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思想的弊端(Ⅰ)
1、儒家思想在东亚各国都有广泛的影响。在韩国和日本,伦理和礼仪都受到了儒家仁、义、礼等观点的影响,至今都还很明显的。在韩国,信奉各种宗教的人很多,但是在伦理道德上却以儒家为主。在西方文明侵入韩国社会后,各种社会问题有所增加,但是韩国政府以儒家思想的伦理道德作为维护社会的稳定的制约力量,在教育中深化儒家思想。
2、信是诚信做人,言而有信,信誉第一。诚信为本,老实做人,不谎言妄语,不欺上瞒下。诚信是金,言行一致,表里如实实在在,诚信赢天下。诚信是为人处事的重中之重,是一个人立足于社会的根本。失去诚信将是一事无成,碌碌无为。世界观是一个人对于自然、社会、人生、价值、历史的各种认识和探索,形成自己正确的观点。儒家思想中许多的精华和正能量,就是一个人世界观其中的一部分。学习儒家思想对人形成自己的世界观,有着积极而现实的意义,值得借鉴借鉴和引用。儒家文化对国家经济发展,绝对是阻碍。孱弱,龟缩的儒家文化,走到近代,已经失去了前行的力量。成了国家前进的绊脚石。最多被统治者时而借用一下,来愚弄一些自己和民众。
3、(5)见《荀子》之《正名》、《儒效》与《臣道》。
4、从“变易本体论”到“超越本体论”
5、(2)《孝经·士章》:“以孝事君则忠。”李隆基注:“移事父孝以事于君,则为忠矣。”又《孝经·广扬名章》:“君子之事亲孝,故忠可移于君。”邢昺疏:“言君子之事亲能孝者,故资孝为忠,可移孝行以事君也。”
6、孔子认为贵贱有序,亲疏有别。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关系是恒定的不可打破。这可以说是孔子思想的劣根性。所以统治阶级才会把孔子的儒家思想奉为正统思想,是愚民的思想武器。
7、这种文化的影响的深远,而非常可怕,从而产生灾难的后果!黑格尔认为中国没有历史,因为这个民族从来与永恒的价值没产生过交集,只是时间的流淌与罪恶的轮回!
8、中国传统的看法是,一提到儒家,便把孔子和孟子连在一起。实际上,孟子与孔子有大不相同之处。孟子虽继孔子之后而大谈“仁”学,但他多有独立自我和平等的思想,与孔子的贵贱等级制思想形成鲜明对比。例如孟子的“民为贵,君为轻”,“说大人,则藐之,勿视其巍巍然”(《孟子·尽心章句下》)等,表达了一种独立自我的气魄和不分贵贱的平等思想,比孔子“过位,色勃如也,足躩如也,其言似不足者”之类的卑下形象和心态,实有天壤之别。我主张,讲儒学,要把孔子和孟子区分开来。
9、2014年12月,外交部就孔子学院是否限制了美国大学学术自由作出了回应。
10、儒家学说对当今世界的启发和贡献如下:
11、这种自以为是夜郎自大的实质是:人能够全局客观地地把握一种东西,必须超越它。自诩是神的人超越不了社会、自然,所以,也改造不了社会与自然!篡夺上帝的位置,就是与上帝(真理)为敌!
12、所谓“变易本体论”(ChangeOntology),顾名思义,就是以“变易”为所有一切存在者的本体。“变易”这个观念,来自《周易》。以“变易”为本体,看起来很奇怪:通常的印象,本体总是某种实体;然而“变易”并非实体。但这里的“实体”是西方哲学“substance”的概念,而非中国哲学“实体”的意思。我曾谈道:
13、儒学在当今社会的功用
14、“亚洲四小龙”以韩国为例:韩国权威教育机构“成均馆”馆长崔昌圭说:“孔子不仅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韩国有将近80%的人信奉儒教或受过儒教思想的熏陶。”韩国强调的“和衷共济的团队精神”,正是儒家“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思想的体现。韩国甚至直接用儒家“五典”维持企业成员之间的和谐。“重教尚贤”的人才观念也是典型的儒家思想理念。
15、道德精神:“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社会责任感,“朝闻道,夕可死”的精神追求,坚毅的人格、积极的人生态度,尊老尚贤敬师和见利思义的人生准则。
16、学习方法的优劣直接决定学习的效果。孔子教大家对于学过的知识、技能,要经常的温习、练习。
17、另一方面,在这种儒家理论洗脑下的底层人民则另一种僭越:从高贵自由的人自甘堕落成为下等的只求温饱的猪和奴隶,这也是一种僭越。
18、——关于儒学的当代开展问题
19、从来没有形而上的深度探索。而支持神学的理性哲学“人从哪里来?到哪里去?人是谁?”这一经典命题从古至今中国思想界仍旧没有展开和弥漫开来,包括现在7宋庄貌似先锋的艺术家们。
20、弊端一:儒家思想仅仅是宣扬德治,而没有法治,说白了就是,它仅仅是从道德层面上告诉你作为这个社会的一分子,应该要怎样做,而没有说如果你不这样做,我会怎么惩罚你。重视德治和人治,没有法治,这应该就是儒家思想最大的缺点。这个缺点遗传了几千年,直到今天还有很深的影响。弊端二:儒家思想有故步自封、墨守成规的传统,这一传统是从孔子那里就开始的。孔子法先王,从周礼,他的思想有很浓重的复古倾向。不重视或者说是抵制创新思想,这对于一个民族的发展是非常不利的。弊端三:鄙视劳动。孔子本人就说过“君子远庖厨”,而实际上他也是“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知识分子脱离生产实践,那就完全谈不上发展科技。这也是造成中国古代科学发展极其缓慢的一个重要原因。
儒家思想的弊端(Ⅱ)
1、学习是人的基本技能,使人获取更多改造自然的能力。
2、戊戌变法维新运动改革者梁启超
3、2012年5月,美国审查孔子学院学术资质,要求部分教师离境,此举引发舆论热议。
4、重建本体论何以可能
5、所以我认为,孔子的儒学,从整体上看,是统治平民老百姓思想之学,缺乏民主、自由、平等观念,我们不能以复兴几千年前的孔儒之学来振兴当今之中华文化。
6、亚里士多德在其专著《形而上学》之中说:“所有的人都主张,研究最初原因和本原才可称为智慧。”
7、欧美发达国家,大多是以冒险和掠夺完成资本积累,而后发展迅速,经济实力很强,但文化软实力与之无法匹配。 随着交通的便利和世界民族的大融合,文化已经没有国界线了。中国数千年的儒家思想,已经潜移默化地渗透到欧美各国的政治和经济生活中。在经济领域,欧美的管理理念也在发生渐变。比如,一些企业将儒家的“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当作领导人在自身道德修养方面的信条。
8、儒家思想主张:六德(智、信、圣、仁、义、忠);六行(孝、友、睦、姻、任,恤);六艺(礼、乐、射、御、书、数)。这些主张主要分为三大方面:思想品德、行为规范以及艺术修养。尽管这些思想存在于周朝,但是遵从孔子的“克己复礼”思想,所以这些被全盘继承,成为了正统儒家思想的主张。
9、民国学者胡适(1891~1962)把孔子以前的儒,看成是犹太教里的祭师和伊斯兰教里的阿訇(hōng)。胡适认为,所谓儒,是一种有知识,有学问之专家;他们散在民间,以为人教书相礼为生。胡适认为这些专家,乃因殷商亡国以后,“沦为奴隶,散在民间。”
10、简直胡说,从小学教师到大学教授都是儒家,有哪位师表教育学好文化去当汉奸了,都是教育怎么报国,为国家作贡献,怎么对待亲戚朋友,怎么做人,从古直今都是向好的方面教育,怎么会成汉奸的根源,真是胡说,颠倒黑白。
11、儒家思想自先秦时代开始有着几千年的历史,并且在后世经过了长久且深远的发展,所以关于儒家思想主张什么不同的历史时期肯定有着不同的答案。对于现在来讲,我们通常认为孔子时期的儒家思想为正统儒家思想,所以儒家思想主张什么可以参考先秦孔子时期。
12、2013年5月在岐山周公庙
13、如果我们不反思我们自己的所承续的文化有毒,那么,我们是否配拥有未来?
14、他们要是受到攻击,马上抱团起来,比如去年的圆圆那丑东西,看看多少文化名人转发它的微博支持它?多少粉丝为它助威。
15、人作为暂时存在现象界和有可能继续存在永恒界的一种活物,不可能像一张纸一样定义为AB俩面。由于儒家缺乏对永恒的概念,对人的生命的尊严和价值也不会有正确的理解,在其理论熏陶下的国族既漠视别人的生命,也漠视自己的生命,一部二十五史血腥,告诉我们国人对生命的态度,因为他们对生命的价值与意义一无所知。
16、当今世界所面临的资源衰竭、生态恶化、食品危机、医疗危机和没法可持续发展的困境,可以在老子“道法自然”和“无为而治”的思想主张之中找到应对的方法,中国文化对西方人有没有吸引力?!答案是肯定的!
17、有以下三个缺点:不平等性: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森严的封建等级制度将人分成三六九等;古板的政治理念:为人臣不忠,当死;言而不当,亦当死;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在一定程度上限定了人的言行举止,制度不甚合理。中国儒学文化教化下的中国人自我克制、自我约束,形成忍让、默许、软弱、承受的性格和韧性,既没有反击的心态,更无反击的力量。
18、最近,笔者提出“生活儒学的内在转向”,所说的就是生活儒学之中形上层级的本体论的转向,即从“变易本体论”转向“超越本体论”(TranscendentOntology),意在回归孔子和孟子的超越观念,或者说是新建一个外在而神圣的超越者(theTranscendent)。不过,严格来说,这其实谈不上“转向”,因为超越本体论与变易本体论之间不是并列与替代的关系,而是特殊或个别与一般的关系:变易本体论是一般性的,而超越本体论是特殊性的,即上文所说的在哲学史上“诸多既有的本体之后再加上一个新的本体”而已。
19、儒家代表人物人核心思想未变都是以仁为载体,孟子的思想主要是“民贵君轻”,提倡统治者实行“仁政”,他认为人性本善,因此提出了“性善论”,荀子则持不同的观点,提出了“性恶论”,与孟子的观点截然不同,荀子之所以提出人性本恶,也是战国时期社会矛盾更加尖锐的表现。
20、①“义”、“利”统一的观念。 孔子说:“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 孔子又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孔子前面的话,肯定了人的逐利思想,后面的话,则指出不能过分追求利,不能见利忘义。 这种思想在今天的社会当然具有现实意义:没有逐利思想,社会经济不可能发展,而唯利是图,摈弃公义却是任何国家、任何经济体都不可取的。
儒家思想的弊端(Ⅲ)
1、三纲五常的封建伦理道德维系专制统治与等级社会,压抑人性,钳制思想,阻碍了科技的发展。总之,我们应吸取精华,剔其糟粕,传承中华文化。
2、比如一百年前的大师多,为什么大师多?看看他们的出身,基本都是富贵人家出身,世袭士大夫阶层,互相吹捧抬轿子,就成了大师,徒子徒孙跪舔者数不胜数,甚至数百年后还有吹捧者,谁敢质疑他们,他们就群起而攻之,
3、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
4、黑格尔把中国的自然宗教称为“国家的宗教”,并说:“这就是皇帝的宗教,士大夫的宗教”;因为“皇帝居最高的地位,是自然的主宰,凡一切与自然力量有关联的事物,都是从他出发。”
5、因此,所有轴心文明所开展的宗教,以超越而外在为终极关怀的宗教,都要经过一个彻底的转化,重新理解地球上的生命。基督教说地球是凡俗的,“上帝的归上帝,凯撒的归凯撒”,不关注凡俗的世界,但现在大多数基督徒都在讲生态环保,佛教徒也是这样。文化中国目前大行其道的佛教是“人间佛教”,在中国,太虚受到基督教的影响,说自己讲的是人生佛教,关于“死”的问题佛教有非常高深的哲理;太虚的大弟子印顺讲人间佛教;以后证严法师发展的慈济功德会、星云法师的佛光山和圣严法师的法鼓山,都讲人间佛教,都关注人间净土,这是大转折。很明显,他们的问题意识跟孔子以来的儒家趋向一致了,这应该成为21世纪哲学的基本预设。
6、汉朝独尊儒术是董仲舒“大一统”思想的一个部分,它的利弊主要都体现在对皇室政权的维护上,具体表现如下:
7、意义是促进了当时思想解放,新思想的传播。弊端是将原本儒家优秀的思想,比如仁义礼智信····都推翻了。
8、假大空从古便开始了,严重匮乏一个(真)字.没有信仰的民族是没有罪恶感羞耻感的,而很多国人却把那停留在纸片上的空话说成是什么优秀文化,可笑至极!
9、因此这种批判不能作为广泛的理解来看。
10、甲骨文中有儒帝子、儒人、儒师、子儒的记载。由这些名词可见,殷商时代(约前1600~约前1046),儒已经是高贵的文人职称,往往和帝子、公子、国师联系在一起。说明在中国的古代社会,最晚到了殷商时期,已经有了熟悉诗、书、礼、乐,非农非商非工亦非武士,专门为国家机器和贵族服务的文人阶层,最初指的是在冠婚丧祭时司仪的祭官。这些人就是早期的儒,或者称为术士。
11、②对欧美国家的影响和贡献。
12、说实话,不存在什么弊端,所谓的弊端其实都是现在的人对儒家的曲解,因为儒家思想重在人道,历朝历代都被朝廷使用来统一人心,而现在对于封建社会是批判的态度,所以儒家思想就像一船人,自然而然就被一竿子都打死了,其实儒家说白了就是告诉人们如何正确做人,正确做事,仅此而已,以上我说的,我相信会有不少人给我评论是胡说八道,但我有我的信仰,我是通过学习而得出的结论,不是像那些喷子一样不管有没有道理直接说
13、至于其他的一些误解,比如说儒家重文轻武、限制了思想、过度的理想化、为统治阶级服务、铺张浪费的丧葬文化等,很多是后来人篡改了原意或者理解出现了偏差。
14、“无为而治”之思想在汉初确实起到了非常明显的作用,它使得人民可以安于生产,迅速摆脱了秦末战争带来的危害。不过,这也滋生出新的问题。“文景之治”后地主、豪强、商人的倔起让他们与国家产生了非常大的矛盾,所以汉武帝才使用盐铁官营来抑制商人,使用酷吏来打压地主、豪强。另外,“无为而治”也是他向匈奴开战最大的障碍。
15、我以为,孔子在说“博施济众”、“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匹夫不可夺志”之类的美言时,倒不一定都具体联系到了他的这些崇奉贵贱等级制的思想。他的这类美言的确可以看作具有普世价值的美好理想,我亦认为可以继承和弘扬。但无论如何,这两者之间是矛盾的,他的严重的压制自我、崇奉贵贱等级制的思想只能使他的美好理想成为幻梦。而且更根本的是,从孔子思想的整体来看,他的崇奉贵贱等级制的思想占主导地位,那些美好理想的方面却受到贵贱等级制思想的压抑。
16、无论是出于政治策略考虑,还是由知识结构决定,康有为(1858—1927)是由“托古改制”这一中国古代改革者最常用的方式,登上中国思想和政治舞台的。他的《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和《春秋董氏学》以鬼斧神工之法颠覆了孔子和儒学形象,再造了一个“改革”的孔子和儒学,为自己的改革提供了重要的思想资源与合法性基础。
17、其实在汉武帝之前,利用这种“天人感应”来“安抚”民众的方法就已经存在。汉文帝、汉景帝多次在日食、地震、水灾等自然现象发生后做“深刻”的自我批评,并且发布相应的惠民诏令,如减租减赋、赐食等等。
18、一个黑人为了自由可以坐27年的牢狱,在学而优则仕、止于香车美女别墅为人生终极目标的儒家思维人眼里简直就是匪夷所思的。
19、多次的农民起义,推动了多次的改朝换代,儒家思想不断改进,在阶层框架下,又诞生了约束百姓的三纲五常人伦道德,将百姓死死的束缚着,无法解脱!推向了统治的对立面!
20、法家呢,他们的思想本身就不为世俗所容,老百姓都非常不喜欢他们,文人更是“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群起而攻之,
儒家思想的弊端(Ⅳ)
1、以犬马相报”的教条灌输以及孝悌文化,无疑是压抑人性和控制自我意识发展。孩子一旦有悖父母意愿,便会有负罪感,然后父母便会用这种负罪感来控制孩子。而爱是什么,爱是平等且相互的,甚至是孩子。
2、(3)参见黄玉顺:《中国正义论的重建——儒家制度伦理学的当代阐释》(文集),安徽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英文版VoiceFromTheEast:TheChineseTheoryofJustice,UnitedKingdomReading:PathsInternationalLtd,2016);《中国正义论的形成——周孔孟荀的制度伦理学传统》(专著),东方出版社2015年版。
3、综上所述:汉武帝独尊儒术后,民众思想得到了统稳固、加强了皇室权力,维护了社会的稳定,同时也为自己后来的各项改革提供了保障。不过,西汉儒生盲目复古的特质也是王莽能篡权成功的主要原因。
4、国家的繁荣昌盛,政通人和,人民安居乐安。
5、21世纪儒学的五个问题
6、他说:实际上,在孔子那里,“只是一种常识道德,这种常识道德我们在哪里都找得到,在哪一个民族里都找得到,可能还要好些,这是毫无出色之点的东西。孔子只是一个实际的世间智者,在他那里思辨的哲学是一点也没有的,只有一些善良的、老练的、道德的教训,从里面我们不能获得什么特殊的东西。西塞罗留下给我们的‘政治义务论’,便是一本道德教训的书,比孔子所有的书内容丰富,而且更好。”
7、2009年在莱州程郭镇东风村水库
8、先秦儒学的内容体系充满着浓重的、温柔淳朴的伦理亲情色彩,显得“迂远而阔于事情”。例如,孔子的“仁学”,目的在于通过“正名”,”恢复“已一去不复返的“周礼”所代表的时代,所以孔子的思想不会为新兴地主势力所青睐。
9、2014年9月,美国芝加哥大学、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宣布,将与中国孔子学院停止合作。
10、孔子虽然属于老子的亲传弟子,但却并不是能够传承老子思想的人。一方面他主要的诉求在仕途,在政治,而非人文,人文诉求是在政治诉求达不到时的第二选择,而且孔子“述而不作”,他整理出版的古代经典全部都受到其尊礼思想的影响甚至直接篡改;另一方面,从少正卯被孔子诛杀一事可以看出,孔子并没有真正领略到老子的思想精髓,而且心胸、格局和自信心都不够,不是老子所说的知道、知天、知地和了解自然力,可称其为“大”的人。
11、半个多世纪以后,对于孔子及其学说,黑格尔(1770~1831)却投以鄙薄的态度。儒家经典《论语》从内容上看,孔子要求臣对君、子对父以及兄弟之间尽义务,黑格尔认为:“这种义务的实际只是形式的,不是自由的内心的情感,不是主观的自由”。从表达形式上看,《论语》充满警句箴言,“毫无出色之点”。黑格尔甚至说:“为了保持孔子的名声,假使他的书从来不曾有过翻译,那倒是更好的事。”
12、再者我得益于伟大而万能的微博,在这里我结识了许多良师益友,让我的视野就开阔了许多。我试图从教义教理架构解剖儒家思想,而尽量避开技术性如鲁迅,柏杨的目光,不去从技术的角度思考。
13、为此,生活儒学建构了自己的本体论:从“变易本体论”到“超越本体论”。
14、少正卯(?~前496)是中国春秋时期鲁国的大夫,官至少正,能言善辩,是鲁国的著名人物,被称为“闻人”。少正卯和孔丘一样都开办私学,招收学生。少正卯的课堂多次把孔丘的学生都吸引过去听讲,只有颜回没有去。鲁定公十四年(公元前496年),孔丘在55岁的时候任鲁国大司寇,摄相事,七日而诛少正卯,曝尸三日。以仁义治天下的孔子开因为学术之争而杀戮异己之先河。
15、当然要,自然要,必然要,很定要爱。因为,这就是中华民族精神,五千年聚集总结下来的优秀教导为人处世,做人做事的基本条件与原理概念!所以当然自然必然很定要代代相传,承教发扬光大,永存世间!
16、意大利天主教传教士利玛窦
17、王莽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获得了大量的支持,所有人都指望他进行一番改革,所以我们看到了“王莽改制”中最重要的一项就是对土地的整改。但是,他效仿的只是春秋时期的“井田制”,实施又不得法,最终得罪了所有人。
18、就会家庭和睦,邻里和谐,社会安定,国泰民安。
19、儒家推崇的礼仪等级制度给人带来的,不仅仅是对强权没有抗争的理由,更为欺凌比自己更弱势的群体一个强大的借口。而孝娣的鼓吹,则吹捧出一个利功性质的伪伦理来,家庭中家长成为独裁者,养儿养女不是为了爱,只是传宗接代或者养老手段!
20、儒家学说对当今世界的影响和贡献。
儒家思想的弊端(Ⅴ)
1、1582年,意大利天主教耶稣会传教士利玛窦(1552—1610)来到中国传教。在他之前已有一些西方传教士抵华,但他们收效甚微。利玛窦在长期观察研究后得出结论,只有将教义与最为中国大众所推崇、尊重的儒学相结合,才能打开中国人的心灵之门。于是,耶稣会用“西儒”的面目出现,采用结交士大夫、允许中国信众尊孔祭祖和将基督教义比附四书五经等做法,提倡以基督教义附会儒学,创“儒耶同质”之说,利玛窦慢慢打开了在中国传教的局面。
2、现代价值:大一统思想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团结;以人为本、民本思想有利于“三农”问题;“和为贵”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礼让为先、睦邻友好、和而不同的文化内涵使中国树立了良好的外交形象。
3、甲骨文中即有“儒”的记载
4、本体与超越:生活儒学的本体论问题
5、可以说,最大的考验是具体的普遍问题,黑格尔也谈到,但方法完全不同。我们会发现在日常生活之中的人,是与天地万物不可分割的,人生最高的意义就是在日常生活中体现。儒家最终极的关怀和意义,一方面是可能性,可以在日常生活中体现,另一方面是必然性,必须在日常生活中体现。离开日常生活就不可能是最高的价值。
6、为此儒家思想进一步完善成熟了,天人感应君权神授,强化皇权!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帮皇帝笼络了一批升官发财的读书人一起坐天下!特权阶层形成!因此,官官相护形成了,利益集团形成了!当皇帝与官员集团做的太过分的时候,就会发生农民起义!
7、西汉儒生有着明显的时代局限性:太崇尚复古。他们近似狂热地向住恢复周成王、周康王时期的礼乐制度,而不考虑社会已经在发展,民众的思想早跟成康二王时代天差地别了。
8、这时候代表各阶级利益的知识分子异常活跃,成为一支重要的社会力量,他们纷纷登上历史舞台,著书立说,提出解决社会现实问题的办法,形成了诸子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
9、这种伪伦理必定产生“等级”“忠孝”等等违背真正伦理的礼制机制体制来。这种脱离了人本性的儒家伦理道德一直占据了中国历代道德制高点。这种伪伦理逻辑不看自己光看别人的方式特别容易迷失自我的独立性,由于缺乏自我意识,角色的依附性,社会化的角色人就成为了个人的唯一归属。
10、“君权神授”让民众更安于封建帝王的统治
11、第五:儒家丰富的教育思想成为中华民族优秀教育传统的主要内容,对现代素质教育仍有启迪意义。而儒家思想中的许多优秀成分已溶入中华民族精神体系,也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核心部分。
12、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不是靠儒家吧?中国人民富起来了,也不是靠儒家吧?中国人民要强大起来,是不是离儒家不行?!我觉得儒家还没有那么伟大和必要,只是教育的一种理念。
13、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和“礼”,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但是这种“仁”,是有等级的。孔子认为贵贱有序,亲疏有别。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关系是恒定的不可打破。这可以说是孔子思想的劣根性。所以统治阶级才会把孔子的儒家思想奉为正统思想,是愚民的思想武器。
14、指出孔子不是天生的圣人,儒学不是神圣不可侵犯理论,强调正当私欲,认为穿衣吃饭就是人伦物理
15、在中国学术史上,最早探讨儒之起源的是西汉后期的律历学家刘歆(xīn,前53—23)),依据的是《周礼・大宰》说:“……四曰儒,以道得民……”,认为儒作为王官的职能——“助人君顺阴阳明教化”。
16、②“天人合一”的观念。 孔子说:“则天。” 孟子说:“仁民而爱物。” 前者说的是尊重自然规律,后者说的是人类必须爱物,保护自然。 尊重自然规律则能避免能源危机、生态危机,保护自然则大自然可提供取之不竭的“物”,这就说的是可持续发展问题。
17、西汉武帝在位时期封建国家十分强盛,这给封建统治稳定创立了前提。为维护大一统的局面,必须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思想体系。
18、中庸之道导致思维僵化
19、请别相信儒家把古人吹捧的那么高大上,编造“人心不古,世风日下”的谎言。现实生活中,“人老奸,马老滑”,“温饱思淫欲,饥寒起盗心”“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古人犯法少无非是迷信因果报应,加上法律严格而已。“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哪个王朝开国不是清廉的,在儒家虚伪的礼治德政下慢慢都变腐败了,说到底,绝大部分人在利益冲突面前都是自私自利偏向邪恶的,别怪环境影响。
20、德国古典哲学创始人康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