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真实的身份可怕(一)
1、三国这段历史是从东汉到西晋之间的一段军阀混战时期,从时间上来说,不过60年时间,期间有曹魏、蜀汉、东吴三个政权。
2、诸葛亮后期蜀中缺乏人才,他是辅助刘备得相才,不具备刘备的帝王之才,他只能以攻为守五伐中原来给保卫蜀国了。
3、通过自己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工作热情,可能会进入政府部门,主管法律的制订实施,最后以出色的工作能力,可能当总理兼任外交部长,让他去国际会议上负责谈判工作,无往不利。
4、诸葛亮之所以会乘坐战车打仗,其实还有一个不为人知的小秘密,就是为了向军队传达一种生死与共的精神来鼓舞军队的士气,若是军师能够与他们共存亡那么将能够很大程度上的激发将士们的士气从而提高战斗力。战车所以在现在的影视剧中所看到的诸葛亮坐轮椅并非是历史中真实的描述,所以导致我们也错误的理解诸葛亮打仗时会坐轮椅。
5、其白帝城托孤,刘备竟说出儿子不行,就让诸葛亮取而代之这样的话。
6、豹眼完全理解刘备、诸葛亮,为了政治利益,啥手段不可用呢!这点事算得了啥呢!
7、蜀国人才凋零,内部势力错综复杂,始终不能一致对外夷陵之战是一个转折点,蜀国大批精英陨落,直接导致蜀国内部矛盾暴露。刘备入蜀后,旗下势力分成了四派,元老派、荆州派、东洲派和益州派。其中,益州派由于是由益州当地人组成,但一直被刘焉、刘璋父子,刘备这些外来势力统治,一直心生不满。夷陵之战后,元老派、荆州派死伤殆尽,蜀国几位重将陆续归西,益州派逐渐势大,这一点从诸葛亮北伐,主力战将多为益州将领就看得出来。后继人才不足,再加上益州本地人士的抵制,使得蜀国内部矛盾重重。
8、诸葛玄去世之后,诸葛亮就在隆中隐居,在此期间他熟读经典,研习兵法,并且时刻分析着局势的变化,当然最终也期望能够有朝一日大展宏图。都说来得早不如来得巧,恰巧此时刚被曹操打败的刘备也来投奔刘表, 但是刘关张三人根本不是曹操的对手,想要兴复汉室,当务之急就是任用贤人,后来司马徽和诸葛亮的好友徐庶纷纷推荐诸葛亮,后来诸葛亮又推荐另一人,那就是凤雏庞统(与诸葛亮同拜为军事中郎将,曾给刘备出上中下三计,不过后来不幸被箭射死),接下来就是我们非常熟悉的刘备三顾茅庐,年仅27岁的诸葛亮,在分析乱世如何破局之后,向刘备描绘着“跨有荆、益”的战略目标。
9、限于篇幅,这场战争的详细过程就不介绍了,只叙述下最终结果:上邽之战,郭淮败退,北伐军收割陇右小麦。卤城之战,司马懿丢盔卸甲,从此不敢与诸葛交锋。演义中空城计虽然子虚乌有,但是“死诸葛走生仲达”却是真的。正史中“死诸葛走生仲达”记载的情况让司马懿比演义中更丢人。演义中说“见木像魏都督丧胆”,可是正史中,司马懿连诸葛亮的木像都没见到,只是杨仪“反旗鸣鼓”,就不敢追击。可见“畏蜀如虎”,名副其实。
10、所以,刘备、诸葛亮不会真心要杀关羽。
11、诸葛亮虽没有演义中那么神,但他的正史中的智谋也没什么人可以比肩的。
12、答案是否定的。诸葛孔明自比的对象是——管仲、乐毅,这都是一个时代翻江倒海的人物,他又岂会甘心一辈子在南阳种地、绣花?
13、这大概都是中了罗贯中老先生的毒,正是因为《三国演义》流传太广,导致人们对这段历史都产生了一定的误解,三国争霸实际上应该是三个军阀之间的战争,然而在罗贯中的小说中,非要加入正统的观念,这大概也是全书的一大笔吧!
14、诸葛亮的叔父诸葛玄,曾经担任豫章太守。后来迁居荆州,不但与刘表交好,还通过让诸葛亮娶了黄月英搭上了荆州豪族的车。
15、诸葛亮死于公元234年,享年54岁。历史记载汉献帝也是这一年逝世的。两人同一年出生,同一年逝世。这些难道真的是巧合吗?
16、既然蜀汉是正统政权,那蜀汉的君臣全部都要正面化,而曹魏政权、东吴政权都要反面化。
17、诸葛亮于汉灵帝光和四年(181年)出生在琅琊郡阳都县的一个官吏之家,诸葛氏是琅琊的望族,先祖诸葛丰曾在西汉元帝时做过司隶校尉,诸葛亮的父亲诸葛珪在东汉末年做过泰山郡丞。
18、要说正史上诸葛亮的形象,其实还是应该先说说诸葛亮的文学形象
19、刘备在打仗方面最信任的人其实是法正,而并非诸葛亮
20、历史上的诸葛亮不是神,只是普通的人,可是正因为他只是人,却比三国演义中的神诸葛亮更加伟大。刘备当时颠沛流离一无所有,有的不过是兴复汉室的大义之名和未知真伪的帝室之胄。当时曹操几乎统一北方,良将千员,带甲百万。三分天下有其放眼天下再无敌手。张辽、乐进、于禁、张郃、徐晃、等制其兵。文有荀彧、荀攸、贾诩、郭嘉、程昱、司马懿等为之谋。而刘备兵不过万,将不过武将够看的只有一直追随自己的关羽张飞,谋臣没有能够和曹操相比的。
诸葛亮真实的身份可怕(二)
1、勤勉谨慎,大小政事必亲自处理,赏罚严明;与东吴联盟,改善和西南各族的关系;实行屯田政策,加强战备。前后五次北伐中原,多以粮尽无功。终因积劳成疾,于蜀建兴十二年病逝于五丈原,享年五十四岁。
2、谢邀!诸葛亮忠君爱国,刘禅视诸葛亮为亚父。虽然,诸葛亮北伐时,刘禅不太给力,但对诸葛亮还是相当尊重的!因为有诸葛亮在,刘禅就有靠山,高枕无忧!不存在谁怕谁的问题!
3、三国时期的军事能力排名如下;
4、诸葛珪的弟弟诸葛玄,他是刘表的属官,后来被推举为豫章太守。放到现在,那就是市委书记、市长,正厅级干部。也就是说,诸葛玄所担任的职务,比他哥哥诸葛珪的还要高。
5、其刘备死后,蜀汉之军政大权皆系于诸葛亮之手,刘禅作为正常的帝王,如何能同意?
6、诸葛亮其实有另外的身份,也就是说,诸葛亮的名字是假的
7、子午谷奇谋一直都是关注三国历史的焦点之裴松在给《三国志》做引注中是这样说的,魏延与诸葛亮建议,“今假延精兵五千,负粮五千,直从褒中出,循秦岭而东,当子午而北,不过十日可到长安······则一举而咸阳以西可定矣。”却始终没有得到诸葛亮的批准,在一千几百年后来看这段历史的话,既然北伐怎么打都不成功,魏延的放手一搏未尝不是一次机会,但是诸葛亮连考虑都没有考虑。
8、回答这个问题必须抛开正史和民间流传,单纯用小说中的人物心理和故事情节来做答。否则,你来我往,纠缠不清。
9、诸葛亮是以谋士的身份登上历史舞台的,从宏观战略角度为刘备谋划了“隆中对”,并且制定了先三分天下,再等天下有变,北上伐魏。
10、诸葛亮从小出生于官吏之家,家里有一个哥哥诸葛瑾(后为东吴大将军),一个弟弟诸葛诞(后为曹魏大将军),还有两个姐姐,父亲是汉末兖州泰山郡丞,俸禄600石,再加上诸葛氏在琅琊属于名门望族,生活上也算得上是丰衣足食。但是在诸葛亮三岁的时候母亲就因病离世,虽然后来父亲再娶一房,不过仅仅过了五年,诸葛亮的父亲也因病逝世,失去了家庭支柱,给这个家带来了很大的打击,由于太小无法支撑起整个家庭,于是八岁的诸葛亮、年幼的弟弟诸葛均以及尚未出嫁的两个姐姐全部由叔父诸葛玄抚养。诸葛玄的生活也并不稳定,先是听命袁术赴任豫章太守,后来又去荆州投奔刘表。
11、其次,诸葛亮儿时聪明勤奋好学,乐于交友,有理想有抱负,愿意为自己的选择而付出。从他好为《梁父吟》就能看出他的志向。
12、八月,诸葛亮病情日益恶化。诸葛亮病重之际,蜀主刘禅派遣尚书仆射李福前来军前问候,同时询问国家大事。李福返回之前,两次跟诸葛亮谈话:“日前确实不曾询问,等到您百年之后,谁可以担负国家重任,所以就又返回。再请问蒋琬之后,谁又可承担重任?”诸葛亮说:“费祎可以继任。“李福又问费祎之后谁可接任?诸葛亮没有回答。同时,诸葛亮也对各将领交代后事,要杨仪和费祎统领各军撤退。由魏延、姜维负责断后。不久,诸葛亮在军营中去世。秘不发丧,整顿军马从容撤退。其后,司马懿视察蜀军遗留的营寨,感叹说:“诸葛亮真是天下奇才”。
13、“豫州当日叹孤穷,何幸南阳有卧龙!欲识他年分鼎处,先生笑指画图中”,这是《三国演义》对刘备会诸葛亮的感慨。套用易中天的话:一个真龙,一个卧龙,两条龙的会面,注定要在乱世之中兴风作浪。
14、沿着这个思路,更多问题迎刃而解:
15、换句话说,诸葛家的朋友圈根本都是些上流贵族。
16、诸葛亮在《出师表》中曾说“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这一句再一次说明了刘备用人之长,知道诸葛亮的谨慎性格。
17、鲁迅说《三国演义》“壮诸葛之智而近妖”,诸葛亮在《三国演义》中确实像神一样存在。罗贯中为了塑造诸葛亮,为他虚构了很多功劳,而且还会奇门遁甲,撒豆成兵的技能。确实夸张了不少,但这恰恰是因为历史中的诸葛亮智谋超群,令人敬佩,崇拜,就被后人给神话。
18、诸葛亮还能搞发明创造。诸葛连弩,孔明灯,木牛流马等。
19、得了荆州关羽守备,刘备得以抽身进攻益州取汉中,可惜得了益州之时,关羽又大意失了荆州,荆州失去使刘备没了重要地盘,那是诸葛亮大战略的要点。
20、客官,别急,且听我慢慢道来:
诸葛亮真实的身份可怕(三)
1、当刘备终于见到诸葛亮,从卧龙的才华到背后的诸葛家世,他的心境是绝对的柳暗花明、豁然开朗,这不光是遇到了前进的指路明灯,更是从此拉近了和荆州士族的关系,有了士族基础——一切皆有可能。
2、其诸葛亮自投刘备后,一直坐镇后方,前线打仗竟由刘备亲自上场。
3、其实,对于他的才能,刘表早就欣赏加邀请,但以诸葛亮的毒辣眼光,刘表根本不够格。与其跟随刘表而籍籍无名,卧龙宁愿只是“卧”龙,冷眼旁观天下世事,过着“草堂春睡足,笑看天下事”的隐士生活。
4、俗话说:“新官上任三把火”,其实这个典故最早就是出自于诸葛亮。曹操平定河北之后,派遣夏侯惇领军十万直逼南阳新野,虽然诸葛亮有退敌之策,无奈关羽张飞并不听从,诸葛亮只有借用刘备令剑方才威服二人,命两人各带一千兵马埋伏在豫山、安林之中;诸葛亮另外派遣赵云领老弱残兵,假装败战,引诱夏侯惇进入山林窄路;又遣关平、周仓、刘封等人潜入曹军后方,焚烧物资,曹军受制于道路狭窄,又处于树木交杂之处,火势一发不可收拾,死伤十分惨重,夏侯惇等将领败逃回许都。第二次在新野,火攻水淹使曹仁、曹洪的十万人马,几乎全部覆没,第三次火烧赤壁,百万曹兵惨败,最后跟随曹操逃出去的,只剩27人。从此之后,全军上下莫不佩服诸葛亮!
5、刘备入主成都,诸葛亮主导修改了蜀川的历法,制订了蜀国的法典《蜀科》。此外,他还亲自起草了各种科条律令数十则,其内容包括了《八务》、《七戒》、《六恐》、《五惧》等条规。
6、而由于少年成名,诸葛恪太傲,既看不起不 如他的人,也看不起比他强的人(他也不认为有人比他强)。而且会把这种瞧不起明显的带出来。这就是自恋了,自恋的人,基本上都没有谦卑之心,听不得忠言谏言。这样的人肯定成不了大事。少年成熟过早但情商几乎没有增长。政治上幼稚导致他的失败,刚愎自用自以为是。偶然得胜便以知兵了 ,就此反滥用民力,穷兵黩武,引发内外不满,也让自己户灭九族。
7、诸葛恪政治生长环境太优越了,自小就被孙权培养,未受挫折,一旦有挫折就不知道怎么办了,凡事太自信,性格刚愎自用,新城一战,完全是侥幸得胜。但他自己却认为他高于司马懿,诸葛亮。但实际上却并非如此。
8、老大诸葛瑾,被誉为奇才俊杰,是东吴重要的谋臣。他的儿子诸葛恪,甚至一度掌握东吴军政大权。
9、曹真和张郃在汉军撤出后,快速将天水、南安、安定三郡平定,曹真又认为汉军今番进攻祁山失败,褒斜道又被赵云烧毁和大水冲蚀,下次该会以陈仓作目标,便派将军郝昭、王生等与千余人屯兵陈仓,重修陈仓城。对于诸葛亮来说,只要有一口气,就绝对不放弃北伐。建兴六年冬,诸葛亮听说魏军大举东进进攻东吴,于是领兵数万包围陈仓。但郝昭已筑好防备。由于曹魏已经事先在陈仓做好了充足准备,加上陈仓地势险要,易守难攻,相方激战二十余日未有胜负。此时汉军粮草不继,又闻讯魏援军快到,只好再退回汉中。
10、又因为特殊原因没有取代刘禅。
11、诸葛亮是蜀国的军师。三国时期,最有名的军事家,谋略家。他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受到刘备三顾茅庐而出山辅佐,一生中有着许多经典战役,草船借箭更是把他的智慧运用到极致。他也是有胆有识之士,面对司马懿百万军队上演了空城计,这个故事流传千古家喻户晓。
12、由于关羽的威望所在,诸葛亮不可能像建议刘备杀掉刘封那样,杀掉关羽,但在不救关羽这件事上,二人保持了高度的默契。
13、诸葛亮的老丈人是名士黄承彦,而黄承彦和刘表则都是荆州望族蔡讽的女婿,也就是说刘表是诸葛亮的小姨夫。
14、另一方面是对孔明的绝对信任。刘备和孔明的关系是非常典型的和谐的君臣关系,孔明隐居隆中时,博览群书,广交士林,关心时势,刘备三顾茅庐的求贤至诚,让他步出草庐,一匡天下。辅佐刘备,忠心辅政,“亲理细事,汗流终日”,而且孔明任人唯贤,“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正因为他集智慧与人格于一身,刘备才放心托孤,也正如刘备预想的一样,孔明辅佐后主,更加殚思竭虑,最后以身殉职,病逝军中。
15、事情得从建安五年也就是公元200开始说起。这天宫中发生了一件大事,就是著名的“衣带诏”事件。
16、其少年聪明,长大后变得愚昧的人,历史上比比皆是。最简单的例子就是北齐,北齐那么些个皇帝,哪一个不是少年聪明,但成年之后,或者当皇帝之后就变成了神经病。
17、这句话,诸葛亮首先说的就是“内修政理”,其实就是发展益州经济,外扩不足,但自保有余。而外扩的条件,就是静待孙、曹发生重大错误或者变局。
18、于是不甘心当傀儡的刘协,开始密谋一场诛杀曹操的计划,把一份带血的诏书藏在了衣袋中,命令车骑将军董承联合还忠于大汉的大臣们准备起事,诛杀曹操。无奈事情败露,董承等一干众人全部被杀,仅有刘备得以幸免,逃之夭夭。
19、刘协为刘备做了三分天下的政治规划。从汉中攻长安,收天下。
20、他们给出了许多的理由来验证这种传闻的真实性,鄙人将主要理由总结了几点:
诸葛亮真实的身份可怕(四)
1、诸葛亮在《出师表》中写道:
2、即便不说这层裙带、亲戚关系,诸葛家也不是一般世人皆知,诸葛亮本是山中的一位隐士,倘若不是刘备三顾茅庐,或许,他这一辈子都不会出现在世人的眼中,更不会成为三国的焦点。
3、陈到之所以不出名,与他的身份有关。由于白毦军是蜀汉的秘密武器,所以不能被外人知道,就好比我国特种部队的士兵,他们的身份和姓名都是不被记载的。诸葛亮只知道军中有白毦军,却无权指挥,甚至也不知道白毦军归谁管。
4、诸葛恪(203年—253年),字元逊,东吴权臣,诸葛亮之侄,东吴大将军诸葛瑾长子。诸葛恪体格肥胖,幼小以神童著称,深受孙权喜爱,在丞相陆逊病逝,诸葛恪升任大将军并代领其兵。神凤元年(公元252年)孙权病危时命诸葛恪任命为托孤大臣。孙亮登基受封太傅。击败曹魏国取得东兴大捷,天下震动。从此之后,居功自傲独断专权。公元253年十月,宗室孙峻瑜吴主孙亮,将诸葛恪诱入宫中诛杀,时年五十一岁。后诸葛恪平反。
5、三国演义中被黑的最惨的人其实是大多数人认为吹的最多的诸葛亮。有人要问啦,你是不是胡说八道,诸葛亮都被三国演义吹上天了。其实三国演义并不是把诸葛亮吹过头了,而是把诸葛亮吹成妖了。以至于鲁迅批评三国演义说:状诸葛多智而近妖。实际上正史中的诸葛亮可不是三国演义中的那种神棍形象。正史的诸葛亮除了不如演义诸葛亮那般神棍,其他方面碾压演义诸葛亮。
6、诸葛一生忠义,是蜀汉的一代贤相,是三国时代智慧忠义的化身!
7、诸葛亮最大的成绩,实际就是在刘备死后,稳住了整个蜀汉政权,不至于在统治者换代的时候政权被颠覆,当然,诸葛亮终其一生也没能改变被颠覆的局面。
8、首先,家里世代为官,甚至出过司隶校尉这样的大官,从小耳濡目染,有政治素养和文化底蕴。
9、诸葛亮(三国时期蜀汉丞相 诸葛亮(181年-234年10月8日),字孔明,号卧龙(也作伏龙),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散文家、书法家、发明家。在世时被封为武乡侯,死后追谥忠武侯,东晋政权因其军事才能特追封他为武兴王。其散文代表作有《出师表》、《诫子书》等。曾发明木牛流马、孔明灯等,并改造连弩,叫做诸葛连弩,可一弩十矢俱发。于建兴十二年(234年)在五丈原(今宝鸡岐山境内)逝世。 刘禅追谥其为忠武侯,故后世常以武侯、诸葛武侯尊称诸葛亮。诸葛亮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忠臣与智者的代表人物
10、另外,诸葛亮有两个姐姐,大姐嫁给了荆州的望族子弟、房陵太守蒯祺,放到现在蒯祺就是县长,是为正处级干部。二姐嫁给了庞德公的儿子庞山民,就连他自己的岳父大人黄承彦,这都是荆州当地有名的豪门望族,不仅极具威望,更是家世显赫。
11、如果是把诸葛亮换做成名已久的曹操或者袁绍,周瑜是不会被气死的。
12、三国蜀汉诸葛亮(181~234)诸葛亮字孔明,三国蜀汉琅琊郡阳都人(今山东省沂水县)。少年时父母双亡,逐随叔父避乱荆州,隐居于南阳隆中,常自比管仲、乐毅,爱唱《梁父吟》,结交庞德公、庞统、司马徽、黄承彦、石广元、崔州平、徐庶等名士。其智谋为大家所公认,人称「卧龙」。娶黄承彦之女为妻。181年:诞生于琅邪。207年:因刘备三顾茅庐,而出山辅之。208年:说服孙权抵御曹操于赤壁。214年:被封军师将军。221年:被封蜀国丞相。225年:讨伐南蛮,将其平定。
13、佛说“前世的五百次回眸,换来今生的擦肩而过”。而这双龙能相会,真不知道俩人上辈子对了多少次眼。可以说,这一次的相互投怀送抱,既温暖了岁月,也惊艳了时光,是三国史上最为“琴瑟和谐”的相遇,开启了三分天下的序章。
14、朝代:秦朝|唐朝|宋朝|明朝|清朝
15、演义吹了诸葛亮的军事能力,但是正史诸葛亮军事也不差,三国演义没有告诉我们蜀汉总兵力不过10w,每次北伐带兵不过数万。可就是这数万北伐军,居然打的数十万魏军龟缩不前,排除神话部分,这战绩比起动不动三十万大军北伐的演义诸葛有差么?演义中,出陇上诸葛装神的故事大家一定耳熟能详,说的是诸葛亮兵至祁山,军中缺乏粮草,于是设计迷惑魏军,出现几个“诸葛亮”司马懿不知是人是鬼,十分害怕,仓皇逃窜,诸葛亮得以收割陇西小麦。这段故事其实原型是正史中的上邽——卤城之战。
16、诸葛亮的先祖,是西汉汉元帝时期的诸葛丰。当时朝廷选拔官员的方法,还是察举制,就是由地方官员,或者皇帝指派的一些官员,来向朝廷推荐人才。
17、艾筹画有方,忠勇奋发,斩将十数,馘首千计。”——三国志
18、↑↑↑点击上面蓝字关注我,做个博古通今的美男(女)子↑↑↑
19、又聊三国啦!今天爆料一个惊天秘密。
20、其诸葛亮虽躬耕于南亩,但却并非不问世事。他的岳父黄承彦,好友徐庶、崔州平,水镜先生司马徽等,都是见多识广之人,这些人经常坐而论道,以诸葛亮之聪明才智,将天下大势尽收脑中,规划出三分天下之计,并非难事。再者,当时的鲁肃其实也跟孙权提出过类似的战略规划。
诸葛亮真实的身份可怕(五)
1、还有一点,周瑜知道,诸葛亮必成东吴大患,几次定计想除掉诸葛亮,都没能如愿。所以才有了弥留之际的叹息:既生瑜,何生亮。
2、演义没有说比起军事,诸葛亮更强大的是政治才能,当刘备被打的走投无路之时,是诸葛亮出使东吴,力促孙刘联盟。当吴蜀联盟破裂,是诸葛亮力促蜀吴重修于好共抗曹魏。可见诸葛亮强大的外交才能。。蒋琬、廖立、庞统、马良、马谡、董允、蒋宛等重要人才,都是诸葛亮推荐的,出师表中更是推举了很多人才,可见诸葛亮知人善任。刘备攻取益州,离不开诸葛亮在后方调度粮草,益州初定,又是诸葛亮联合刘巴制定蜀科。诸葛亮几年之间,外平南中叛变,内修政理。让千疮百孔的蜀汉变得民殷国富。三国志说诸葛亮的政治能力是不下于管仲萧何的,算无遗策的贾诩都评价诸葛亮:诸葛亮善治国。
3、此时的刘备,落难跑来荆州,虽然和刘表一样都有皇族身份,可对于荆州人来说,就是个外来户,没有世家大族的支持,什么刘皇叔,也不过是一个丧家之犬罢了。
4、诸葛亮确实是个杰出的政治家,但他的军事才能,却远非演义中表现出来的那样优秀。在罗本的《三国演义》中,诸葛亮被神话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什么火烧博望坡、赤壁借东风、草船借箭、三气周瑜、死诸葛吓走生仲达等等,但其实这些都没有真实发生,或不是诸葛亮所为。
5、六月,诸葛亮眼见粮草接应不上,而又收到后主刘禅下令北伐军撤退的圣旨,诸葛亮只有引军退回。都说兵不厌诈,司马懿强行坚持要张郃领兵追击,张郃无奈前往追击。最后于木门道,被埋伏于高处的汉军射中右膝,伤重病逝。第四次北伐之前,诸葛亮派李严负责准备粮草,后来,李严怕粮运不济,就谎称谕旨要求诸葛亮撤军,后被贬为庶民。
6、话说关羽和张辽土山约三事,带着甘、糜两位嫂嫂降了曹操,人人皆知曹操喜欢人妻,刘备的夫人想必不是倾国倾城,也绝非一般。然后嘛。。。。。
7、三国成型后,魏国占据面积与人口大部分,记得好像人口比魏:吴:蜀=9:3:如此的大的差距除了蜀吴同盟及天险外,最大的就是人才,吴国最著名四都督都基本属于本地人。而蜀国人才是刘备流浪一生所积攒的,虽然在数量上少于魏国,但顶尖人才绝对高于其他诸葛亮、庞统、法正、五虎将均高于魏国人才,而诸葛亮又是统、政、谋全才,在很多人慢慢死去后,诸葛亮仍然能顶起一片天,不牛说不过去。
8、能够说出这句,说明诸葛亮自己也是清楚自己的,实际上就连司马懿也是十分清楚的“诸葛亮平生仔细谨慎”。
9、在东汉,天下被划分为13个州,每个州就相当于现在的省级行政区。每个州下面再划分为若干个郡,每个郡就相当于现在的地级市。
10、其诸葛亮在前期,实际上更多扮演的是萧何的角色,稳定后方,所以才会有刘备带着庞统、法正这些人去搞军事。如果这也能说明诸葛亮是汉献帝的话,那么萧何是不是可以说是秦二世或者扶苏呢?
11、诸葛亮全身上下的标签都是足智多谋,其中又是匡扶阿斗从而鞠躬尽瘁,倍受他们尊敬和推崇,但是那些文学家和政治家各种各样的称呼,也都是后人总结他们的一生而已,然而他生前最为重要的便是这么两个身份,其一便是蜀国的丞相,其二便是带兵打仗的军事了。诸葛亮为啥打仗时坐“轮椅”?
12、官是好官,人是好人,但没有好舞台,一切都是白搭。
13、用张飞的话说:不就一个乡巴佬嘛,我给你绑了过来不就完了吗?当然,张飞这找抽的话刚说出口,就被刘备一顿啪啪打脸。
14、还有就是刘备临死前在白帝城托孤时,对诸葛亮说:“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直接看来实在是让人感到,但仔细想想可能是刘备在试探诸葛亮,但也有一种可能就是知道刘禅不是英明的君主,竖子不足为谋,刘禅是自己的儿子到底是个什么样刘备心里最清楚,与其看着苦心打下来的一片江山灰飞烟灭,倒不如兑现当年三顾茅庐时许下的诺言把大位直接给诸葛亮,毕竟也是自己的族系。
15、所以司马懿对诸葛亮用兵的评价,只不过是他为了掩饰自己对诸葛亮的畏惧,同时为了稳定军心的嘴炮之词,根本经不起推敲。
16、由于古代通讯并不方便,魏延在子午谷已经覆灭了,诸葛亮都不一定知道,假如诸葛亮不知道魏延一路已经全军覆没,依然按原计划与魏延汇合在潼关,请问北伐军还能全身而退么?姜维北伐,收胡王、降李简、斩徐质、拔三县,破王经,打出了北伐以来得的最大胜利——洮西大捷。洮西之战,姜维歼灭魏军数万。
17、其黄承彦乃大族,何以将女儿黄月英嫁给一个无家世背景的诸葛亮?
18、阅读本文前,请您先点击上面的蓝色字体“雷雨看彩虹”,再点击“关注”,这样您就可以继续收到最新文章了,每天都有分享!爱你们,么么哒!
19、陈寿在《诸葛亮集》中评价诸葛亮:“治戎为长,奇谋为短,理民之干,优于将略”。而在《三国志·诸葛亮传》评价诸葛亮:“可谓识治之良才,管、肖之亚匹矣。然连年动众,未能成功,盖应变将略,非其所长钦卫”。
20、诸葛丰便是因为察举制,被时任御史大夫贡禹所发现,随后就被贡禹任命为任御史大夫为属官,也相当于现在的秘书,并且贡禹还向朝廷推荐诸葛丰,去担任侍御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