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描写儿童嬉戏的诗句
1、蚕娘洗茧前溪渌,牧童吹笛和衣浴。唐代贯休的《春晚书山家屋壁二首》
2、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
3、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4、芭蕉分绿,柳花戏舞,诗人情怀也同有、景物一样清新闲适,童趣横生。儿童捉柳花,柳花似也有了无限童心,在风中与孩童们捉迷藏。不时有笑声漾起,诗人该是从睡梦中被它叫醒的。首二句点明初夏季节,后二句表明夏日昼长,百无聊赖之意。
5、先写两个小孩分别就太阳距离人的远近鲜明地提出看法,引人思考。
6、而儿童诗的所有创作诗人中,我最喜欢宋代诗人杨万里。杨万里的童趣诗,让我们看到一个内心真实丰富的杨万里。《闲居初夏午睡起》(其一):“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这首诗写作者午睡初起,没精打采,当看到追捉柳絮的儿童时,童心复萌,便不期然地沉浸其中了。芭蕉分绿,柳花戏舞,诗人情怀也同有、景物一样清新闲适,童趣横生。儿童捉柳花,柳花似也有了无限童心,在风中与孩童们捉迷藏,不时有笑声漾起……《稚子弄冰》:“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铮。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全诗摄取瞬间快景避开直接描写,用生动形象的“穿林”响声和贴切的比喻,用老者的眼光开掘稚子的情趣。
7、孩童眼底欢游地,应是人生最透明。
8、这首诗是诗人杨万里经新市,住在徐某开设的客店里,农村的美丽风景和孩子玩耍的景象,吸引了他,引起了他的诗兴。首先,让我们大致了解一下这首诗的意思:篱笆疏疏,小路通向远方,树上的花瓣零零碎碎地落下,但还没有形成树荫。孩子追着黄蝴蝶跑来跑去,蝴蝶突然跳进菜花里,再也找不到了。
9、黄蝶和菜花的颜色一样,这时两者合在一起,一下子找不到孩子了。能想象到这里却找不到黄蝴蝶的孩子的表情和神态应该很焦急,那古灵精怪和天真无邪的脸我们应该能想象到!
10、村前村后田间地头桑柘多茂盛,东邻西舍界限分明彼此不相侵。
11、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高鼎·清代《村居》
12、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雷震《村晚》
13、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
14、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空。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余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也,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神定,捉虾蟆,鞭数驱之别院。
15、“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这里有作者的所见:一叶小渔船上,有两个小孩子,他们收起了竹篙,停下了船桨。
16、晴明风日雨干时,草满花堤(dī)水满溪。雨后的晴天,风和日丽,地面上的雨水已经蒸发得无踪无影,小溪里的流水却涨满河槽,岸边野草繁茂,野花肆意开放。草满花堤:此处倒装,即花草满堤。
17、⑴黍饭:黄米饭,唐人常以之待客。馨:香。
18、翻译:小孩子飞快地奔跑着追赶黄色的蝴蝶,可是蝴蝶突然飞入菜花丛中,再也找不到了。
19、这两首诗都专题描写儿童的活动,前一首将偷莲儿童的天真幼稚、活泼淘气本性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有一种鲜明的趣味感和强烈的现场感;后一首通过白描手法,把“误以为有客来访急忙回家报信”的儿童特有的好奇、兴奋、热情、急切心理浑然天成地写了出来,恬淡而又有韵味,给人带来旁观的快感和美的享受。
20、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二、
1、译:放牛的孩子横坐在牛背上,随意地用短笛吹奏着不成调的的乐曲。
2、首联“雨余溪水掠堤平,闲看村童谢晚晴”,写足诗题中童戏和静观的含蕴。
3、晚春初夏的一个晚上,刚下过雨,塘里的水积得很深,抬头望头顶的枝丫上已经长出了叶子。远处几只船好像没有组织的渡家一样散乱的排着,旁边村落篱笆疏散,好像只是一个小的江村。闲来无事静静地抚摸着琴床,突然想起打开酒窖,取上一瓶好酒来独自品味。终日无事,只能不时地逗逗还不懂事的小孙子。
4、两小儿辩日先秦:列御寇
5、宿新市徐公店》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如果只要一句就是儿童急走追黄蝶
6、捉柳花:“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宋·杨万里《闲居初夏午睡起二绝句》其二)
7、照片的一部分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的支持。
8、河水初融雪渐消,岸边垂柳未抽条。
9、梅子熟了,从青色变成了黄色,地里的菜和麦子也都成熟了,又到了忙着养蚕缫丝的时节。山寺里悠闲自在的僧人,烹煮着老茶树的茶汤,村里的姑娘站在酒垆边煮酒,酒香四溢。
10、事实上,现代科学已经对这种现象有了科学的解释:早上和傍晚,太阳角度低,穿透的大气层很厚,受到大气层梯度折射率影响很大,光路弯曲显著,所以人看到的太阳就大;中午太阳角度大,穿透的大气层相对较薄,受到大气层梯度折射率影响较小,光路弯曲没有早上和傍晚明显,所以人看到的太阳就觉得小了。此外,当太阳在早上的时候是从地面升起,而远处的屋子或山正和那大太阳成了一小一大的鲜明对比,而在中午周围没有任何东起跟它对比,显然就会显得小,这是我们的肉眼骗了我们。而且由于地球形状、大气层、运行规律等自然因素,简单运用生活规律或生活常识去解释是无法作出正确解释的。但作出正确解释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的正是“两小儿”和孔子的这种独立思考、大胆质疑、实事求是的精神。
11、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儿童的贪玩天性,在清代诗人高鼎《村居》中得到完美化表现。“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早春二月,小草长出了嫩绿的芽儿,黄莺在天上飞着,欢快地歌唱。堤旁的杨柳长长的枝条,轻轻地拂着地面,仿佛在春天的烟雾里醉得直摇晃。孩子们放学回来得早,趁着刮起的东风,放起了风筝。据传,诗人高鼎晚年政治上不得意,归隐于上饶地区的农村,受到田园氛围感染,有感于春天来临的喜悦而写下此诗。诗中放纸鸢的儿童,正是诗人厌倦尘务纷争、寄情山水陶冶性情的心意写照。
12、众所周知,丰子恺一直就是“儿童崇拜者”,他认为,“被世智尘劳所蒙蔽”的成人有时需得静下心来反思反省自己的所作所为,并用换位思考方式对成人事务赋予“最健全的心眼”视角,求取符合人性与人文的某种心意平衡,以最大限度避免权钱色无休止追求和现代社会激烈竞争带来的伤痛感和挫败感。
13、译:牧童骑在黄牛背上,嘹亮的歌声在林中回荡。
14、颔联“竹马踉跄冲淖去,纸鸢跋扈挟风鸣”则详写童戏的内容。这两句写出了村童游戏的原汁原味,若没有对乡居生活的沉潜体验,很难写出这样极富生活气息的语句。
15、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叶绍翁《夜书所见》
16、桑茶坑道中宋代:杨万里
17、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18、故事情节简单,语言幽默,颇有趣味。
19、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胡令能《小儿垂钓》
20、偶尔有个行人,就自己上船渡到对岸。儿童们站在沙滩上靠近水边的地方,手里拿着萍叶喂小鹅,逗引着小鹅玩耍。
三、
1、雨余溪水掠堤(dī)平,闲看村童谢晚晴。雨后的溪水漫过堤岸快要跟堤相平,闲来观看村童们感谢老天向晚初晴。雨余:雨后。掠:拂过,漫过。晚晴:放晴的傍晚夕阳。
2、译:村里的孩子们放了学急忙跑回家,趁着东风把风筝放上蓝天。
3、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白居易·唐代《池上》
4、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写道:“一切景语皆情语也。”经典诗词作为古代文学一种主要表现形式,写人记事也好,描景状物也罢,绝非为写诗词而写诗词,而皆有浓厚的情感融入。诗词中的一人一事、一草一木,无不寄托着诗人或词人的情绪体验、观点主张、意志表达、价值取向,儿童诗词概莫能外。
5、写景的艺术特色:《村晚》的写景文字集中在二两句,写的是山村晚景。诗人把池塘、山、落日三者有机地融合起来,描绘了一幅非常幽雅美丽的图画,为后两句写牧童出场布置了背景。瞧,"草满池塘水满陂",两个"满"字,写出仲夏时令的景物特点,写出了景色的生机一片;"山衔落日浸寒漪",一个"衔",写日落西山,拟人味很浓,一个"浸",写山和落日倒映在水中的形象,生动形象。"横"字表明牧童不是规矩地骑,而是随意横坐在牛背上,表现了牧童的调皮可爱,天真活泼,淳朴无邪。这些景物,色彩和谐,基调清新,有了这样的环境,那牧童自然就是悠哉悠哉、其乐融融的了。同时,也表现出了牧童无忧无虑,悠闲自在的情致……
6、杜鹃无语正黄昏,荷锄归去掩重门。青灯照壁人初睡,冷雨敲窗被未温。怪奴底事倍伤神,半为怜春半恼春:
7、杨万里写田园诗,非常善于利用儿童稚态,起到点化诗境的效果。他的《宿新市徐公店》(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闲居初夏午睡起二绝句》(①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②松阴一架半弓苔,偶欲看书又懒开。戏掬清泉洒蕉叶,儿童误认雨声来。)可以参阅。不同的是,《舟过安仁》是直接把目光聚焦到儿童身上,全诗都是写儿童的稚气行为。杨万里对儿童的喜爱之情溢于言表,对两个小童子玩耍中透出的聪明伶俐赞赏有加。当然,从中也可以看出诗人的童心不泯。表达了作者对天真、可爱的孩子的喜爱之情。
8、清 高鼎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池上》
9、世上莫如童子趣,一堆沙土作丘山。
10、过客途中寻解暑,儿童棚里抱西瓜。
11、一儿曰:“我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另一个小孩则认为太阳刚升起的时候距离人远,而到中午的时候距离人近。初:刚刚。
12、儿童难耐茅棚热,偷捉蜻蜓不看瓜。
13、牧竖唐代:崔道融
14、此文通过描写两个小孩争辩太阳在早晨和中午距离人们远近的问题,反映出中国古代的人们对自然现象的探求和独立思考、大胆质疑、追求真理的可贵精神。
15、这首诗展示了一幅鲜活的牧童晚归休憩图:原野、绿草、笛声、牧童、蓑衣和明月。诗中有景、有情,有人物、有声音,这生动的一幕,是由远及近出现在诗人的视野里的;写出了农家田园生活的恬静,也体现了牧童放牧生活的辛劳,是一首赞美劳动的短曲。草场、笛声、月夜、牧童,像一幅恬淡的水墨画,使读者的心灵感到安宁。
16、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夏日田园杂兴》
17、这是一首饶有理趣,借题发挥的警世诗。
18、乱插蓬蒿(hāo)箭满腰,不怕猛虎欺黄犊(dú)。腰间插满蓬蒿做成的短箭,再也不怕猛虎来咬牛犊。蓬蒿:“茼蒿”的俗称。黄犊:小牛。
19、⑶鸂(xī)鶒(chì):一种水鸟,形大于鸳鸯,而多紫色,好并游。俗称紫鸳鸯。唐温庭筠《开成五年秋以抱疾郊野一百韵》:“溟渚藏鸂鶒,幽屏卧鹧鸪。”
20、牧童骑在黄牛背上,嘹亮的歌声在树林里回荡。忽然想要捕捉树上鸣叫的知了,于是马上停止唱歌,静悄悄地站立在树旁。
四、
1、土豪请直接赞赏作者5元即可获得。
2、给儿童用得上的30个“创意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