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夫卡简介(前20句)
1、卡夫卡生前在德语文坛鲜为人知,死后却引起了全世界的广泛关注。卡夫卡的生活对他来说是一场噩梦,他在其中苦苦挣扎,并借助文字将其宣泄出来。《城堡》是卡夫卡对自身困境的探索,象征着不可摸捉的现实。进入二十世纪,卡夫卡敏锐地捕捉到了人类生存的困境和各种迷茫,他的小说沉重、阴郁,表达着一种无法解脱的痛苦,在非理性的外壳下讲述着现实世界的困惑。卡夫卡的挚友马克思·布罗德违背了卡夫卡的遗愿,将他的作品整理出版成书。布罗德将《城堡》与卡夫卡另外两部未竟遗作《失踪者》《审判》合称为“孤独三部曲”。
2、是的,卡夫卡生前没有归属感,在孤独中匆匆走完四十余年人生,但他却以文学为自己找到最后归属——人类的共同文化遗产。他以文学所表现出的人的孤独、命运的不可知、归属的不确定性,几乎在每个人身上或多或少地存在着,不会随着场景的替换与时间的流逝而改变。就这一点来说,我们都有卡夫卡的影子在心中。
3、广场一角,是著名的钟楼。在卡夫卡出生后不久,他们一家即搬到与钟楼相邻的一幢公寓大楼里居住,他的三个妹妹均在此出生。年幼的卡夫卡,每天从这里穿过广场往东,走进Celetna大街,前往位于火药塔附近Masna街上的德语男子小学读书。他所走过的商肆林立的Celetna大街,后来是他上中学和大学时全家居住的地方。他的卧室在一幢大楼的二层,从窗户里可以俯瞰热闹的街市。
4、(组队对抗惰性,一起坚持学习)
5、你要看就先从他的短篇小说看起 ,短篇也看不下去 就去看别人吧
6、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7、凝望墓碑,只有叹息。不敢设想,卡夫卡如果活到了二战爆发。爱因斯坦逃离了德国,茨威格逃离了奥地利,孤独的卡夫卡有可能逃离布拉格吗?他能摆脱与妹妹们一样的、与那些艺术家一样的结局吗?命运的幸或不幸,真的难以界定。
8、电影《第三人》奥逊·威尔斯参与编剧、主演
9、袁枚懂在布拉格小房间里熬夜的卡夫卡,布洛德也懂想烧掉自己作品的卡夫卡。百年之后的读者懂卡夫卡在1914年8月2日写下的那句“德国对俄罗斯宣战。下午游泳”。
10、小说是否可以没有典型人物呢?在卡夫卡之前,恐怕人们连想都不敢这么想,毕竟小说是写人的,离开人这个核心,小说就没法运转了。
11、卡夫卡怕费丽丝寄给他的信丢失,还细心地在信纸上方特地加上一句:“我真有点神经过敏,担心有些信可能会丢失,大概是你没有把地址写准确。应该这样写:poric有两个勾,分别在r和c上面,另外,你还应该寄挂号。”
12、后来买来一张《卡夫卡的布拉格》地图,上面标有布拉格与卡夫卡有关的三十四处地点,这座雕像为最后一处。雕像2003年落成,位置即在犹太人区的中心——卡夫卡成长与生活、工作的区域。雕像出自捷克雕塑家JaroslavRona之手。
13、与威舍堡名人墓地相比,这里多了肃穆,多了朴素,墓碑也以简单的石碑为主,远不像威舍堡名人墓地那样注重墓碑设计,更少有构思巧妙、雕刻细致、风格张扬的雕塑。但这里有更多的树,树干上长着更多的青苔;有更多的草,厚厚的草把墓碑后面的地盖得严严实实。一切显得收敛。一切与自然融为一体。
14、在家,卡夫卡拥有的只有丧和抒发丧的笔。
15、卡夫卡全名为弗兰兹·卡夫卡,生于一犹太商人家庭,生活于奥匈帝国(奥地利帝国和匈牙利组成的政合国)统治下的捷克,德语小说家,本职为保险业职员。
16、美人含怒夺灯去,问郎知识几更天!
17、和朋友在一起,他特别喜欢讲笑话,而且总爱在大家刚讨论完严肃话题时搞突然袭击。他的好基友布洛德说,卡夫卡是他见过的最有趣的人之一。他那一群朋友总是凑在一起办小型朗诵会,每次在朗诵会上搞事的人总是他。卡夫卡喜欢朗诵,也是个感情充沛的好朗诵者。在他心里,朗诵比音乐更美。
18、超验的法律与各个单元无限地保持距离,同时又靠得很近,以向每一个单元派遣信使,在偏离时又靠近另一单元。如《万里长城建造时》的圣谕:皇帝离我们很近,向我们发威,但仍是一位遥不可及者,因为信使永远不会到来。卡夫卡言:“相邻的村庄同时也是遥远得一辈子也难以到达的村。”纵观卡夫卡的作品,单元的性质和功能越来越简洁精炼,片段逐渐失去界限,让位于移动中的厚墙,加速了系列式的单元的移动,而地貌学意义上,《审判》达到顶峰,系列因此变得密集化,使得旅行显现为一种强度,地图成为了强度的轨迹,移动的障碍成为“阈限”(强度单元)。强度在一个阈值到另一个阈值起伏,低垂的头重新抬起,强化了语言让内容在新地图上行进。
19、叶廷芳赵凤兰摄/光明日报
20、《变形计》就是这样的卡夫卡在这样的背景下写出来的一部寓言式小说,小说分为三部分:
卡夫卡简介(前40句)
1、老城区广场一角与Parizska大街交接处的一座公寓,是卡夫卡写作《饥饿艺术家》等作品的地方。住在三楼的他,可以俯瞰整个广场。巨大的胡斯雕像,教堂的钟声,陪伴他消磨孤独的生命。
2、在情书里可以深切体会到卡夫卡的敏感。
3、所以说卡夫卡是一个小公务员,但同时也是作家们推崇备至的导师。
4、雕塑家说,他的创意得自卡夫卡的小说《一次战斗纪实》。小说曾有这样的描写:“我异常熟练地跳到我朋友的肩上,用两只拳头击他的背部,使他小跑起来。可是他还是有点儿不情愿地用脚踩地,有时甚至停了下来,于是我多次用靴子戳他的肚子,以使他更加振作起来。我成功了……”
5、“我永远都得不到足够的热量,所以我燃烧。因冷,而烧成灰烬。”——弗兰茨·卡夫卡评价卡夫卡的一生,我没见过比卡夫卡本人更深刻有力的。
6、与卡夫卡雕像不期而遇。于是,我的相机里有了布拉格之行的第一张留影。
7、雨下着,落在卡夫卡墓碑上。
8、在书中,我们能感觉到维持人际关系的不是亲情和爱,而是赤裸裸利益,社会是有人组成的,个人把这种唯利关系反馈给社会,最后社会也会变本加厉的还给个人,格里高尔在接受命运的感受,不正是每个人在面对这个社会时的孤独和无奈。如果唯利主义发展到极端,每个人都难逃格里高尔的厄运。
9、长篇小说简直不知所云 ,短篇小 说还好些
10、他这个书比较抽象,其实你要是读了很多他的书就会明白挪威的森林其实不算是他的主流风格,太写实了。海边的卡夫卡主要写的一个男孩离家出走,在一个陌生的地方遇到自己(他认为是)的姐姐和母亲,以及在一个图书馆生活的一段日子。另外还穿插了一个叫田中的找猫人的一些故事。村上春树的作品很喜欢穿插许多非现实的角色,挪威的森林里面很难得的没有任何不现实的东西。仅仅是一部伤感的青春小说。而他另外其他很多作品就不是这样了,所以不习惯的人就觉得他的其他作品都没有挪威的森林好看..希望对你有帮助
11、各式各样的体恤衫上;大大小小的搪瓷杯上;商店琳琅满目的招贴……精明的布拉格人,巧妙地将卡夫卡纳入到通畅的商业轨道,满足不同游客的好奇与需要。这一点,当我参观完卡夫卡出生地纪念馆之后印象尤为深刻。
12、忽然发现,卡夫卡墓碑对面的围墙上,还嵌着一块又一块黑色大理石墓碑,如他的妹妹们的墓碑相同。每块墓碑上不止一个人的名字,而他们去世的时间都是在一九四四年前后——无疑,他们都是种族灭绝灾难中的罹难者。仔细一看,有几块墓碑上的死者,不是根据家族排列,而是根据他们的职业。
13、2019最新版文学考研必备资料《通关宝典+秒杀题集》正在火热预售中!(点击查看详情~)
14、许多年后,有机会伫立在卡夫卡与费丽丝初次见面的大楼前,布拉格的寻访,仿佛一下子有了亲近的感觉。
15、去啃他的 说都头皮发麻 ,卡夫卡的小说应用了大量的意识流和象征性的手法
16、“卡夫卡式”——关于《变形记》艺术特征的诠释
17、教堂报时钟声敲响,余音袅袅时,又奏起一句斯美塔那的乐句。墓地之美,生者与死者的呼应,尽在其中。
18、袁可嘉等人选编的《外国现代派作品选》在论及《变形记》时认为,它是20世纪西方文学中一篇重要作品,因为它尖锐地触及了现代资本主义社会许多带本质性的问题,如异化现象、人的灾难感和孤独感。索绍武在《亦幻亦真好精彩》一文中指出,由于卡夫卡处于一种“孤岛般”的环境,使卡夫卡产生了“异乡人”的失落感和异己感,格里高尔的极度悲凉的心情、孤独的感受,及凄惨的命运,实际上是作家本人内心的外化与宣泄。也有论者提出,《变形记》表现了卡夫卡对社会的批判和对自我批判的对立统一。作家将“异化”的批判与由于一种深沉的愧疚感和自觉的负罪感所引起的自我批判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19、卡夫卡的小说“唤醒了19世纪沉睡的想像”,这就是文学的魔力。
20、父亲经商成功,小店主后来成为批发商,而他的批发商店,就在广场的另一侧的一幢大楼。卡夫卡就读的德国中学,也在同一大楼里。如今,大楼一层,新开一家书店,名为“卡夫卡书店”,布拉格人以这种形式,展示卡夫卡与广场的渊源。
卡夫卡简介(前60句)
1、内容简介:《失踪者》是卡夫卡进入创作旺盛期后写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像黑白纪录片的镜头,冷静又忠实地表现着那些真实而又久远的故事。主人公卡尔是个善良又普通的青年,出生在布拉格一个富有家庭,十六岁时被家中女仆引诱致其怀孕,被父亲逐去了美国。在美国,舅舅帮助卡尔进入上流社会,但在那个资本尤为狂乱的年代,卡尔经历种种窘境,人生每况愈下……
2、最初那几年中,只有一件事我至今还记忆犹新。有一天夜里我呜呜咽咽,吵着要喝水,当然并非真的口渴,多半是为了怄气。您声色俱厉,几番呵斥未能奏效之后,您就将我从被窝里拽出来,挟到阳台上,关了房门让我一个人穿着背心在那儿站了很久。我不想说这样做不对,当时要保持安静也许确实没有别的办法,可是我的心灵却因此带上创伤。我的父亲,那最高的权威,他几乎毫无道理地走来,半夜三更将我从床上揪起来,挟到阳台上,他视我如草芥。在那以后好几年,我一想到这,内心就受着痛苦的折磨。
3、如今,曾让卡夫卡感到陌生的世俗社会,慷慨而精明地接纳了他。他已融入布拉格的日常生活,一个无处不在的旅游资源。
4、感谢布拉格人的精明与细致。一幅绘制明确而简洁的《卡夫卡的布拉格》地图,让我在追寻“布拉格之春”的历史遗迹之外,又多了一个可以细细追寻的历史人物,一个星期的古城漫步,从而更为充实。
5、1924年,卡夫卡辞世,世界大战,纳粹德国的恐怖,军国主义的盛行,人类的道德沦丧,延伸到现在,人在工厂里像螺丝一样的运转,金钱至上的风气中,精神家园的丧失,物质成了唯一的价值标尺,人也异化成了物质的一部分。
6、然而实际上,在工伤事务保险局一路升职到保险局主任秘书的卡夫卡在工作中非常能干,兢兢业业,深受同事爱戴,并没有小说中人物与社会的那种格格不入。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更是卡夫卡的伟大之处,他可能写出了每一个出色完成本职工作,但内心痛苦的普通人,他们内心有着自己真正热爱的东西,却没有勇气冲出日常生活。捷信企业社会责任经理维他·葩普赛克先生看来,读者眼中的卡夫卡似乎是位悲观的作家,但卡夫卡实际拥有了多重的幽默。卡夫卡不喜欢自己的工作的唯一理由是工作耽误了写作的时间,仅此而已。
7、《地洞》只有一个入口;小说中的动物顶多只想到了增加一个入口的可能性,一个只起监视作用的入口。不过,这全是陷阱,既是那一只动物设下的陷阱,也是卡夫卡本人设下的陷阱;整个地洞的描写全是为了哄过敌人。所以,从随便哪一头进入都行,因为没有一个入口比别的入口更重要,更优越,即使它几乎是一条死胡同,一条窄沟,一根虹管,等等。我们所要寻找的仅仅是我们进入的哪一头跟哪些端点相连,必须经过哪些交叉路口和走廊才能连通各个端点,这块根茎是怎样的一幅图样,假如我们从另一头进入,根茎会随即发生什么样的变化。设立多个入口,其用意只是为了把敌人挡在外面,也就是说,阻挡能指,防止对一部其实仅供实验的著作作出解读的尝试。
8、叶廷芳是当代著名德语文学研究专家、作家,主要从事德语现代文学研究,尤以卡夫卡、迪伦马特、布莱希特等作家为重点。先后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所文艺理论研究室副主任、中北欧文学研究室主任;中国外国文学学会理事、德语文学研究会会长、名誉会长;《外国文学评论》编委、同济大学社会科学学报编委;中国作家协会、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中国肢残人协会副主席等。
9、在日内瓦的一个书摊,巧遇《卡夫卡情书》
10、随着时间的流逝,家人对他日渐厌恶。后来父母为了增加收入,将空出的几间房出租。一天晚上,妹妹在客厅里拉小提琴,优美的琴声吸引了格里高尔,他不由得想起从前的愿望——通过努力地工作,送妹妹去音乐学院学习,格里高尔不由自主地来到了客厅,他的出现吓坏了房客们,后者借机嚷着要退租。这时,妹妹终于表示无法再忍受这种情况,要求父母设法将眼前的怪物——格里高尔弄走。于是,格里高尔终于清楚了自己的处境和家人对他的态度,一时间他消灭自己的决心比妹妹还要强烈,当天夜里,格里高尔怀着温柔和爱意想着自己的一家人,在空虚而安谧的沉思中,离开了这个世界。
11、大学毕业后,卡夫卡来到一家意大利大型保险公司工作,在那里呆了快一年。可是,他活得很丧。他对自己的工作时间表——从晚上8点到早上6点——感到不满。这让他错过了写作的黄金时间。辞职后,他在波希米亚王国工人意外保险协会找到了一份下午2点就可以下班的工作。
12、曹国臣:《论卡夫卡的创作与现代小说美学》,《外国文学研究》,1989年第4期。
13、内容简介:土地测量员K奉命赴城堡上任,不料却被阻止在城堡外。K暂住在城堡外的村庄,费尽心机想要进入城堡,但那如梦似幻的大雪、冷漠怪诞的村人、始终无法见其一面的城堡办公厅主任似乎都在千方百计阻挠他。城堡看似近在咫尺,K却无论如何都无法进入城堡。
14、如果说夜猫子卡夫卡还不足以成为现在年轻人的一员,那么下面这一点能嗖的一下拉近他和现在年轻人的距离。
15、老城区广场是布拉格的心脏。从老城区广场西北角走出去,不到百米,另有一个小小的空旷处,名为“卡夫卡广场”——一八八三年七月三日,卡夫卡就在旁边一幢大楼的寓所里出生。如今,大楼一层有一房间被辟为“卡夫卡诞生地纪念馆”供游客参观,每位五十捷克克郎(约合人民币二十多元)。
16、卡夫卡与这里无关。孤独者匆匆辞世,生前本不属于布拉格的主流文化,身后他依然与之疏远。虽然那位德国评论家说卡夫卡“作为不入帮会的犹太人,他在犹太人中不是自己人”,但卡夫卡在精神与宗教上,在血缘上,依然与犹太人传统不可分离。他被安葬在布拉格东郊一个犹太人墓地。
17、美国当代女作家、评论家乔伊斯·卡罗尔·欧茨说,卡夫卡是20世纪的最佳作家之“且已成为传奇英雄和圣徒式的人物;正如奥登在1941年说过的那样,就作家与其所处的时代的关系而论,卡夫卡完全可与但丁、莎士比亚和歌德相提并论”。
18、主要著作有《现代艺术的探险者》《现代审美意识的觉醒》《卡夫卡及其他》《美的流动》《遍寻缪斯》《不圆的珍珠》《美学操练》《建筑门外谈》等十余部;编著有《论卡夫卡》《卡夫卡全集》《外国经典名著选》《世界随笔金库》《外国经典散文百篇》《德语国家散文选》《里尔克散文选》等五十余部;译著有《迪伦马特喜剧选》《卡夫卡读本》等多部。此外,还撰有大量有关建筑、戏剧、美术等方面的评论和散文随笔,社会影响广泛。
19、除了穆勒,卡夫卡还迷恋过咀嚼大法。当时,一个冒牌营养学家弗莱彻提出一种万能养生法——每吃一口东西就咀嚼数百次,直到把食物“蹂躏”成液体才可以咽下,这样能获得更多的营养成分。卡夫卡是弗莱彻大师的粉丝。
20、一天早晨,某公司的旅行推销员格里高尔·萨姆沙从睡梦中醒来,发现自己变成了一只巨大的甲虫。他非常着急,因为如果不能按时上班的话,就会被公司解雇。这时公司派秘书主任前来催促他上班,格里高尔挣扎着打开了房门,一看见他的样子,主任吓得连忙逃走了,母亲吓得当即晕倒在地,父亲则厌恶地发出嘘声,恶狠狠地把他赶回了房间。
卡夫卡简介(前80句)
1、拜谒卡夫卡,难道还有比走在雨中的冷清与静谧更好的意境吗?
2、按照隐形抑郁人口的定义“喜欢社交,喜欢放肆大笑,与人为善,不争不抢,‘一切都很好’的背后是无数个夜晚的垂头丧气、挠墙焦虑与默默哭泣”,卡夫卡是这类人的典型代表。
3、语言的弱势:卡夫卡是布拉格(捷克)的犹太人,一个少数族裔在一种主要语言内部缔造的文学,他所用的语言是一种弱势的语言,并未属于他的民族意志,且不断被逐出自己的领土——布拉格的德语属于一种脱离了领土的语言。
4、需要什么家具?当然是一扇屏风或者一个垫子,好练“穆勒”。那样就可以敞着窗户赤身练穆勒,而且对面的人也无法趁机跟着一起做了。
5、卡夫卡几乎一生供职于工伤事故保险公司,写作对于他更像是“业余爱好”,但他凭着“业余爱好”影响至今。
6、卡夫卡已是布拉格的骄傲,在世俗化之后走进人们视野,为曾经排斥他的这座城市聪明地接纳。
7、我之所以对找到这个地点格外有兴趣,与自己的一篇文章有关。大约一九八四年,萧乾先生借我一本英文版的卡夫卡致费丽丝书信集,从中我第一次知道两人的故事,颇感好奇,还忍不住在笔记本上选译过几封,另写一篇短文《卡夫卡的情书》在《中国青年报》开设的个人专栏“人地书”中发表。这也是我最早写到卡夫卡。
8、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9、他与费丽丝两度订婚,两度取消,最终费丽丝嫁给他人。生性忧郁的卡夫卡,在爱情上过于敏感,常常产生难以名状的自我纷扰。敏感的另一面,却产生了情书的细腻,促成了滚烫的宣泄。在许多给费丽丝的情书中,他无须掩饰,即便根子里仍是忧郁和孤独,但与小说中的卡夫卡完全是两种形态。”
10、评论家们将格里高·萨姆莎“变形”为蟑螂的行为看作一种反犹太主义的隐喻,也是对消灭“这一害虫似的民族”的罪行的冷酷预测。作家常常比一般人更具前瞻性。此外,评论家们同样将《变形记》看作对第一次世界大战后,1918年奥匈帝国瓦解的预测。卡夫卡和他的同胞们身处的位于布拉格中心的波西米亚正是这一辽阔帝国的组成部分。人们一觉醒来突然发现自己的国民身份土崩瓦解,不复存在。而那些有弗洛伊德倾向的人们则将《变形记》看作卡夫卡与商人父亲之间病态关系的体现。
11、比如《城堡》,几乎没有情节,虽然写实主义对过度追求情节的做法也很反感,但整体来说,写实主义是离不开情节的,认为这是小说的要素之所以往往累赘。
12、卡夫卡的性格也并不孤僻,他朋友不少,而且在朋友面前,他也能谈笑风生,敞开心扉。其中有一位密友是非常特殊的,他不但是卡夫卡从大学就在一起的知心朋友,两人还时常结伴出行,交流文学观点,互相朗读分享自己的作品,更重要的是,他“违背”了卡夫卡的遗嘱,将卡夫卡希望烧毁的手稿付梓出版,卡夫卡的许多名作都在其中。这位好友便是《卡夫卡传》的作者马克斯·布罗德。如果没有他,读者不会看到这些经典之作,恐怕卡夫卡本人也无法位列文学大师之席。布罗德在1966年出版的作品《布拉格的圈子》中讲到了包括卡夫卡和自己在内的,由一批优秀的文学家、哲学家、音乐家等组成了艺术圈。
13、早上醒来,格里高尔发现自己变成了一只甲虫。震惊、痛苦、无助统统袭来……《变形记》是一则荒诞的寓言,用夸张的情节表现残酷的现实。卡夫卡所创造的那只甲虫,象征着一种还未实现的极端可能,预兆着我们的未来。
14、他笔下的主人公和大多数人一样,有着迷茫、孤独、自我身份的不确定感,但仍在尽力寻回隐约感受到的尊严。
15、他的人生经历和他的作品相互交叉,人们似乎认定了,卡夫卡就是那个为了文学而保持单身的孤独王子。但其实,卡夫卡的孤独是隐形的。
16、在旅游开发上,卡夫卡无处不在。不过,让人疑惑的是,充分商业化、世俗化之后的卡夫卡,还是那个孤独、忧郁甚至畏惧婚姻生活的卡夫卡吗?
17、巧的是,十天之后,当我在瑞士日内瓦逛逛周六旧书摊时,一眼就看到了一本法文版的卡夫卡致费丽丝的情书集。赶紧为这本书拍照,与布拉格拍摄的第一张雕塑照片,正好形成一个有意思的衔接。
18、20世纪奥匈帝国德语小说家,犹太人,现代派文学的奠基人之一。7月3日出生
19、老陀的东西最大特点在准确、完整,在写实主义的美学视野中,已入完美的境界,后来者只能最大化地接近老陀,只能靠地方色彩、个人特色来求不同,则小说之路顿显狭窄。
20、卡夫卡的第一部小说集《观察》第一版共印了800册,5年后还有一大半积压在仓库里。卡夫卡自己说,在布拉格一家著名的书店里,几年来共售出了11册书,“其中10册很容易找到买主,因为是他自己买的,不过,他一直想知道究竟是谁买走了那第11册?”
卡夫卡简介(前100句)
1、1883年,卡夫卡出生在一个犹太商人家庭,父亲的强势是卡夫卡一生痛苦和压力的主要来源。一方面,卡夫卡希望获得父亲的认可,不停压抑自己,学习法律,并成为保险业职员。另一方面,父亲对文学所表现出来的鄙夷,使卡夫卡既痛苦又愤怒。1919年,卡夫卡写了一封近一百页的长信控诉父亲,而这封始终没有寄出的信,便是《变形记》的精神内核。
2、卡夫卡曾在给菲丽斯的信中,多次讨论中国清代诗人袁枚的《寒夜》:“寒夜读书忘却眠,锦衾香烬炉无烟。美人含怒夺灯去,问郎知是几更天!”——中国古代文人向往的红袖添香夜读书,被卡夫卡根据自己的处境,理解成孤寂的夜读被女人打断,文人在读书与女人之间的两难选择。一首原本描写男女闺阁情趣的轻松俏皮、温馨戏谑的诗,被卡夫卡赋予了西方艺术家、特别是他自己,在正常的婚姻生活和孤独的艺术家之间矛盾冲突、难以抉择的沉重意义。
3、他杰出的才能令二十世纪的各个作家都纷纷想追任他为自己的先驱,那么如此优秀的他为什么在死后不愿意自己的作品流传于人世呢?在他生命垂危之际,他曾经留下遗言,要让将他的一切手稿都全部烧毁。但好在他的好友布劳德没有遵守他的遗言,并且还帮他整理了遗稿,还替他立了自传。
4、出于伦理学和美学的考虑,卡夫卡吃起了“草”。他本来是吃肉的,但在观察一条鱼之后,他再也吃不下了,“一个人坐在桌边谈笑风生,与此同时,牙齿之间的微小肉丝会产生腐烂和发酵的病菌,就像一只死老鼠被压在两块石头之间一样”。
5、弗兰兹·卡夫卡(FranzKafka1883~1924)奥地利小说家。出生犹太商人家庭,18岁入布拉格大学学习文学和法律,1904年开始写作,主要作品为4部短篇小说集和3部长篇小说。可惜生前大多未发表,3部长篇也均未写完。卡夫卡是欧洲著名的表现主义作家。他生活在奥匈帝国行将崩溃的时代,又深受尼采、柏格森哲学影响,对政治事件也一直抱旁观态度,故其作品大都用变形荒诞的形象和象征直觉的手法,表现被充满敌意的社会环境所包围的孤立、绝望的个人。
6、作为一个小公务员的卡夫卡。作为一个小公务员,每天在固定的地方,处理堆积如山的文件和烦琐的事务,但是这是一个必要的前提——为卡夫卡提供生存的基本条件。依着马斯洛的人的需求层次原理,只有满足了基本的生存需求之后,人才能追求更高层面的东西,比如实现自我价值等等。如同一幢大楼,先要有坚固的基石,才能考虑建筑的美感和豪华的内部装饰。同理,没有“小公务员”这个生存的“基石”,卡夫卡一生在文学思想上的抱负都难以伸展。
7、国内读者最熟悉的捷克作家毫无疑问是卡夫卡,许多人阅读过他的代表作《变形记》、《审判》和《城堡》,而这位二十世纪初期的文豪也早就成了捷克及其首都布拉格的一张文化名片。人们印象中的卡夫卡,是一位特立独行的、忧心忡忡的、有着深邃思想和荒诞讽刺的作家,但近日由中信出版社出版的《寻找卡夫卡——他属于我们每个时代》(下文简称《寻找卡夫卡》)似乎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不一样的、真实而普通的人。
8、他身材修长,性情温柔,仪态高雅,举止平和,深谙的眼睛坚定而温和,笑容可掬,面部表情丰富。对一切人都友好、认真;对一切朋友忠实、可靠,……没有一个人他不倾注热情;他在所有的同事中受到爱戴,他在所有他所认识的德语、捷克语文学家中受到尊敬。
9、卡夫卡是隐形抑郁人口,也是隐形插画师。像很多大学生一样,卡夫卡听到无聊的课,也会在课本空白的地方画画。工作后,他发现画画能更清楚的说明工人受伤的情况,他把画画这个习惯保留了下来。
10、它们反应了新旧两种不同的官僚体制:中国式的旧专制官僚体制,资本主义或社会主义的新官僚体制。新旧相互渗透共存,卡夫卡夹在两者之间,意识到混杂在过去与未来(仿古,功能却是现代)。《城堡》留有大量态势一的结构,且不断被态势二修正和淡化,尤其是在“先生旅店”,那些长长的走廊,肮脏的邻房和在床上办公的官员宣告了态势二的胜利。奥逊·威尔斯更是展露于镜头,与卡夫卡共通。
11、与他们同在的还有卡夫卡的三个妹妹。卡夫卡墓碑下方,另有一块薄薄的黑色大理石,上面刻着三个妹妹的名字。她们分别出生于一八八一八九〇、一八九去世的时间却模糊地统一写为“一九四二——一九四三”——显然,她们没有逃脱犹太人遭遇的种族灭绝之灾,在这期间死于纳粹集中营,遗骨难寻。如今,只有她们的名字被镌在石碑上,让每一个拜谒卡夫卡的人,为她们的悲剧命运而难过。
12、《寻找卡夫卡》书封面的一句话点出了全书的主旨:“卡夫卡与世界存在着分歧,而这个世界也对卡夫卡存在着误解。”毫无疑问,人们对卡夫卡是有刻板印象的,许多喜爱文学、稍微阅读过卡夫卡作品的人对卡夫卡的印象有三:其卡夫卡生于捷克布拉格,用德语写作,他的作品不多,在作家创作最成熟、最好的年纪41岁英年早逝;其在他最著名的小说里,主人公一觉醒来发现自己变成了一只巨大的甲虫;他与父亲不合,工作不顺,与女人纠缠不清,书中随后幽默地写道,“要是再看他写作的内容和方式,你就会发现,他的麻烦远不止这三个”。
13、我们住在老城区广场旁的一个宾馆。第一天出门,走出宾馆,沿小巷漫步不到五分钟,即见路旁有一雕像。雕像约四米高,下方为一巨大的躯体,迈开大步,胸口洞开,没有心脏,两臂前伸,没有双手,也没有脑袋。但脑袋位置托起的是一个完整的人物全身。他神态忧郁,右手抬起,指向前方。走近一看,底座上写着——FRANZKAFKA。
14、但是,一回到家中,他就变成了一只不受父亲待见的甲虫。卡夫卡的父亲赫尔曼·卡夫卡完美地继承了犹太人善于经商的基因,白手起家,从经营一间高档时装礼品店到拥有自己的品牌。卡夫卡算是一个非典型富二代。像很多富二代一样,小时候的他缺少父母的陪伴,长大后的他因为职业被父亲讨厌。与典型的富二代不一样的是,他想买什么,父亲就不给他买什么。在卡夫卡家里,父亲掌握绝对权威,父亲说什么全家人就必须照着做。
15、《视读卡夫卡》,安徽文艺出版社,大卫·赞恩·梅罗伍兹、罗伯特·克拉姆著,孙文龙译
16、第二天早晨,家人冷静地接受了这一切,觉得从此卸下了沉重的包袱,他们决定这一天暂不工作,去郊外旅游,以纪念新生活的开始。
17、卡夫卡(1883~1924),奥地利小说家。生于布拉格的一个犹太家庭。1901年进入布拉格大学学习文学,后转修法律,1906年取得法学博士学位。卡夫卡受丹麦哲学家、存在主义先驱者克尔凯戈尔的影响很大,后者对他的思想和创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他也对中国的老庄哲学有浓厚的兴趣,并在创作中有所反映。卡夫卡的短篇小说《变形记》描写一个小职员格里高尔·萨姆沙在一天清晨突然变成一只甲虫,因而失去了职业,成为家庭的累赘,最后在寂寞和孤独中死去。小说深刻而生动地揭示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冷漠,描绘了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异化”现象。
18、胡志明在《父亲:剥去了圣衣的上帝》一文中认为,格里高尔的变形反映了卡夫卡的“父亲情结”,“格里高尔因父亲破产而承担起家庭的重任,当他想以变形的方式从儿子所必须承担的重任中解脱出来时,结果就遭到了父亲的严惩”。所以,格里高尔在被父亲的苹果砸伤后,“很快地领悟了父亲的‘如果他能懂得我们的意思’的言外之意,……坚定了‘消灭自己的决心’”。作品中父亲成了儿子的审判者,如同上帝是众生的主宰,卡夫卡在小说中赋予了一个平常的父亲以全能和全知的上帝的表征,“父亲/上帝”是卡夫卡郁结终生的“父亲情结”和“原罪感”。而这种情结的产生与犹太民族的宗教观念和卡夫卡个人的家庭生活有关,并凝结着卡夫卡对西方这个充满悖谬性的世界的深切的体会。
19、我们从小学起就学习鲁迅的文章,他的文章是社会的一面镜子。他被誉为“二十世纪东亚文化地图上占最大领土的作家”。
20、“我在妓院门口走过就像在一个心爱的女子的家门口走过。”(1910年卡夫卡日记的句子,被布洛德所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