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孔子努力名言100句文案

admin 心情说说 2023-05-04 00:07

孔子努力名言(第1段)

1、以约失之者鲜矣。

2、(一个人如果不讲信用,不知道他怎么能立身处世?就象牛车没有了輗,马车上没有了軏,还靠什么行走呢?)

3、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4、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摘孔子《论语》(一个人能够做到多责备自己而少责备别人,就不会招致别人的怨恨了。)

5、(有人说:“如果用恩德来回报别人对自己的怨仇,行不行呢?”孔子说:“这样的话,你将用什么来报答别人对你的恩德呢?不如以公正对待怨仇,以恩德报答恩德。”)

6、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我于老彭。

7、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8、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9、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摘孔子《论语》(对天资在中等程度以上的人,可以和他谈论高深的学问;而对于中等以下天资的人,则不可以和他谈论高深的学问。)

10、(君子的心胸坦荡开朗,小人的心胸则狭隘忧愁。)

11、宰予非常聪明,学习也很认真,就是有个坏习惯,上课好打盹,说了多少次,还不改,孔子很生气,认为这样的孩子不好造就。一次孔子上课,宰予又打盹了,孔子随口说:“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意思是说宰予和不可雕刻的朽木、不能粉刷墙的粪土没有什么区别,说明孔子很看不惯宰予这个坏习惯。

12、(在重大节操上不能超越界限,在生活小节稍有出入则是可以的。)

13、《诗》云:“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大学》

14、解释:正确的话,能不听从吗?必须认真改正错误,才算可贵。恭顺的话,能不使人高兴吗?

15、色厉而内荏,譬诸小人,其犹穿窬之盗也与!

16、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17、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摘孔子《论语》(对任何事物,仅仅了解它的人不如深深喜爱它的人,深深喜爱它的人又不如乐此不疲的人。)

18、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

19、解释:读书人立志于追求真理,以穿得不好吃得不好为耻辱的人,那就值不得和他谈论什么了。

20、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

孔子努力名言(第2段)

1、其未得之也,患得之;既得之,患失之。苟患失之,无所不至矣。——《论语》(当他未得到官职的时候,唯恐得不到;已经得到了官职,又唯恐丢失掉。假若害怕丢失掉,便什么坏事都能干出来。)

2、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3、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4、译文:只学习而不思考,就会迷惑不解,只思考而不学习,就会劳神无所得。

5、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摘孔子《论语》(只知读书而不深入思考,就势必惘然而无所获,但只知思考而不肯读书,也是很危险的。)

6、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

7、子谓于产。“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

8、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人之患在好为人师。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可以谓之文也。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9、(我曾经整天不吃饭,整夜不睡觉,去苦苦思索,结果没有益处,还不如去学习。)

10、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摘孔子《论语》(能够达到仁的境界为最好,如果在各方面达不到仁的境界,怎么能算得上是有智慧的人呢?)

11、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论语》

12、正文:孔子语录精华100句(附释文)

13、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论语》(君子说话要谨慎,而做事则要雷厉风行。)

14、解释:用功读书便忘记了吃饭,陶醉在学问里,便忘了忧愁,不知道衰老要到来。

15、(发愤研究学问,常常忘记吃饭,一旦有所收获便又高兴地忘记了忧愁,连自己的渐趋衰老也没有感觉到。)

16、谛,自既灌而往者,吾不欲观之矣。

17、哲人的谢世,孔子临终遗言是一首诗!

18、(一个人不应该发愁没有官位俸禄,而应该发愁没有为官的本领。不应该发愁别人不了解自己,而应追求能够让别人了解自己的才能。)

19、(死和生听凭命运的安排,富与贵在于上天的决定。君子只要尽心尽力而没有过失,对人恭敬而合乎礼法,那么四海之内的人都如兄弟一般了。)

20、(不该说话的时候却抢着去说,这叫急躁;到该说话的时候却闭口不说,这叫隐瞒;不看别人的脸色便随便插嘴,这叫没有眼色。)

孔子努力名言(第3段)

1、己所不欲,匆施于人。

2、执德不弘,信道不笃,焉能为有?焉能为亡?——摘孔子《论语》(一个人固守道德而不能发扬光大,信仰主张又不能坚定不移,这种人有他不能算有,没有他不能算无。)

3、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4、解释:既有志于学习和追求真理却又以贫困为耻辱的读书人,不值得与他讨论真理。

5、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摘孔子《大学》(所谓意念诚实,就是说不要自己欺骗自己,象厌恶难闻气味那样厌恶邪恶,象喜爱美丽的女子一样喜爱善良,这样才能说心安理得,所以君子在一个人独处时必定要谨慎。)

6、名不正,则言不顺。

7、很多人理解古文都会按照现代字面上的意思来理解,又或者为了论证自己的观点而断章取义,譬如: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出自《孟子·尽心上》),其中的“为”字有两种读音,但是正确的读法是第二声,这里的“为”是动词,句意为人如果不修习自己的德行,那么天理难容,朽木不可雕也,而并非讨伐人类的趋利性。

8、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摘孔子《论语》(广泛地学习,专心致志,恳切地求教,多思考当前的实际问题,仁德就在其中了。)

9、春秋孔子《论语》: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0、公元前479年,鲁哀公十六年。

11、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的欲,不逾矩。——《论语》(我从十五岁开始致力于学习,三十岁便能自立于社会了,四十岁对各种事理不再迷惑不解,五十岁懂得了自然界的规律,六十岁对听到的事情能领会贯通,并能辨别是非真伪,七十岁时做事能随心所欲,但又不会超出礼法的规范。)

12、(孔子站在岸上指着河水说:“时光的流逝就象这河水一样!日夜不停地流去。”)

13、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摘孔子《论语》(年轻人是可怕的,因为怎么能知道他的将来不如我们现在呢?但如果一个人到了五十岁还默默无闻,他也就没有什么可怕的了。)

14、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摘孔子《论语》(一个人若没有长远的考虑,便一定会有眼前的忧患。)

15、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

16、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17、(生下来就知道的人是上等,经过学习才知道的人是次一等,遇到困惑才学习的人是又次一等,有了困惑而不学习的,这是最下等的人。)

18、(君子成全别人的好事,而不成全别人的恶行。小人与此恰恰相反。)

19、未知生,焉知死?

20、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

孔子努力名言(第4段)

1、误解:“愚不可及”出自《论语·公冶长》,是我们生活中常用的一个成语,形容一个人的愚蠢到了极点,别人都赶不上。但孔子口中的“愚不可及”却并非是这个意思。

2、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大学》(大学的目的,在于显明高尚的品德,在于使人们革除旧习,在于达到善的最高境界。)

3、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之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论语》

4、(年轻人是可怕的,因为怎么能知道他的将来不如我们现在呢?但如果一个人到了五十岁还默默无闻,他也就没有什么可怕的了。)

5、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这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6、译文:三个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可以为我所学习的人,我选取那些优良的方面学习它,对那些不良的方面则加以改正。

7、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

8、(战斗中,三军的统帅可以被俘虏,但一个普通人的意志却不能被迫改变的。)

9、译文:曾子说:“我每天都要多次反省自己:为别人出主意做事,是否忠实?交友是否守信?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了呢?”

10、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11、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

12、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

13、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14、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15、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摘孔子《论语》(我曾经整天不吃饭,整夜不睡觉,去苦苦思索,结果没有益处,还不如去学习。)

16、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7、国家的梁柱,将要垮下。

18、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19、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20、守之以愚,功被天下;守之以让,勇力振世;守之以怯,富有四海。

孔子努力名言(第5段)

1、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2、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摘孔子《论语》(只有女子和小人最难相处,亲近了,他们说你不庄重;疏远了,他们又会怨恨你。)

3、解释:在路上听到传言就到处去传播,这是道德所唾弃的。

4、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

5、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

6、放于利而行,多怨。

7、(如果质朴胜过了文采,就会显得粗野,而文采胜过质朴,也会流于虚浮。只有外表和内心配合适当,才算得上是个君子。)

8、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论语》

9、子曰:“宁武子,邦有道则智,邦无道则愚。其智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10、执德不弘,信道不笃,焉能为有?焉能为亡?——《论语》(一个人固守道德而不能发扬光大,信仰主张又不能坚定不移,这种人有他不能算有,没有他不能算无。)

11、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12、与朋友交,严而有信。

13、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摘孔子《论语》(死和生听凭命运的安排,富与贵在于上天的决定。君子只要尽心尽力而没有过失,对人恭敬而合乎礼法,那么四海之内的人都如兄弟一般了。)

14、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

15、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16、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17、(子张问:“什么是五种美德?”孔子说:“君子对人民施加恩惠,却不耗费财用;使百姓劳苦,百姓却无怨言;自己有所欲求却不贪婪;安宁矜持却不骄横;威严却不凶猛。”……子张又说:“什么是四种恶行?”孔子说:“事先不经教育,犯了罪就杀头叫做肆虐;不先告诫便要求有成效,这叫粗暴;发布命令迟缓,却突然限期完成,这叫残害人;同是给人赏赐,却出手吝啬,这叫只进不出的财务衙门。)

18、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

19、(如果三个人一同走路,其他两个人中一定有可以做我老师的。他们有优点,我就学习,他们有缺点,我就作为借鉴而改掉。)

20、解释:他的聪明可以学得来,他的装傻别人赶不上。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