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小学关于牧童的古诗
1、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2、日出唱歌去,月明抚掌归。
3、李白·早发白帝城
4、首句“草铺横野六七里“描述了视觉上的感受,放眼望去,原野上草色葱茏。
5、草满池塘水满陂。时复往来吹一曲,官司家截尔头上角!
6、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7、晚风中隐约传来三四声悠扬的笛声。
8、由重庆学而思小高团队、重庆学而思大语文团队,联合打造
9、百首古诗词挑战赛之分年级上册必背古诗词
10、杜牧《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11、翻译:江南清明时节细雨纷纷飘洒,路上羁旅行人个个落魄断魂。询问当地之人何处买酒浇愁?牧童笑而不答指了指杏花深处的村庄。
12、《牧童》是近体诗,五言绝句《舟过安仁》是近体诗,七言绝句《清平乐·村居》是宋词,属于小令
13、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
14、吕岩《牧童》:“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15、“笛弄晚风三四声。”描述了听觉上的感受,侧耳倾听,晚风中牧笛声声。一“弄”字,更显出了一种情趣,把风中笛声的时断时续、悠扬飘逸和牧童吹笛嬉戏的意味,传达出来了。
16、目录长歌行七步诗敕(chì)勒歌咏鹅回乡偶书咏柳凉州词登鹳(guàn)雀楼春晓宿建德江凉州词出塞从军行芙蓉楼送辛渐鹿柴(zhài)竹里馆送元二使安西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别董大静夜思古朗月行(节选)望庐山瀑布赠汪伦独坐敬亭山黄鹤(hè)刨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早发白帝城秋浦(pǔ)歌(其十五)望天门山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绝句(其三)赠花卿(qīng)江南逢李龟年春夜喜雨绝句(其一)江畔(pàn)独步寻花(其五)逢雪宿芙蓉山主人江雪寻隐者不遇枫桥夜泊渔歌子寒食滁(chú)州西涧(jiàn)塞(sài)下曲游子吟竹枝词乌衣巷望洞庭浪淘沙(其一)赋得古原草送别忆江南悯(mǐn)农(其一)悯农(其二)山行清明江南春……
17、小学亲子语文|日积月累系列
18、钟傅原本是一个书生,因李宪推荐做了兰州推官,但是仕途不顺,多次被降职。
19、一年级上册同步讲练系列
20、品古诗—全面讲解古诗欣赏古诗
二、
1、诗中有景、有情,有人物、有声音,这生动的一幕,是由远及近出现在诗人的视野里的;写出了农家田园生活的恬静,也体现了牧童放牧生活的辛劳,是一首赞美劳动的短曲。草场、笛声、月夜、牧童,像一幅恬淡的水墨画,使读者的心灵感到安宁。
2、诗中尽道牧童生活的闲逸与舒适。此诗委婉劝说钟傅趁早离开那尔虞我诈、角名竞利的官场,回归田园,过牧童那样无欲无求的生活。
3、荷蓑出林春雨细,芦管卧吹莎草绿。
4、骑牛远远过前村,吹笛横吹隔陇闻。
5、牧童见客拜,山果怀中落。昼日驱牛归,前溪风雨恶。
6、牧童骑在黄牛背上,嘹亮的歌声在林中回荡。
7、全诗展示了一幅鲜活的牧童晚归休憩图:原野、绿草、笛声、牧童、蓑衣和明月。
8、点击重庆小学古诗词下方菜单栏“诗词打卡”,“唱读古诗”即可查看
9、远牧牛,绕村四面禾黍稠。陂中饥鸟啄牛背,令我不得戏垅头。入陂草多牛散行,白犊时向芦中鸣。隔堤吹叶应同伴,还鼓长鞭三四声。“牛牛食草莫相触,官司家截尔头上角!——《牧童词》张籍
10、钟傅在镇守平凉(今甘肃省平凉县)的时候,曾经与一位道士闲游,看见一个牧童牵着一头大黄牛来到院子里。道人说此牧童会作诗,钟傅不信。牧童应道人之请,即兴作下此诗。
11、王安石·庚申正月游齐安
12、翻译:在一个长满水草的池塘里,池水灌得满满的,山衔住落日淹没了水波。放牛的孩子横坐在牛背上,随意地用短笛吹奏着不成调的乐曲。
13、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14、每日必背古诗词第1—30首汇总
15、隔林呼不应,叫笑如生鹿。
16、宿新市徐公店杨万里宋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小儿垂钓胡令能唐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辛弃疾的《清平乐.村居》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所见袁枚清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17、牧童回来吃饱了饭,已是黄昏之后了,他连蓑衣也不脱,就躺在月夜的露天地里休息了。
18、第三句“归来饱饭黄昏后”,诗人笔锋一转,开始直接描写牧童,牧童吃饱了饭,已经是黄昏之后了。
19、谁人得似牧童心,牛上横眠秋听深。时复往来吹一曲,何愁南北不知音。
20、点上方绿标即可收听玉笙老师讲解音频
三、
1、吕岩 〔唐代〕
2、李白·山中与幽人对酌
3、骑牛远远过前村,吹笛风斜隔陇闻。
4、没有家人聚集的场景,没有伙伴嬉戏的情景,吃饱了饭的牧童,连蓑衣都不脱,就躺在月夜里的草地上。
5、李涉《牧童词》:“朝牧牛,牧牛下江曲。夜牧牛,牧牛度村谷。荷蓑出林春雨细,芦管卧吹莎草绿。乱插蓬蒿箭满腰,不怕猛虎欺黄犊。”
6、画古诗—根据诗意诗境自创自画
7、辽阔的草原像被铺在地上一样,四处都是草地。晚风中隐约传来牧童断断续续悠扬的笛声。
8、何人得似尔,无是亦无非。
9、白天有牛和牧笛为友,晚上有清风明月相伴,真如世外桃源的生活。
10、诗人在旅途的路上看见一个牧童骑着牛,唱着歌,忽然听到蝉的叫声,于是停住歌声跳下牛背,准备捕捉蝉。这一幕触发了诗人的诗兴,就写下了这一首“所见”。
11、我年已强仕,无禄尚忧农。
12、入门英文口语对话《凯利太太的课堂》全36集!LittleFox系列!
13、一键标星「小学语文」,及时查收最新推送
14、六年级上册同步讲练系列
15、《牧童诗》——宋代·黄庭坚
16、 田家元日
17、这首诗展示了一幅鲜活的牧童晚归休憩图:原野、绿草、笛声、牧童、蓑衣和明月。诗中有景、有情,有人物、有声音,这生动的一幕,是由远及近出现在诗人的视野里的;写出了农家田园生活的恬静,也体现了牧童放牧生活的辛劳,是一首赞美劳动的短曲。草场、笛声、月夜、牧童,像一幅恬淡的水墨画,使读者的心灵感到安宁。
18、杨万里·晓行望云山
19、翻译:绿草长满了池塘,池塘里的水呢,几乎溢出了塘岸。远远的青山,衔着彤红的落日,一起把影子倒映在水中,闪动着粼粼波光。那小牧童横骑在牛背上,缓缓地把家还。拿着一支短笛,随口吹着,也没有固定的声腔。
20、政绩才名分外荣,山林意趣无方觅。
四、
1、牧童骑着牛远远地经过山村,他把短笛横吹着,我隔着田陇就能听到。长安城内那些追逐名利的人啊,用尽心机也不如你这样清闲自在。
2、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
3、晚风中隐约传来牧童断断续续悠扬的笛声。
4、韦应物·滁州西涧
5、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6、卢钺·雪梅(其一)
7、栖蟾《牧童》:“牛得自由骑,春风细雨飞。青山青草里,一笛一蓑衣。日出唱歌去,月明抚掌归。何人得似尔,无是亦无非。”
8、(1)“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
9、卧月明:躺着观看明亮的月亮。
10、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11、王安石·登飞来峰
12、李白·峨眉山月歌
13、第二句“笛弄晚风三四声。”描述了听觉上的感受,侧耳倾听,晚风中牧笛声声。一“弄”字,更显出了一种情趣,把风中笛声的时断时续、悠扬飘逸和牧童吹笛嬉戏的意味,传达出来了。
14、时复往来吹一曲,何愁南北不知音。
15、欲报田舍翁,更深不归屋。
16、牛得自由骑,春风细雨飞。
17、乞我一牧童,林间听横笛。
18、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19、所见袁枚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宿新市徐公店杨万里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夜书所见叶绍翁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一到六年级的诗五年级关于牧童的诗
20、毛泽东·卜算子·咏梅
五、
1、昼日驱牛归,前溪风雨恶。
2、出自:宋代·黄庭坚《牧童诗》
3、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铺”字,把草的茂盛和草原给人的那种平缓舒服的感觉表现出来了。“弄”字,更写出了一种情趣,把风中笛声时断时续悠扬飘逸和牧童吹笛嬉戏的意味传达出来了。还有脱和卧卧,写出了牧童睡觉的畅意与舒畅。
4、李白·宣城见杜鹃花
5、释义:牧童骑在黄牛背上,嘹亮的歌声在树林里回荡。忽然想要捕捉树上鸣叫的知了,于是马上停止唱歌,静悄悄地站立在树旁。
6、《牧童》一诗,不仅让读者感到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的安然与恬静,也让读者感受到了牧童心灵的无羁无绊,自然放松。该诗反映了诗人心灵世界的一种追求,对远离喧嚣、安然自乐的生活状态的一种向往。
7、《牧童》唐卢肇古诗的意思是广阔的原野,绿草如茵;晚风吹拂着野草,还没见归来的牧童,却先听见随风传来的牧童悠扬的愈来愈近的笛声,笛声时续时断,随风飘扬。牧童回来吃饱了饭,已是黄昏之后了,他连蓑衣也不脱,就躺在月夜的露天地里休息了。卢肇年少时家境贫寒,但他笃志好学,自强不息,因为家里太穷,买不起油灯,就点竹篾松木夜读,被后人称为状元洲。相传他在状元洲读书时,曾挖一个大池用来洗墨,久而久之把一池水都染得黑黑的。由于勤奋,加上在学业上得到不少名人高士的教导(其中包括韩愈),因此,他幼时便颖拔不群,写的文章被高度赞誉,在14岁时就被当时袁州(今宜春)县令预言将来必有出息,后来事实确如所言。
8、《清明》杜牧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所见》袁枚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村晚》雷震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牧童》吕岩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牧童》栖蟾牛得自由骑,春风细雨飞。青山青草里,一笛一蓑衣。日出唱歌去,月明抚掌归。何人得似尔,无是亦无非。
9、”诗人笔锋一转,开始写吃饱饭的牧童休息的情景。
10、绿草如茵广阔的原野,一望无垠。牧笛逗弄晚风,悠扬悦耳,时断时续地从远处传来。牧童回来吃饱了饭,已是黄昏之后了,他连蓑衣也不脱,就躺在月夜的草地里休息了。
11、《题画》袁枚〔清代〕
12、“不脱蓑衣卧月明”描写牧童休息的情景。诗人没有描写牧童躺下做什么,牧童可能是想舒展下身子,也可能是欣赏月色。诗人似乎只把他之所见如实地写了下来,却有无限的想象空间。
13、五年级上册同步讲练系列
14、当然,这里的“六七里”和“三四声”不是确指的数字,只是为了突出原野的宽阔和乡村傍晚的静寂。
15、王昌龄·采莲曲其一
16、青草铺开在原野上,方圆六七里都是草地,
17、觳觫告主人,实已尽筋力。
18、谁人得似牧童心,牛上横眠秋听深。
19、三年级上册同步讲练系列
20、释义:青草像被谁铺开在地上一样,方圆六七里都是草地。晚风中隐约传来牧童断断续续悠扬的笛声。牧童回来吃饱了饭,已是黄昏之后了,他连蓑衣都没脱,就躺在草地上看天空中的圆月。
六、小学关于牧童的古诗
1、刘禹锡·秋词(其一)
2、张祜·宫词二首(其一)
3、暗香何处费摸索,寒生吟癖浩然驴。
4、青山青草里,一笛一蓑衣。
5、草场的宽阔无垠为牧童的出场铺垫了一个场景,笛声的悠扬悦耳,使我们想象到晚归牧童劳作一天后的轻松闲适的心境。
6、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7、江南清明时节细雨纷纷飘洒,路上羁旅行人个个落魄断魂。
8、韩生画肥马,立仗有辉光。
9、吕岩(713~741),字洞宾(即吕洞宾),河中永乐(一云蒲坂)人,唐末、五代著名道士,约唐僖宗乾符初前后在世。咸通初中第,两调县令。黄巢之乱爆发后,携全家到终南山,放迹江湖间,转而学道,世称吕祖或纯阳祖师。相传他后来在长安酒肆,遇到仙人钟离权,遂得道,不知所终。这就是民间盛传的“黄粱梦”故事,许多小说家戏曲家,都取这个故事为小说、戏曲的题材。吕岩所作的诗,流传很多,全唐诗辑为四卷,流行于世。
10、白居易·问刘十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