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老子最经典的一句话100句文案

admin 心情说说 2023-04-21 00:47

老子最经典的一句话(篇一)

1、(成功而弗居也)出自《老子》。意思是:有功而不居功。

2、(上士闻道,勤而行之)出自《老子》。意思是:高明的人听到一个道理,就勤奋地去实行。

3、魄:粕。专:纺锤。气:形态不定的物质。婴:女性戴在脖子的项链。儿:儿发音。玄:线搓成团粘染料,染线的工具。鉴:装水的陶盆。为:驱使大象工作,为难的意思。天门:阊门:阊chāng,天门或皇宫的正门。阖:门扇。无知:言多无知,比如人之初性本善和人之初性本恶,知吗?持:相持,对抗。

4、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道德经》第九章

5、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道规律,叫作明智。不知道规律,轻取妄动,其结果必凶)

6、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民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

7、(大器晚成)出自《老子》。意思是:宝器都成得很晚。比喻成大事者要经过长时间的磨练才能成功。

8、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轻死。夫唯无以生为者,是贤于贵生。

9、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10、治人事天,莫若啬。

11、《道德经》艰涩,它是中国最高的高山,老子或许是所有哲学家中最高寿的,思想也最透彻、孤绝、高深。《道德经》又是直白的,句句都是警句,全篇八十一章,如同八十一扇门,从哪一扇推入,都可见一番天地。

12、许多人以字面来理解这句老子名言,认为“不仁”指的是“不仁慈、残暴无道”,反应的是道家创始人老子的无政府主义思想,然而实际上,“不仁”指的是不感情用事,全句不是表达遭受到统治者的压迫和歧视,相反,指的是一个公平的道理,即,所有的人,所有的众生在天地的眼中,都是平等的。

13、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

14、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出处)《道德经·第二十二章》(译文)委屈圆转可以使之保全,矫正弯曲可以伸直,低洼可以使之盈满,破旧可以使之更新,少了反而可以得到,多了反而变得疑惑。

15、“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第十一章)

16、多言数穷,不如守中。(出处)《道德经·第五章》(译文)说的太多往往使自己隐人窘境,不如顺其自然,格守中庸之道。

17、大成若缺,其用不敝。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辨若讷。躁胜寒,静胜热,清静为天下正。

18、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轻死。夫唯无以生为者,是贤於贵生。

19、修之於身,其德乃真;修之於家,其德乃余;修之於乡,其德乃长;修之於邦,其德乃丰;修之於天下,其德乃普。故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邦观邦,以天下观天下。吾何以知天下然哉?以此。

20、(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出自《老子》。兵:军队。意思是:军队是不吉利的工具,不是君子该用的工具,不得已再动用它。

老子最经典的一句话(篇二)

1、司马光等人编撰的《资治通鉴》总结出许多经验教训,以供后人借鉴,书名的意思是:“鉴于往事,资于治道”,即以历史的得失作为鉴诫来加强统治,其目的就在于让统治者从中领悟为政之法,为君之道。

2、解悟:最高层次的品德修养,就如同水一样,只管付出,不问得失。水,虽然给天下万物提供滋养,功德无量,却总是默默无闻,不仅不会居功自高,还甘居人下,任劳任怨。

3、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4、图难於其易,为大於其细;天下难事,必作於易,天下大事,必作於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

5、道生一生二生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6、言有宗,事有君。夫唯无知,是以不我知。

7、柔弱胜刚强。鱼不可脱於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8、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9、这是老子理想化的一面,因为他身处乱世,深知人性之恶。

10、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道德经》第二章

11、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成身退,天之道。

12、堵住欲望的出口,隐藏锐利的锋芒,消解纷扰的争论,和光同尘,大隐隐于市,有点“深入人民群众内部”的意思,这样才能做成大事。反之,高高在上,只在乎自己的欲望,过于锋芒毕露是很容易遇到挫折的,这是玄而又玄的道理。

13、(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出自《老子》。外:疏远。意思是:甘心居在别人身后的人自身反而在前面,不顾自身的,自身反而得到保全。

14、以其无私,故能成其私。

15、孔子曾就此问道于老子,老子说“水利万物而不争”,孔子闻言悟道:“众人处上,水独处下;众人处易,水独处险;众人处洁,水独处秽。所处尽人之所恶,夫谁与之争乎?”

16、不争,是因为世间万物,息息相关。万物相互关联,构成一个和谐整体。

17、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18、(第三十一章)这句话的意思是,“兵革是不祥的东西,不是君子所使用的东西。万不得已而使用它,最好要淡然处之。”(傅佩荣)这句话反映了老子反战的思想,同时也揭示了一个道理。很多人赞同把社会看作是像战场一样,充满了残酷和阴谋。虽然这种看法无可非议,但有些手段跟“兵革”是一样的,属于“不祥之器”。是要谨慎对待的。

19、最大的祸害就是不知足,最大的过失就是贪得无厌。知道知足的人,经常都是心满意足的。在西方的观念中,往往赞扬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人,而在中式智慧中,我们经常强调要知足常乐,不要奢求太多自己能力外的事情,因为和自身条件不匹配的欲望,往往会带来灾祸,因为你容易采取一些非常规的手段去满足,比如校园贷中的裸贷等等,或者去抢劫、杀人,走上歪路。

20、一般书生之见、市侩之见,觉得他消极、悲观、厌世;实用主义者,来学习如何取巧、诡辩;走马观花的人,只取得一点他的空想与反叛……

老子最经典的一句话(篇三)

1、不要以为弱势人家会瞧不起,其实,正因为人家看不在眼里,反而是生长的好契机。生命的原则是看内里的,不是看外表的;是看生长的,不是看既有的。真正的强者是柔弱之人,是「骨弱筋柔而握固」,像婴儿一般!死板板的,有什么好;活生生的才好!

2、和大怨,必有馀怨;报怨以德,安可以为善?

3、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辫若讷(最圆满的好似有缺憾,但它的作用不会败坏;最充实的好似空虚,但它的用处不会穷竭。最正直的好似有些弯曲,最灵巧的好似有些笨拙,最善辩的好似口齿木讷)

4、装载营生的东西和垃圾在同一辆车上,可以不分离吗?纺锤形态特点非常柔软,可以当作项链戴在脖子上吗?洗涤清除染线陶盆上染料,可以洗得没有瑕疵吗?爱民治国可以不指挥不调动人民吗?皇宫的正门打开让官员议事,可以限制排斥女性吗?政令明白清楚四处传播到达,民间还会无知出现许多谣言吗?生育了孩子就要负责养育孩子,生育孩子而没有养育就不拥有这个孩子,由养育的人拥有这个孩子,养育的恩情比天更大。管教孩子而不产生相互对抗,领导孩子做事而不是把孩子当家奴,这就叫做人类传承的美德。

5、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6、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7、民不畏威,则大威至。老子经典语录3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

8、(夫唯弗居,是以不去)出自《老子》。弗:不:居:居功。意思是:因为不居功,所以不会失去功绩。比喻谦虚可以使人受益。

9、解悟:再大的狂风,也刮不了一个早晨;再大的暴雨,也下不了一个整天。恶人恶行虽然一时可以得逞,但终归不会长久,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

10、(译释)嘉美的言辞可以使人们互相尊重,良善的行为可以使人们互相感化。

11、塞其兑,闭其门;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

12、合抱粗的大树,生长于细小的萌芽;九层的高台,筑起于每一堆泥土;千里的远行,是从脚下第一步开始走出来的。老子向我们阐述了细微积累、认真踏实的重要性,只有踏实付出、积极行动才能把事情做好。

13、宠代表利益,辱代表灾祸;得到灾祸会恐惧,一心想远离;得到利益也会恐惧,因为不知何时会失去。因此,得到也会心惊,失去也心惊,这就叫做宠辱都会让人心惊。我之所以寝食难安是因为总是惦记自身的荣辱得失,如果把这一切都抛开,还有什么能挡住我的快乐?

14、《道德经》中,老子所说的“不争”,放在今天是否过时?这个问题可以坚定回答,一点都不过时,反而应要提倡,更当时!“不争”,不仅仅限于不争强好胜,而且是一个做人的常理。“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一般都会认为,强大才是有用,其实柔弱才能发挥最大的用。在任何社会中,矛盾无处不在,处处充满矛盾,解决矛盾的方式应是退让,包容和谦虚,而不是争强好胜来解决。否则,输掉了情意,形成一生的怨恨,得不偿失。

15、再次,这句以一种有些“拗口”的形式阐述了作者的观点l

16、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17、抗兵相加,哀者胜矣。

18、善者不辩,辩者不善。

19、子曰郁郁乎文哉,诚不我欺。

20、天之道,其犹张弓欤?高者抑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

老子最经典的一句话(篇四)

1、这句话的意思是,“所以有道的人把自己放在后面,反而能赢得爱戴;把自己置于度外,反而能保全生命。”(陈鼓应)在现代社会,我们当然不必标榜自己,要求做成圣人,但这种舒张胸怀的态度还是值得学习的。有时候泥于一得一失,看起来像是很务实很真实地活着,实际上却让自己的生活失去了弹性。失去了弹性的生活怎么能持续很久?

2、《道德经》第三十四章:大道汜兮,其可左右。

3、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偏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言以丧礼处之。杀人之众,以悲哀泣之,战胜以丧礼处之。

4、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

5、老子的这句话是在提醒世人,身处于社会之中,面对着形形色色的诱惑,能够坚守住自己的本分,不因外部因素的吸引和干扰而抛弃根本,不忘初心,才能够平安长久。

6、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以其无私,故能成其私。

7、(善执生者,陵行不辟兕虎,入军不被兵革)出自《老子》。意思是:善于保存自己的人,走山路不躲避兕虎,在战场上不穿甲胄。指勇敢,不怕死是最好的防身武器。

8、问题:亲是不是你看到好的文章后,想收到更多的文章但是你不知怎么关注?(关注全免费)

9、(翻译)最完美的事物,看起来好像有所欠缺的样子,但是却能够永不败坏。最充盈的东西,看起来却好像虚无的样子,然而用之无穷。

10、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出处)《道德经·第六十四章》(译文)合抱的大树,是从很小的小树长成的;九层的高台,是用一筐筐的土垒起来的;千里的远行,一步步走才能到达。

11、人生在世,贵在懂得知足常乐。拥有一颗豁达开朗平淡的心,在缤纷多变、物欲横流的生活中,拒绝各种诱惑,心境变得恬适,生活自然就愉悦了。

12、解悟:“道”,永远都是自然无为,看起来好像没有任何作为,但每一件事情,又和它摆脱不了关系,其实都是它所为。比如生老病死、春夏秋冬,看起来自然而然,其实都在“道”的作用之下,没有人可以超越。

13、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出处)《道德经·第五十七章》(译文)执政者要遵循天道、顺从人伦,以常规的道理治理国家。但用兵却要用诡诈、出奇制胜。要取得天下太平,须用“无为”之法、自然之道。

14、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出处)《道德经·第四十八章》(译文)追求学问,就要求天天都学有所得。而追求大道呢,只是要求每天尽量减少自己的欲望和行为。对自己的欲望和行为减之再减,最后就可以达到无为的境界了。

15、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之相生也,难易之相成也,长短之相形也,高下之相盈也,音声之相和也,前后之相随,恒也。

16、将欲歙之,必故张之;将欲弱之,必故强之;将欲废之,必故兴之;将欲取之,必故与之。是谓微明。

17、这句话的意思是,“不自我表扬,反能显明;不自以为是,反能彰显;不自己夸耀,反能见功;不自我矜恃,反能长久。”(陈鼓应)老子对这一点很看重,所以他在另外一个地方用肯定的语气又说了一遍,“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第二十四章)很明显这些警句都指向一个方向,怎样面对自我的问题。什么时候可以被称为果敢坚定?什么时候才叫刚愎自用?这是我们不得不思考的问题。

18、赏析:不妄为、不乱为、顺应客观态势、尊重自然规律,就没有什么事情做不成的。

19、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

20、(感悟)老子的“无为”并不是消极地无所作为,不是叫人们躺在沙发上什么都不干。或者把两手插在裤袋里四处闲荡,“无为”不是主张“不为”。恰恰相反,它反对的只是违反自然规律的妄为,要求不以个人主观的欲望来破坏自然的发展,所以人们常把“自然”和“无为”连用,合称“自然无为”。

老子最经典的一句话(篇五)

1、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2、重为轻根,静为躁君。轻则失根,躁则失君。

3、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

4、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

5、老子对于事态发展的具体分析,贯穿了老子所谓“物极必反”的辩证法思想。他认识到,柔弱的东西里面蕴含着内敛,往往富于韧性,生命力旺盛,发展的余地极大。相反,看起来似乎强大刚强的东西,由于它的显扬外露,往往失去发展的前景,因而不能持久。在柔弱与刚强的对立之中,老子断言柔弱的呈现胜于刚强的外表。

6、“企者不立,跨者不行。”(第二十四章)

7、《道德经》第十六章:致虚极,守静笃。

8、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9、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道德经》第六十六章

10、知我者希,则我者贵,是以圣人被褐怀玉。

11、通过“无为”来实现“无不为”。用取消人的主观努力的办法来实现人的主观目的,这听起来荒唐极了!但正是在这看似荒唐的言辞后面,包含着丰富而又深刻的智慧。

12、只有无为才有自然,同时无为本身也就是自然,因而,无为既是手段又是目的,既是一种生活态度又是一种人生境界.

13、来稿请投:shiwenxuexi@1com

14、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出处)《道德经·第二十二章》(译文)正因为不和人争,所以全天下没有人能和他争。

15、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16、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

17、“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第七章)

18、"太上老君”,是道教对我们中国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老子”的尊称。

19、治大国,若烹小鲜。

20、(感悟)“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这句话表明了老子对小聪明是持有批判的态度的,认为只有拥有大智慧的人才是明智之人。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