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心学全书(Ⅰ)
1、提升修养境界有许多奥秘,都可在坚持事上磨炼中得到体验,如果坚持过最艰苦、最难熬的时刻,一但突破,我与天地大自然似乎可以融为一体。
2、王阳明继续跟徐爱讲解关于知行相互影响和相互融合的道理,空想和盲动是我们很容易陷入的弊端,这种所谓行或者知,都是与本体意识的智慧脱节的,它们无法触动深层次自我的智慧源泉,要避免空想和盲动,就得取“中”道而行,要积极行动,又要正确把握住思维意识的活动。
3、第五十八章:用兵之道在于心定
4、日常处理任何事情都需要心平气和,静下心来,享受做事的过程。做到有始有终。
5、第九章:生命存在的意义是什么
6、吾心自有光明月,千古团圆永无缺。
7、很多人的失败,在于他们不去自己身上找目标,而是成天去找窍门,找风口。今天P2P,明天新零售,后天又是区块链,最后的结局只能是一无所获。
8、问山何得趣,两岸水回声。
9、王阳明笑到:对于普通人来说,只有亲身实践,才能明白其中道理,不过能达到洞悉此心良知的境界,融通一切,心静而神灵,就有有了一种大智慧,做了什么能举一反就能事半功倍。
10、他自幼5岁还不能说话,但天资聪慧,青少年随父亲到北京就读,性格豪放不羁,兴趣广泛,请棋书画样样精通,三教九流无不深究。20多岁时研究兵法,为此后多次带兵出征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11、这就好比种树,这几年中国很多创业者的玩法是,先花钱搞一个很大的树的架子,在上面弄了很多绿叶,很多挂件,看上去很茂密很好看,但是大树没有根部,自己不会生长,所以,用不了多久,就完全枯萎了。
12、一天,王阳明在通天岩的观心岩讲解“心即天理”的良知学问。陆九川说,前些天另外到了老师的静坐的心法,但是自己还是感觉心里一片漆黑,不知怎么才能达到光明的境界。
13、路远乘舟行,林涧众鸟鸣。
14、圣人教人做修身的学问,必须在平常具体的行动和感觉上下功夫,即要抓住内心美好的、本能的、自然的反应,不断培养它,方才可以称之为“真知”,不然就是不曾知道。
15、王阳明是明代心学的集大成者,他的智慧和才能在明朝那个年代达到了别人难以及其的高度。
16、所谓汝心,亦不专是那一团血肉。若是那一团血肉,如今已死的人,那一团血肉还在,缘何不能视、听、言、动?所谓汝心,却是那能视、听、言、动的,这个便是性,便是天理。有这个性,才能生这性之生理,便谓之仁。
17、在王阳明众多学生中,梁日孚拜师的过程十分独特,被传为佳话。其人广东人,因中了进士,扑进任职期间经过赣州,因久闻王阳明,因此拜见王阳明。
18、现代有财富排名榜,但是没有人格排名榜;
19、首先,这个不是什么职业技能或技术,需要你有什么基础。
20、第六十四章:人心自有通天智慧
王阳明心学全书(Ⅱ)
1、第三十九章:提升自我控制能力
2、17岁时,王阳明新婚之夜玩“失踪”,到道观与人论道,通宵打坐。王阳明的书法水平也是一夜之间进步神速,写得一手出神入化的好字。
3、梁日孚见了王阳明后,觉得其心学博大精深,甚是喜欢,后来干脆在当地找了一家客栈住了下来,一心求教于王阳明,众人都以为他傻了,放着好好的官不去做,这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好事。就这样他在赣州学了三个月后,才告辞离开。
4、第四章:立足于行的奥秘
5、大自然变幻莫测,遵循道法自然的原则,为人做事如此,顺道而兴,逆道而亡。我们要时刻将自己的意识行为调整到与“道”相合,与天地宇宙的规律相协调的状态。
6、如何在工作中获得幸福?如何找到内心真正的热爱?如何拥有不焦虑的人生?
7、王阳明讲,修身的功夫,只在于一个诚意,所谓修身,就是要在纯一无二的诚意中,体验和调整自己的心态,使其处于一个适当的位置,常令清明澄澈,便是正心,所谓正心,就是恢复其心之本体,而修身,就是使其心体的妙用显著并表现出来。
8、第二十九章:避免“空想”与“盲动”
9、《大学》有“致知在格物”语。王守仁认为,“致知”就是致吾心内在的良知。这里所说的“良知”,既是道德意识,也指最高本体。他认为,良知人人具有,个个自足,是一种不假外力的内在力量。“致良知”就是将良知推广扩充到事事物物。“致”本身即是兼知兼行的过程,因而也就是自觉之知与推致知行合一的过程,“致良知”也就是知行合一。“良知”是“知是知非”的“知”,“致”是在事上磨炼,见诸客观实际。“致良知”即是在实际行动中实现良知,知行合一。“致良知”是王守仁心学的本体论与修养论直接统一的表现。
10、作为儒家立德之门的《大学》,这一篇文章里面说,“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你先要修好心,修好性情,你的理性才能够生发出来。所以知止有定,静而后安,这就是性情的涵养工夫。
11、“知行合一”的一个重要作用就在于防止人们的“一念之不善”,当人们在道德教育上刚要萌发“不善之念”的时候,就要将其扼杀于“萌芽”,避免让这种“不善之念”潜伏在学生的思想当中,从而解决学生的“心病”。
12、我们要在事上磨炼的时候,不断反省自我,这个反省就是要反观内心,体察思维意识中极细微的地方,看到有不正确的就要改正。比如在和别人接触的过程中,自己骄傲自大的毛病变现出来,就需要将注意力集中到这种情绪里面,沿着其自然变化的规律追根溯源,探其究竟,然后把这个源头去除。不好的念头具有很大的力量,会无意地掌控着一个人的外在思想和言行。
13、阳明心学不是唯心之学,也不仅仅是心理之学,而是中国古代思想家既强调道法自然,又主张天人合更重视人的主观能动性等一系列哲学思想之集大成,通过心即理、知行合致良知等核心概念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统主体与客体的统一和内圣与外王的统一。
14、好玩的国学:这就像是一个笑话一样,我们大部分人都是骑驴找驴,而不知道驴就在自己的身下。我们的心中有良知这个宝藏,却不知道,到处去找,而良知却就在自己的心中。所以,我们每个人都像是拥有无限宝藏的乞丐!
15、”,即至诚的心体,更是贯穿于万物的一种本原,如果不成就无法成就事物。同时至诚的态度是让我们的心处于最安静,最灵动的状态,进入这种状态,考虑事情才能周详,遇到问题才能得到圆满解决。同时王阳明给众弟子强调并不是只是听听而已,需要去实践才能明白其中的道理。
16、如人走路一般,走得一段,方认得一段;走到歧路处,有疑便问,问了又走,方渐能到得欲到之处。
17、第三十七章:学问之源泉
18、好玩的国学:王阳明是典型的儒家学者,是深受孟子思想影响的思想家,孟子坚持认为,人的本性善,人人心中有善端,因此人皆可以为尧舜。而王阳明的致良知,其实也是孟子思想的升级版。王阳明认为,人人心里都有“良知”,人人都有成为圣贤的潜质。不过,世间大多数人的“良知”被自己的偏见妄见所遮蔽,自己并不知道而已。所以说,王阳明的致良知的学说,归根结底一句话就是,认识你自己!相信你自己!
19、王阳明接着说,一个人的本心,是无动无静的,在静的时候,能感觉到空灵的状态,不是一无所有,而是一种生生不息的动机,能与“道”相应。所以在应事接物时,我们始终要保持镇定自若的气质。
20、王阳明心学口诀是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王阳明心学全书(Ⅲ)
1、明代心学发展的基本历程,可以归结为:陈献章开启,湛若水完善,王守仁集大成。王守仁的阳明心学后传入了日本、朝鲜等国。其弟子极众,世称“姚江学派”。文章博大昌达,行墨间有俊爽之气。有《王文成公全书》传世。出版著作有哲学著作《答顾东桥书》、《传习录》、《答友人问》、《大学问》、《语录》;诗歌有《立春》、《观傀儡次韵》、《舟山除夕》;散文有《瘗旅文》、《与毛宪副》;散曲《归隐》;作品集《王文成公全书》。《大学问》
2、心狭为祸之根,心旷为福之门
3、第五十四章:参破生死大关
4、现代人所谓“真理”是服务于即得利益者的意识形态;到最后,只剩下了对平庸的无限赞叹,抹杀差异,混淆标准,这必将导致卑贱者肆无忌惮的要求卑贱的权利,人类曾经的一切的高贵品行遭到社会的一致嘲笑。
5、但是在理学发展的过程中,程颐、程颢在理解老师周敦颐《太极图说》中关于”无极“
6、王守仁的教育理念对现代教育的启示
7、习近平总书记向来重视“知行合一”,曾多次在调研、考察,乃至讲话时提到王守仁的这一重要思想,并将其升华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如2014年1月,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第一批总结暨第二批部署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就强调“知是基础、是前提,行是重点、是关键,必须以知促行、以行促知,做到知行合一”。
8、(选自《月读》2017年第12期)
9、冀元亨和蒋信听了王阳明关于仁体和知止的学问,茅舍顿开,一种前所未有的庄严涌上心头。冀元亨又问道怎么才能做到知止呢。
10、邹正书法:自作诗《在武汉诗书展》
11、理性一定要根源于性情,没有性情作为根本的理性是非常可怕的。纳粹时期,帮着希特勒造杀人的武器那些科学家都是有理性的人,可是他们没有性情。他们的理性都能够分辨纳粹的邪恶,但是他们缺乏一种性情上的刚正,所以最后都跟纳粹合作了。
12、嘴巴闭关,身体力行
13、王阳明继续讲到:主宰我们身体的就是心,心所表现出来的就是我们的意识,思想,而意识的本体便是良知,意识所在地方便是一样的事物。
14、以道求胜,就是将人生的追求与道相融合为不论在什么情况下,保持积极心态,历练自己,积聚一种与道相融合的力量。如越王勾践被吴王大败,数年蛰伏,忍辱负重,卧薪尝胆,历经千辛万苦,终成大业。
15、众弟子齐聚天泉桥下,环坐碧霞池畔,聆听王阳明讲学。一位弟子问:《论语》中的“志于道,据于德,依与仁,游于艺”是什么意思。王阳明比喻到,志于道就像是去选地方,准备材料盖一栋房屋;而据于德就是已经修好的房屋,有地方住了;依与仁就是常常在房子里面住,不再离去;游于艺就是加一些请棋书画等来装饰房间。
16、在平时良知会被各种外界干扰掩盖住,唯有专注全身心,处于一种极端的敏锐状态,心灵无比空虚,却有高度专注,接触到外界事物时,心神就能自然做出本能反应,此即为良知的妙用,就是以本心的虚灵去顺应万物的自然规律,丝毫不加自我的观念在其中。
17、王阳明心学智慧,主要是诠释了王阳明的心学智慧及其具体的实践应用,从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对王阳明心学进行了精彩而实用的诠释,深入浅出。例如,王阳明心学中说,人须在事上磨,方立得住。此句话强调的是在具体的事情上要磨练自己,提升自己,才能真正立得住,才有可能成事
18、先生游南镇。一友指岩中花树间:“天下无心外之物。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于我心亦何相关?”先生曰:“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心外。”(《王文成公全书·传习录》)
19、冀元亨在桃花山获得这种感悟后,决定追随王阳明到武陵县,以完善自己的身心修养。
20、第十八章:心想事成的秘密
王阳明心学全书(Ⅳ)
1、这时,一个学生问道,立志需要为善去恶吗?
2、王阳明认为,造成这些严重问题的重要原因就在于知行分离。因此,他提出了“知行合一”的主张,反对道德教育上“只知不行”或者“只行而不知”的人。他进一步提出,当时之所以会出现道德败坏的情况,除去当时的社会大环境之外,士大夫们所奉行的程朱理学“先知后行”的道德修养方法也是一个重要原因。由于把知、行分成两个部分,因此当产生不善之念的时候,虽然还没有去实施这种不善之念,但是也无法去禁止。
3、心中有宝藏,却去做乞丐!
4、凡谋其力之所不及而强其知之所不能者,皆不得为致良知。
5、按照“全面”“权威”两个维度,我最推荐束景南老师这套三本的《 阳明大传》“心”的救赎之路,复旦大学出版社。
6、王守仁的教育理念在当时科举至上,学校重知识记诵,轻全面发展的情形下提出和实施是非常难能可贵的,这也是他教育思想的精华所在,他的教育理念主要有以下的几个方面内容:
7、这样会产生一些错误的观点,毕竟王阳明这样的思想家是在保证有物质基础,有政治基础上才产生自己思想的。
8、我们喜好好的东西,和厌恶坏的东西,这是诚意,不是私意,诚意只是遵循天地之道的,但不能加之主观愿望,否则心就不能达到其本有的端正态度。我们情绪随时应该保持“中”的状态,凡是按照自然规律去办,使自己的行动符合自然变化规律,不知不觉中贯彻到所应当的事物中,达到“无为而无不为”的境界。
9、译:看见有德行或才干的人就要想着向他学习,看见没有德行的人,自己的内心就要反省是否有和他一样的错误。这样就不会过分的责备别人,而对自己要求严格。
10、第二十一章:心灵要与大自然节律合拍
11、但不是每个人都能悟到“道”,这样就需要在应事接物中磨练自己,不要把任何事情看得太重,要有一种既来之则安之的心态,不急于求成,锻炼自己的心性,不要受“气”的干扰。
12、王阳明接着教学,“欲识仁体,即当知止”。“仁”是贯穿万物之中的本源力量。《大学》曰: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安定,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只有达到定、静、安的境界,才能正确地思考问题。这个时候才能得到源自心性本能的伟大力量。并将自己的聪明才智发挥出来。这就是儒家的“参赞化育”。
13、思维的最佳运行状态就是按大自然的规律特征:自然而为,如果强行控制,则是去干扰反而适得其反。
14、省察是有事时存养,存养是无事时省察。
15、王阳明苦思冥想,他终于悟出了,心即理。我本来就知道什么是善,什么什么是恶,这就是良知。佛洛依德的人性论与王阳明的心学,说的都是人性,一个是人性里不可控制的潜意识左右着人的行为,人的本性是欲望。
16、一个是,人之初性本善,人心里的善良就是天使,只要不被私欲蒙蔽就会道德高尚。所以传统的文化植根在每一个人的潜意识里。它会左右着人们所有的行为,包括看问题的角度,思维的模式,不要试图改变自己的文化,那是一件扭曲灵魂 的事情。
17、王阳明是明代“心学”的集大成者,他的智慧和才能在明朝那个时代达到了常人难以企及的顶点。王阳明那神奇莫测的智慧,来源于他的心学思想和躬行践履的功夫。“心学”中的“心”,是指作为心灵本体的灵明觉知及由此产生的认识能力。如王阳明所说:“身之主宰便是心,心之所发便是意,意之本体便是知,意之所在便是物”。在他看来,心是身体和万物的主宰,当心灵安定下来,不为外物所动时,本身所具备的巨大智慧便会显露出来,正所谓“此心虚灵不昧,众理具而万事出”,一切都是浑然天成,不假思索的。
18、马子幸听后感觉自己的修养尚浅,还得继续努力。
19、可是多年来,《传习录》对于今人,一直是一个深奥难懂的存在。尽管市面上有一些文白对照本,但书中大量的引文和专有名词,依旧让很多人望而却步。
20、王阳明说,天道与人道是相通的,心性之道,无形无象,令人难以捉摸,属形而上之学。欲修身养性,必从具体之事入手,此乃下学而上达。
王阳明心学全书(Ⅴ)
1、王阳明是有史以来最受中外伟人推崇的心学大师,他不仅是与尼采齐名的伟大哲学家,更是与孔孟并称的儒家圣人,他集立德、立功、立言于一身而“真三不朽”,首次实现了古今圣贤的最高人格理想,是曾国藩、孙中山、毛泽东、蒋介石、德川家康、稻盛和夫等成大业者一直推崇的心灵导师。
2、萧惠说自己害怕死亡,想超凡成为圣人,以超越生死。王阳明说,真正的自己是你的本心,并非你的自己的躯壳。你只是为你的躯壳的自己着想,而没有真正为自己,所以害怕生死。
3、王阳明自幼饱读诗书,他非常向往古人的:无入而不自得,的心态,但是龙场的三年,让他历经患难,亲身体验了难忘的境界,王阳明抛弃了所有幻想,开始了这种内心艰难的探索,王阳明认为一个人的才能不局限于某一方面,如果打通了心灵的某一关节,做什么事情都能应对自如。这便是儒家在人才培养上的思想人格:全才。
4、现代有物质主义、本能主义,但没有理想主义。
5、一日,诵竹轩公(即王天叙)所尝读过书。讶问之。曰:“闻祖读时已默记矣。”
6、弘治五年(1492),二十一岁的王守仁得中浙江乡试,此后两应会试不第,遂拾起少年时的兴趣讲习兵法。钱德洪说:
7、第六十八章:谋略的最高境界
8、汪景颜是王阳明的学生,即将到大名府任职,因为害怕自己不能胜任,临走之前请教老师关于为官的心得。
9、莫道圣门无口诀,良知两字是参同。
10、正德十四年,做了多年准备的宁王朱宸濠起兵谋反。王阳明主持平叛大计。用兵之道的最高境界就是:不战而屈之兵,即伐心之道,攻心为上,强调在无声无形中瓦解敌势,解决敌人。王阳明熟读孙子兵法,用兵如神,深得此道。他的用兵是:奇正相生,动静相宜,虚虚实实,变化无穷。他用反间计拖延了宁王出兵南昌的时间,并为自己争取了宝贵的战略时间,准备出兵平定宁王叛乱。
11、王阳明解释说是平时德行不足,所以导致害怕鬼怪。王阳明还通过一个故事给马子幸讲解了,参透生命奥秘的圣人,内心淡泊,无求于世,对心灵有深刻的洞察,也就部位荣辱得失所迷惑,更不为生死所拘。在他们的心中,生死一如,万物平等,一切都没有什么可怕的。
12、名与实对,务实之心重一分,则务名之心轻一分;全是务实之心,即全无务名之心。若务实之心如饥之求食、渴之求饮,安得更有工夫好名!
13、陆澄在王阳明的指点下,很多问题都迎刃而解,而且对王阳明的超然物外的心态甚是佩服,便去问王阳明是如何做到的,老师说圣人都是心如明镜,能随着自己的感应,而灵活自如地应对各种事物,什么东西到面前,都如实地映照出来。徐爱补充到,先生的格物致知就如同把镜子擦亮,自然就更具有照物的作用。
14、王阳明,世称阳明先生,他建立了系统的心学理论,是心学的集大成者。非但精通儒家、佛家、道家学说,而且能够统军征战,是中国历史上罕见的全能大儒。封“先儒”,奉祀孔庙东庑第58位。王阳明不仅是宋明心学的集大成者,一生事功也是赫赫有名,故称之为“真三不朽”。
15、王阳明大约在12岁的少年时代,就确立了“读书做圣贤”的志向。
16、王阳明“知行合一”论的内涵有三个要点:
17、成长的过程里,重要的是学习。所以,我们应该认真想想什么样的工作能够让自己更好地学习和成长。
18、第四十九章:持志之中的奥秘
19、本书是明代著名理学家和政治家王守仁(即王阳明)著作的结集。此次整理,是以《四部丛刊》影印之明隆庆谢氏刻本为底本进行点校,参校他本。
20、以言语谤人,其谤浅。若自己不能身体实践,而徒入耳出口,呶呶度日,是以身谤也,其谤深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