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从盘古的词成语
1、解释:头顶云天,脚踏大地。形容形象高大,气慨豪迈。
2、(译文):牢落文章第一人,天门垂下翅膀究竟为什么?百年历史没有先例,万事关键有重要地位。
3、颂扬开创伟大事业,称开天辟地。
4、开天辟地(解释)辟:开辟。古代神话盘古氏开辟天地,创立世界。表示开始有人类历史,比喻前所未有的伟大事业。(出处)《隋书·音乐志中》:“开天辟地,峻岳夷海。”(近义词)史无前例天地开辟天开地辟(歇后语)盘古王耍板斧
5、成语解释:古代神话传说:盘古氏开辟天地,开始有人类历史。后常比喻空前的,自古以来没有过的。
6、成语解释:没有什么不能容纳。极言其宽广。
7、(提示)比喻人的品德和才能超出一般人。
8、(提示)比喻自己的行为使对方有所察觉和防备。
9、西汉著名的文学家枚乘,擅长写辞赋。他在吴王刘濞那里做谋士时,反对吴王反叛朝廷。他劝吴王:“用一缕头发系上千钧之重的东西,下边是深渊,头发丝一断,那东西你就别指望重新得到了。你谋反朝廷,危险的程度就像这头发丝一样。”刘濞不听,其兵反叛,最终被朝廷的大军消灭。
10、(注释)楚:指古代楚国人。
11、(注释)开卷:打开书本,指读书。
12、从前,有个穷书生碰到一位道士。睡觉时,道士拿出一个枕头交给他,说道:“你枕着这个枕头睡一觉,就可以获得你想要的生活。”这时,店主正在煮黄粱米饭,穷书生睡着后做了一个梦,梦见自己生活得十分阔绰,官运亨通。最后梦见自己快要病死时,忽然惊醒。醒后,看见道士依然站在他的身边,而店主的黄粱米饭还没有煮熟。原来自己享受了几十年的荣华富贵,不过是短暂的一梦而已。
13、(提示)比喻人或事物表里不外表华美,内质败坏。
14、公元前65年,汉宣帝派军攻打车师国,被匈奴所困。消息传来,将军赵充国认为,匈奴势力微弱,可以此为由向他们发动进攻。御史魏相认为,自恃强大,对外炫耀武力,是骄兵,骄兵轻敌是一定要失败的。汉宣帝听从了魏相的劝谏,没有出兵。
15、从前,楚国有个人在街上卖兵器。他拿着矛说:“这支矛,是天下第一锋利的,它能击穿最坚固的盾牌。”他又拿起盾说:“这个盾牌,是天下第一坚固的,世界上没有一支长矛能够刺得穿它。”有人问:“用你的矛刺你的盾,会怎么样呢?”那人回答不出来了。
16、宋朝时候,有个叫冯相的官员。有一天,他穿着一双新靴子走进办公的衙门。一个同僚问他:“您买这双新靴子花了多少钱?”他抬起一只脚说:“九百。”那个同僚惊奇地说:“怎么我这双靴子花了一千八百呢?”冯相又抬起另一只脚说:“这只也是九百。”满屋的人都大笑起来。
17、(提示)比喻以假乱真,以次充好。
18、出自:郭沫若《屈原》第三幕:“先生是楚国的栋梁,是顶天立地的柱石。”
19、鸿案鹿车(解释)比喻夫妻之间相互尊重,相互体贴,同甘共苦。(出处)鸿案:《后汉书·梁鸿传》载有梁鸿之妻举案齐眉的故事,后用以指夫妻相敬如宾。鹿车:《后汉书·鲍宣妻传》载有鲍宣与妻共驾鹿车归乡的故事。后用以指夫妻同甘共苦。鲍宣,字子都,渤海高城人{今沧州盐山}。
20、语法:兼语式;作谓语、定语、补语;形容声音很大
二、盘古的成语是什么
1、解释:首先考虑别人,然后想到自己。
2、(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书面语
3、成语出处:宋·徐度《却扫编》卷下:“而邓枢密洵武真以少保领院而不兼节钺,前所未有也。”
4、成语出处:徐整《三五历记》:“天地混沌如鸡子,盘古生其中,万八千年,天地开辟,阳清为天,阴浊为地,盘古在其中。”
5、孟子是春秋末期一位大思想家、教育家,他在回答学生的提问时说:“麒麟和一般走兽是同类,凤凰和普通飞禽是同类,圣人和百姓也是同类;而孔子作为圣人,远远超越同类人中的佼佼者,没有人比他更伟大了。”
6、(灯谜):工人筑路;盘古的斧头
7、(英文):PanGudividedheavensfromtheearth
8、出处:宋·释普济《五灯会元·道场无庵法全禅师》:“汝等诸人;个个顶天立地”。
9、比喻有史以来;现在常用开天辟地来比喻开创某种事业感谢那些开天辟地、披荆斩棘的英雄们。
10、(提示)形容屋子里的人同时都大笑起来。
11、该成语有两种意思,第一种意思是指开辟天地,艰苦创业,多形容创造了空前宏伟的事业;第二种意思是指以前从未有过,有史以来第一次。该成语为联合式,在句中作谓语、定语。
12、(提示)形容包围严密,也比喻对敌人、罪犯等人严密防范。
13、成语解释:惊:惊动;动:震撼。使天地惊动。形容某个事件的声势或意义极大。
14、改天换地,读音:gǎitiānhuàndì,释义:彻底改变原来的面貌。指改造社会,改造自然。
15、女娲补天(ài cái rú mìng)
16、开天辟地(ài cái rú mìng)
17、(注释)迎:当着,碰上。刃:刀口。解:分开。
18、成语出处:《战国策·赵策三》:“天崩地坼,天子下席。”
19、(提示)比喻两件事情同时进行。
20、唐朝时,柳宗元劝说一个捕蛇者去种田,那人却说:“种田,苛捐杂税繁多,官吏逼债又凶,闹得鸡和狗都不得安宁。我干捕蛇这行当虽然有生命危险;但是也比种田要强。”柳宗元不由得感叹道:“这样残酷地压榨老百姓的政府,真是比老虎还凶啊!”
三、描述盘古的成语
1、挥毫落纸不差毫发不差毫厘不失毫厘分毫析厘分毫不爽毫厘不爽秋毫之末秋毫无犯分毫不值不爽毫发分毫不差分毫不取分毫无爽分厘毫丝拈毫弄管剖毫析芒秋毫见捐微察秋毫析毫剖厘析毫剖芒一毫不差一毫不染一毫千里秋毫不犯秋毫勿犯白毫之赐
2、(拼音):kāitiānpìdì
3、(提示)形容文学、艺术作品对人和其他生物的形象,表现得非常逼真,好像活的一样。
4、据说很久很久以前,天和地是合在一起的,一片混沌,像一只大鸡蛋。而人类的祖先盘古,顶破了“蛋壳”。其中轻而清的物体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下沉,变成了地。盘古头顶天,脚撑地,天升高一丈,地加厚一丈,盘古也高一丈,用了一万八千年,盘古完成了开天辟地的任务。
5、每天一个成语短视频,一篇时间管理的文章。关注cityqun,让你每天比别人多学一点点,做有价值的事情
6、成语出处:《庄子·达生》:“梓庆削木为鐻,鐻成,见者惊忧鬼神。”
7、(解释):指人类开始有了历史。
8、成语出处:《庄子·应帝王》:“南海之帝为倏,北海之帝为善,倏与忽谋报浑沌之德,曰:‘人皆有七窃,以视听食息,此独无有,尝试凿之。’日凿一窃,七日而浑沌死。”
9、成语出处:唐 玄奘《大唐西域记》:“自顾寡德,国人推尊,令袭大位,光父之业。愚昧无知,敢稀圣旨!”
10、(注释)释:放开。卷:书本。
11、(提示)比喻有大才能的人要经过长期磨练,往往成名较晚。
12、译文:求你为了我去各方拜访;希望用这些来报答我;这是有史以来对我最重要的事情。
13、盘古开天辟地是民间故事中的神话故事。远古时代人民的集体口头创作。包括神鬼的故事和神化的英雄传说。其产生表现了古代人民对自然力的斗争和对理想的追求,它是一种精神寄托。
14、煮豆燃萁相煎何急燃薪煮豆这些都是诗里有的。七步之才手足相残同室操戈七步成诗这些都是可以从诗的意思体现出来的。希望对你有帮助。
15、唐朝时,韩愈因为反对将佛祖释加牟尼的遗骨供奉在皇宫中,被贬了官职。后来,他向唐宪宗上了奏章,建议在东岳泰山举行祭天大典,还请求皇上让他参加这个仪式,说这是千年也遇不到的盛事。宪宗对他的奏章很满意,让他担任了吏部侍郎的重要官职。
16、成语出处:唐·白居易《李白墓》诗:“可怜荒冢穷泉骨,曾有惊天动地文。
17、以雪开头的成语28个,跟(cityqun城市群)一起学成语
18、开天辟地:古代神话传说:盘古氏开辟天地,开始有人类历史。后常比喻空前的,自古以来没有过的。顶天立地:头顶青天,脚立在地上。形容光明正大,形象高大,气概豪迈。改天换地:彻底改变原来的面貌。指改造社会,改造自然。混沌不分:混沌:亦作“浑沌”,古代寓言中的中央帝名。形容借喻一切事物都应顺其自然。后常用以表示愚昧无知。惊天动地:使天地惊动。形容某个事件的声势或意义极大。天崩地裂:像天塌下、地裂开那样。比喻重大的事变。
19、(注释)钧:古代重量单位,三十斤(即十五千克)为一钧。
20、古时候,有个年轻人名叫郭翰。盛夏的一个晚上,他在大树底下乘凉。突然间,一个美丽的仙女从天上飘然而来。郭翰发现仙女的漂亮衣裙竟然连一条衣缝也没有,他惊奇地问道:“你的衣服怎么没有衣缝呢?”仙女笑道:“我穿的是天衣,天衣不是用针缝的,怎么会有衣缝呢?”
四、从盘古的词成语有哪些
1、成语解释:开:开拓;辟:开辟。古代神话盘古氏开辟天地,创立世界。后比喻有史以来
2、成语解释:原意是只有君王才能独揽权威,行赏行罚。后泛指凭借职位,滥用权力。
3、解释:耳朵都快震聋了,形容声音很大。
4、(提示)形容繁华热闹的场景。
5、(提示)形容人刻苦自励,奋发图强。
6、(用法):作宾语;比喻历史的开端
7、译文:孔子长叹一声说:我和点的。朱熹注释:从来没有放弃自己为人的意思,而他胸中悠然,直接与天地万物上下一同流,各得其所之妙。
8、(提示)现在常常比喻前所未有。
9、dovaluedowhy
10、成语解释:象是鬼神制作出来的。形容艺术技巧高超,不是人力所能达到的。
11、(注释)矛:长矛。盾:盾牌。
12、意思:头顶着天,脚踏着地。形容形象雄伟高大,气概非凡。
13、作威作福(ài cái rú mìng)
14、(拼音代码):ktpd
15、开天辟地(kāitiānpìdì):古代神话传说:盘古氏开辟天地,开始有人类历史。后常比喻空前的,自古以来没有过的。
16、而夸父呢?什么正经活儿不干,追太阳玩。最终死了,身体零部件化为各种山川湖泊
17、顶天立地(ài cái rú mìng)
18、从前,有一个人叫满愿,他买到了一颗又大又明亮的珍珠,经常独自把玩,从不让别人看。他的邻居寿量从路上捡来一颗大“珍珠”,也珍藏起来。后来,他们俩得了同一种病,医生说要用珍珠粉配药。他们只得拿出各自藏着的珍珠。医生笑着对寿量说:“你这颗不是珍珠,是鱼的眼睛啊!”
19、你以为大家都知道我就不讲了吗?
20、成语出处:《朱子语类》卷七三:“圣人所说底话,光明正大。”
五、盘古用成语形容
1、(解释):筚路:柴车;蓝缕:破衣服。驾着简陋的车,穿着破烂的衣服去开辟山林。形容创业的艰苦。
2、接收到学生导报推送的教育资讯
3、(译文):世界开辟以前,天和地混混沌沌地成一团,像个鸡蛋一样,盘古就生在这当中。过了一万八千年,天地分开了,轻而清的阳气上升为天,重而浊的阴气下沉为地。盘古在天地中间,一天中有多次的变化。
4、聪明英毅(cōngmíngyīngyì):聪明:智力高,天资好;毅:坚定而有决断。智力超人,英明果断。圣帝明王(shèngdìmíngwáng):本指上古道德智能卓越的君主。后泛称历代英明的帝王。高瞻远瞩(gāozhānyuǎnzhǔ):瞻:远望。瞩:注视。看得高远。形容目光远大。远见卓识(yuǎnjiànzhuóshí):卓:高超;识:见识。有远大的眼光和卓越的见解。深计远虑(shēnjìyuǎnlǜ):犹深思远虑。谋划周密,考虑长远。指计划周到,具有远见。
5、舍己为人的意思是舍弃自己的利益去帮助别人。
6、手舞足蹈(出处)先秦·孟轲《孟子·离娄上》:“乐则生矣,全则恶可已也。恶可已,则不知足之蹈之,手之舞之。”《诗经·周南·关雎·序》:“情动于中,而形之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永(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西汉河间王刘德,聘请毛苌为博士,并在乐城东面建日华宫{今泊头市}。在君子馆村建招贤馆。命毛苌在此讲经,传授弟子。所以,在秦始皇焚书坑儒后,“诗经”能够流传下来,毛苌起了很大作用。
7、拼音:( kāi tiān pì dì )
8、(译文):筚路(辂)是荆柴做的大车,蓝缕是褴褛的衣衫。当年的楚国先民,就是穿着破衣,拉着柴车,开垦了山坡林地。
9、(注释)囫囵:完整,整个儿。
10、古调不弹(解释)古调:古代的曲调。陈调不再弹。比喻过时的东西不受欢迎。(出处)唐·刘长卿《听弹琴》诗:“泠泠七弦上,静吹松风寒。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这是一首借咏古调的冷落,不为人所重视,抒发怀才不遇,世少知音的小诗。刘长卿,河间人。
11、齐国的达子带兵同燕国作战,他请求齐王犒劳军队,齐王不答应。交战以后,齐国大败,达子战死,齐王也逃到外地。燕国军队进入齐国的都城后,争着抢取齐王的财物。人们认为齐王是“贪于小利以失大利者也”。
12、顶天立地:头顶青天,脚立在地上。形容光明正大,形象高大,气概豪迈。
13、望文生义(解释)文:文字,指字面;义:意义。不了解某一词句的确切涵义,光从字面上去牵强附会,做出不确切的解释。(出处)清·张之洞《輶轩语·语学》:“空谈臆说,望文生意。”张之洞,沧州南皮人。
14、(提示)形容包围严密。也比喻对敌人、罪犯等人严密防范。
15、(提示)形容来的人很多,非常热闹。
16、(提示)指用心专注意力不分散。
17、春秋时,吴、越两国相邻,但彼此之间争端不断,战争频繁。有一次,两国的人同乘一条船渡江,船到江心,狂风突起,大浪滔天,眼看着就要翻船。在这危急时刻,在船上的两国人就像一家人一样,人们忘记了过去的仇恨,齐心协力,共同排除险情,使渡船安全地到达了岸边。
18、开天辟地 ,读音:kāi tiān pì dì ,释义:盘古氏开辟天地,开始有人类历史。后常比喻空前的,自古以来没有过的。顶天立地,读音:dǐng tiān lì dì ,释义:为头顶云天,脚踏大地。形容形象高大,气概豪迈。改天换地,读音: gǎi tiān huàn dì , 释义:彻底改变原来的面貌。指改造社会,改造自然。混沌不分, 读音:hùn dùn bù fēn , 释义:天地浑然一体,分不清楚 震耳欲聋,读音:zhèn ěr yù lóng,释义:形容声音很大。
19、(出自):唐李百药《北齐书·王纮传》:“冒死效命之士反见屠戮,旷古未有此事。”
20、(夸父逐日)夸父,神话人物。为留着太阳,让它的光芒常照人间,夸父立志追赶太阳,赶到太阳入口处,因焦渴喝干了黄、渭二河的水,仍感不足,终于渴死。弃其杖,化为密茂的树林,称为“邓林”。《路史·国名记》:“邓,楚之北境,史云阻之以邓林者,今之南阳。”《读史方舆纪要》注:“邓州,古称邓林之险。”说明今河南邓州市一带,即传说中的“邓林”。据邓州市地名普查资料,境域内冠以林字的集镇、村庄及山岗、河塘等共300多处,林扒镇古时称邓林镇。
六、从盘古的词成语
1、东晋时,秦王苻坚率兵百万南下攻打东晋,而东晋只有八万兵马应战。没把对方放在眼里的苻坚却在首战落败,士气大伤。一天晚上,心中烦躁的苻坚登高观察晋军,只见晋军布阵整齐,再望八公山上,草木都像人形。他对弟弟苻融说,敌兵很多呀。后来,在淝水的决战中,秦军大败。
2、开天辟地释义:源自古代神话传说,盘古氏开辟天地,开始有人类历史。后常比喻空前的,自古以来没有过的。出处:清·黄周星《补张灵·崔莹合传》:“乞君为我多方访之;冀得当以报我;此开天辟地第一吃紧事也。”近义词:鸿蒙初辟、史无前例、天地开辟、筚路蓝缕、亘古未有
3、前所未有(ài cái rú mìng)
4、天崩地裂:像天塌下、地裂开那样。比喻重大的事变。
5、从前,有个卖柑橘的人,他处理过的柑橘放置时间久,外表非常漂亮,可是里面却干得像一团烂棉花。于是有人指责他这样骗人太不应该了。卖柑橘的人笑着回答说:“世上的骗子多的是,那些掌握军权的武将、神气活现的文臣,难道都是为国为民的人物吗?他们又何尝不是外表华丽、内质败坏呢?人们对这样的现实视而不见,为什么非要挑剔我的柑桔呢?”
6、(注释)甘:心甘情愿。下风:风向的下方。
7、成语解释:神、化:指神妙的境域。极其高超的境界。形容文学艺术达到极高的成就。
8、成语“此地无银三百两”
9、开拓创新、战天斗地、自强不息、天人合无私奉献、开天辟地顶天立地坚韧不拔很久很久以前,天和地还没有分开,宇宙混沌一片。有个叫盘古的巨人,在这混沌之中,一直睡了十万八千年。有一天,盘古突然醒了。他见周围一片漆黑,就抡起大斧头,朝眼前的黑暗猛劈过去。只听一声巨响,混沌一片的东西渐渐分开了。轻而清的东西,缓缓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降,变成了地。天和地分开以后,盘古怕它们还会合在一起,就头顶着天,用脚使劲蹬着地。天每天升高一丈,盘古也随着越长越高。这样不知过多少年,天和地逐渐成形了,盘古也累得倒了下去。
10、(提示)自以为强大而轻敌的军队,必定要打败仗。
11、成语解释:神话故事,伏羲的妹妹女娲炼五色石补天。形容改造天地的雄伟气魄和大无畏的斗争精神。
12、东汉时,章帝想给皇太后的娘家亲戚们封官赐爵。太后知道后,表示坚决反对,她对章帝说:“我娘家那些人呀,就知道把持权力,只会吃喝玩乐。我曾经看见很多人去他们那里请安问候,门前的路上,车如流水,马如游龙。你给他们加官封爵只能有害于国家。”
13、相信很多人都在追这部剧,迷妹们已经中了深深的《鬼怪》毒。
14、(提示)形容不同的人或团体共同渡过危难。
15、故事很凄惨,教训也很深刻:学会游泳吧...
16、(注释)掩:遮盖,捂。盗:偷。
17、春秋时,楚国的伍子胥被楚平王追杀,他逃到昭关。由于楚军在关口盘查很严,他出不了关。因为着急和忧愁,一夜之间他的须发全都变白了。凭着相貌短时间内的巨大变化,他混出了昭关。逃亡的路上,他经常在芦苇和草丛里穿行,由于精神高度紧张,稍有风吹草动,他就赶紧躲起来。
18、唐朝有一位著名的画家名叫张璪,他擅长画山水、松石,特别是画松树尤其叫人称绝。张璪作画的时候,有与众不同的地方,能左右手各握一管笔,可以同时在纸上作画。一管笔画苍翠的松枝,另一管笔画枯干虬枝,画出的松树惟妙惟肖,谁看了他的画都感到惊奇,人们都说他是神笔。张璪还有两个画画的绝招:一是用无笔头的秃笔绘画;二是用手指画画。他拿一块白绢,用手指蘸上颜料,左抹右涂,一会儿就作成一幅山水树木的作品。
19、盘古这个神话还曲折地表现了人类的伟大力量和创造精神。人是比天、比地都更“神”,更“圣”的。天和地是由人开辟出来的,是人类的劳动创造了世界。当时生产力低下,我们的祖先同大自然的斗争是十分艰难困苦的。
20、(注释)罗:捕鸟的网。
1、成语解释:湛湛蓝天,没有一丝云彩。形容天气晴朗。
2、出处:宋·释普济《五灯会元·道场无庵法全禅师》:“汝等诸人;个个顶天立地。”
3、但你知道吗?成语也有三字(比翼鸟)、五字(盘古开天地)、六字(真金不怕火炼)、七字(情人眼里出西施)以上的。比如那个令人啼笑皆非的故事——“此地无银三百两”,就是七字成语。说的是——
4、(注释)负:背着。荆:荆条。
5、(提示)比喻能及时解决紧急问题的办法。
6、传说,五台山上曾经有一种鸟叫寒号鸟。夏天是它们羽毛丰满的季节。那时它们总是张开翅膀得意地叫道:“我多么漂亮!”它们从不筑巢垒窝,只知道玩乐。到了冬天,羽毛脱落,就不再美丽了。晚上躲进石缝里被冻得发抖,白天出了太阳,它们又自我安慰地叫道:“得过且过,得过且过!”
7、秦朝末年,楚汉相争。大将韩信率领汉军,将楚军围困在垓下。一天深夜,四面传来楚国的民歌。楚军以为楚地都已失守了,军心涣散。项羽也心乱如麻,仓促带领一支人马突围。逃到乌江边时,他觉得自己无颜见江东父老,于是拔剑自杀。其实,楚歌是刘邦命令汉军唱的。
8、(提示)比喻虚幻,一场空。也作“黄粱美梦”。
9、读了《盘古开天地》这课我想到的成语是:开拓创新、战天斗地、自强不息、天人合无私奉献、开天辟地、顶天立地、坚韧不拔、
10、三国时,有个叫崔林的人,年轻时既没成就又无名望,被亲朋好友看不起,只有堂兄崔琰常对人说:“才能大的人需要长时间才能成就,崔林以后一定能成大器的。”后来,崔林果然在魏文帝曹丕当政时做了大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