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经经典名句(篇一)
1、训曰:圣贤之书所载,皆天地、古今、万事、万物之理,能因书以知理,则理有实用。——康熙
2、六世间的人要对法律负责任。修行的人要对因果负责任。
3、若识自本心,见自本性,即名丈夫、天人师、佛
4、前罪既不灭,后过复又生,何名忏悔六祖坛经经典语录六祖坛经经典语录即心名慧,即佛乃定。定慧等持,意中清净。悟此法门,由汝习性。用本无生,双修是正。
5、即共论佛义,若实不相应,合掌令欢喜。此宗本无诤,诤即失道意。
6、佛曰:“人无善恶,善恶存乎尔心”
7、世间无常,国土危脆,四大苦空,五阴无我生灭变异,虚伪无主,心是恶源,形为罪薮。
8、终日不见己过,便绝圣贤之路。终日谈人过,便伤天地之和。
9、定香,即睹诸善恶境相,自心不乱,名定香。
10、悟佛之言,定要行佛之行。——佛语经典语录
11、训曰:民生本务在勤,勤则不匮。——康熙
12、归元性无方便有多门。--《楞严经》
13、不住一切处心即是佛心。
14、不知方便者,犹春池拾砾
15、心起不净之心,念佛往生难到。
16、佛言:夫为道者,如被干草,火来须避。道人见欲,必当远之。
17、不住一切处心即是佛
18、与其说是别人让你痛苦,不如说自己的修养不够。
19、梦里明明有六趣,觉后空空无大千。
20、身列四衙半夜路,徒方三背两番鸡。——康熙
佛经经典名句(篇二)
1、五修行要有耐性,要能甘于淡泊,乐于寂寞。
2、人是未醒佛,佛是已醒的人——花濡沫
3、人于好恶之心,难得其正。我所喜之人,惟见其善,而不见其恶;若所恶之人,惟见其恶,而不见其善。是故《大学》有云:“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者,天下鲜矣。”诚至言也。——康熙
4、佛曰:菩提并无树,明镜亦无台,世本无一物,何处染尘埃!
5、世人若修道,一切尽不妨,常自见己过,与道即相当。色类自有道。
6、念阿弥陀佛功德,多于念地藏菩萨百千万倍。何以得知?准《观音经》,有一人供养六十二亿恒河沙菩萨,乃至一时,不如礼拜供养观世音菩萨。《十轮经》云:‘一百劫念观世音,不如一食顷念地藏菩萨。’《群疑论》曰:‘一大劫念地藏菩萨,不如一声念阿弥陀佛。’何以故?佛是法王,菩萨为法臣,如王出时,臣必随从,大能摄小。佛是觉满果圆,超诸地位,所以积念者功德最多,过于地藏百千万倍。菩萨未属佛地,果未圆满,故功德最少。”--善导大师
7、前生次的回眸才换得今生的一次擦肩而过。
8、这个世界本来就是痛苦的,没有例外的。
9、经典八:苦海无边,回头是岸。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10、1为人上者,用人虽宜信,然也不可急信。在下者,常视上意所向,而巧以投之,一有偏好,则下必投其所好以诱之。朕于诸艺无所不能,尔等曾见我偏好一艺乎?是故凡艺皆不能溺我。——康熙
11、若修不动行,同无情不动。若觅真不动,动上有不动,不动是不动。
12、《易》云:“日新之谓盛德。”学者一日必进一步,方不虚度时日。人苟能有决尼不移之志,勇猛精迸而又贞常永固毫不退转,则凡技艺焉有不成者哉?——康熙
13、心地无非自性戒,心地无痴自性慧,心地无乱自性定,不增不减自金刚,身去身来本三昧。
14、疾苦在身,宜善摄心,不为外境所摇,中心亦不起念。
15、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染尘埃。——禅宗六祖慧能大师《坛经行由品》
16、多讲点笑话,以幽默的态度处事,这样子日子会好过一点。
17、真心应物,不生分别。――佛教经典语句
18、在顺境中修行,永远不能成佛。
19、戒香,即自心中无非、无恶、无嫉妒、无贪瞋、无劫害,名戒香。
20、凡愚不了自性,不识身中净土,愿东愿面,悟人在处一般。
佛经经典名句(篇三)
1、菩萨知烦恼性空,即不离空,故常在涅盘。
2、若能心中自见真,有真即是成佛因,不见自性外觅佛,起心总是大痴人。
3、佛言:当念身中四大,各自有名,都无我者,我既都无。其如幻耳。--《佛说四十二章经》
4、八世界上没有一个永远不被毁谤的人,也没有一个永远被赞叹的人。当你话多的时候,别人要批评你,当你话少的时候,别人要批评你,当你沈默的时候,别人还是要批评你。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一个不被批评的。
5、一迷为心,决定惑为色身之内,不知色身外洎山河虚空大地,咸是妙明真心中物,譬如澄清百千大海,弃之,唯认一浮沤体,目为全潮,穷尽瀛渤,汝等即是迷中倍人。--《楞严经》
6、心地含诸种,普雨悉皆萌。顿悟华情已,菩萨果自成。
7、兀兀不修善,腾腾不造恶。寂寂断见闻,荡荡心无著。
8、缘来天注定,缘去人自夺,种如是因,收如是果,一切唯心造。
9、凡天下事不可轻忽,虽至微至易者,皆当以慎重处之。——康熙名言
10、凡事要随缘,不要攀缘。
11、一切有为法 如梦幻泡影 如露亦如电 应作如是观
12、阿字十方三世佛,弥字一切诸菩萨。陀字八万诸圣教,三字之中是具足。一句弥陀是佛王、法王、咒王、功德之王。专念「南无阿弥陀佛」一佛,即是总持总念诸佛、诸菩萨、诸经咒、诸行门。所谓「八万四千法门,六字全收。」亦谓「赅罗八教,圆摄五宗。」既得临终往生净土,亦获现世身心安乐。
13、思量即不中用,见性之人,言下须见。若如此者,轮刀上阵,亦得见之。
14、无量善事,菩提道业,因一事增,谓不放逸。佛教语录
15、自见性者一切业障刹那灭却。
16、眼睛有病 空中见花 花为幻化 说生说灭 皆是颠倒
17、前生500次的回眸才换得今生的一次擦肩而过。
18、缘起法身偈诸法因缘生,我说是因缘。因缘尽故灭,我作如是说。
19、只有在幽暗中起身的人,才更加珍视灯盏的指引;只有真正经历过悲伤的找寻才更有丰厚的质地。也许这就是佛陀给有缺陷而不完整的人类的指引:没有痛失就不会有记取,没有悲伤则无法领会欢愉的意义。——冯娜《一个季节的西藏》
20、前生500次的.回眸才换得今生的一次擦肩而过。
佛经经典名句(篇四)
1、别说别人可怜,自己更可怜,自己修行又如何?自己又懂得人生多少?
2、清净至无余。菩提本自性,起心即是妄,净心在妄中,但正无三障。
3、但离妄缘,即如如佛。(富含哲理的佛语经典语录二)恰恰用心时,恰恰无心用,无心恰恰用,常用恰恰无。
4、舍利弗,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乱。其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是人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舍利弗,我见是利,故说此言。若有众生闻是说者,应当发愿,生彼国土。--《佛说阿弥陀经》
5、诸法因缘生,我说是因缘;因缘尽故灭,我作如是说。——《造塔功德经》
6、悟佛之言,定要行佛之行。――佛语经典语录
7、即心名慧,即佛乃定,定慧等持,意中清净。
8、无法可说,是名说法。
9、琮琤流水意,彷佛似鸣琴。——康熙
10、从外入者不是家珍,从内发者,方谓真慧。
11、阿字十方三世佛,弥字一切诸菩萨。陀字八万诸圣教,三字之中是具足。闻说阿弥陀佛不可思议功德,欢喜踊跃,至心称念,深信不懈,於现在身,受无比乐。或转贫贱,获得富贵。或得果免宿业所追病患之苦。或转短命,得寿延长。或怨家变(无)恨。得子孙繁荣,身心安乐,如意满足。如是功德,不可称计。--《佛说阿弥陀佛根本秘密神咒经》
12、若欲修行,在家亦得,不由在寺
13、作福莫如惜福,悔过莫如寡过。
14、夸奖我们,赞叹我们的,这都不是名师。会讲我们,指示我们的,这才是善知识,有了他们我们才会进步。
15、你永远要宽恕众生,不论他有多坏,甚至他伤害过你,你一定要放下,才能得到真正的快乐。
16、听说依此修行,西方只在目前。
17、世人言忍,忍字最难,非大智慧,断然不能。
18、.一切诸法皆如幻,本性自空那用除。若识心性非形象,湛然不动自真如。
19、吾说无常,正是佛说真常之道也
20、报诸学道人,努力须用意,莫于大乘门,却执生死智。若言下相应。
佛经经典名句(篇五)
1、这是编剧自己编的,亲。tbb创作模式很成熟,常有金句,比如洛神,金枝欲孽。至于哪里找,最好考积累,佛经我很少涉猎,诗句很多啊,比如曹植:先民谁不死,知命复何忧。王维:欲求除老病,只有学无生。等等。一旦有了积累,自己也能写出这样的句子呢。
2、若能自识本心,念念磨练;莫住者,即自见佛性也。
3、慧香,自心无碍,常以智能观照自性,不造诸恶;虽修众善,心不执着;敬上念下,矜恤孤贫,名慧香。
4、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长久,求不得,放不下。
5、佛言:夫为道者,如牛负重,行深泥中,疲极不敢左右顾视。出离淤泥,乃可苏息。沙门当观情欲,甚于淤泥。直心念道,可免苦矣。
6、见自性清静,自修自作法身,自行佛行,自成佛道。
7、口念心不行,如幻如化,如露如电
8、不好的念头一定是有的,灭不掉的,与其花太大精力断除不好的,不如花精力培养好的,使不好的慢慢削弱,好的善的东西慢慢壮大,把不太好的东西慢慢移到一边,最后使好的东西形成习惯性的思维。心像一个土壤,看你怎么去耕耘,看你怎么样去选择。——净因法师《心性是成佛的土壤》
9、不见垢法可厌,不见净法可求,不见众生可度,不见盘可证,不作度众生心,不作不度众生心,是名最上乘。
10、四多少人要离开这个世间时,都会说出同一句话,这世界真是无奈与凄凉啊!
11、且破心头一点痴,十方何处不加持,圆明佛眼常相照,只是当人不自知。
12、●南通市崇川区成立佛教协会并召开第一次代表大会
13、若觅真不动,动上有不动,不动是不动,无情无佛种。
14、佛言:众生以十事为善,亦以十事为恶。何等为十?身口意三。身三者,杀盗淫。口四者,两舌、恶口、妄言、绮语。意三者,嫉恚痴。如是十事,不顺圣道,名十恶行。是恶若止,名十善行耳。
15、由一理之微,可以包六合之大;由一日之近,可以尽千古之远。——康熙
16、报君今日是念佛须当戒淫欲。淫欲断时生死断,便是如来亲眷属。
17、.但学无心,顿息诸缘,莫生妄想分别,无人无我,无贪嗔,无憎爱,无胜负。身是菩提树,心为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神秀和尚。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慧能和尚。菩提树之下,太子把佛成,再说没有树,把你狗嘴缝。——————你阎王爷。
18、诸佛出现,犹示涅榘。有来必去,理亦常然
19、你什么时候放下,什么时候就没有烦恼。
20、于菩提树下,开东山法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