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王阳明名言名句及解释100句文案

admin 心情说说 2023-01-25 09:12

王阳明名言名句及解释(Ⅰ)

1、感悟:当今社会,很多人在工作生活中都是手忙脚乱、越忙越乱,把事情弄得一团糟,自己也困顿不已、狼狈不堪。为什么会这样?

2、人虽至愚,责人则明;虽有聪明,责己则昏。

3、此心光明,亦复何言

4、千圣皆过影,良知乃吾师。

5、第三段,讲大禹承继大位之后,按照帝舜嘱托,收服违逆帝命的苗民过程。

6、"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

7、大意:悔悟是去病的良药,贵在改正。如果把悔恨留在心里,那又是因药而生病了。

8、只论精不论多寡。只要此心纯乎天理处同。便同谓之圣。

9、到了朱熹的时代,学者们对“知”与“行”的论述已经非常精微。朱熹曾提出“先知后行”说,认为必须首先认清万物之理,然后才能去实践,否则实践就会变得毫无根据。朱熹的这一认识在当时被认为是常识,是绝对的真理。

10、大意:现在有些人在吃饭时,即使无事,他的心也经常忙乱而不安定,只因他这颗心忙惯了,所以收摄不住。

11、汝以不得第为耻,吾以不得第动心而为耻。

12、生命就是在这喋喋不休的追问中慢慢成熟的,每一个人,无论智商高低,相貌美丑,面对越来越复杂的环境,询问最多的问题终究是“我要做什么样的人?”

13、王阳明名言五:“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14、心即道,道即天。知心则知道,知天。

15、王阳明说:“这种人的知与行已经被私欲隔断,不是知行的本来面目了。世上从未有知而不行的人,知而不行,就是未知。圣人和先贤教人知行之道,正是要恢复知行的本来面目,并非随便地告诉你怎样去知与行便了事。因此,《大学》举了一个真正的知行合一的例子给人看,那就是‘如好好色,如恶恶臭’。”

16、只要解心。心明白,书自然融会。若心上不通,只要书上文义通,却自生意见。

17、王阳明名言九:“夫学贵得之于心。求之于心而非也,虽其言之出于孔子,不敢以为是也,而况其未及孔子者乎?求之于心而是也,虽其言出于庸常,不敢以为非也,而况其出于孔子者乎?”

18、解析:有个学生问王阳明,安静的时候我感觉很不错,思想清晰,可一遇到事情就乱了阵脚,为什么?

19、大意:一个人在忿怒时,较容易感情用事,有时会怒得过分,就失去廓然大公的本体了。因此,有所忿怒,心就不能中正。

20、原句:处朋友,务相下则得益,相上则损。

王阳明名言名句及解释(Ⅱ)

1、陈道明之所以让老中青几代人敬佩,更主要的是他知行合长期坚守自我不搞人设!

2、“六经”只此一言便可该贯,以至穷古今天下圣贤的话,“思无邪”一言也可该贯。

3、与朋友相处,懂得谦让很重要

4、良知只是个是非之心。

5、“古人之所以既说知又说行,只是因为世间有一种人,糊里糊涂,随性做事,不懂得思考,只是盲目妄为,所以一定要告诉他知的道理,他才能够行得正确;天下间还有一种人,只知道凭空思索,却不去实践,只是主观揣度,所以一定要告诉他行的道理,才能够知得正确。这是古人不得已,为了补偏救弊才这么说的。若是领会了其中深义,一句话就能讲明白了。现在的人却将知、行分作两件事,以为一定要先有知,然后才能行。如果我现在只讲习讨论如何做知的功夫,等到真正知了,再去做行的功夫,那就终身都不能行,也终身不得知。这不是小毛病,其由来也不是一天了。”

6、“虚灵不昧,众理具而万事出,心外无理,心外无事。”

7、大意:用言语诋毁他人,这种诋毁是肤浅的。若自己不能身体力行,只是夸夸其谈,虚度光阴,浪费时日,这是在诽谤自己,这样就严重了。

8、王阳明是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和教育家。

9、夫道必体而后见,非已见道而后加体道之功也;道必学而后明,非外讲学而复有所谓明道之事也。

10、那么久而久之,自然就把自己耽误了。人心不正,则事事不正,处处都会耽误自己。其中的值与不值,一目了然。

11、俯仰天地间,触目俱浩浩。箪瓢有余乐,此意良匪矫。幽哉阳明麓,可以忘吾老。

12、王阳明的爱徒徐爱最初也难以理解老师的“知行合一”说,所以曾与自己的同门师弟黄绾和顾应祥展开辩论,试图去理解“知行合一”说的主旨,但是一直未能如愿,最终不得不长途跋涉来到龙场,向王阳明当面请教。

13、人安有工夫说闲语,管闲事。

14、解析:王阳明在给儿子的家书中说,“凡做人,在心地;心地好,是良士;心地恶,是凶类。譬树果,心是蒂;蒂若坏,果必坠。”心是根本,心就像果实的蒂,蒂要是坏了,结出的果子肯定不成熟而坠落。

15、古人说“修身养性齐家治国平天下”,不管胸怀多少伟大的理想或梦想,都应从自身做起,管理好自己的“心”,唯有存好“心”,才能做好事,才能致远方。反之,任何背离初心和良知的举动,最后都会得不偿失。02如何养心养心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也不是一蹴而就的。

16、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17、古人为治,先养得人心和平,然后作乐。比如在此歌诗,你的心气和平,听者自然悦怿兴起。

18、故立志者,为学之心也;为学者,立志之事也。

19、明万历年间,内阁首辅王锡爵曾对东林书院的创始人顾宪成抱怨说:当今所最怪者,朝廷认为对的,外界一定认为不对;朝廷认为不对的,外界一定认为是对的。

20、天地虽大,但有一念向善,心存良知,虽凡夫俗子,皆可为圣贤。

王阳明名言名句及解释(Ⅲ)

1、就如称某人知孝,某人知悌,必是此人已曾行孝行悌,方可称他知孝知悌,不成只是晓得说些孝悌的话,便可称为知孝悌。

2、首先,“天地”一词并不专指自然界。儒家经典《易传》中有一个关于天、地、人的“三才”宇宙模式,表明古人倾向于把天、地、人看作一个整体。“天地”有“天地之间”的意思,既包括自然界,也包括人间社会,故“天地”一词的确切涵义要根据文本的上下语境加以研判。在“四为句”的语境中,“天地”应当指人间社会,而不是指自然界。有时张载把指称社会的“天地”也称作“天下”,故“为天地立心”也可以称作“为天下立心”。 其次,“为天地立心”的“心”有别于“天地之心”的“心”。“天地之心”一语见于《周易·复卦》。

3、只念念要存天理,即是立志。能不忘乎此,久则自然心中凝聚。

4、无善无恶者心之体,有善有恶者心之用,知善知恶者良知,为善去恶者格物。如此四句?无善无恶者心之体,乃是指客观看待事物是心的本体,正所谓“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看待事物,这是基本。有善有恶者心之用(有说意之动),我认为有善有恶即是心存善恶,心存喜好,如此“辨善恶”,便是心之用,意之动。知善知恶者良知,这个不就是指辨清了善恶,便拥有良知吗?辨清了善恶,便是知——道。为善去恶者格物,便是在以上基础上,知善去恶的情况下,便可格物而致知。只有有知道正确的善恶观,才能客观的格物。以上仅是个人理解。

5、有志于圣人之学者,外孔、孟之训而他求,是舍日月之明,而希光于萤爝之微也,不亦谬乎?

6、夫精藏则太和流,神守则天光发,累释则怡愉而静,机忘则心纯而一。四者,道之证也。

7、格物致知,灭除轻傲。

8、为什么说王明阳的名言可以强大内心?也许跟他的经历有关:年少有为、升职贬职、被追杀、平定叛乱,在不同的生存环境中就有不同的人生感悟和思想感悟,这种感悟自是给人强大的内心。

9、功盖天下而莫之嫉,善利万物而莫与争。

10、“尧曰:‘咨!尔舜!天之历数在而躬,允执其中。四海困穷,天禄永终。’

11、夫美质难得而易坏,至道难闻而易失,盛年难遇而易过,习俗难革而易流。

12、王守仁(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幼名云,字伯安,号阳明子,谥文成,人称王阳明。浙江绍兴府余姚县。明代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书法家兼军事家、教育家,官至南京兵部尚书、都察院左都御史,因平定宸濠之乱等军功而封爵新建伯,隆庆时追赠侯爵。

13、一念开明,反身而诚

14、工作生活忙乱,皆因得失之心

15、纵格得草木来,如何反来诚得自家意?

16、0人胸中各有个圣人,只自信不及,都自埋倒了。

17、“傲”与谦虚相反,与人交往不屑于与人为伍,学习上蔑视他人,似乎自己远远超乎他人,甚至圣人。所以阳明先生告诫“谦为众善之基,傲为罪恶之魁”,做人不可有傲气。

18、所以我们越来越相信“日久见人心”,我们只敬佩那些真正灵魂干净的人!

19、解析:《周易》中说,天道亏盈益谦,地道变盈流谦,鬼神害盈福谦,人道恶盈好谦。天地运转不息,人不断前进,靠的就是“谦”之道。

20、“心外无物,心外无理,心外无事”为王阳明提出的心学思想,意为要了解宇宙的奥秘,达到对事物真相的认识,只须返视探求自己的心性良知即可。

王阳明名言名句及解释(Ⅳ)

1、天理人欲不并立。

2、而“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允执厥中”这句话,其依据则是《论语.尧曰》。

3、良知原是知昼知夜的。

4、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格物”即“慎独”,即“戒惧”。

5、出自王阳明《答罗整庵少宰书》,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同属理学的范畴,他们都坚持天理是宇宙万物的本源,只是程朱理学认为天理独立于人体之外,若想找寻天理必须通过格物致知的方法才能有所成就,故程朱理学属于哲学派别中的客观唯心主义;而陆王心学则认为天理存在于人的内心深处必须通过反省自身,摒除欲望才能达到对天理的体悟,故属哲学派别中的主观唯心主义。

6、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7、夫人者,天地之心,天地万物本吾一体者也。

8、先曰:“是徒为静养,而不用克己工夫也。如此,临事便要倾倒。人需在事上磨,方可立得住,方能静亦定,动亦定。”

9、所以在这里,王阳明告诉我们,当自己的善念萌发的时候,要善于及时发现,并将其放大,最终成为善行;当恶念萌发的时候,更要及时察觉,尽早将其遏止。王阳明说这就是圣人修身之道。

10、“圣人教育人们,一定要这样,才可以称之为知,否则的话,就是未知。这是多么重要实在的功夫!现在非要说知与行是两回事,这是什么意思啊?我说知行合又是什么意思呢?如果连我立言的宗旨都不明白,只知道争论知与行是一件事还是两件事,又有什么用呢?”

11、《大禹谟》和这句话,在东晋及其以后,曾有过极重要的“时代意义”。

12、▲王守仁,字伯安,别号阳明,故长称“王阳明”

13、良知是造化的精灵。这些精灵,生天生地,成鬼成帝,皆从此出,真是与物无对。

14、良知之外,更无知,致知之外,更无学。

15、至于“夭寿不贰”其心,乃是教学者一心为善,不可以穷通夭寿有个命在,我亦不必以此动心。

16、与朋友论学,须委曲谦下,宽以居之。

17、夫万事万物之理不外于吾心。

18、其格物之功,只在身心上做,决然以圣人为人人可到,便自有担当了。

19、王阳明(1472—1529),名守仁,字伯安,世称阳明先生。浙江余姚人。28岁考中进士,一生仕途坎坷,官至都察院左都御史、南京兵部尚书。明隆庆元年(1567),赠新建侯,谥文成。万历十二年(1584),从祀孔庙。

20、他一生文治武功俱称于世,被誉为“真三不朽”者,其思想贡献尤其卓著。其良知心学远承孟子,近继陆象山,而自成一家,影响超越明代而及于后世,风靡一时而传播中外。

王阳明名言名句及解释(Ⅴ)

1、尽管身边总有些人质疑我们做公益是不是作秀或另有所图,但我不解释,因为时间长了所有人终会明白。

2、一念开明,反身而诚。

3、纵然将天底下一草一木的道理全部掌握,又如何能反过来使得自家的意识活动正确无误。

4、后世良知之学不明,天下之人用其私智以相比轧,是以人各有心,而偏琐僻陋之见,狡伪阴邪之术,至于不可胜说。

5、我今信得这良知真是真非,信手行去,更不着些覆藏。我今才做得个狂者的胸次,使天下之人都说我行不掩言也罢。

6、王阳明曾对弟子黄直诉说过自己提倡“知行合一”说的动机:“此须识我立言宗旨。今人学问,只因知行分作两件,故有一念发动,虽是不善,然却未曾行,便不去禁止。我今说个知行合正要人晓得一念发动处便即是行了。发动处有不善,就将这不善的念克倒了,须要彻根彻底,不使那一念不善潜伏在胸中。此是我立言宗旨。”

7、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8、静时念念去人欲,存天理。动时念念去人欲,存天理。不管宁静不宁静。

9、看到有人从一般字面意义上探讨这十六个字的现实意义,请恕冒昧,这大概是南辕北辙或望文生义之举。

10、记诵之广,适以长其敖也;知识之多,适以行其恶也;闻见之博,适以肆其辨也;辞章之富,适以饰其伪也。

11、王阳明,名守仁,字伯安,浙江余姚人。因晚年爱越城东南二十里之会稽山阳明洞,筑室以居,自号阳明子,学者乃称阳明先生。上面这句名言出自《传习录》我的理解是这样:你没有看这朵花时,这花就和你的心一样是平寂得像是没有存在过一样。当你来看它时,它的颜色才在这时明明白白地展示在你的面前。这样便知道这朵花并不是独立于你的意识而存在的。王阳明(即王守仁)就是以花为例,说明意识决定物质,意识是物质存在的前提条件,没有意识,物质无从存在,物质是依赖于意识而存在的,这花就是依赖于人的主观意识而存在的,它不在人的心外,而是依赖于人的意识,即心,心中不想,它就不存在,你不看,就没有这朵花。典型的主观唯心主义理论。

12、盖良知之在人心,亘万古、塞宇宙而无不同。

13、然天理亦自有个中和处,过即是私意。

14、“帝曰:‘来,禹!降水儆予,成允成功,惟汝贤;克勤于邦,克俭于家,不自满假,惟汝贤。汝惟不矜,天下莫与汝争能;汝惟不伐,天下莫与汝争功。予懋乃德,嘉乃丕绩。天之历数在汝躬,汝终陟元后。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允执厥中。无稽之言勿听,弗询之谋勿庸。可爱非君?可畏非民?众非元后何戴?后非众罔与守邦。钦哉!慎乃有位,敬修其可愿。四海困穷,天禄永终。惟口出好兴戎,朕言不再。’”

15、总之,本题目这句话,是讲为王的“圣道”,不必套用到每个人的日常生活中,去探讨现在的“时代意义”的。

16、某尝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17、若论圣人大中至正之道,彻上彻下,只是一贯,更有甚上一截,下一截?

18、及在夷中三年,颇见得此意思。乃知天下之物本无可格者,其格物之功只在身心上做,决然以圣人为人人可到,便自有担当了。这里意思,却要说与诸公知道。

19、而当人们产生意念活动的时候,把这种意念加在事物上,这种意念就有了善恶的别。

20、仁是造化生生不息之理,虽弥漫周遍,无处不是,然其流行发生,亦只是个渐,所以生生不息。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