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句外甥打灯笼的歇后语精选
1、打灯笼走铁路——见轨(鬼)
2、“外甥打灯笼”这个歇后语本身有两种解释,一指外甥给舅舅照明。“舅”谐“旧”。亦作(外甥点灯,照舅(旧))。照旧就是照样还是原来那样,没有变化。二是外甥打灯笼,找舅(旧)。丢大人了,引申为某人办了不好意思的事,丢人现眼。
3、外侄打灯笼——照舅;照旧
4、瞎子进烟馆——摩登(摸灯)
5、鼻子上挂灯笼——明眼人
6、二郎神的外甥——不爱旧;不爱舅
7、王二麻子挨打——敲到点子上
8、温度计掉冰箱——直线下降外甥打灯笼打一歇后语篇2外甥打灯笼打一歇后语的答案摘抄
9、吊死鬼打粉擦花——死不要脸。比较生僻的一句歇后语,现在很少有人知道了!
10、而今天农夫要和大家来说一说农村里过去流传的比较经典的“损人”专用歇后语,骂人不吐一个脏字,但是却幽默又针针见血。不知道你们听过哪些呢?
11、娃娃吃面条——瞎抓
12、老太婆上鸡窝——笨蛋(奔蛋)
13、大葱拌豆腐——一清(青)二白
14、灯笼照火把——亮对亮
15、娃娃拔萝卜——硬住外拽(zhuai拉〕
16、高密俏皮话不仅原汁原味,富于乡土气息,风趣幽默智慧,而且发人深省,赋予谐隐意味。
17、反穿皮袄——装佯(装羊)
18、忤逆子突爹妈——就是那么一回事
19、外甥照灯笼——照旧;照舅
20、外甥携灯笼——照旧;照舅
四十句外甥打灯笼的歇后语精选
1、望风扑影——一场空(比喻毫无所得)
2、石头放在鸡蛋里——混蛋
3、灯笼的胡子————不理
4、后来,经历几番波折之后,朱元璋真的做了皇帝。他的姐姐带着儿子来找朱元璋,而且问朱元璋是否能兑现当年的承诺。朱元璋笑了,他让人准备得像当年一样:让外甥李文忠挑起灯笼,然后郑重宣布:封李文忠为十王千岁。这件事当时被传遍了全国,后来人们就有了这句熟语:外甥打灯笼--照(舅)旧。
5、冬瓜皮做甑子——不争(蒸)气
6、娃娃逗狗——回头一口
7、墙头上跑马——不回头的畜生
8、王八出水——露一鼻子
9、纸糊灯笼——就穿
10、望江亭上度中秋——近水楼台先得月
11、娃娃荡秋千——两边摆
12、外甥打灯笼——照旧(舅)
13、最早出现“歇后”这一名称是在唐代。《旧唐书·郑綮列传》中就已经提到过所谓“郑五歇后体”(一种“歇后”体诗)。但它作为一种语言形式和语言现象,却远在先秦时期就已经出现了。
14、鼻孔里灌米汤——够受的
15、旗杆上的.灯笼——高明(比喻技能或见解高起。)
16、打灯笼搬石头————照搬;照办
17、导语:中国的灯笼又统称为灯彩,起源于1800多年前的西汉时期,每年的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前后,人们都挂起象征团圆意义的红灯笼,来营造一种喜庆的氛围。那么歇后语外甥打灯笼是什么意思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吧!
18、维吾尔族的朵帕——顶好
19、父亲向儿子磕头——岂有此理(岂有此礼)
20、打灯笼走铁路————见轨;见鬼
六十句外甥打灯笼的歇后语精选
1、空心萝卜耍外甥——哄起人来了
2、这个歇后语还是有来历的呢。
3、望风扑影——一场空(比喻毫无所得。)
4、王胖子的裤带——稀松平常(长)
5、打起灯笼捡粪————寻死;寻屎
6、歪嘴吹喇叭——一团邪(斜)气;邪(斜)气
7、窝窝头没眼儿——找着挨抠
8、纸糊的灯笼——心里明、一捅就破
9、王母娘娘请客——聚精会神
10、县太爷初经乡野喜事,闻听北乡姑娘不避让,感到好奇有趣,就对新娘子说:你若能当场做出一首诗来,本官自动退让。新娘子眼睛一亮说:此话当真?县太爷回道:君子一言驷马难追。
11、乌龟壳上找毛——白费劲
12、舅舅拉外甥——两厢情愿
13、外甥打灯笼的歇后语是照旧,歇后语是汉语语汇里为群众在生活实践中所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是一种短小、风趣、形象的语句。歇后语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起“引子”作用,像谜面,后一部分起“后衬”的作用,像谜底,十分自然贴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常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就称为歇后语。汉文明源远流长。历史沧桑的沉淀、淬炼、凝聚成绝妙的汉语言艺术。其中歇后语以其独特的表现力。给人以深思和启迪,千古流传。反映了华夏民族特有的风俗传统和民族文化,品味生活,明晓哲理,提升智慧。歇后语一般寓意深刻,短短一句凝聚很多智慧。
14、温水烩饼子——皮热心凉
15、孔夫子搬家——净是输(书)
16、外甥赴外公的宴——不客气
17、另外一个意思就是:某人办了不好意思的人,丢人了。
18、打着灯笼照火把————亮对亮
19、灯笼壳子盛砻糠————空对空
20、这是一个歇后语,外甥打灯笼,就是我看着自己的外甥打着灯笼找人,就是在找自己,而在这句话里的自己指的是“舅舅”。故这个里的意思是照舅(照旧)。
八十句外甥打灯笼的歇后语精选
1、打灯笼串亲戚————明来明去;明来的;来明的
2、这句歇后语实在是太生动了,唱戏的如果在台子上抽筋了,那肯定是下不了台。下次你也可以这样对别人说说,看看有谁知道!
3、幡竿灯笼——照远唔照近
4、打着灯笼赶嫁妆——两头忙
5、哥哥不在家——少来(嫂来)
6、穷木匠开张——只有一句(只有一锯)外甥打灯笼的歇后语篇2外甥打灯笼打一歇后语的答案
7、照旧(舅)拓展资料:歇后语是中国劳动人民自古以来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是一种短小、风趣、形象的语句。它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起“引子”作用,像谜面,后一部分起“后衬”的作用,像谜底,十分自然贴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常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就称为歇后语。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五千年历史沧桑的沉淀、淬炼、凝聚成绝妙的语言艺术。
8、小葱拌豆腐——一清(青)二白,小葱是绿色的,豆腐是白色的,所以是一青(清)二白;
9、翻了五味瓶——酸甜苦辣咸,样样有
10、这个歇后语的出处,跟一个历史上著名皇帝的一段趣事相关。这个皇帝就是明朝的开国帝王、明太祖朱元璋。
11、一言不发 舅舅拉外甥 ———— 两厢情愿 空心萝卜耍外甥 ———— 哄起人来了 姥姥疼外甥 ———— 自然的事 土地爷的外甥 ———— 鬼孙子 外甥报孝 ———— 没救;没舅 外甥撑灯笼 ———— 照旧;照舅 外甥出差 ———— 有舅了;有救了 外甥打妗子 ———— 不讲舅;不讲究 外甥打笼 ———— 照舅;照旧 外甥打他舅 ———— 公事公办 外甥戴孝 ———— 无救了;无舅了;没救了;没舅了;没舅;没救 外甥戴孝买棺材 ———— 陈旧;盛舅 外甥戴孝帽 ———— 没救;没舅
12、心口挂灯笼——心照不宣
13、乌龟遭牛睬——痛在肚里
14、其实,皖北的乡村有一半是被乡下人的梦呓点亮,另一半是被娃娃们手里的灯笼点亮。前者是美好的愿景,可能是粮食丰收,可能是盖一座新房,也可能是生一个大胖小子;后者是手边的光芒,触手可及,切切实实的光亮和温暖,看到它,瞬间有一股喜悦溢满心间。
15、顿外甥提灯笼——照旧;照舅
16、戳在了灯笼纸上——眼里有火
17、皮匠不带锥子——真行(针行)
18、歇后语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起“引子”作用,像谜面,后一部分起“后衬”的作用,像谜底,十分自然贴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常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就称为歇后语。汉文明源远流长。
19、王婆坏了磨——设法推;推不得
20、姥姥疼外甥——自然的事
一百句外甥打灯笼的歇后语精选
1、外婆得了个小儿子——有救(舅)了
2、外甥打灯笼——丢大人了。外甥是小孩子找不到舅舅或姨了,把大人给丢了。
3、 拎灯笼 —— 照舅;照旧
4、 外甥提灯笼 —— 照舅;照旧
5、寡妇死了儿子——没指望了!
6、空中布袋——装疯(装风)
7、灯笼救火————自焚;自取灭亡
8、晚上干活——披星戴月
9、四两棉花——谈(弹)不上
10、网套里的麂子——吓破了胆
11、打灯笼上门台——越来越高明;一蹬比一蹬高,一蹬比一蹬亮
12、大年初一打灯笼——年年都一样;年年如此
13、空棺材出葬——目中无人(木中无人)
14、过去高密西乡双羊店村东边有个姜戈庄村。村里一户人家三代同堂,日子过得很是殷实。公公上坡干活,儿子出门觅活,婆媳在家缝补做饭。可恨公公是个老财迷,舍不得吃,舍不得穿。儿媳就变着法子在做好吃的,与婆婆吃完,单留一点给公公,就说邻家送来的,公公感觉赚了便宜,吃后不再说什么。
15、孔夫子搬家——净是输(净是书)
16、外乡人过河——心里没底;不知深浅
17、外甥披孝——无救(舅)
18、外甥打灯笼 —— 照旧(舅)
19、捂着钱包捉贼——多加一份不心
20、外甥打灯笼 (歇后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