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鹿柴一首诗的意思
1、空山一座,伴随着若隐若现的声音和人影。我们读到这里的时候,感觉诗人接下来肯定会写说话人的声音来自哪里,或者会写是谁在山中说话。
2、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3、你们想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
4、王维出身河东王氏,祖籍山西祁县。开元十九年(731年),状元及第,历官右拾遗、监察御史、河西节度使判官。唐玄宗天宝年间,官拜吏部郎中、给事中。安禄山攻陷长安时,王维被迫接受伪职。长安收复后,被责授太子中允。唐肃宗乾元年间任尚书右丞,故世称“王右丞”。
5、熟记笔顺,指导写字
6、师补充介绍:王维。(课件出示3)
7、《鹿寨》此诗作者王维,作者当时在鹿寨居住。《鹿寨》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王维全文译文如下:幽静的山谷里看不见人,只能听到那说话的声音。落日的影晕映入了深林,又照在青苔上景色宜人。注释(1)鹿柴(zhài):“柴”同“寨“,栅栏。此为地名。(2)但:只。闻:听见。(3)返景:夕阳返照的光。“景”古时同“影”。(4)照:照耀(着)。这首诗描绘的是鹿柴附近的空山深林在傍晚时分的幽静景色。诗的绝妙处在于以动衬静,以局部衬全局,清新自然,毫不做作。落笔先写空山寂绝人迹,接着以但闻一转,引出人语响来。空谷传音,愈见其空;人语过后,愈添空寂。最后又写几点夕阳余晖的映照,愈加触发人幽暗的感觉。
8、从宗教思想的角度来讲,王维的家庭有着很浓厚的奉佛的氛围,王维和他的母亲以及他的弟弟王缙都是非常虔诚的佛教徒。王维本人其实在当时的佛教界还是很有影响的,譬如说,他给当时非常著名的慧能禅师就写过墓志铭、写过碑文。可以说,王维作为一个非常虔诚的佛教徒,他的生活方式和这种生活状态下创作出的山水田园诗里边自然而然的就浸透着一种禅意,或者说浸透着某种禅悦的心情,禅是禅宗的禅,悦是喜悦的悦。
9、③返景(yǐng):同“返影”,太阳将落时通过云彩反射的阳光。
10、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11、这首诗写一座人迹罕至的空山,一片古木参天的树林,意在创造一个空寂幽深的境界。第一句先正面描写空山的杳无人迹,侧重于表现山的空寂清冷。之后紧接第二句境界顿出,以局部的、暂时的“响”反衬出全局的、长久的空寂。第第四句由上幅的描写空山传语进而描写深林返照,由声而色。
12、暑期每日一诗|0《春晓》
13、这首诗前两句写所闻、后两句写所写,都采用反衬的手法,以声音、光亮反衬出环境的寂静、幽暗,很好地创造出一种幽静的境界,表现了作者观察的细致入微和技巧的熟练高超。说这首诗是一幅优美的风景画,一点儿也不过分,但还有画面难以表现的地方,那就是声音。
14、王维(701~761),字摩诘,进士及第,官至尚书右丞,世称王右丞。王维的诗明净清新,精美雅致,李杜之外,自成一家。其名字取自维摩诘居士,心向佛门。虽为朝廷命官,却常隐居蓝田辋川,过着亦官亦隐的居士生活。王维又是杰出的画家、音乐家,通晓音乐,善以乐理、画理、禅理融入诗歌创作之中。苏轼称其“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他是唐代山水田园诗派的著名代表诗人。
15、暑期每日一诗|《芙蓉楼送辛渐》
16、夕阳的影子进入了森林深处,苔藓上的景色令人愉快。
17、静美和壮美,是大自然的千姿百态的美的两种类型,其间原本无轩轻之分。但静而近于空无,幽而略带冷寂,则多少表现了作者美学趣味中独特的一面。《鹿柴》则带有幽冷空寂的色彩,尽管还不至于幽森枯寂。
18、鹿柴(zhài):王维辋川别墅之一(在今陕西省蓝田县西南)。柴:通“寨”、“砦”,用树木围成的栅栏。
19、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20、诗人正是以他特有的画家、音乐家对色彩、声音的敏感,才把握住了空山人语响和深林入返照的一刹那间所显示的特有的幽静境界。但是这种敏感,又和他对大自然的细致观察、潜心默会分不开。诗人对语言的提炼,刻画了空谷人语、斜辉返照那一瞬间特有的寂静清幽,耐人寻味。
二、鹿柴这首诗的诗句的意思是什么
1、暑期每日一诗|《乡村四月》
2、“返景”是什么意思?(夕阳反照的光)
3、但细加体味,就会感到,无论就作者的主观意图或作品的客观效果来看,都恰与此相反。一味的幽暗有时反倒使人不觉其幽暗,而当一抹余晖射入幽暗的深林,斑斑驳驳的树影照映在树下的青苔上时,那一小片光影和大片的无边的幽暗所构成的强烈对比,反而使深林的幽暗更加突出。
4、“知诗人”是要了解作者的,或作者创作这首诗的背景;
5、暑期每日一诗|《寻隐者不遇》
6、透过层层叠叠的枝叶映照到青苔上的斑斑点点的日影,这很明显是一种暖色调,这与阳光还未照射进去时的幽暗的冷色调无形中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7、夕阳的金光直射入深林,又照在幽暗处的青苔上
8、鹿柴王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诗句译文:空寂的山中不见一个人,只听到一阵人语声。太阳的一抹余晖返人深林,又照到林中的青苔上。解析:这首诗描绘的是鹿柴附近的空山深林在傍晚时分的幽静景色。诗的绝妙处在于以动衬静,以局部衬全局,清新自然,毫不做作。落笔先写空山寂绝人迹,接着以但闻一转,引出人语响来。空谷传音,愈见其空;人语过后,愈添空寂。最后又写几点夕阳余晖的映照,愈加触发人幽暗的感觉。
9、这首诗的第四句写的是夕阳返照射入树林深处,又有一部分光线落到青苔上面。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深林神秘莫测引起人们无限的遐想,而青苔则事实实在在的在自己的眼前,草绿色的青苔、金黄色的温暖的阳光交织在一起,多么的温馨、多模的和谐想来诗人此时定是世上最幸福的人。
10、在这里“柴”读zhài,是山寨的意思。
11、鹿柴这首诗的意思是:空寂的山中不见一个人,只听到一阵人语声。太阳的一抹余晖返人深林,又照到林中的青苔上。作品原文: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作者:王维。这首诗描绘的是鹿柴附近的空山深林在傍晚时分的幽静景色。诗的绝妙处在于以动衬静,以局部衬全局,清新自然,毫不做作。落笔先写空山寂绝人迹,接着以但闻一转,引出人语响来。空谷传音,愈见其空;人语过后,愈添空寂。最后又写几点夕阳余晖的映照,愈加触发人幽暗的感觉。
12、指名朗读,并作指导。
13、也可以这样说,《鹿柴》的前两句是以声音反衬青山的寂静,而后两句则是以青苔上的暖色调的亮光反衬山林的幽暗。
14、这首诗创造了一个深邃而明亮的象征境界,表现了作者在沉思过程中的顿悟。虽然诗中有禅,但它并不诉诸于论证和推理,而是渗透到对自然景物的生动描写中。
15、《鹿柴》中的“柴”读()
16、王维是诗人、画家兼音乐家。这首诗正体现出诗、画、乐的结合。无声的静寂、无光的幽暗,一般人都易于觉察;但有声的静寂,有光的幽暗,则较少为人所注意。
17、从个人经历上来看,开元ニ十四年,也就是公元736年,张九龄罢相,口蜜腹剑的奸臣李林甫上台,对王维等一大批正直士人的心态产生了重大的打击,王维从此渐漸萌生了退隐之心。
18、①鹿柴(zhài):王维辋川别墅之一(在今陕西省蓝田县西南)。柴:通“寨”、“砦”,用树木围成的栅栏。
19、幽静的山谷里看不见人,只听得说话的人语声响。落日的影晕映入了深林,又照在幽暗处的青苔上。
20、空谷传音,愈见其空;最后又写几点夕阳余晖的映照,愈加触发人幽暗的感觉。这首诗创造了一种幽深而光明的象征性境界,表现了作者在深幽的修禅过程中的豁然开朗。
三、鹿柴古诗里的意思
1、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
2、暑期每日一诗|《江南春》
3、会写“返”“景”“照”3个生字,会读准“鹿”“柴”“苔”3个生字。
4、只能听到那说话的声音。
5、鹿柴的读音是什么?鹿柴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一首诗,很多人第一次读鹿柴这两个字时,会把鹿柴读做lùchai,其实柴的读音有两个,分别是chái和zhài。那么鹿柴读chái还是zhài呢?
6、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7、想解决方言腔、口音等问题?
8、试着说说后两句话的意思。
9、A.又B.反复C.恢复
10、夕阳的金光直射入深林,又照在幽暗处的青苔上。
11、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12、“但闻人语响”中的“闻”意思是()
13、鹿柴(zhài)唐·王维kōngshānbújiànrén空山不见人,dànwénrényǔxiǎng但闻人语响。fǎnjǐngrùshēnlín返景入深林,fùzhàoqīngtáishàng复照青苔上。是一首五言诗
14、鹿柴(zhài):养鹿的地方,“柴”同“寨”。作品原文《鹿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作品译文幽静的山谷里不见人影,只能听到那说话的声音。落日的余辉映入了深林,返照在青苔上景色宜人。这首诗描绘了鹿柴附近的空山深林在傍晚时分的幽静景色,充满了绘画的境界,反映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尘世官场的厌倦。
15、想突击短文朗读/命题说话的考试技巧?
16、精挑细选。(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人括号内)
17、“返景入深林”,夕阳的余晖啊,还照进了深林之中。空山寥落,本来凄清之景,突然加上了一抹温暖的色彩,。“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照在什么上面呢?青苔之上。山中潮湿阴冷,苔藓满地,而透过树影,稀薄的夕阳余晖洒在青苔之上。看上去这是一个暖色调的描写,但你仔细琢磨一下,寥落的空山,夕阳西下,只有斑斑驳驳的光影照在青苔之上,这种暖色的背后是更巨大的清冷与幽静。所以,《鹿柴》王维用了诗歌中特别出彩的对比与反衬的手法,来表现空山之空、空山之清、空山之寂与空山之冷?
18、青苔上映着昏黄的微光。
19、暑期每日一诗|0《七步诗》
20、诗的后半部分,“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写的是诗人返回到深山树林之中,看到夕阳照在青苔上,初看与前半部分矛盾,诗人由于身处空山深处,造成视野狭小,无法看见行人,只能听到人声。而后面却又写返回山中,给人感觉前后境界不一。仔细想,应该这么理解:诗人应该看到天色渐晚,便起身往回走,因为在深山之中,视野不开阔,只听到路人的说笑声,但不见其人,更加感受到空山的清幽,又不觉返身走回深山树林中,便看到夕阳“复照青苔上”。
四、鹿柴,这首诗的意思
1、请同学们看着这样美丽的深林晚景再读一读这首诗。(课件出示9)
2、每天一首古诗词,腹有诗书气自华。
3、返景:夕阳返照的光。“景”古时同“影”。
4、暑期每日一诗|0《江南》
5、于开元二十九年前后(即公元741年),王维修筑辋川别业,并在附近找了20处景点,如孟城坳、华子网、文杏馆,柳浪,白石滩,鹿柴,斤竹岭,竹里馆,辛夷坞等。略加修葺,形成了很著名的辋川20景。诗人和友人往来唱和于景点,形成了著名的40首五言绝句,结成《辋川集》。王维还在清源寺壁上做单幅画《辋川图》,后来清源寺圮毁,所以此画也就早已无存,现在人们所见到的都是后来的临摹本。
6、鹿柴(zhài),养鹿的地方,“柴”同“寨”、“砦”,用树木围成的栅栏。
7、第三句诗人说:“返景入深林”。什么叫“返景”呢?是影子返回来了吗?当然不是。这里所说的返景”,以我们的理解应该是说在タ阳西下的时候,突然一缕斜晖照进了山林当中。这个我们大家都应该有很切身的体会。经常出门旅行的朋友,去到山里边旅游的时候,如果天色慢慢地暗下来,山色也慢慢的暗下来,我们在行走的过程当中,突然看到有一缕阳光照射进了密密的丛林当中,那个感觉是非常好的很多摄影家都很喜欢拍摄这种“返景入深林”的景象。可是这样来看“返景入深林”也不过是比较美的一句写景诗句,有什么深意在呢?
8、(诗歌欣赏)这是王维后期山水诗的代表作。五首独一无二的诗中的第四首。鹿柴是辋川的地名。诗人以一种独特的感觉描绘了宁静而黑暗的空山密林的夜景。这是一种有声有光的寂静,这是诗人细心观察和苦心体验的结果。这首诗是诗歌、绘画和音乐相结合的和谐而深刻的表现。
9、春天的美景虽然已经消歇,眼前的秋景足以令人留连。
10、不得不说,这首诗确实是经典之作啊!
11、鹿柴:“柴”同“寨“,栅栏。此为地名。
12、这里是陕西省的一个著名的风景区鹿柴,
13、事实上王维的书画当时颇为王公贵族所器重,大家纷纷邀请他们到自己的府宅里边去做画。王维自己也曾描绘辋川图,这个辋川图到了宋代,秦观看到之后居然治好了自己的病,所以你可见王维的画在当时是多么的传神。遗憾的是现在这些画的真迹可能我们看不到了,但是今天当我们读到了这首《鹿柴》,依然可以看得到作者是怎样以一个画家的眼光来描绘眼前的景象,又怎么样一个诗人的眼光来衬托出这样美好的意境,更如何以一颗禅心来体味自己的生活。不管怎么讲这首诗都代表了王维在那个时代对自己所处的生活的一种美好的向往和描绘,我想这就是这首诗的真正的真谛所在。
14、同学们,今天老师带大家去一个美丽的地方,你们想去吗?(课件出示1)
15、幽静的山谷里看不见人,只听到人说话的声音。落日的影晕映入了深林,又照在幽暗处的青苔上。全诗第一句“空山不见人”先正面描写空山的杳无人迹。第二句“但闻人语响”中“但闻”二字值得玩味。通常情况下,寂静的空山尽管“不见人”,却非一片静默死寂,大自然的声音其实是非常丰富多彩的。
16、作者是唐代诗人王维。王维出身河东王氏,祖籍山西祁县。开元十九年(731年),状元及第,历官右拾遗、监察御史、河西节度使判官。唐玄宗天宝年间,官拜吏部郎中、给事中。
17、但是诗人并没有按照一般的思维去创作诗歌,诗人王维笔锋一转,写出第三句“返景入深林”,这一句写的是落日的余晖映入了山林深处。诗人将视线投放到一个具体的画画:映射在山林深处的光线上。
18、“复照青苔上”中的“复”意思是()
19、鹿柴:地名,在今陕西蓝田县西南的终南山下。王维在这里有别墅。柴,读作zhài,同“寨”、“砦”。用于防守的栅栏、篱笆等。
20、试着说说第二句话的意思。(只听见有人说话的声音)
五、鹿柴这首古诗的诗意
1、指“鹿”,引到学生说出字的结构,给“鹿”组词。
2、于是作者紧接着来了第四句,两句相对而出深意就体现出来了。“复照青苔上”这个阳光不仅照射进了丛林,穿越了密密麻麻的树叶和树林,照射进了这片密林,而且阳光照射在了地上的一处青苔上,青苔的苍翠的颜色映照在我们的面前。这苍翠的颜色是什么颜色呢?就是阳光的颜色。在这一刻,诗人的心还是空的吗?在诗人的安安静静的空心当中,多了一缕阳光,也多了一处青苔,更多了青苔的苍翠之色。正是因为心静、心空而能捕捉一切细微的景色,一缕阳光洒在嫩嫩的青苔上或许并不起眼,但却暗崳着岑寂的空山里,只要有阳光洒进来,就能看到不寻常的绿意,这种可能性正是空山背后隐藏的无穷无尽的生机。
3、返景(yǐng):同“返影”,太阳将落时通过云彩反射的阳光。
4、其中,《鹿柴》是王维赞咏辋川山水的组诗中很具代表性的一首诗歌。鹿柴(zhài),是辋川的一个地名。《鹿柴》原诗如下:
5、声音不大为什么能听到呢?(那里“静”)通过能听到小的声音反衬出——(静)
6、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对平静生活的向往及安闲自在的心境。
7、《鹿柴》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作品,这首诗写一座人迹罕至的空山,一片古木参天的树林,意在创造一个空寂幽深的境界。”
8、太阳的余辉回到了森林深处,照在了森林中的苔藓上。
9、但:______。闻:__。返景:__。
10、鹿柴唐王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看一下这首诗:你能想象深山老林,听闻人说话,但是根本找不到人,耳边仿佛能还能通到因为广阔而引起的回响。看到前两句你是否能想到或许是砍柴的樵夫唱的山歌,回音嘹亮?落日的余辉映入了深林,又照在青苔上景色宜人。这样的画面不就像是一副画吗?所以,诗音画的交响一点不为过。王维的诗一直都是很美的。像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一定也能想象一下这样的画面。
11、正是因为诗人把握住了“空山人语响”和“返景入深林”那一瞬间所显示的特有的幽静境界,诗歌才会展现出美轮美奂的画意和含蓄蕴藉的诗情。
12、王维参禅悟理,学庄信道,精通诗、书、画、音乐等,以诗名盛于开元、天宝间,尤长五言,多咏山水田园,与孟浩然合称“王孟”,有“诗佛”之称。
13、整首诗的意思是:空荡荡的山里看不见一个人,只是听见有人说话的声音。夕阳的余晖投射到树林深处,重新映照在青青的苔藓上。
14、找到一首当代诗坛名家诗人写的有关的唯美古诗词名篇名言名句之一如下供参考:砥砺青云文/李者也少年何忧早时寒,大器莫叹壮岁艰。豪杰多生蓬与蒿,英雄潜迹野与边。坎坷之途多砥砺,磨练而后大任担。若待一日长风起,扶摇直上青云端。(注)世上之人,能够如《红楼梦》里的贾宝玉那样“含玉而生”,诞生在豪门、侯门的毕竟少之又少。绝大多数人只不过出生在平凡人家,甚至多数人出生在寒门,少年时代就历经风雨磨难。但是,只要志存高远、心怀青云之志,总有一天,当长风劲起时,将会“扶摇直上青云端”。
15、唐代野史《集异记》里头记载,说“王维右丞,年未弱冠,文章得名。性娴音律,妙能琵琶,游历诸贵之间,尤为岐王之所眷重。”这是说,王维年少的时候,“年未弱冠”嘛,也就是十五六岁,十七八岁的时候。“文章得名”,诗文已经惊天下,不仅文章写得好,尤其“性娴音律,妙能琵琶”,音乐也非常好,尤其擅长弹琵琶。所以“游历诸贵之间”,很多王子都很喜欢他,尤其“为岐王之所眷重”,“岐王宅里寻常见”,岐王非常喜欢他。
16、然而此刻,这一切都杳无声息,只是偶尔传来一阵人语声,却看不到人影(由于山深林密)。这“人语响”,似乎是破“寂”的,实际上是以局部的、暂时的“响”反衬出全局的、长久的空寂。
17、教师在黑板上板演,并让学生伸出手指,跟老师一起比划书写。(提醒学生注意把握字的上下比例,把字写匀称)
18、此诗后两句寄情于景,作者对国家未来、对自己的远大理想犹如这夕阳余晖复照“青苔”。并未完全心灰意冷,而是希望国家能像夕阳一样仍能发光,自己仍能为国家建功立业、一展宏图。全诗流露出诗人的一丝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