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尔扎克代表作(1)
1、巴尔扎克一天究竟工作多少时间,这是谁也说不清的。春夏秋冬,白昼黑夜,对他来说都没有什么意义。只有他亲手调煮的浓烈的咖啡能够帮助他支持疲惫不堪的身体,巴尔扎克总是伏案不起,一刻不停地写作。
2、关于《高老头》的比较研究
3、从未到过中国的巴尔扎克一生对中国有着“永无止境的兴趣”,他笔下的中国是“仙境”,一切都是那么令人向往,它地处东方“金色梦幻的乐土”,是一个“诗意浓厚”“美丽富饶”的国度;那里的人“在德行方面比在钱财方面更加乐善好施”;“对这个民族的钦佩简直不能自已……它的历史比神话的年代或圣经的年代还要悠久……”
4、《幻灭》的中心内容,是两个有才能、有抱负的青年理想破灭的故事。主人公吕西安是一位诗人,在外省颇有些名气。他带着满脑子幻想来到巴黎,结果在巴黎新闻界恶劣风气的影响下,离开了严肃的创作道路,变成无耻的报痞文氓,最后在党派倾轧、文坛斗争中身败名裂。他的妹夫大卫·赛夏是个埋头苦干的发明家,因为敌不过同行的阴险算计,被迫放弃发明专利,从此弃绝了科学研究的理想。
5、本书收集的35封书信,译自法文版两卷本《巴尔扎克通信集》,以巴尔扎克和韩斯卡夫人爱情上不同时期的重要事件为中心进行编选,使读者既对这些事件有深入的了解,又对他们长久的爱情有较全面的印象。他们的恋情在巴尔扎克去世前几个月修成正果,二人终成眷属。这本书信集既展示了文学史上的一段佳话,又是书信时代人类情感、思维的细腻描摩和高端呈现。
6、商品的输入即意味着文化的输入——因为任何商品“本身就带着一种实用哲学和生活学说”,更不用说价值观和审美观了。法国汉学家艾田蒲曾经举过葡萄酒瓶塞的例子:如果我们抛弃旧传统,手懒而不用蜡封瓶口,葡萄酒的质量就会受到损害——于是,纵然把世界的所有专利证都给了加利福尼亚的葡萄种植者,他们也绝对酿造不出优质波尔多葡萄酒,甚至普通的安儒葡萄酒,因为这些葡萄酒都离不开瓶塞。所以,当一个中国人喝法国的葡萄酒时,他就分享了法国的价值观;而当罗马妇女身着中国丝绸时,她们也就打上了中国的价值标记(参见《中国之欧洲》)。
7、然而与其说巴尔扎克意在提供一个中国样板,倒不如说他希望将中国看作一面奇妙的镜子,借以让法国人看到自己昔日充满荣光的倒影,认清什么才是真正的法国身份。他在小说里写道:“固然他(侯爵)自信血统高人一等,但也相信贵族有贵族的责任;而贵族所应有的德性与魄力,他也无不具备。他用他的道德观教育两个孩子,从摇篮起就把他阶级的信仰灌输给他们。对于自己的尊严所抱的深刻的观念,对于姓氏的骄傲,对于身为优秀种族的信心,在他们身上养成了一种天潢贵胄的傲气,尚侠的精神,和古代诸侯们乐善好施的仁爱。”
8、出版日期:2019年12月
9、《幻灭》的主人公吕西安不是英雄(当然也不是坏蛋),而是一个中间人物。作者是把他作为思想性格有严重弱点,而又有相当天赋的一类青年来刻画的。这是十九世纪上半期法国社会的典型环境中的一种典型性格。他聪明,有才华,但是自私、虚荣,野心很大而又意志薄弱,总想抄近路一步登天,没有毅力在真学问上下功夫。所以他经不起浮华世界的引诱,不可避免地走向了堕落。对这样一个人物,作者的态度是既有批判,也有同情。对于他的错误和失败,作者既不完全归咎于社会,也不完全归咎于个人。社会环境的恶劣影响,正是通过吕西安自身的弱点起作用的。
10、实业失败后,在伯尔尼夫人的帮助下,巴尔扎克隐姓埋名,自甘贫寒,重新开始文学创作,并写下了"我要用笔来完成用剑未能完成的事业。"
11、为了保持写作时精力充沛,巴尔扎克总是喝最浓的咖啡,甚至干嚼咖啡豆。久而久之,他喝咖啡上瘾,没有咖啡便无法写作。
12、晁兆行:《谈高老头的父爱及其典型意义》,《许昌师专学报》1986年第3期。
13、这对夫妻经常当众陷入激烈的争执,甚至吵到连他们的朋友都知道。
14、巴尔扎克能够长期坚持持续不断的紧张工作,除了凭藉超人的意志支撑外,就是对咖啡的依赖。正如茨威格所说,咖啡对于巴尔扎克来说,比吃饭睡觉都重要,没有咖啡他就不能工作,至少不能像现在这样工作。
15、巴尔扎克的私生活很是丰富多彩。
16、巴尔扎克从她手里借过许多钱,他去世之后,伊莲曾经试图从他的遗孀那里讨回欠款,但最后似乎以徒劳告终。
17、怎样看待高老头的父爱,这一点曾引起过评论界的争论。如1964年7月24日的《光明日报》上刊发的曹让庭的《试论高里奥的父爱》一文认为:“高里奥是一个典型的商业资产阶级,但同时,他却还留着封建的伦理道德的残余影响,心中笼罩着家庭关系的温情脉脉的纱幕还没完全被单纯的金钱关系彻底撕毁,还保有着一丝庸人的温情。”这篇文章引发了60年代中期关于高老头父爱实质的讨论,《光明日报》接连发表了多篇商榷的文章,反对温情说,认为高老头的父爱有着明确的目的。这类观点坚持认为这种父爱的本质是资产阶级的,是以金钱和自私自利为基础的。
18、就这样连续奋战半年,写出了一部五幕诗体悲剧《克伦威尔》,但其影响微乎其微,是一次不成功的尝试。
19、咖啡在我的生活中举足轻重,其作用可以史诗级来论之。
20、从1829年起,巴尔扎克发表了很多优秀的作品。这些作品包括长篇小说《朱安党人》、《驴皮记》、《高老头》。《高老头》这部作品,也是巴尔扎克最优秀作品之一。在后来的一些年里,巴尔扎克才真正地将他的个人写作优势展现出来。巴尔扎克塑造了两千四百七十二个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这些被称为《人间喜剧》。这部《人间喜剧》被誉为“资本主义社会百科全书”。
巴尔扎克代表作(2)
1、关于本书的价值,我不想多言,因为它不是魔法,不会让你我自动变成“有教养的人”,它不会替我们解释人生中的种种奥秘,也不会使人“幸福”——这种功效属于牙膏、摩托车与除臭剂之类的东西,却不属于柏拉图、狄更斯和海明威。但这个“计划”会像爱情和其他能激发你深层潜能的事情一样,使你内在的生活更有意义,也更有趣。当你重读经典时,你对书的认识也许不会变得深刻,但是你会加深对自我的认识。
2、这部反映当时法国社会状况的巨著没能完成,巴尔扎克没能活到那一天。《高老头》《欧也妮·葛朗台》《贝姨》仅仅是这座未完工的大厦的三块石头。《高老头》反映了父亲对两个女儿非理性、非功利的爱,就像是中产阶级的李尔王之爱,虽然其中没有考狄丽娅(李尔王的第三个女儿)。《欧也妮·葛朗台》关注的是人的贪欲。《贝姨》写出了女性的报复心。像巴尔扎克很多其他作品一样,这三部小说都讲述了人的偏执狂。
3、具有高贵品质的侯爵竟被医学生和教授戴上了一顶“中国偏执狂”的帽子,巴尔扎克这么写显然有其特殊用意:如果有谁将目光投向遥远的东方,并希望从那里为法国当时迫切需要解决的各种问题——贫富对立、阶级压迫、权力滥用、法制腐败、宗教冲突、道德败坏、教育僵化、社会束缚等等——找到答案,不要说一般老百姓,就是智识阶层也不能接受。
4、接下来发生的一切完成了拉斯蒂涅的社会课程:公寓里的住客老姑娘米旭诺为了3000法郎的奖金出卖了伏脱冷,阿瞿达侯爵为了20万法郎利息的陪嫁而抛弃了鲍赛昂夫人,纽沁根鲸吞妻子的财产,大女儿为了舞会上的风光才来看望高老头,而拿到票据后也不管老头晕过去转身就走,后来折返只是因为高老头没有在票据上签名。而在高老头弥留之际和整个葬礼上,两个女儿一个也没来看他,只有拉斯蒂涅与仆人克利斯多夫为他送葬。
5、巴尔扎克终身负债,像一个溺水的人,在债务的海洋里拼命挣扎。
6、群情汹汹之中,难得有雨果这样的人士站出来仗义执言。1861年当拿破仑三世在巴黎恬不知耻地展出劫掠来的圆明园珍物时,雨果发出了著名的《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他讽刺道:“我们欧洲人是文明人,中国人在我们眼中是野蛮人。这就是文明对野蛮干下的事!”在信的结尾,雨果真诚地希望:“有朝一日,解放了的、洗刷得干干净净的法兰西,会把这份战利品归还给被掠夺的中国。”这当然会让我们想起前述《禁治产》中侯爵的话。早在1848年拿破仑三世还是路易·波拿巴时,雨果曾为其当选法国总统提出过一个政治计划,其中就有“学习中国文化”一项内容——这依然能让我们联想到那位侯爵。(曹洪洋)
7、创作的冲动,就像是突然爆发的火山口:
8、“我向她发誓要等她,因为她丈夫已经快60岁了,活不了几年,她也发誓把身心都留给我。”
9、而在巴尔扎克的安葬仪式上,文学大师雨果也发表了感人肺腑的悼词,对巴尔扎克给予了高度的评价:
10、在这个意义上,自述童年“在中国和中国人的摇篮里度过”的巴尔扎克,对于中国文化自然会有深刻的理解和高度的认同。
11、巴尔扎克在艺术上取得的巨大成就,不但表现在小说的结构上匠心独运,多种多样,不拘一格,还表现在善于将集中概括与精确描摹相结合,以外形反映内心本质等手法来塑造人物,深刻揭示人性的善恶,还善于以精细入微、生动逼真的环境描写再现时代风貌。巴尔扎克是欧洲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和杰出代表。代表作有:《欧也妮·葛朗台》、《高老头》、《交际花盛衰记》、《幻灭》、《贝姨》、《幽谷百合》、《驴皮记》、《苏城舞会》、《农民》、《三十岁的女人》。
12、《高老头》:成书于1834年。该讲述主人公高老头是法国大革命时期起家的面粉商人,中年丧妻,他把自己所有的爱都倾注在两个女儿身上,可他的两个女儿生活放荡,挥金如土,他的爱轻而易举就被金钱至上的原则战胜了。
13、纳卡尔医生对此说道:一种由于夜晚工作,由于服用,或毋宁说是滥用咖啡,所积成的老心脏病”,是巴尔扎克早亡的又一重要原因。
14、出身于名门望族的侯爵夫人,极其热衷于混迹上流社会并在其间呼风唤雨,她不仅无法理解丈夫的行为,而且将此视为疯狂之举,遂向法院提出下达禁治产令的请求。她在诉状中说:
15、“我完全被构思、想象、布局、写作和理解所吞没了,它们在我的脑子里不断涌现,沸腾,发光,使我变得疯狂。”(1833年3月20日给加洛夫人的信)
16、他描述从阳台往下俯瞰的街景,“那车水马龙、川流不息的情景大有中国走马灯的意味”(《双重家庭》)。
17、医生对他的太太说道:“太太,他以前工作太猛了,他一人干着十个人的工作!十五年前我就以为他要死了。我无能为力了。”
18、这一切深深吸引着巴尔扎克,使巴尔扎克感受到从小没有领略过的母亲般的温情。巴尔扎克把伯尔尼夫人称为自己的母亲、朋友、家属、伴侣和顾问。
19、C(专家解析)A项《堂吉诃德》是塞万提斯的代表作,B项《神曲》是但丁的代表作,D项《悲惨世界》是雨果的代表作。
20、以上三部小说,一部以巴黎的社会生活为背景,其他两部发生在外省社会中。所有三部小说都体现出巴尔扎克所有作品共有的全部特点:力量、活灵活现的细节描写。依靠这种才能,巴尔扎克成为现代现实主义中某一流派的旗手。和我们现在的时代一样,巴尔扎克的时代也是有人发家、有人破产、所有人爱财。那个时代最大的罪恶不是言而无信、见利忘义,而是家庭破产。巴尔扎克比以往任何作家都更深入地理解金钱,所以我们可以将他视为全部当代经济小说的开创者。
巴尔扎克代表作(3)
1、我受不了巴尔扎克。我受不了他的作品和他本人。这儿的一切都是我不喜欢、我不想要、我无法忍受的!他太过于自相矛盾了,并且是某种令人恶心的愚蠢的矛盾!一位智者——而同时又是这样一个傻瓜!一位艺术家——可他身上又有多少时代中最乏味、最糟糕的鉴赏力。一个胖子——可又是一个追逐女性的能手,唐璜式的人物,油腔滑调的好色之徒。他是位杰出的人物——可又是这等小市民的庸俗和这等暴发户的狂妄!他是位现实主义者——可又是个不太高明的浪漫主义幻想家……但这些自相矛盾不应使我厌恶,因为我知道它们在生活、艺术……中的作用。不错,只不过在巴尔扎克身上甚至自相矛盾也变得粗俗、可厌、油滑、腻味,并且比粗野更糟。
2、他知道,吃饭使人困倦,他可没有时间犯困。他不允许也不愿意自己休息。
3、《搅水女人》:来自巴黎的退伍军官腓列普为了赌本无恶不作,整日里想从家中榨出更多的钱,听说伊苏屯乡下的舅舅罗日有一大笔遗产,便来到乡下处心积虑地谋划的故事。
4、巴尔扎克同她分手的原因,居然是发现了她并没有如同她自己声称的那般高贵的出身。
5、★凤凰壹力|极致阅读体验创造者★
6、奥地利作家茨威格在他的传记作品《三大师》(1920)之一的《巴尔扎克传》中作了更为详细的描述:“他在1830和1831这两年的生产额,几乎在文学编年史上无与伦比。他作了许多短篇小说、长篇小说、报纸文字、评论、小品文和政治纪事。假如有人把1830年付印的,确乎出自巴尔扎克手笔的七十种作品(他那些大抵用其他名字出版的作品姑且不谈)和1831年印的七十五种作品,统计到一起,他每天必须得出产差不多十六页的书,在稿样上的更改尚不计算在内。没有一种期刊或报纸里面,不曾突然出现过巴尔扎克的名字。”
7、1833年9月,巴尔扎克逃离了巴黎,去瑞士见了伊芙琳(27岁的伊芙琳正和老公在瑞士度假)。他俩背着元帅偷偷地交换了第一个吻。巴尔扎克记录道:
8、“他的一生是短促的,然而也是饱满的;作品比岁月还多。”
9、他将美好的女性形象比作“中国画家笔下的仙女像”(《贝阿特丽克丝》),更在《烟花女荣辱记》中直述:“她的皮肤细腻,有如中国的宣纸。”他描写女性的眉毛:“秀丽的眼睛上面,眉毛仿佛出于中国画家的手笔”(《幻灭》),“像中国画家描出来的”(《贝阿特丽克丝》),或者“好似中国脸谱用彩笔一一勾出的那样”(《莫黛斯特·米尼翁》)。
10、每天更新1部,共更37部作品,点击下面蓝字即可访问:
11、写作时他穿着教士的袍子,点上7支蜡烛,桌边是一杯提神的黑咖啡。
12、巴尔扎克每天工作16至18小时,从半夜到中午写作,从中午到下午4点校对校样。5点钟用餐,用餐后稍作休息就睡觉,到半夜一两点又起来工作。
13、她做出了很大的牺牲才能嫁给他,可他似乎对此并不怎么感激,这令她十分恼火。
14、多年以来,巴尔扎克一直处于主动恳求的位置,因此一旦顺利地结了婚,他就会变得蛮横而霸道。而伊芙琳也是个生性傲慢、难以取悦、脾气急躁的人。
15、这三位小说家中的每一位都有自己的领域。巴尔扎克是社会的世界,狄更斯是家庭的世界,陀思妥耶夫斯基是一和万有的世界。把这几个领域相比较便显出了它们的差异,但从不能用价值判断来重新解释这种差异,或者以个人的好恶去强调一个艺术家的民族因素。
16、侯爵行事均带有疯狂意味。近十年来,渠所关切之事仅限于中国事物,中国服装,中国风俗,中国历史,乃至一切均以中国习惯衡量;谈话之间往往以当代之事,隔日之事,与有关中国之事混为一谈;侯爵平日虽拥戴王上,但动辄征引中国政治故实,与我国政府之措施即王上之行为相比,加以评骘。
17、3月14日晨7时,婚礼终于在圣巴尔巴拉教堂举行。除了新婚夫妇,只有两位证婚人和一位神甫出席。
18、这极大地鼓舞了巴尔扎克的创作热情。
19、在巴尔扎克短短51年的人生中,只有两三年事业顺利,不用为钱发愁,其他时候,他都是在贫穷、负债和困顿中度过的。他曾说自己是在“最残酷的困境中,在完全孤单、绝对没有半点安慰的气氛里,从事超过自己力量的工作”。
20、小说写得很紧凑,一步步烘托出恐怖的氛围:从黑夜里海面上突然出现的意外情况开始,到枪杀起义的人质,再到绞死侯爵家的仆人,最后以绞刑架上的一幕达到高潮,环环相扣,一气呵成。
巴尔扎克代表作(4)
1、事实上,他所说的阿隆松、格伦诺布尔这些地名,以及戈尔蒙小姐、贝奈西先生、费列士·德·房特内斯、葛伦维尔、贝尔孚伊小姐这些人名,全都是他小说里的地名和人名。
2、巴尔扎克在《幻灭》中描写未来的大作家德·阿泰兹时,说过这样一句话:“他要像莫里哀那样,先成为深刻的哲学家,再写喜剧。”看来,这正是《人间喜剧》的作者对自己提出的要求。而且他也和德·阿泰兹一样,在巴黎的六层阁楼上受过饥饿和寒冷的折磨,在人类知识的宝藏中耐心地挖掘过,在“毒气熏蒸”的巴黎社会中生活过、搏斗过、感受过。
3、巴尔扎克不是来自富裕家庭,也没有足够的经济支持。他不是天才,也没有非凡的天赋。每天都有一群讨债者跟在他的屁股后面。然而,这并不能阻止巴尔扎克成为19世纪伟大的法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和欧洲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创始人和杰出代表。巴尔扎克在艺术上的巨大成就不仅体现在小说结构的独创性、多样性和不拘泥于一种风格上,还体现在他能够将集中概括与准确描述相结合,通过反映内在本质塑造人物,深刻揭示人性的善与恶,以细腻、生动、写实的环境描写再现时代风貌。巴尔扎克是欧洲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和杰出代表。
4、《高老头》中的女性配角也很丰富。有论者认为伏盖太太是“小市民”、“市侩”的代表人物,就像是“吸附在海轮底板上的贝壳阻滞着海轮前行一样,他们每每是社会发展的惰力”。“腐烂社会腐蚀了她,坑害了她,而她的贪鄙和自私,反过来又加深了腐烂社会的腐烂和恶臭”。对于高老头的两个女儿,一般的观点都认为她们是使高老头走向毁灭的一分子,而在《试论高老头的两个女儿》一文中,作者分析了阿娜斯大齐和旦斐纳性格的另一面——单纯。她们虽“混迹于资产阶级的游乐世界,但却不认识资产阶级社会……不了解这个社会与生死攸关的一些重要法则”,因此最终“只能作为佳肴被人享用”,离开父亲只能束手待毙。
5、中国思想和文化的奔流!
6、巴尔扎克承认伯尔尼夫人使自己成为了作家,她给予他勇气、自由、安全感,树立起他的自信心,也给了他第一次爱情的满足。
7、从1828年到1848年因病辍笔,这20年间,他始终如一地保持着这种工作习惯。
8、从半夜工作到下午四点,五点半才上床,半夜又起来端坐在桌前奋笔疾书。
9、《大布勒泰什》中,巴尔扎克刻画了一个冷酷无情的贵族形象:梅雷伯爵为了惩罚妻子的不贞,竟然把她的情人禁闭在一间小屋里,活活饿死,还不让外人知道。他的报复是残忍的,他的形象是可鄙可恶的。
10、他曾经因为欠债被判了8天的监禁,在这8天里,他夜以继日努力创作,写出了令人惊叹的长篇小说《幻灭》。
11、此外像《幻灭》、《夏倍上校》、《贝姨》等也都是佳作。
12、毛姆认为:巴尔扎克是唯一一个他会不假思索便冠以天才之名的作家,也是最伟大的一位作家。因为其作品为人类精神的宝库增添了财富。
13、《热炭寒冰总辛酸》一文将鲍赛昂夫人和薛宝钗的婚恋生活及悲剧命运作了比较,认为鲍赛昂夫人就好像燃烧的热炭,是叛逆的,为了追求“显示人格尊严的情感生活”而燃烧;而薛宝钗则是与她相反,驯服而顺受,只看重封建义务,自我禁锢,“把自己的感情凝成了一块坚冰”。作者试图通过对比来展示东西方不同的文化对人生价值取向的影响和制约。
14、还有一次,由于巴尔扎克曾在自己的作品中写到过想送一位朋友一匹白马,于是他真以为自己已把白马送给朋友了,见了那朋友的面后便问:“我送你的那匹白马近来好不好呀?”
15、作品讲述的是一个受过贵族化教育的农家女爱玛的故事。她瞧不起当乡镇医生的丈夫包法利,梦想着传奇式的爱情。可是她的两度偷情非但没有给她带来幸福,却使她自己成为高利贷者盘剥的对象。最后她积债如山,走投无路,只好服毒自尽。
16、拉马丁谈起巴尔扎克时如是说:“他的善良并不是那种心不在焉、随便应酬的善意,而是迷人、聪慧、充满深情的善良,它让你心存感激,让你很难不喜欢上他这个人。”
17、全球畅销50年,最新升级珍藏版
18、在这儿,巴黎显然是作为资本主义生活法则的表征出现的。随着封建所有制的解体,等级门阀观念的削弱,凭借个人才智到社会上寻求发迹的机会,已成为法国青年的普遍幻想,也是家家户户对那些稍有天赋的孩子必然抱有的期望。所以巴尔扎克不无嘲讽地写道:“拿破仑的榜样,使多少平凡的人狂妄自大,成为十九世纪的致命伤。”这种幻想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也反映了时代的进步。因为在封建时代,每个人的身分地位是早已划定了的,只有资本主义自由竞争,以及与自由竞争相适应的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产生以后,才给个人的发展提供了可能。
19、据不完全统计,出现在其作品中的中国物件有:窗帘,帷幔,挂毯,屏风,红绸披肩,南京缎裤子,南京土布裤子,北京绘花宽条绸,各种漆器、瓷器和木器,花盆,宣纸及其他中国纸,阳伞,中国画,中国锣,各种用作装饰的小物件,装烟草的中国陶罐,或长颈或鼓肚的形状古怪的各类中国花瓶,中国佛像,中国古玩,中国女红台之类的中国家具,皮影戏,中国式的水阁、亭子和书房,以及从中国运来的果品。恐怕连专营店的常客也开不出如此之长的货单吧。
20、为了还债,他唯一的办法就只有通宵达旦不停地写作。他每天工作十八个小时,而且常常是持续不断地工作七八个小时,甚至是十几个小时,从来没有一次只干一两小时的情况。
巴尔扎克代表作(5)
1、杨国华:《父性基督的典型——也谈高老头的父爱》,《上海师范大学学报》1995年第3期。
2、巴尔扎克是一位伟大的作家,他对待自己的工作勤勤恳恳。巴尔扎克夜以继日地写作。巴尔扎克是一个为文学创作而生的人。由于常年的积累,他因疲劳过度而与世长辞。
3、虽然他独处时的饮食颇为节制,但和他人一道用餐时就吃得贪得无厌了。
4、从1832年2月收到汉斯基夫人的第一封信起,巴尔扎克对汉斯基夫人始终怀着极度的热情。为了能与汉斯基夫人结婚,他耗尽心血,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年。
5、∞《世界文学》2004年第3期
6、19世纪法国著名小说家,批判现实主义的代表人物。对于法国文坛来说,巴尔扎克极大地拓展了小说的创作空间,极大地丰富了小说创作的艺术技巧。正是由于巴尔扎克对法国小说创作的巨大贡献,他才被誉为法国现代小说之父。
7、巴尔扎克就是司汤达笔下“外省年轻人”。《高老头》的结尾处有一经典的场景:野心勃勃的年轻人拉斯蒂涅望着脚下巴黎的灯火,发出呐喊:“现在咱们来斗一斗吧!”从作者身上能找到很多拉斯蒂涅的影子。年轻的巴尔扎克有一次抓起一支笔,在一幅“小班长”(拿破仑的绰号)的画像下面写道:“拿破仑用剑没做到的,我用笔来实现。”
8、巴尔扎克是法国小说之父,写过非常多的著作。
9、可能改变你一生的世界经典阅读指南
10、《舒昂党人》是他正式进入现实主义的一个标志
11、斯蒂芬·茨威格(Stefan Zweig,1881年11月28日—1942年2月22日),奥地利小说家、诗人、剧作家、传记作家。代表作有短篇小说《象棋的故事》、《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长篇小说《心灵的焦灼》,回忆录《昨日的世界》,传记《三大师》和《一个政治性人物的肖像》。
12、“巴黎就像一座盅惑人的碉堡,所有的外省青年都准备向它进攻……在这些才能、意志和成就的较量中,有着三十年来一代青年的惨史。”
13、他的伟大之处并不在于单独的某一部作品,而是蕴含于其作品庞大的总量之中。巴尔扎克涉及的领域涵盖了他那个时代生活的全部,范围也是遍及法国全境。他拥有超凡绝伦的创造力以及惊人的创作才能。
14、《驴皮记》:是巴尔扎克发表的第一部长篇哲理小说。小说别出心裁地用一张驴皮来象征人的欲望和生命的矛盾,并借此概括他的生活经验和哲理思考。
15、在《三大师》中,《陀思妥耶夫斯基》是篇幅最长的一篇,也是茨威格怀着强烈的激情写成的。一九一六年二月八日,他在致赫·黑塞的信中称,这本书凝聚着他三年的劳动和心血。
16、他的代表作大概有:《欧也妮·葛朗台》、《高老头》、《交际花盛衰记》、《幻灭》、《贝姨》、《幽谷百合》、《驴皮记》、《苏城舞会》、等等这些都是非常优秀的作品
17、陈昌恒:《〈高老头〉与〈懵教官爱女不受报,穷庠师助师终得令〉之比较》,《外国文学研究》1990年第2期。
18、《家族复仇》中,巴尔扎克明确看到,家族复仇乃是封建制度的残余,它是残忍的,同资产阶级法律相抵触的,人们有理由反对这种封建意识。但是,作为这种意识的维护者的巴尔托洛梅奥并非一个可恶的人物,在某种意义上,他也是受害者。他的女儿接受了资产阶级思想的熏陶,坚决对这种意识进行了挑战。他没有料到,他的爱女会与他家的仇人之子恋爱结婚,离家出走。他更没有料到,她会因生活无着,贫病交加而死。对于她的死,他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但更大的罪责是在社会方面:一对年轻人即使有反抗封建意识的勇气,可是没有金钱做后盾,最后仍然以悲剧告终。
19、Ferdydurke《费尔迪杜凯》,1979
20、被誉为“现代法国小说之父”的巴尔扎克,一生中仅写过两篇较长的专论,其中一篇就是他为好友奥古斯特·博尔热的画集《中国与中国人》所写的专论,并称“我的童年是在中国和中国人的摇篮里度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