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最精辟的十句话(Ⅰ)
1、以天下为沈浊,不可与庄语。——《庄子·杂篇·天下》
2、别人永远对,我永远错,这样子比较没烦恼。
3、打个比方,人们在现实生活中,为了实现一种目的,总会用某个方式去实现它,这就是老子所谓的“有为”。但“有为”都是由上而下,或引导,或强制,甚至做了这个,就无法做那个,往往顾此失彼。而“为”,就是以自己的意志改造世界或他人,即使实现了目标,也会带来弊端或后遗症。
4、翻译:懂得适可而止就不会遇到危险。
5、回复39收看:古代投降为何举白旗?
6、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
7、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 ——老子
8、一百当你未学佛的时候,你看什么都不顺。当你学佛以后,你要看什么都很顺。
9、《老子》先秦道家典籍﹐又名《道德经》。从教育心理学来品味《老子》这本书,让我们知道了无为而无不为的真正教育思想。从哲学的角度品读《老子》这本书,思想虽透彻、孤绝、高深,但它又是直白的,句句都是警句,让我们一生做个明白人。
10、孟子说过:“仁者无敌于天下。”这样,真正的仁者不但是勇敢,而且是勇敢到天下无敌。“慈故能勇”是从本质上说的,故与表面的现象相反。我们平常说的“大仁有大勇”,就是这个道理。
11、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
12、(感悟)“所”,意思是处所或地方,这里引申为根基或根本的意思。老子这里所说的“所”指的应是人生的根基。有了人生的根基就会有人生的目的,有了人生的目的就会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因此能够在人生的路上走得长久。
13、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 ——老子 《道德经》
14、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15、轻易许下的诺言必然缺乏信用,把事情认为地或者形容地很容易的话,真正做起来就会有更多的麻烦。
16、如果我们把“道”看作一个整体,那这种对立就包含在这个整体里边。这就像一个人,他的本性是善还是恶呢?实际上善、恶的念头都有,只不过表现出来的是善,还是恶,有这样一个不同而已。而一个人表现出来的是善,还是恶?往往跟这个人所处的环境有一定关系。
17、一百〇活着一天,就是有福气,就该珍惜。当我哭泣我没有鞋子穿的时候,我发现有人却没有脚。
18、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道德经.第二十二章》
19、翻译:能了解别人的人只能叫做聪明,能认识自己的人才能叫做高明。
20、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老子 《道德经》
老子最精辟的十句话(Ⅱ)
1、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2、出自《道德经·第二十二章》。委曲就会能够保全自己,弯曲就能够伸直,低洼的地方就会变得充满,破旧的东西反而会生出新的东西,少反而会变得多,多反而会生出迷惑。
3、出自《老子》第三十八。章厚,忠厚。实,踏实。华,浮华。大丈夫处世要忠厚,不要轻薄;要踏实,不要浮华。
4、老子曰: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老子第八章 ——老子 《老子第八章》
5、感悟:老子的“无为”并不是消极地无所作为,不是叫人们躺在沙发上什么都不干。或者把两手插在裤袋里四处闲荡,“无为”不是主张“不为”。恰恰相反,它反对的只是违反自然规律的妄为,要求不以个人主观的欲望来破坏自然的发展,所以人们常把“自然”和“无为”连用,合称“自然无为”。
6、柔弱胜刚强。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7、一百当你劝告别人时,若不顾及别人的自尊心,那么再好的言语都没有用的。
8、这些好友都关注了早安正能量励志句子,那么你呢?
9、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庄子·外篇·秋水》
10、无为而无不为。 老子曰:不违反规律妄为,就没有什么事是不能做好的。老子还说:“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也就是说管理者治理企业,不可以违反规律妄为滋事,如果管理者经常大胆妄为,不断滋事以彰显自己的权势,企业就 难以治理。老子总结说“为无为,则无不治。”管理者的行为应当顺应自然规律,不恣意妄为,要实事求是地寻求现实可行的道路,才能“无不治”。老子还强调:“上士闻道勤而行 之”。把握了规律就用以指导实践, 而不是用于空谈。老子认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无为”的最终要 求的是遵循自然规律办事,也就是所谓的“顺其自然”、“因势利导”。
11、老子曰:善于用人的领导人处于低位势。也就是说,凡事只考虑自己的私利,不尊重他人,不善于与他人相处的人,就处于“位势高”境地;反之,遇事能先顾及他人,尊重他人,与他人相处融洽的人,则处于“位势低”境地。位势低者如山之谷,水必住低处流,于是众人从之,可谓势在必然。
12、心中装满着自己的看法与想法的人,永远听不见别人的心声。
13、越是好听的话,越有问题;越是喜欢辩驳的人,人品越不靠谱。
14、你是那年月里最烈的酒,我认真的醉过
15、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也。圣人不病,以其病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
16、老子曰:知人的人具有睿智,自知的人算是聪明。能胜人的称得上是有力量,能自胜的人才算得上是强大。因此吕氏春秋先己篇曰:“故胜人者,必先自胜,欲知人者,必先自知”。自知篇曰:“存亡安危,勿求于外,务在自知。……败莫大于不自知。”一个管理者如果缺乏自知之明,自胜之功力,就很难知人善任而进行有效的管理。
17、易中天的十句话(太精辟!)
18、天地很公平,不会对谁特别好,也不对谁特别坏。
19、接下来是不是,一直就这样了?
20、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轻死。夫唯无以生为者,是贤于贵生。
老子最精辟的十句话(Ⅲ)
1、了解别人的人是聪明的,了解自己的人才是高明的,人贵有自知之明,这是我们常挂在嘴边上的话,不知道出处原来在这里。有些道理说说很容易,但是真正做到却很难。
2、为什么老话说“以和为贵”?就是因为和气对于一切事物来说,都太重要了。没有和气,那就是孤阴不生,孤阳不长,一片死寂。
3、(翻译)不丧失其立身之本者,才可平安长久。
4、老子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于众人最为厌恶的底处,却最接近道。
5、一百一学佛是对自己的良心交待,不是做给别人看的。
6、而只有那些真正有道的人,才懂得均衡的道理,使得万物重新回归平衡的状态。
7、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8、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9、因为事物都是互相对立而出现的,我们生活的好坏也是相对的,有的人一直和别人比较,心比天高,怎奈何命比纸薄?
10、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今舍慈且勇;舍俭且广;舍后且先;死矣!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天将救之,以慈卫之。
11、治人事天,莫若啬。
12、为诸众生除无利益,是名大慈;欲与众生无量利乐,是名大悲;于诸众生心生欢喜,是名大喜;自舍己乐,施与他人,是名大舍。
13、(翻译)我有三件宝贝,持有它们并珍藏着它们:一是仁慈,二是俭朴,三是不敢走在天下人的前面。心怀仁慈,所以能勇于献身;奉行俭约,所以能够周济民众;不敢走在天下人的前面,所以能够成为天下的首领。
14、希言自然。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故从事于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同于失者,失亦乐得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译文:一切要顺应自然。所以狂风刮不了一早晨,暴雨下不了一整天。是谁造成了这样的情形呢?是天地。天地造成的情形都不能长久,何况人的那点力量。所以,从事于道的人得到道;从事于德的人得到德;从事不道不德的人,得到不道不德。得到道的人,道也乐于得到他;得到德的人,德也乐于得到他;得到非道非德的人,非道非德也乐于得到他。为人诚信不足,自然就不被人信任。 ——老子 《道德经》
15、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
16、没有谁有义务要担负你的期望,你所有落空的寄托和难以名状的失落,都是自找的。假若我们都明白了这些道理,就该学会将所有的期望都寄托在自己身上,而不是假以他人,寻求存在感。
17、你要感谢告诉你缺点的人。
18、至关,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于是老子言道德五千言而去,莫知始终”,尹喜感动了老子,老子遂以自己的生活体验和以王朝兴衰成败、百姓安危祸福为鉴,溯其源,著上、下两篇,共五千言,即《道德经》。
19、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20、老子曰:知道适时终止可以不陷入危险的境地。因为没有达到满盈的程度,所以能够在事物趋于破旧的时候浴火重生。老子认为“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事物发展壮大而达到满盈的程度,就必然逐渐走向衰老死亡,就是说它渐渐不再近于道了,不近于道就会早衰亡。
老子最精辟的十句话(Ⅳ)
1、梦里梦见梦外梦不到的梦
2、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
3、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于死地,亦十有三。
4、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孰知其极?其无正也。正复为奇,善复为妖。人之迷,其日固久。
5、人生路上,难免风风雨雨。每个人遭遇风吹雨打,难免心情低落,不知苦难什么时候才是尽头。
6、回复41收看:手镯最好别戴左手上!
7、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
8、一百一这个世间只有圆滑,没有圆满的。
9、任何事情都不可能一蹴而就,任何事业都不是一夕之功。
10、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
11、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 ——老子 《道德经》
12、点击关注「老子道德经微言」
13、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14、老子还强调:“上士闻道勤而行之”。把握了规律就用以指导实践,而不是用于空谈。
15、但凡是有一点上进心的人,在年轻的时候都会拿自己和别人进行比较,都会因为自己不如他人而懊恼和郁闷。甚至很多时候我都觉得年轻的时候,我们每个人都在心里憋了一口气,然后被这口气顶着,逼着自己去做许许多多的努力。所以不必为此而感到羞耻和难过,努力的让自己过的比昨日更有收获就好了。
16、佛菩萨只保佑那些肯帮助自己的人。
17、感悟: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用早已存在的道理,来驾驭现在的具体事物。换个说法就是借古鉴今,古为今用。
18、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道德经.第三十三章》
19、4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是以圣人之治。
20、每个人对人生都在做着思考,并不是人生的伤痛促进着谁去觉悟,纷纷扰扰的烦恼,往往干扰了人生的选择,所以说人生的艰难不在于前方多遥远,而在于自己的不坚定。人生的痛苦和孤独,不是生命的意义,需要用一种冷静和睿智,一遍又一遍的提醒自己:安静,平静,心静。
老子最精辟的十句话(Ⅴ)
1、大意:善良的人不自我辩解,自我辩解的人不善良。可能大家不是太理解这句话,我们也可以这样来理解,行不言之教,为善之人不讲己是善,而到处炫耀唯恐大家不知道这是善的,这样反而就不善了。
2、一百多用心去倾听别人怎么说,不要急着表达你自己的看法。
3、(感悟)“知止”就是知道停止。《道德经》多次提及,“不知足”和“欲得”是带来灾祸的根源,而“知止”则可以避免灾祸。
4、不争强的人,会远离损害自己的事。
5、自然的法则,是损减有余来补充不足。
6、现在很多人急功近利,随波逐流,在时代的大潮中,经常盲目地追求一些不实际的东西,思想沉沦堕落,而主张以避世的心态入世,虽然在现在的我们看来有些消极,如果换一个角度来看是不是实则有着积极的意义呢?
7、(翻译)功成名就的时候能够急流勇退,这才是天道。
8、生活在日常的纷扰中,东奔西走的辛苦,是一种对生命的历练,开阔着视野,拓宽着胸襟,珍惜这相遇,悲悯这错过,坚守人格的从容与率真,恪守生命的淡然和释然,安静的活在自己经过的旅程,遇缘随缘,惜缘了缘。
9、回复23收看:心存善良,无可恨之人
10、天”的大道,是利用万事万物,但是不要伤害它们的根基,跟如今的“可持续发展”是一个道理。圣人的行为准则是,要把事情做好,但是不要跟人争名夺利,这样才能真正的长久。
11、一百能够把自己压得低低的,那才是真正的尊贵。
12、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
13、多讲点笑话,以幽默的态度处事,这样子日子会好过一点。
14、在农耕文明中,厚实笃行,才是大家喜欢的品德。
15、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 ——老子 《道德经》
16、一百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
17、我们确实有如是的优点,但也要隐藏几分,这个叫做涵养。
18、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19、因为无为,才可以无不为,避免弊端。这就如同天让万物自然生长,不加干涉一样。万物按照自己的本性顺其自然地发展,无论结局,都是一种自然的结果,所以要“无为”。老子认为,只有“无为”,才能把天下治好,老百姓也会因此道德高尚,生活幸福。
20、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