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语录经典语录(1)
1、(译文)自己有善德,才能要求别人行善。
2、(孔子没有如下四种毛病:主观臆断,绝对肯定,固执已见,自以为是。)
3、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
4、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
5、·君子不器。(出处)《论语·为政篇第二》(译文)君子不要像定型的器皿一样,要博学多识,具有可塑性。
6、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7、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摘孔子《论语》
8、子曰: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
9、性相近也,习相远也。——摘孔子《论语》
10、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11、(翻译)孔子说:“君子没有什么可争抢的事情。如果有的话,那一定是比赛射箭吧!比箭时,先相互作揖致意,然后上场;比赛完毕下场后又互相敬酒。这才是君子之争。”
12、谁能出不由户?何莫由斯道也
13、第三则是学习方法,强调复习对知识的必要性。
14、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其馀则日月至焉而已矣
15、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16、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摘孔子《论语》
17、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摘孔子《论语》(君子知道追求道义,小人则只知道追求私利。)
18、(译文)孔子说:将知识默记在心,学习时,不感到满足;教人时,不感到疲倦,这三个方面我做到了哪些呢?
19、《关睢》,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20、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译文:做事勤敏,又好学,不以问及下于他的人为耻。
孔子语录经典语录(2)
1、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摘孔子《论语》(我每天都多次对自己进行反省:为别人办事是否尽心尽力?与朋友交往是否以诚相待?对老师传授的学业是否已经温习?)
2、孔子说:给他一釜。冉有请求增加,孔子说:再给他一庾。冉有给了他五秉。孔子说:公西赤到齐国去,车前驾着肥马,身上穿着轻暖的皮袍。我听说过:君子帮助别人应当雪中送炭,而不该锦上添花。
3、时时温习已经学过的知识,由此就能获取新的更深的知识,这样就可以做老师了。
4、冉求说:不是我不喜欢您的主张,是我没有足够的力量去实行。孔子说:假若真是力量不足,就会走到半道走不动了。现在你却是自己停留不前。
5、◆子曰:宁武子,邦有道则智,邦无道则愚。其智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6、(译文)腐朽的木头无法雕刻。
7、07: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8、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孔子《论语》
9、已所不欲,勿施于人。——摘孔子《论语》
10、·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出处)《论语·八佾篇第三》(译文)君主按照礼来使用臣下,臣下用忠心来服侍君主。
11、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
12、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13、解读;一个读书人不可以不志向高,意志坚,因为责任很重,而奋斗的路很长。
14、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子罕》)
15、·君子可逝也,不可陷也;可欺也,不可罔也。(出处)《论语·雍也篇第六》(译文)君子可以献身,但不可以被陷害;可以被欺骗,但不可以糊里糊涂地被愚弄。
16、君子之道,暗然而日章;小人之道,的然而日亡。君子之道,淡而不厌,简而文,温而理,知远之近,知风之自,知微之显,可与入德矣。——摘孔子《中庸》
17、穷不失义,达不离道。——孔子
18、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孔子
19、《诗》云:“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摘孔子《大学》
20、花言巧语会败坏道德,小事不忍耐,就会坏了大事情。
孔子语录经典语录(3)
1、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摘孔子《论语》(一个人如果不讲信用,不知道他怎么能立身处世?就象牛车没有了輗,马车上没有了軏,还靠什么行走呢?)
2、一个小群体里,一定有可以作为老师的人。选择他的优点向他学习,对于他的缺点,就反省自己加以改正。
3、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论语学而》)他教育学生时,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四科,德行排在第一位。他认为只有在德行上努力加强自己修养的人,才称得上真正的好学。他的学生很多,他认为只有颜回算得上好学,因为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其余则日月至焉而已矣(《论语雍也》)。从《论语》一书来看,孔子在教育学生时所提倡的君子人格主要包括三个方面:(1)乐天安命,不忧不惧;(2)杀身成仁,义以为上;(3)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孔子认为,能够在这些方面树立坚定信念并付诸人生实践的人,才可以说是一个成熟的人。这种教育思想对于造就中华民族的优秀品格无疑有着积极意义。
4、(译文)运用礼法时,要特别注重和睦相处。
5、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6、·小子识之焉,苛政猛于虎也!(出处)《礼记·植弓》(译文)子路你要好好记住,苛政比老虎还要凶猛啊!
7、(释义)孔子说:“君子说话要谨慎,做事要勤快。”
8、孔子说益友有损友有既“益友有三:友直,友谅,友多闻;损矣有三: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意思就是:使人受益的朋友有三种,使人受损的朋友也有三种:正直不阿的朋友、宽宏大量的朋友、见多识广的朋友有我们有帮助,使我们快乐;而脾气暴躁的朋友、优柔寡断的朋友、心怀不轨的朋友让我们痛苦
9、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己,不亦远乎?
10、作为一位出身于平民阶层而又有着远大政治抱负的人士,孔子并不以得到显赫的官职作为自己的政治目标。他对当时贵族集团的昏庸腐朽和社会政治的黑暗混乱强烈不满。通过对历史经验的总结和现实政治的思考,孔子形成了自己改良社会的思路。
11、·君子周急不济富。(出处)《论语·雍也篇第六》(译文)君子周济急需,而不给富人添富。
12、君子食无求饱,……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摘孔子《论语》
13、何事於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
14、译文孔子说:“君子通晓道义,小人通晓私利。”
15、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16、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17、子张曰:“何谓五美?”子曰:“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子张曰:“何为四恶?”子曰:“不教而杀谓之虐;不戒视成谓之暴;慢令致期为之贼;犹之与人也,出纳之吝,谓之有司。”——摘孔子《论语》
18、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19、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述而》
20、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为政》
孔子语录经典语录(4)
1、第四则是学习方法,强调学习要和思考相结合,阐明了“学”与“思”的辩证关系。
2、·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出处)《论语·子罕第九》(译文)时光就像这河水一样啊一去不复返!日日夜夜没有停止过。
3、·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出处)《论语·雍也篇第六》(译文)多么有贤德啊,颜回!一竹篮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小巷子里,别人都受不了那穷困带来的忧愁,颜回却依然保持自得其乐。
4、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5、子曰:“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6、孔子语录: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摘孔子《论语》
7、使孔子社会地位发生改变的根本原因是当时日益剧烈的社会大变动。这种社会大变动,从当时的实际情况出发,可以概括为宗法世袭制向官僚地主制的转变。
8、鲁昭公二十七年(公元前年),齐国的大夫想加害孔子,孔子听说后向齐景公求救,齐景公说自己老了,不能用了。孔子只好仓皇逃回鲁国。
9、已所不欲,勿施于人。——摘孔子《论语》(自己不愿干的,不要强加给别人。)
10、人莫知其子之恶,莫知其苗之硕。——摘孔子《大学》
11、鲁哀公五年(公元前年),孔子从蔡国来到叶国。叶国君主叶公向孔子问政,并与孔子讨论有关正直的道德问题。在离开叶国返回蔡国的途中,孔子遇到一位隐者。
12、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13、君子有诸已,而后求诸人。——摘孔子《大学》(自己有善德,才能要求别人行善。)
14、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摘孔子《论语》(君子以言论超过行动为耻辱。)
15、贫而无怨,难;富而无骄,易。
16、叔梁纥的正妻施氏,生了九个女儿却没有一个儿子,小妾为他生了长子孟皮,孟皮有足疾,叔梁纥很不满意。于是叔梁纥请求颜氏让她三个女儿之中的一个立为妾,颜氏念叔梁年老且性情急躁,于是征求三个女儿的意见。长女和次女都不同意,只有小女儿颜征在(颜徵在)愿嫁叔梁纥。
17、冉求日:非不说子之道,力不足也。子曰: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女画。
18、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19、孔子语录: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摘孔子《大学》 (大学的目的,在于显明高尚的品德,在于使人们革除旧习,在于达到善的最高境界。)
20、少年老成:后生;年轻人,后辈;畏:这搭指敬服。年轻人很容易超过老一辈,她们是值患上尊敬畏的。《论语·子罕》:“少年老成,焉知来者之不比今也。”后多用此奖饰有志气有为的年轻人。
孔子语录经典语录(5)
1、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2、(释义)孔子说:“听到合乎原则的话,能不接受吗?而接收之后能改正错误才可贵。听到顺从自己的话,能不高兴吗?而高兴之后能分析鉴别才可贵。而盲目高兴,不加分析;或表面接受,实际不改,对这种人我实在没有办法啊。”
3、第五则是学习态度,强调学习态度要端正,不可不懂装懂。
4、·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出处)《论语·阳货篇第十七》(译文)人的本性是相近的,但是个人的习性却相距很远。
5、这就是他天命观的真谛吧!孔子人生哲学的深广意义,从上述两个方面即可见一斑。作为一位被视为万世师表的大教育家,孔子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留下了丰富的教育思想。他有关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的论述,到现在已成为格言警句。如温故知新、举一反见贤思齐、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等等,对所有志学者都有着永久的指导意义。但比这些更为值得我们重视的,则是他的人格教育思想。
6、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
7、正如日本作家井上靖在为他的小说《孔子》中译本所作的《致中国读者》一文中所说:六七十岁的人读《论语》,大抵和我一样,都成为《论语》的俘虏。
8、孔子语录: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乎。——摘孔子《中庸》(爱好学习接近智慧,努力行善接近仁德,知道耻辱就接近勇敢。)
9、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名言
10、孔子说:只要是带点薄礼来主动求见的,我从没有不对他给予教诲的。
11、有教无类。——摘孔子《论语》
12、(主张不同,不相互商量事情。)
13、解释:孔子说:“把所学的知识默默地记在心中,勤奋学习而不满足,教导别人不知疲倦,而我做到了哪些?”这段话主要体现了孔子的谦虚之心。这番话也有教育弟子的意思,让他们知道学与教都无止境,不要满足已有的成绩而停步不前。
14、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5、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
16、·道不同,不相为谋。(出处)《论语·卫灵公第十五》(译文)志向不同,也就不要在一起谋划大事了。
17、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18、(释义)孔子说:“君子严格要求自己,小人苛刻要求别人。”
19、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20、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