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师说说课稿
1、(2)议论文整体结构:引论——提出问题;本论——分析问题;结论——解决问题。
2、高一五两班基础不同,语文水平差别较大。虽然经过初中和高一上学期的文言文学习,学生已掌握了一定数量的文言实词、虚词,文言阅读能力有了明显提高,但仍有一些难点待突破。如词类活用、虚词的用法等,尤其高一五班。针对以上的分析情况,《师说》第一课时的教学目标、学法、教法和教学程序确定如下。
3、“我希望,”小男孩儿接着说,“我希望也能当一个那样的哥哥。”
4、“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良好的导入能够开启学生的心扉。接下来,我将说一下导入。
5、《师说》一文的教材地位:《师说》是韩愈的代表作之是他三十五岁时在长安任国子博士时写的,这是一篇抨击时弊,宣扬师道的著名论文,是韩愈议论文中的典范作品。文章批评了当时不重视师道的不良风气,以娴熟的艺术技巧,运用正反对比的手法,有力地揭示出士大夫阶层的愚顽与可笑。灵活自然的叙述和议论,将“从师之道”的几个重要原则问题阐述得极为深刻,令人信服。
6、3:献身理想的意气使人勇敢。
7、②圈点法,使用各种圈点勾画符号阅读文言文也是古人一种重要的读书方法。我从两方面指导:一是指导使用圈点勾画符号,二是指导学生在此基础上适当作一些批注。
8、导语设计:为了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我国于1985年正式确立教师节,以此引导社会各界人士表达对教师的感谢与尊重,相信同学们从小学到高中一定积累了不少赞美老师的名言警句,今天我们就来夸一夸我们的老师吧!
9、合作学习、交流探究
10、(1)背景介绍,作者简介,生介绍后,师出示课件并补充(4分钟)
11、同时,四年级的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强,乐于表达,但他们的生活经验和阅历毕竟有限,对文中描绘的父亲的心理矛盾,仅凭想象难以深刻感受,需要教师提供道德案例帮助理解,如老人摔倒了扶不扶的问题,这些都将成为我教学过程中的考虑因素。
12、现代教育理论强调,任何教学活动都必须以满足学习者的需要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六年级的学生经过学习,已经具备了一些理解课文的能力。但是文章内容离学生的实际生活比较远,学生不能准确体味文中所体现的思想感情。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在教学时应注意对背景的介绍,以及使用信息技术手段为学生创设身临其境的氛围。
13、(2)过程与方法:本课遵循情境导入—朗读吟诵—文本翻译—文本探究的学习方法。
14、认真朗读课本,校准字音字形。请借助古汉语词典及课本注释,将该文翻译为现代汉语,按照段落分析文段中蕴含的文言现象,并背诵全文。
15、“爱可以启迪爱,快乐能够繁衍快乐;乐于奉献,人生才会美好充实。”
16、品味“中彩”,感受“诚信”
17、此外,在导入和研读部分,我还会使用情景教学法,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来拉近学生与课文的距离,激发学生对诚信的向往和期待。
18、《中彩那天》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一篇精读文章。
19、上课结束以后,可能还会有答辩。问题一般都是围绕你上课的过程的问题,提出来的,答辩的话,我个人觉得有两种情况。一般老师觉得你讲的不好,给你一个机会。另一个老师觉得你讲的好,也在考察你一下。也有的不用答辩就可以走了。
20、文章通过父亲中奖后把中奖汽车还给库伯的故事,赞扬了人世间道德与诚信的价值,反应了一个普通人崇高的境界,在金钱与道德的天平上,世人更应明白“人无信不立”的道理。作者感情真挚,爱憎分明,本文具有经典性,人文性的特点。
二、师说说课稿一等奖
1、以上就是本课的具体教学步骤,一个完整的课堂教学必然离不开板书的设计,本节课的板书我力求简洁明了,通过抓住重点词语,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概括归纳。
2、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3、深入文本,细读感悟
4、(3)议论文常用三种结构:并列式、对照(对比)式、递进式。
5、关于课标的解读:
6、结束语:尊敬的评委老师,以上是我说课的全部内容,感谢各位老师的聆听。
7、为师作用:“传道受业解惑”
8、谈话导入,引出中心问题
9、(2)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本篇课文。
10、“我希望也能当一个那样的哥哥。”
11、本单元的主题是帮助学生拓宽眼界,明辨是非,提高道德水平,陶冶高尚情操,领悟人生意义与社会价值。本课作为本单元的开端,就是让学生树立良好的道德感和责任感,培养诚信意识,提高道德水平。
12、观察课文插图,用自己的话描述父亲在汽车上的行动和感受,说说父亲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
13、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师说》的第一课时。高中语文新课标强调学生应在“积累·整合”“感受·鉴赏”“思考·领悟”“应用·拓展”“发现·创新”五个方面获得发展,同时要注重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地发展。据此我从语文课程和学生的特点出发设计了《师说》一课的的教学方案,现从教材、学情、教法、学法和教学程序、板书、教学反思等方面作如下说明。。
14、一是深切的哀痛。第1节,“我”得到母亲去世的消息很悲痛。“得到”说明“我”不在母亲身边,母亲临终儿女不能送终,实在是做儿女的一大悲哀。“很”表示悲痛程度之深。第16节,母亲现在离“我”而去,“我”将“不能再见一面”,这个哀痛是无法弥补的,可见悲痛多深呀!
15、2:舍我其谁的意气使人奋起。
16、你受到了怎样的启示?
17、品德是人个体的道德水平的体现,也是整个社会的道德水平的体现,什么样的社会氛围早就什么样道德水平的人。如果说地球是个细胞人类就像细菌病毒。
18、主要内容论据:古之圣人今之众人;爱其子于其身;巫医乐师百工士大夫
19、第一课时教学过程设计
20、今天,老师也带来了一份礼物,而且这是世间“最美好的礼物”,你知道是什么吗?你想得到它吗?(板题)
三、师说说课稿10分钟
1、爸爸妈妈都爱看,老师学生更喜欢
2、在课前,我会让学生结合注释和工具书对文章大意进行梳理,在课上,我会通过讲授法对文中文言知识进行教学,在锻炼学生自主学习的同时帮助学生增加文言文的知识积累。
3、(1)知识与技能:①通过自学,掌握文中重要实词,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实词有“师”“传”“从”“道”、虚词有“之”“其”“而”“乎”“所以”。能够区别古今异义词语,把握文言特殊句式。②掌握本文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提高文言文的朗读能力,培养文言文的记诵能力。
4、(4)教师范读(3分钟)
5、基于以上对教材、学情的分析和教学目标的设立,我确定本课的教学重点为理解文意,积累文言文知识,难点为把握全文的论证方法,树立谦虚好学、尊师重道的思想。
6、第三部分(第14—17段):在前文叙述的基础上,转而以抒情、议论的笔触来表达自己对母亲的怀念。
7、医、师、工——士大夫“智不能及”
8、康震教授在《百家讲坛》上讲到唐宋八大家之首韩愈时,有这样一段话“文起八代之衰,而道济天下之溺,忠犯人主之怒,而勇夺三军之帅。”这是北宋著名文学家苏轼对韩愈在文学、儒学、品德方面的高度赞颂。为什么韩愈会得到如此高的评价呢?他又是怎样获得如此高的教养的呢?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韩愈的名篇《师说》。
9、本环节我会让学生思考这样一个问题:虽然文章结尾说,这篇文章是写给那个叫李蟠的学生的,可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还会这样认为吗?他还是写给谁看的呢?通过小组讨论,学生可以得出这篇文章既是写给当时那些不愿学习的士大夫阶层看的,也是写给当今社会的人们看的,因为在当今社会不尊重教师、不愿从师学习的现象依然存在。
10、中心论点:第四段:结尾
11、说课标、教材和学情
12、华图各地市部分课程汇总
13、授课,意为教授功课。是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出处:巴金 《鬼——个人的自述》:“ 堀口君又要到学校去授课。”。沙汀《困兽记》十一:“ 田畴已经销假授课,而且,已经授课两星期了。”
14、(2)保罗为什么会猜错?
15、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会“给予比接受更令人快乐”这句话的含义,激发学生乐于奉献的思想感情。
16、(例证)杨振宁、李政道、吴健雄
17、比较你和韩愈所写的文章提纲,再一次完善修改自己的提纲,并总结给议论文罗列提纲时要注意些什么?
18、①生自主翻译(15分钟),圈点出不理解的词和句子。
19、(1)议论文的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20、通过多媒体展示韩愈的个人简介以及当时“耻学于师”的社会背景。这一环节可以让学生更好的理解本文中作者的思想观点。
四、师说说课稿部编最新
1、了解并学会运用议论文基本结构及罗列提纲的基本方法,树立对议论文写作的基本信心。
2、③课件出示下面的两句话,让学生品读,并谈感受。
3、一上课,先设置问题:“昨天咱们留了作业,最后的时候,老师要求大家自己独立完成,不能抄袭,为什么呢?这个问题学生很容易知道做人要诚实。“其实我们今天学的这篇课文,它的主题也是诚信问题,我们一起看一下,这篇课文是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到底是谁做到诚信?”设置一个悬念,激发学生对课文的兴趣。
4、二段对其子——于其身批判士大夫之族“耻学于师”
5、统编本高一语文《琵琶行并序》课件
6、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良好的教材设计不单要对教材有深入的了解更要了解学生的情况。通过初中的学习,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阅读文言文的基础,但深层次的词汇、文法以及阅读能力都还有待提高。因此教师在教学时要注意在学生自主学习的情况下进行引导和点拨,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分析鉴赏能力。
7、我会让小组内解决文中的生字词,班内交流。在学习之前先扫出一些生字词的障碍。
8、因此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朗读体会法将贯穿本课整个教学环节。通过有感情地朗读,帮助学生体会作者生动形象的描写,感受诚信的价值和重要性。
9、通过以上对教材和教学目标的分析,我将本课教学的重点确定为:读懂课文内容,从字里行间中感受小男孩的美好心灵,并体会“给予比接受更令人快乐”这句话的含义,激发学生乐于奉献的思想感情。而将本课的难点确定为:联系学生的现实生活,体会课文的主题,激发学生美好的情感。
10、引导幼儿了解声音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的东西发出不同的声音。感知声音是由物体相互碰撞震动而产生的,丰富幼儿对声音的感性认识。对生活中各种现象有探索兴趣。为顺利完成以上教学目标,我提供丰富的可操作的材料,为每个幼儿都能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式进行探索提供活动的条件。因此我做了以下准备:各种声音的录音带。(铃鼓的声音、翻书的声音、筷子的声音、小碗的声音等等)提供了多种物品,让幼儿探索。如:打击乐器、书、纸、积木、小鼓、小棍、筷子、碗等。
11、引入问题教学法,设置问题:“父亲为什么心里很矛盾?”
12、中心论点:第三段:圣人无常师。
13、整体把握(共17分钟)
14、给予比接受更令人快乐!
15、当时的社会风气是怎样的呢?
16、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回忆我的母亲
17、教法:①点拨法,所谓“点”就是点击要害,抓重点;所谓“拨”,就是拨疑难,排障碍。此法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我主要点拨的是长句的断句朗读,重点虚、实词的理解,通过比较,温故知新,从而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18、巩固小节、布置作业
19、提示:中心论点可以是标题,也可以比标题更狭窄。如该文的标题就可以是《古之学者必有师》,而且这句话只是“师说”的一个方面。
20、韩愈(768年-824年12月25日),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省孟州市)人,自称“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昌黎先生”。唐代中期官员,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政治家、教育家。
五、师说说课稿获奖说课稿5分钟
1、学法:①诵读法,这是学习文言文最基础、最重要的方法,也是最有效的方法。诵读法成功的关键是要读出声音的各种形态,如节奏、语调、语气等,只有这样,才能触摸到言语主体的情味。这得有一个探究、发现的过程,老师应指导学生在反复朗读中体察语气,逐步读出“情味”来,揣摩文意。因此,范读、多读尤为重要。
2、“我希望也能有一个那样的哥哥。”
3、统编本高一语文《归园田居》(其一)课件
4、主要内容论据:交待写作缘由及目的。
5、你好,很高兴回答你提出的问题,针对于你提出的问题。我简单的谈一下自己的看法。总体分为三大部分吧!
6、教学难点是学生学会运用作者对比的描写手法进行人物心理描写与写作。
7、最后,说说板书设计,这个板书设计简洁明了、一目了然,点明了文章的中心思想,是为教学重点的突出服务的。
8、论证方法、主要内容、论据:
9、(例证、引证)李贺、陈胜、孟子豪言壮语
10、提纲的主体结构为分论点,要求简单明了,并且建议句式一致。
11、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12、②教学难点:积累文言知识
13、初读文章、整体感知
14、另外,我的板书也比较注重归纳记忆技巧,能让同学们很轻松地掌握本节课内容。
15、男孩:这辆车多漂亮,如果我也能为弟弟买一辆,让他坐上这样的车去看橱窗里的圣诞礼物该多好!
16、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被后人尊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后人将其与柳宗元、欧阳修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他提出的“文道合一”、“气盛言宜”、“务去陈言”、“文从字顺”等散文的写作理论,对后人很有指导意义。著有《韩昌黎集》等。
17、部编本高一必修上册《劝学》课件
18、根据新课程标准,以及刚刚对教材的分析、对学生实际情况的了解,我确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19、通过以上对教材的地位和作用的分析,在新课程改革理念的指导下,特确立如下三维教学目标:
20、③合作探究法,能较好的活跃课堂氛围,营造良好学习气氛,调动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六、师说说课稿
1、③质疑法,这是打破传统的文言文教学方法,让学生通过自读、自解和小组合作探究等方式解读课文,学会向老师向学生质疑。特别是课文字词的疏通翻译上,要充分调动学生的潜能,组织学生合作探究。我在高一五班采用的是三步走的方式,课前预习,圈画字词障碍;小组合作,解决疑难;课上质疑,师生共同解决。
2、一段从师必要:“不从师,惑终不解”
3、所有资料都是岸哥自己亲自筛选、润色、撰写、编辑的超有价值的内容,如发现有人转卖用于利益交易,岸哥必追究!
4、此环节以学生感兴趣的《百家讲坛》为媒介,引用著名文学家苏轼对作者的评价,可以拉近学生与作者的距离,同时,也可以更多地了解到作者及相关知识,从而有效、自然、快速地导入新课的教学。
5、通过感知文本和课堂探究,使学生树立尊师重教的思想,培养谦虚好学的风气。
6、(情感态度和价值目标)
7、引论(1):用雏鹰翱翔天宇、骏马驰骋万里引出中心论点:英雄创业靠的是舍我其谁勇战万方的勇气。(类比)
8、唐代,在当时的士大夫阶层中普遍存在着从师学习“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的心理,韩愈针对这些错误观点,提出以“道”为师,“道”在即师在,这在当时是有进步意义的。作者强调学而知之,学者必有师,能者为师,不耻下问,尊重老师,奖励后学等思想,在今天的教育领域无疑仍有借鉴作用。做学生的知识不一定不比师父多,师父也不一定比学生贤能,只是说学知识有一个先后顺序,所学的术业有擅长与不擅长之分而已。
9、分论点:第一段:古之学者必有师
10、名校名师《师说》教学设计
11、每个地方的教师招聘要求都不一样,主要根据地区,学校以及其他方面的因素。你想报考哪里就查询哪里有没有招人,对应的岗位要求是什么,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比如你想报考某中学初中数学老师,也有相对应的教师资格证。但是这个学校报考要求,必须本科专业为数学类的,而你是其他专业的。那么也是不符合报考条件的,只能报考不限制专业的学校。有的地区可能要求本科学历,有的可能要求研究生学历。因此就是对应自己的情况选择。
12、(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树立尊师重教的思想,培养谦虚好学的风气。
13、体会父亲心里矛盾复杂的滋味,感悟作者对诚信的赞美,以及对道德层面真善美的渴求,并受到感染。
14、学生能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相关写人物特点的词句,体会遣词造句的精妙。
15、知识与技能:正确翻译课文,掌握重点文言实词、虚词、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类活用、以及特殊的文言句式。
16、深悟“诚信”,延伸阅读
17、②归纳法,从高一上学期开始,我一直指导学生对常见实词、虚词的意义用法进行系统归纳,使所学知识系统化,网络化,这样既便于记忆,又便于运用。例如《师说》第一课时讲解重要实、虚词,我主要运用归纳法,归纳“传”“师”“道”等实词义项及“之”“其”“所以”等虚词用法。
18、拓展提升、自主生成
19、现在我们就来学习课文,共同去寻找这份美好的礼物。
20、保罗以为小男孩在炫耀,可是他又错了。到底是小男孩儿的哪些言行又一次令保罗震撼呢?(边读边画,并作批注)
1、时评:赓续奋斗,塞罕坝精神照亮时代新征程
2、B、保罗第二次“猜错”:
3、据《课标》要求,文言文教学应该落实以下任务:理解常见文言实词、虚词在文中的含义;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筛选并提取文中重要信息,概括中心,分析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
4、(1)默读找出“父亲不高兴”的相关语句,体会使用的妙处。
5、①教师相机引导学生分角朗读保罗与小男孩的对话,体会:“那样的哥哥”是怎样的哥哥?体会保罗和男孩不同的心理活动,感受男孩无私奉献、至真至纯、至善至美的美好心灵。
6、听教师资格证讲座送课程
7、“说”,古代记叙、议论一类的文章的总称,是古代散文中的一种文体。它与“论”无大异,所以后来统称说理辨析之文为论说文。《文章辨体序说》指出:“说者,释也,解释义理而以己之意述之也。”可见,“说”属于议论文的范畴。可以先叙后议,也可以夹叙夹议,一般为陈述自己对某种事物的见解。“说”与“论”相比要随便些。像《捕蛇者说》《马说》《爱莲说》都属“说”一类文章。“说”,古义为陈述和解说,因而对这类文体都可以按“解说……的道理”来理解。《师说》意思是解说关于“从师”的道理。
8、找出文中中心句,并说说你的理解。
9、本篇课文语言朴实,表达生动,因此我认为教学重点是了解人物性格的特点,以及理解父亲的心理矛盾。
10、要求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画出带有生字的词语,并利用字典查阅。学生通过读课文能为识字教学创设语言环境,为感情朗读打基础,为理解句子做铺垫。
11、年轻好学的李蟠喜欢古文,他不像其他贵族子弟一样,反而向古人学习,积极向韩愈我拜师,我决定写一篇文章送给他。
12、(例证、排比)布鲁诺、哥伦布、红军的事例
13、出生在我之前的人,他懂得道理本来就比我早,我跟从他,拜他为老师;出生在我之后的人,如果他懂得道理也比我早,我也跟从他,拜他为老师。因此,无论高低贵贱,无论年长年幼,道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所在的地方。
14、二是无尽的遗憾。母亲从1919年回家到1944年去世,期间有25年没有见面,第12节中,收到侄儿来信,说母亲很想见“我”一面,但“我”献身于民族抗战事业,竟未能满足想母亲见见儿子这一最简单最合理也是最低的希望。一个“竟”字表达了无尽的遗憾。
15、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学习实际解释。
16、(2)难读、异读字读音点拨指正(屏幕展示)(1分钟)
17、统编本高一语文《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课件
18、(1)小男孩的动作描写:“到了小男孩儿的住处,小男孩儿三步并作两步地跑上台阶,进入屋内。过了一会儿,他出来了,他扶着因患小儿麻痹症而跛脚的弟弟从屋里走出来。他把弟弟安置在下面那层台阶上,然后紧靠着他坐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