得以小道而轻之。死后元知万事空的“死”和家祭无忘告乃翁的“祭”相照应。诗的题目是《示儿》,相当于遗嘱,诗人知道人死后万事万物都成空,无畏生死,但因为没有亲眼看到祖国的统一而深深感到遗憾所以只好把希望寄托于后代子孙。于是深情地嘱咐儿子,在家祭时千万别忘记把“北定中原”的喜讯告诉你的父亲。表达的诗人坚定的信念和悲壮的心愿。一“死”一“祭”表达了诗人临终时思想情绪的变化和他的爱国情怀。春花秋月何时了,
15、杜甫《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16、杜甫《春夜喜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17、当悲哀的昨日将要死去,
18、举酒林月上,解衣沙鸟鸣。
19、做人做事,唯俢“小满”,方成“大满”矣
20、春雨潇潇,泛舟江南烟雨中,天空碧蓝,投下一池青翠;杏花摇曳,洒下一片落英。
五、前后呼应的成语
1、旱灾能缓解,百姓盼丰年。
2、这是典型的悲秋之作,秋风、秋月、落叶、寒鸦烘托出悲凉的氛围,加上诗人奇丽的想象,和对自己内心的完美刻画让整首诗显的凄婉动人。
3、天蒙蒙,晨雾蒙蒙笼云涛。银河欲转,千帆如梭逐浪飘。梦魂仿佛又回到了天庭,天帝传话善意地相邀。殷勤地问道:你可有归宿之处?
4、我回报天帝说:路途漫长又叹日暮时不早。学作诗,枉有妙句人称道,却是空无用。长空九万里,大鹏冲天飞正高。风啊!请千万别停息,将这一叶轻舟,载着我直送往蓬莱三仙岛。
5、试分析本诗的写作特色?
6、欲问孤鸿向何处?不知身世自悠悠。
7、李颀和王昌龄都是位卑名高,却在盛唐诗坛占有一席之地。他们才华卓越,年轻时也曾意气风发,王昌龄的诗歌更是感情饱满、内涵深刻,李颀对他也是非常赞赏,这首诗就抒写了离别之情和不舍之意。
8、雁来音信无凭,路遥归梦难成。
9、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10、淹留野寺出,向背孤山明。
11、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12、一帘晚日看收尽,杨柳微风百媚生。
13、来稿请投:shiwenxuexi@1com
14、照应指文章中某些内容和意思在不同部位上互相关照与呼应,此句在本诗中意为意气风发的状态,与此意思相仿的是:夸赴军中宴,走马去如云
15、其意与“学诗谩有惊人句”相连,是词人在天帝面前倾诉自己空有才华而遭逢不幸,奋力挣扎的苦闷。著一“谩”字,流露出对现实的强烈不满。
16、全诗由人及物,融情于景,烘托出诗人到对诸弟、对故园的怀念之情。
17、此为秦观寄予苏小妹回环诗:
18、回文诗,也写作爱情诗,回环诗。它是汉语特有的一种使用词序回环往复的修辞方法,文体上称之为回文体。唐代上官仪说,诗有八对,其七曰回文对,情新因意得,意得逐情新,用的就是这种措辞方法。
19、开头“‘呜卟,呜卟,呜……’田野里,什么声响和着孩子的鼻音,在浓绿的麦叶上掠过?一声呼,一声应,忽高忽低,那么欢快,那么柔美”一句与结尾“‘呜卟,呜卟,呜……’是谁又吹响了那欢快、柔美的麦哨?一忽儿,四处都响了起来,你呼我应,此起彼落。那欢快的哨声在撩起麦浪的东南风里,传得很远、很远……”首尾呼应。
20、人们用这种手法造句、写诗、填词、度曲,便分别称为回文诗,回文词和回文曲。虽然不乏游戏之作,却也颇见遣词造句的功力。回文诗是我国古典诗歌中一种较为独特的体裁。
六、前后呼应的诗句
1、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
2、静思伊久阻归期,久阻归期忆别离,忆别离时闻漏转,时闻漏转静思伊。
3、王维《山居秋暝》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4、风景和辛苦是这样的交织在一起。想来我们旅游去的那些“诗和远方”也是那些祖居人们赖以生存的,负重着辛劳和贫瘠。他们何时会用轻松的心情抬望眼看看那水、那烟雨呢。自然的美景需要利用,需要融入一种科学,需要解放“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局面,暂时“书生意气”走开,农民内心去诗且欢歌,才可以真正收获永恒的“不再沉重的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