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条曾国藩家书经典语录
1、大凡人之自诩智识,多由阅历太少。
2、梁启超、康有为、林则徐、纪晓岚、曾国藩、刘大櫆等,都是如雷贯耳、影响深远的大人物,他们身上承载者中国近代史和中国文化的丰富信息,由他们进入《国学梯级》,或许颇能激发习者的文化热情和探究心。
3、善人种德,降祥于天。恶人种祸,贻殃于后。
4、诚和拙其实是一个意指,真诚到极点,实事求是到极点。踏踏实实去求真,不怕别人耍小聪明。至诚修心,把自己的毛病都去除。自强的人要进步,小人是阻挡不了的。真正肯修行的人,逆境反而是一种助力!
5、务求才情横溢,气势充畅,切不可挑剔敷衍,安于庸陋,勉之勉之,初基不可不大也
6、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7、人说“自律的人是距离成功最近的人”,这句话在曾国藩身上,得到了最好的体现。曾国藩家书读后感8我们生活在一个物质极大丰富的时代。不缺食物,不缺科技,不缺上帝,每一个智人就是自己的“智神”,对神的崇拜早已转为对人的崇拜。可还是觉得我们这个时代缺了点什么。
8、人生莫惧少时贫。——曾国藩
9、人苟能自立志,则圣贤豪杰,何事不可为?何必借助于人?”我欲仁,斯仁至矣.“我欲为孔孟,则日夜孜孜,惟孔孟之是学,人谁得而御我哉?若自己不立志,则虽日与尧舜禹汤同住,亦彼自彼,我自我矣,何有于我哉?
10、《羊皮卷》里面有许多经典语录,值得人们探讨与领悟书中的道理。
11、一个人能不能成大器,关键在于他能否找准自己的人生定位。很多人在陷入低谷之后就一蹶不振,觉得自己的人生再无希望可言,其实大多数普通人都有这样的心理,他们拒绝接受现在的自己,总是徘徊在过去或现在的伤痛中无法自拔。要知道,不管你选择了走哪条路,都是你自己的选择。人生就是在必然与偶然的交错间不断蹒跚前行的,想要成功,都离不开日复一日的积累。学会在生活中接纳自己的一切,找准自己的位置,做好分内之事,成功会离你愈来愈近!
12、若一年换一处,是即无恒者见异思迁也,欲求长进难矣。
13、(7)另起炉灶,重开世界。
14、经专守一经,史则专熟一史,读经史则专主义理,此皆守约之道,确乎不可易也。
15、家败离不得个奢字,人败离不得个逸字,讨人嫌离不得个骄字。
16、意思是:一件事,就算再美好,一旦没有结果,就不要再纠缠,久了你会累;一件物,就算再留念,如果你留不住,就要适时放手,久了你会心碎。有时,放弃是另一种坚持,你错失了夏花绚烂,必将会走进秋叶静羌。
17、曾国藩,他又被称为“中国留学生之父”,他倡导近代化运动的洋务运动,作为运动领袖,具有世界眼光,兴办实业,开展诸多工厂等。
18、一休道观点:曾国藩认为人们在读书的时候,要有志、识、恒三者缺一不可,当我们带着这些特征去读书的时候,你就能够享受到读书的快乐。所以说,读书的时候要带着这三个目的,那么即使是我们现在一无所有,未来也能因为你现在的这份坚持而成就大器,当一个令人羡慕之人的。对此,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19、看到这些,我感动了。如今,我们生活的时代,虽然物质生活非常富足,但是,几乎所有的人都感到很迷茫,很困惑。也许我们困惑迷茫的原因是我们心里少了像他一样的亲情和友情。更深一层的思考中,我顿悟到,维系亲情和友情的金钥匙不是名利,而是深厚的文化修养和道德熏陶。
20、甲三在三月下旬已能行走,不要别人扶持,还不能说话,没有乳吃,每天一顿粥两顿饭,家妇身体也好,已有生男的喜兆,婢女仆从都与原来一样。
40条曾国藩家书经典语录
1、国家之强,以得人为强。
2、一个喜欢读书的人,品格不会坏到哪去;一个品格好的人,一生的运气不会差到哪去。
3、扶乩之事,全不足信,九弟总须立志读书,不必想及此等事,
4、人是否邪正主要观察他的眼鼻,眼神飘忽不定可能就有问题,鼻梁正与不正。嘴唇后与薄,气慨的大与小,精气神决定其富不富贵。
5、意思是:告诫自己的兄弟在烽火连天的岁月,也不要忘记保持一颗冷静的心去读书,修身养性。
6、没有一劳永逸的东西,所以一直能获得长久利益的事情不要做,因为那可能是骗局,日中则移,月满则亏,物盛则衰。别人都想去的地方不要前去,因为那里有可能有危险,《论语》中有:危邦不入,乱邦不居。
7、霹雳手段,方先菩萨心肠。
8、能拿得起,敢于承担
9、人品之不高,总为一利字看不破;学业之不进,总为一懒字丢不开。
10、受不得穷,立不得品,受不得屈,做不得事。——曾国藩
11、曾国藩的修身表现:为人表里一致,生活有规律、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为自己树立了一个远大方向。他充分利用时间,发奋苦读,博览群书,用知识充实自己,为自己的事业储备,力量。
12、《曾国藩家书》10句经典语录,句句让人受益终身。
13、⑤贽:拜见师长时所持的礼物。
14、广积聚者,遗子孙以祸害
15、绝大学问即在家庭日用之间,于孝悌两字上尽一分便是一分学,尽十分便是十分学。若果事事做得,即笔下说不出何妨,若事事不能做有亏于伦纪之大,即文章说得好,亦只算是个名教中这罪人
16、对于《曾国藩家书》的博大精深,精妙绝伦的语录,使我受益匪浅。让我懂得了生活学习之道。
17、古者英雄立事,必有基业。
18、与多疑人共事,事必不成。与好利人共事,己必受累。——曾国藩
19、这是曾国藩的一句至理名言,其实这句话是曾国藩在表达自己一定要成为圣贤的决心。不要只想着收获,而忘记了耕耘。人人都想有好的成就,但如果我们紧紧憧憬美好未来,而不肯努力耕耘当下,这必然只能是空想。
20、抛却了晦涩难懂的哲学著作,叔本华的这本书可以说是老少咸宜的人生智慧书。将哲理寓于惯常事物的类比中可谓言浅意深,在人生的不同阶段,都应该来重读一遍这本书,以保持内心的理智。
60条曾国藩家书经典语录
1、尽人事以听天,吾唯日日谨慎而已。
2、曾国藩,大名鼎鼎,他的这本《曾国藩家书》相信很多大学生朋友都拜读过,这本书收录了曾氏从年轻到去世前的一百多篇比较有代表性的家书,书信内容包罗万象,有治军、从政、修身、持家、处世、理财、交友、用人等等。从这些书信中,我们也可以了解曾氏一生的行为和思想,也能从中感受到清朝末年的政治风云变幻。曾国藩树大招风功高盖主,封建王朝随时都可能上演“狡兔死,走狗烹”的戏码,所以尽管曾国藩身居高位大权在握,表面风光,但他的内心却是如露薄冰,好像临渊而站,随时可能万劫不复。
3、农工商,劳力以求食者也;士,劳心以求食者也。故或食禄于朝,或教授于乡,或为传食之客,或为入幕之宾。皆须计其所业,足以得食而无愧。
4、邪正看眼鼻,真假看嘴唇。
5、读《曾国藩家书》,回望历史,立足自身,坚守优秀的文化传统,我们更能在无限延伸的时代里找准自己的价值和定位,才能不负时代不负国。曾国藩家书读后感9当今时代,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无论多远,都好像在咫尺之间,都可以通过电话、短信、微信、网络进行随时随地的交流。
6、两者有区别,一个是家书是书信 ,是曾国藩一生的主要活动和其治政、治家、治学之道的生动反映 是书信集 另一个是家训卖的好像是一个人根据曾国藩的家训、家书等史料编辑加工而成的,适合史学研究人员参考学习。 都可以看,不过家书是原汁原味
7、读经史有一个“耐”字的窍门,这一句看不懂,就看下一句,今天看不懂,就等到明天再去看。今年看不懂,就等到明年在就看,这边称之为耐心。
8、父亲大人万福金安。自从闰三月十四日,在京城城门拜送父亲回家,后来共接到家信五封。五月十五日,父亲到长沙发信,里面有四弟的信,六弟的文章五首。恭谨地得知祖父母大人身体康健强壮,家里老小都平安,诸位弟弟发奋读书,并且高兴的知道父亲离京后一路顺畅,从京城到省城,只用了三十多天,真是神速。
9、澹泊之守,须从浓艳场中试来;镇定之操,还向纷纭境上过。
10、曾国藩教育儿孙“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这是对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在当时他身处的时代的重新解读。他告诫儿孙要有志,存图强报国之志;要有识,要放眼世界,广学博览;要有恒,做人做事不得心浮气躁,勿被西方崇尚效率的思潮磨灭了韧性。这既是曾国藩对传统士人精神的坚守,又对其赋予时代精神的体现,可以说,这是一种顺应时代潮流变化的文化自信,也是一种既不妄自菲薄也不妄尊自大的中庸平和的智慧。
11、⊙投稿邮箱:jiafengjiaxun@qq.com⊙投稿网址:www.jiafengo.com
12、能弯下腰,能屈能伸
13、希望平日至交也能成患难之交,并不现实。应明白两个概念“平日至交”“患难之交”。
14、优秀的思想和行动从不会产生坏的结果,卑劣的思想与行动也绝不会产生好的结果。
15、为德为才,得一已难,两者兼全,更不数见。
16、对自己的类似自律表述,在《家书》里处处可见。对兄弟、子侄后辈的自律要求,在《家书》中更是比比皆是。从1840年开始到1871年他接近生命终点,隔三差他都要在书信中对兄弟子侄后辈提出要求。这要求,应该就是成就曾氏家族近代以来家族兴旺不衰的主要原因。
17、真的人生必是直面天地江山,有自己的胸臆与自己的词赋!
18、 而“唯天下之至拙能胜天下之至巧”这句话,让我突然想起王熙凤的那句判词“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太锋芒毕露、自以为聪明的人其实反倒不如那些看似笨拙的踏踏实实做事的人,而走到最后的往往也是那些聪明人眼中的“笨人”。
19、如果只期待结果,那就无法让自己完全放开手脚,去经历那些惊心动魄的过程。
20、有功劳,不能贪功,认为功劳只有自己;有过错,不能推诿,认为过错都是别。说的是要有担当,也说得是一种做人的方式。
80条曾国藩家书经典语录
1、好便宜不可与共财,狐疑者不可与共事。
2、来稿请投:shiwenxuexi@1com
3、②致奇:这时指命运不好,遇事不利。
4、我们互相勉励,互相提醒,一定不要让声望和名气超过自己的实际作为。
5、弯腰,不是屈从,不是认输,不是低头,而是一种低调,一种豁达,一种智慧。在小人面前懂得弯腰,不是怕了小人,而是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人活着要明白,被疯狗咬了一口,要么一棍子将它打死,要不就算了,千万不要再咬回去。
6、忠实处事,忠诚为人;忠孝持家,忠心敬人。
7、食能止饥,饮能止渴,畏能止祸,足能止贪。
8、凡为一事,事皆贵专;以专而精,以纷而散。
9、兄弟和,虽穷氓小户必兴,兄弟不和,虽世家宦族必败。
10、用功譬若掘井,与其多掘数井而皆不及泉,何若老守一井,力求及泉而用之不竭乎——曾国藩
11、实事求是,精益求精,差之毫厘,失之千里。
12、男儿自立,必须有倔强之气。
13、(9)困心横虑,正是磨练英雄时。
14、读完《曾国藩家书》,我找到了答案:我们不乏时代弄潮的勇气,却缺少对优秀文化传统的坚守。
15、君子但尽人事,不计天命,而天命即在人事之中。
16、大处着眼,小处着手——曾国藩
17、千秋功过任凭说,但是,上面文字的内涵我想任何人都会为之感动的。这样的家训,这样的教导。何时能过时?何人有异议?纵观人类历史,任何一个伟人都有他独特的人格魅力,曾国藩不算伟人,但是,他的这些谆谆教诲理所当然地彰显了这个人内心深处的做人修养。一读深思,再读就不由自主的被感动,以至于还想读好多遍。直至深入此人的灵魂深处,有一个自己的量度。
18、不要因为别人的一点小错误而否定他的闪光点,不要因为一点怨言而忘记别人曾赋予的恩惠。所以看人要从整体出发,不要因为局部的瑕疵而全盘否定,更不要以貌取人。《礼记》上说,“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者,天下鲜矣。”意思即是爱一人但是知道他的缺点,厌恶一个人但是了解他的优点。这就要求我们在待人接物时要抱有一颗公正客观的态度。
19、回望曾国藩身处的时代,那是一个如分娩般剧痛与希望并存的时代;凝视当下我们自己的时代,不也同样是超越与危机并存的时代吗?我们应该如何看待历史,而又如何不被时代裹挟,“从自己身上超越这个时代”?这是值得每一个当代人深思的问题。
20、这本书里面还有许多经典语录,值得反复阅读,它的每一章都如同沙漠中的旅行者见到甘甜雨露的感觉,读一篇,心灵也会受到震撼,这本书,也通过一个个栩栩如生的故事告诉给我们一些深刻的人生道理,引领我们逐渐走向正确的人生。
100条曾国藩家书经典语录
1、出版社:江西人民出版社
2、后经多家取舍整理,形成多种版本。总的说来,他的家书现存1400多篇,从道光二十年到同治十年,历时30年,其内容包括了修身、教子、持家、交友、用人、处世、理财、治学、治军、为政等方面,这些家书真实而又细密,平常而又深入,是一部真实而又生动的生活宝鉴。
3、同治十年(公元1871年),曾国藩写的最后一封家书《日课四条金陵节署中日记》。
4、 曾国藩一生做事从不找捷径,他总是用最为踏实、笨拙的方式去做。就拿曾国藩的湘军战胜太平天国来说,他带兵讲究的就是“结硬寨,打呆仗”。
5、无论何书,总须从首至尾,通看一遍,不然,乱翻几页,搞抄几篇,而此书之大局精处,茫然不知也
6、★适合青少年及国学爱好者阅读的国学入门书,每本40篇千古雄文,精选市面上同类书鲜有收录“冷门”佳作,备受中高考文言文阅读青睐的高频选文全面收录!
7、人生有可为之事,也有不可为之事。可为之事,当尽力为之,此谓尽性;不可为之事,当尽心从之,此谓知命。——曾国藩
8、人生不过硬扛,能扛到最后的,才是最大的赢家。生活总是多磨难,命运总是多坎坷,只有挺得住的人,才能更加坚强,更加勇敢,更加无所畏惧。
9、微博:@南玄子命运预测
10、点评:这里曾国藩又引用朱子的话:“做学问好比熬肉,先要用猛火煮,然后用慢火温。无独有偶,近代学者梁启超在家书中也告诫儿子梁思成:
11、同乡的京官还是那些。郑莘田给谏服阙来京城。梅霖生病势严重,很是可虑。黎樾乔老前辈那里,父亲没有去辞行,儿子已代为致意。广东的事,四月十八日得捷报,现将抄报寄回。
12、)问题到了严重程度之后,凡事皆被合理化,一切均被默认,不痛不痒,莫名其妙地虚应一番。
13、太柔则靡,太刚则折;刚自柔出,柔能克刚。——曾国藩
14、这是晚清一代中兴名臣曾国藩流传最广泛的书信作品,集结了曾国藩在清道光二十年至同治十年前后撰写的致祖父母、父母、叔父母、诸弟、妻子及儿辈的家信,小到家庭生计,大到治国带兵,涵盖修身、为官、处世、教子、养生等方方面面。
15、天下断无易处之境遇,人间哪有空闲的光阴?不为圣贤,便为禽兽;莫问收获,但问耕耘。凡文有气则有势,有识则有度,有情则有韵,有趣则有味。君子大过人处,只是虚心。一经焦躁,则心绪少佳,办事必不能妥善。君子欲有所树立,必自不妄求人知始。坚其志,苦其心,勤其力,事无大小,必有所成。心常用则活,不用则窒,如泉在地,不凿汲则不得甘醴,如玉在璞,不切磋则不成令器。耐冷耐苦,耐劳耐闲。不苦撑,不咬牙,终无安枕之日。
16、黎明即起,醒后勿粘恋。——曾国藩
17、命中丈夫有灾,晚年易孤独的女人
18、盛世创业之英雄,以襟怀豁达为第一义。
19、傲人不如者必浅人,人不肖者必小人。
20、(6)先静之,再思之,五六分把握即做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