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朱熹的诗词100句文案

admin 心情说说 2023-04-05 09:26

朱熹的诗词(1)

1、《观书有感》宋·朱熹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2、已经提供上百个适合各年龄段孩子的书单

3、朱熹一生著述颇丰,其中包括诗词一千多首,收录入《晦庵先生朱子诗集》十三卷。可以说,朱熹不仅是宋代儒学之集大成者,也是宋代理学诗词之集大成者,为理学家阐发义理道德开辟了新领域。

4、可以这么用:孙中山先生早年投身于反清革命,虽出生入死,却不忘初心,一直为革命而奔走。一息尚存,此志不懈,其愈挫愈勇、矢志不渝的革命精神永远值得后世景仰。

5、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6、临风一笑,问群芳谁是,真香纯白。

7、憩此苍山曲,洗心闻涧泉。

8、《菩萨蛮·呈秀野》晚红飞尽春寒浅,浅寒春尽飞红晚。尊酒绿阴繁,繁阴绿酒尊。老仙诗句好,好句诗仙老。长恨送年芳,芳年送恨长。

9、朱熹字元晦,号晦庵、晦翁等,是闽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朱子,是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

10、风和日丽游春在泗水之滨,无边无际的风光焕然一新。谁都可以看出春天的面貌,春风吹得百花开放、万紫千红,到处都是春天的景致。

11、朱熹也善书法,名重一时。明陶宗仪《书史会要》云:“朱子继续道统、优入圣域,而于翰墨亦工。善行草,尤善大字,下笔即沉着典雅,虽片缣寸楮,人争珍秘。”

12、春昼五湖烟浪,秋夜一天云月,此外尽悠悠。永弃人间事,吾道付沧洲。

13、武夷山和朱熹,朱熹和武夷山,很难说清谁成就了谁,谁成全了谁。只能说,武夷山是幸运的,因为有朱熹;朱熹是幸运的,因为生活在武夷山。而最幸运的是我们,可以去武夷山寻找朱熹的足迹!

14、宝贝书单(shudan100)

15、半亩大的方形池塘像一面镜子一样打开,清澈明净,

16、君家一编书,不自圯上得。石室寄林端,时来玩幽赜。

17、活水亭观书有感二首·其二

18、朝昏一俯仰,岁月如奔川。

19、幽独尘事屏,晼晚秋兰滋。

20、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朱熹的诗词(2)

1、运用示范:关于读书方法,古往今来,万万千千。朱熹提倡读书“三到”,即心到,眼到,口到。胡适先生在《怎样读书》里,又补充了一条:手到,即勤于查资料,做笔记……这些方法,都凝结了前人的智慧,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2、武夷山朱熹园武夷山是朱子理学的摇篮,是世界研究朱子理学乃至东方文化的圣地。至今,武夷山仍完整地保存着很多有关朱熹的遗迹、景点,每年吸引着大批游客前来参观、感受。“山不在高,有仙则灵。”有了朱熹的存在,这方山水才有了灵性,有了辗转的必要。而辗转的结果,是更加深了对朱熹的了解和尊敬。

3、《劝学诗》是一首逸诗,具体写作年代不详,大约在绍兴末年(1162)。其主旨是劝青年人珍视光阴,努力向学,用以劝人,亦用于自警。

4、第157篇文章,979字

5、武夷精舍武夷精舍又称紫阳书院、武夷书院、朱文公祠,位于隐屏峰下平林渡九曲溪畔,是朱熹于宋淳熙十年(1183年)所建,为其著书立说、倡道讲学之所。有仁智堂、隐求室、止宿寮、石门坞、观善斋、寒栖馆、晚对亭、铁笛亭等建筑,时人称之为“武夷之巨观”。

6、《观书有感》其一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其二昨夜江边春水生,艨艟巨舰一毛轻。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7、风和日丽游春在泗水之滨,无边无际的风光焕然一新。

8、中原佳气郁葱葱,河山壮宫阙。丞相功成千载,映黄流清澈。

9、更流传、丽藻借江天,留春色。

10、记得拉至文末为我点“在看”哦!

11、朱熹的诗篇一:《满江红·秀野诗翁》

12、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

13、《水调歌头·隐括杜牧之齐山诗》江水浸云影,鸿雁欲南飞。携壶结客何处?空翠渺烟霏。尘世难逢一笑,况有紫萸黄菊,堪插满头归。风景今朝是,身世昔人非。酬佳节,须酩酊,莫相违。人生如寄,何事辛苦怨斜...

14、应笑俗李粗桃,无言翻引得,狂蜂轻蝶。

15、《好事近·春色欲来时》宋·朱熹春色欲来时,先散满天风雪。坐使七闽松竹,变珠幢玉节。中原佳气郁葱...

16、世纷未云遣,仗此息诸缘。

17、压架年来雪作堆,珍丛也是近移栽。肯令容易放春回。

18、落日照楼船。稳过澄江一片天。珍重使君留客意,依然。风月从今别一川。

19、等闲:平常、轻易。“等闲识得”是容易识别的意思。

20、朱熹以“仁”作为道德修行为立足点与出发点。“仁义之心”在《孟子》中又被称作“良心”:“虽存乎人者,岂无仁义之心哉?其所以放其良心者,亦犹斧斤之于木也。”(13)传统儒家学者主张仁、义、礼、智、信为五常之性,而“仁”是其余四德的统领。对此,朱熹高度赞同:“义兼礼智由仁出,接物当先主在仁。方由四端随用发,譬之四序始于春。”(14)他还强调真诚的重要性,认为“诚能体而存之,则众善之源,百行之本。”(15)

朱熹的诗词(3)

1、重门掩昼静,寂无人境喧。

2、末句“万紫千红总是春”,是说这万紫千红的景象全是由春光点染而成的,人们从这万紫千红中认识了春天,感受到了春天的美。这就具体解答了为什么能“等闲识得东风面”。而此句的“万紫千红”近承“东风面”,远承“无边光景”,对偶修辞,意象色彩强烈。诗以“总是春”收官,都落到“春日”上。

3、青鸟外,白鸥前,几生香火旧因缘。

4、绝艳谁怜,真心自保,邈与尘缘隔。

5、《鹧鸪天·已分江湖寄此生》已分江湖寄此生。长蓑短笠任阴晴。鸣桡细雨沧洲远,系舸斜阳画阁明。奇绝处,未忘情。几时还得去寻盟。江妃定许捐双佩,渔父何劳笑独醒。

6、译文:半亩大的方形池塘像一面镜子一样打开,清澈明净,天光、云影在水面上闪耀浮动。要问池塘里的水为何这样清澈呢?是因为有永不枯竭的源头源源不断地为它输送活水。

7、“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为有源头活水来。”(6)这是朱熹一首有名的诗。“清如许”“源头活水”是关键词,可以延伸理解为为人和做官以清正廉洁为最高境界,而能否做到这一点,取决于一个人本源、本色或出发点,用今天的话说,就是取决于初心、使命。

8、蝉声高树暗,石濑浅流喧。

9、《九曲棹歌》年代:宋作者:朱熹武夷山上有仙灵,山下寒流曲曲清。欲识个中奇绝处,棹歌闲听两三声。一曲溪边上钓船,幔亭峰影蘸晴川。虹桥一断无消息,万壑千岩锁翠烟。二曲亭亭玉女峰,插花临水为谁容。道人不作阳台梦,兴入前山翠几重。三曲君看驾壑船,不知停棹几何年。桑田海水兮如许,泡沫风灯敢自怜。四曲东西两石岩,岩花垂露碧毵。金鸡叫罢无人见,月满空山水满潭。五曲山高云气深,长时烟雨暗平林。林间有客无人识,矣乃声中万古心。六曲苍屏绕碧湾,茆茨终日掩柴关。客来倚棹岩花落,猿鸟不惊春意闲。七曲移舟上碧滩,隐屏仙掌更回看。却怜昨夜峰头雨,添得飞泉几道寒。八曲风烟势欲开,鼓楼岩下水萦回。莫言此地无佳景,自

10、解析:这是一首逸诗,具体写作年代不详,大约在绍兴末年(1162)。日本盛传此诗,我国大陆亦不胫而走,以为为朱熹所作,姑且存以备考。其主旨是劝青年人珍视光阴,努力向学,用以劝人,亦用于自警。该诗语言明白易懂,形象鲜明生动,把时间快过,岁月易逝的程度,用池塘春草梦未觉,阶前梧桐忽秋声来比喻,十分贴切,倍增劝勉的力量。

11、岁月坐悠远,江湖亦阻深。

12、春色欲来时,先散满天风雪。坐使七闽松竹,变珠幢玉节。

13、学更多古诗词,关注(古诗词全解)

14、句稳翻嫌白俗,情高却笑郊寒。兰膏元自少陵残,好处金章不换。

15、《忆秦娥·云垂幕》云垂幕。阴风惨淡天花落。天花落。千林琼玖,一空莺鹤。征车渺涉穿华薄。路迷迷路增离索。增离索。剡溪山水,碧湘楼阁。

16、是因为有永不枯竭的源头源源不断地为它输送活水。

17、理学中没有一个统一的天理、人欲的区分标准,用朱熹的话说:“天理、人欲无硬定底界。”(31)朱熹以为,满足人的生活基本需要的欲,不谓之人欲,而谓之天理,超出人的基本生活需要之上的不合理要求,才是“人欲”。例如,“饮食者,天理也。要求美味,人欲也。”理欲之分,视个人命分(身份)和思想动机不同而不同。朱熹援用胡宏“天理人欲,同行异情”的话,并加以解释说:“同行异情,只如渴饮饥食等事,在圣贤无非天理,在小人无非人欲。所谓同行异情者如此。”(32)

18、观书有感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春日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19、注释清溪:清澈的溪水。碧山头:碧绿的山头。指山上树木葱茏、苍翠欲滴。空水:指夜空和溪中的流水。澄(chéng)鲜:明净、清新的样子。一色秋:指夜空和在融融月色中流动的溪水像秋色一样明朗、澄清。三十:非确数,只是写其远隔人世,写其幽深。红尘,佛教徒把人间称为红尘。此泛指人世间。悠悠:悠闲自在的样子。

20、无为此留滞,驱马踰山樊。

朱熹的诗词(4)

1、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大学者朱熹在赞美读书有所领悟,心灵中感知的畅快、清澈、活泼,以水塘和云影的映照畅叙出来了。他的心灵为何这样澄明呢?因为总有像活水一样的书中新知,在源源不断地给他补充啊!

2、绍熙五年(1194年)八月,朱熹除焕章阁待制兼侍讲。九月,朱熹于行宫便殿奏事。第一札要宋宁宗正心诚意,第二札要宋宁宗读经穷理。十月十四日,朱熹奉诏进讲《大学》,反复强调“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目,希望通过匡正君德来限制君权的滥用。

3、梅花发,寒梢挂著瑶台月。瑶台月,和羹心事,履霜时节。

4、西郊一游步,极目是秋山。

5、运用示范:乾隆游江南时,有一天登高观海,看见海上无数条船来来往往,便问左右:“这里一共有多少条船?”左右皆答不出来,这时和珅说:“一共有两条船,一条叫名,一条叫利。”乾隆又问:“如何确保航行平安?”和珅说:“退一步便安稳,只管向前便危险。”乾隆听后,连连点头称善。

6、但事实上并非如此,其实诗人在首句就告诉我们了:胜日寻芳泗水滨。胜日,原指节日或亲朋相聚之日,此处指天气晴朗的好日子。寻芳即踏青、郊游。“胜日寻芳”可见诗人大好心情大好兴致。但诗人是去何处寻芳——泗水滨。泗水乃在山东曲阜。而此地在宋南渡时早被金人侵占。朱熹未曾北上,显然不可能在泗水之滨游春吟赏。

7、(内容提要)朱熹在其诗词中强调初心使命的重要性,将能否以“良知”与“立志”作为修养与学问的立足点、出发点视为决定一个人能否清正廉明的关键;认为人生的价值与意义在于发扬光大自然、社会与人心中固有的规律与规则即“天理”,摈弃偏离、悖离“天理”的私心、贪念即“人欲”;主张涵养气象、勤学苦读是砥砺品格、净化心灵的重要途径。研究、发掘朱熹诗词中蕴涵的廉政理念,有利于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8、(图文并茂)《三十六计》完整版及记忆口诀

9、渔郎更觅桃源路,除是人间别有天

10、《百丈山记》登百丈山三里许,右俯绝壑,左控垂崖,垒石为磴,十余级乃得度。山之胜,盖自此始。循磴而东,即得小涧。石梁跨于其上。皆苍藤古木,虽盛夏亭午无暑气。水皆清...

11、译文:半亩大的方形池塘像一面镜子一样打开,天光、云影在水面上闪耀浮动。要问池塘里的水为何这样清澈呢?是因为有永不枯竭的源头源源不断地为它输送活水。

12、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13、暮雨朝云不自怜。放教春涨绿浮天。

14、已过黄塘岭,欲觅桃花源。

15、涵山日欲晦,窥阁景方沉。

16、屈曲危塍转,沉阴山气昏。

17、青鸟外,白鸥前。几生香火旧因缘。酒阑山月移雕槛,歌罢江风拂玳筵。

18、朱熹之父朱松是在二程理学思想教育下成长起来的儒生,他对儿子的要求自然是按照儒家学做圣贤的目标去实行。据《朱子年谱》中记载,朱熹在10岁时就“厉志圣贤之学”,每天如痴如迷地攻读《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他自己回忆说:“某十岁时,读《孟子》,至圣人与我同类者,喜不可言”。(7)从此,他立志要做圣人。以后他又教育学生说:“凡人须以圣人为己任”。(8)

19、可以说,朱子就是中国学术的蓄水池,千江汇入,而为百河之源!

20、六曲苍屏绕碧湾,茆茨终日掩柴关。

朱熹的诗词(5)

1、芳馨不自媚,掩抑空相思。

2、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3、半亩大的方形池塘像一面打开的镜子,清澈明净,天空的光彩和浮云的影子一起映入水塘,不停地闪耀晃动,充满生机和活力。要问为何那方塘的水会这样清澈呢?是因为有那永不枯竭的源头为它源源不断地输送活水啊。

4、严程事云已,端居秋向残。

5、从字面上看,这首诗好像是写游春观感,但细究寻芳的地点是泗水之滨,而此地在宋南渡时早被金人侵占。朱熹未曾北上,当然不可能在泗水之滨游春吟赏。其实诗中的的“泗水”是暗指孔门,因为春秋时孔子曾在洙、泗之间弦歌讲学,教授弟子。因此所谓“寻芳”即是指求圣人之道。“无边光景”所示空间极其广大,就透露了诗人膜求圣道的本意。

6、中国最美54首古诗词朗诵,值得收藏!

7、《春日》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8、请看东门黄犬,更听华亭清唳,千古恨难收。何似鸱夷子,散发弄扁舟。

9、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10、清溪流过碧山头,空水澄鲜一色秋。隔断红尘三十里,白云红叶两悠悠。

11、堂下水浮新绿,门前树长交枝。

12、晚凉快写一篇诗。不说人间忧喜。

13、 老牛亦解韶光贵,不待扬鞭自奋蹄。此诗收入1978年出版的《忆向阳》诗集,而且经常应邀给朋友们写写字,也时常写上这首诗,特别末二句为友朋所喜爱,我个人也比较喜欢它。”

14、《水调歌头·次袁仲机韵》长记与君别,丹凤九重城。归来故里,愁思怅望渺难平。今夕不知何夕,得共寒潭烟艇,一笑俯空明。有酒径须醉,无事莫关情。寻梅去,疏竹外,一枝横。与君吟弄风月,端不...

15、朱熹是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他继承了北宋程颢、程颐的理学,完成了客观唯心主义的体系。认为理是世界的本质,"理在先,气在后",提出"存天理,灭人欲"。朱熹学识渊博,对经学、史学、文学、乐律乃至自然科学都有研究。其词作语言秀正,风格俊朗,无浓艳或典故堆砌之病。

16、睡处林风瑟瑟,觉来山月团团。身心无累久轻安,况有清池凉馆。

17、省纪委监委宣传部副部长陈金来,原部长陈晓声,尤溪县纪委书记邱欣

18、暮雨朝云不自怜,放教春涨绿浮天。

19、钱穆先生在《朱子新学案》中评价朱熹说:“在中国历史上,前古有孔子,近古有朱子,此两人,皆在中国学术思想史及中国文化史上发出莫大声光,留下莫大影响。旷观全史,恐无第三人堪与伦比。”

20、(本公号将陆续推送儒学宗师朱熹的经典诗词作品,敬请期待)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