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于儿童的古诗词句
1、在描写手法上,这首词,没有一句使用浓笔艳墨,只是用纯粹的白描手法,描绘了农村一个五口之家的环境和生活画面。作者能够把这家老小的不同面貌和情态,描写得维妙维肖,活灵活现,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如若不是大手笔,是难能达到此等艺术意境的。
2、合德之厚者,比于赤子。
3、童子柳阴眠正着,一牛吃过柳阴西。
4、幼女才六岁,未知巧与拙。向夜在堂前,学人拜新月。
5、(诗词大意)一道残阳斜映在江面上,在斜阳的映射下,江面一半呈现出绿色,半呈现出红色。更让人怜爱的是九月初三的夜晚,露珠就像珍珠一般,月儿仿佛是一张弯弓。
6、关于《风筝》的古诗词有如下:儿童放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清·高鼎《村居》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清·高鼎《村居》结伴儿童裤褶红,手提线索骂天公。人人夸你春来早,欠我风筝五丈风。——清·孔尚任《燕九竹枝词》
7、少年哀乐过于人,歌泣无端字字真。既壮周旋杂痴黠,童心来复梦中身。
8、(阅读延伸)词,又称长短句、曲子词、诗余,是配合宴乐乐曲写的新型格律诗体。其特点,在于词是长短句,一般分为上下两阕,且依声填词,不同的词牌对词的总句数,每句的字数、平仄押韵都有严格的规定。晚唐时的第一个大词人温庭筠的出现,标志着词这一新型诗体正式进入成熟阶段。
9、“武斗”是儿童采来花草,取其茎柄粗壮老成者,与他人的叶茎两两相交,用力对拉,赛茎柄的韧性,以不断者为胜。从诗中“狼藉”一词看,儿孙的玩法应该为武斗。
10、(阅读延伸)传说李白在山中读书的时候,觉得学习太辛苦,就跑到外面玩去了。他路过一条小溪,见到一位老婆婆正在那里磨一根铁棒,觉得很奇怪,就问这位老婆婆在干什么。老婆婆说:“要把这根铁棒磨成针。”李白更加惊奇,老婆婆说:“只要工夫深,铁棒也能磨成针。”李白被她的言行感动,回家后刻苦认真地完成了学业。那老婆婆自称姓武,如今那溪边还有一块武氏岩。
11、0—2岁孩子必读的10类书
12、全诗形色兼具以感目,声意俱美以悦耳赏心,绘声绘色地表现出儿童以冰为钲、自得其乐的盎然意趣。
13、篱外谁家不系船,春风吹入钓鱼湾。
14、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15、荷蓑出林春雨细,芦管卧吹莎草绿。
16、拄杖东家分社肉,白酒床头初熟。
17、萋萋芳草春绿,落落长松夏寒。牛羊自归村巷,童稚不识衣冠。——唐·王维《田园乐》
18、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19、“诗就是一种诱导剂,读诗人心里有什么,它就诱导出什么。它把人变得更敏感,把人内心深处很模糊的东西,给一下激发出来,这是很重要的力量。”
20、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二、
1、“文斗”指的是儿童们采摘各种新花草,以花草美丽新奇者为胜,《红楼梦》中描写的“斗草”活动就是文斗。
2、“诗词中有生生不息的力量。”
3、多少长安名利客,机关用尽不如君。
4、(诗词大意)清明时节,细雨绵绵,路上的行人一个个忧愁伤感。请问附近哪里有酒家啊?牧童指向远处的杏花村。
5、见人初解语呕哑,不肯归眠恋小车。
6、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7、我们每个人都需要一颗童心。
8、阿舒已二懒惰故无匹。阿宣行志学,而不爱文术。雍端年不识六与七。通子垂九龄,但觅梨与栗。
9、(诗词大意)落山的太阳慢慢被山挡住看不见了,黄河一路奔腾流入大海。想要看到更远的景色那就登上更高的楼层吧。
10、(简析)小女孩拜月,形式是成年的,内容却是幼稚的,这形成一个冲突。小女孩越是弄“巧”学人,便越发不能藏“拙”。这个“小大人”的形象既逗人而有趣,又纯真而可爱。
11、西家儿童不识虎,报竿驱虎如驱牛。
12、(阅读延伸)以数字入诗的诗还有不少,另一首写雪的小诗也很有意思:
13、连云松竹,万事从今足。拄杖东家分社肉,白酒床头初熟。
14、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15、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16、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17、我们马上会想到活泼、天真、单纯、调皮、聪明等这些美好的词语。
18、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19、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20、(诗词大意)早晨从高耸入云的白帝城出发,晚上就到了千里之外的江陵。江水两岸猿猴的叫归还没有停息,小船已轻快地驶出了崇山峻岭。
三、
1、桃花潭的水纵然有千尺深,也比不上汪伦对我的情谊深啊!
2、孟子小的时候很聪明,喜欢学习模仿别人。他们住在墓地旁,孟子就和邻居的小孩一起玩起办理丧事的游戏。孟母看到了,感到这个地方不适合孟子,就带着孟子搬到市集旁边。到了那里,孟子又和邻居的小孩,学起商人做生意的样子。孟母看到这些,感到这个地方也不适合孟子。于是,他们又搬家了。这次搬到了学校附近。孟子在这里开始接触学校,接触儒学,变得守秩序、懂礼貌,喜欢读书。
3、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4、騃(ái)女痴儿那念此,贪看蝌蚪满清沟。
5、相信大家看完后,肯定会觉得这些孩子们简直萌翻了。
6、随着成长,人慢慢变得世故,心不再单纯,也就没有了简单的快乐。王朔说,成年人的脸上往往有两种表情,不是郁郁寡欢,就是勃然大怒。
7、(赏析)幼男幼女一起嬉戏,天真无邪的场景,使我们情不自禁地联想到自己小时候过家家等游戏情景,也由此诞生了沿用千年的两个成语,即“青梅竹马”和“两小无猜”。儿童处在人生的幼稚阶段,天真烂漫而又充满幻想,这大概就是人一生之中那最真挚、最纯洁的那段感情吧。
8、稚子相看只笑渠,老夫亦复小卢胡。一鸦飞立钩栏角,仔细看来还有须。
9、田舍儿童走似麞(zhāng),踏歌椎鼓斗颠狂。
10、(阅读延伸)荷花,睡莲科多年生水生草本花卉。荷花又叫“芙蕖”“芙蓉”“莲花”等。因为“荷”与“和”和是同音,所以以荷花为题材的画也很多,如把梅花与荷花画在一起称“和和美美”等。
11、儿童是有必要背诵古诗的,孩子学古诗并不重在理解,古诗词平仄押韵,韵律感非常好,良好的感知自然会慢慢形成理解。刚开始可以选几首比较容易背诵古诗。
12、山阴有一个道士,他想要王羲之给他抄一部《黄庭经》。可是他知道王羲之的字价格昂贵,轻易不肯替人抄写。他打听到王羲之喜欢鹅,就特地养了一批品种好的鹅。王羲之看到后简直舍不得离开,就要求道士把这群鹅卖给他。道士笑着说。既然王公这样喜爱,我把这群鹅全送您好了。不过我有一个要求,就是请您替我写一部《黄庭经》。王羲之毫不犹豫地给道士抄写后,带着那群鹅高高兴兴地回去了。
13、(阅读延伸)清明节是踏青祭祖纪念先人的日子。清明节的起源,据传始于古代帝王将相。“墓祭”之礼后来民间亦相仿效,于此日祭祖扫墓,历代沿袭而成为中华民族一种固定的风俗。本来,寒食节与清明节是两个不同的节日,到了唐朝,将祭拜扫墓的日子定为寒食节。寒食节的正确日子是在冬至后一百零五天,约在清明前后,因两者日子相近所以便将清明与寒食合并为一日。现在一般在每年阳历4月5日前后。
14、新生犊子鼻如油,有索难穿百自由。才见春郊鸢事歇,又搓弹子打黄头。
15、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16、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
17、沈复自述自己小时候追逐“物外之趣”,把蚊子看成仙鹤,又由于生活在城里,见不到自然风景,就把家中的草丛想象成树林。孩子的想象力是惊天地、泣鬼神的。
18、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19、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20、小儿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四、
1、孟子说:“夫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宋明儒学又把“赤子之心”发挥到“仁心”的高度。李贽的“童心说”即来源于孟子。
2、《田家》(宋)范成大
3、——南宋·杨万里《宿新市徐公店》
4、不似怀人不似禅,梦回清泪一潸然;瓶花妥帖炉香定,觅我童心廿六年。
5、(简析)牧童忽然想要捕捉树上鸣叫的知了,就马上停止唱歌,一声不响地站立在树旁。全诗纯用白描手法,紧紧抓住小牧童一刹那间的表现,逼真地写出小牧童非常机灵的特点,让人倍觉小牧童的纯真可爱。
6、戏掬清泉洒蕉叶,儿童误认雨声来。
7、可以说是所有孩子最快乐的一天。
8、孩子们在一起争抢着骑竹马,出于恶作剧去“偷折四邻花”。他们欢笑着敲击羊皮鼓,拉着牛犊的下巴走,晚上贪看露天演出的夜戏,直至星月西斜。
9、(诗词大意)一下子走到离家二三里远的地方,看见炊烟袅袅的村子里有四五户人家。路上看到六七座亭台,周围有十来枝美丽的花儿竞相开放。
10、髫龀(tiáochèn)七八岁,绮纨三四儿。弄尘复斗草,尽日乐嬉嬉。
11、幼男幼女一起嬉戏,天真无邪的场景,使我们情不自禁地联想到自己小时候过家家等游戏情景,也由此诞生了沿用千年的两个成语,即“青梅竹马”和“两小无猜”,让人体会到那种最真挚、最纯净的美好情感。
12、《牧童》(宋)黄庭坚
13、(赏析)第三句“童孙未解供耕织”,“童孙”指那些孩子们,他们不会耕也不会织,却也不闲着。他们从小耳濡目染,喜爱劳动,于是“也傍桑阴学种瓜”,也就在茂盛成阴的桑树底下学种瓜。这是农村中常见的现象,却颇有特色。结句表现了农村儿童的天真情趣,读来意趣横生。
14、正是用一颗被唤醒的童心,
15、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16、(赏析)儿童们奔跑着,追捕那翩翩飞舞的黄色蝴蝶。可是蝴蝶飞到黄色的菜花丛中后,孩子们就再也分不清、找不到它们了。“急走”、“追”是快速奔跑追逐的意思。这两个动词十分形象贴切,将儿童的天真活泼、好奇好胜的神态和心理刻画得惟妙惟肖,跃然纸上。
17、主页右上角设置加星标,就不会漏掉任何一篇文章
18、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幕蔼沉沉楚天阔。多情自古伤离别,更哪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晨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19、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