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刊之论(1)
1、八面玲珑原指窗户宽敞明亮,后用来形容人处世圆滑,不得罪任何一方。误用:这块天然宝石,晶莹剔透,八面玲珑,光彩夺目,可称世间极品。
2、明杜菫绘“伏生传经图”,伏生因年老而口齿不清,故由其女羲娥“传译”,晁错记录,伏氏为两汉望族,献帝皇后为伏氏
3、(近义词):不易之论、天经地义、不刊之说、颠扑不破
4、不足为训训:法则。不值得作为遵循或仿效的法则。误用:这次错误虽然不很严重,但如果认为它不足为训,不引以为戒,以后就会吃大亏的。(句中把“训”误解为“教训”,应用“不值一提”。)
5、江河日下江河的水逐日流向下游。比喻事物日衰,景象日非。误用:近几年,黄河、岷江的部分河段多次出现断流现象,面对这江河日下的情况,人们开始冷静地思考环保问题。
6、成语“不刊之论”,出典自西汉扬雄的《答刘歆书》:“是悬诸日月,不刊之书也。”比喻不能改动或不可磨灭的言论,用来形容文章或言辞的精准得当,无懈可击。但是今人常常反其意而用之,比如:“他的这篇文章写得狗屁不通,简直就是不刊之论。”又如:“他虽有不羁之才,但由于目空一切,不再学习,发表的文章多是不刊之论。”
7、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8、没有不形之论,有不刊之论。
9、气冲牛斗牛、斗:牵牛星、北斗星,泛指星空。形容气势极盛,上冲星空。误用:西湖胜迹中最能让中国文人气冲牛斗的,是白堤和苏堤。(可用“扬眉吐气”或“引以为傲”等。)
10、火中取栗栗:栗子。寓言《猴子和猫》里说:猴子骗猫给它取出火中的栗子,结果猫不但没吃着,反倒把脚上的毛烧掉了。比喻受人利用,冒了风险,吃了苦头,却没有捞到好处。误用:今年初上海鲜牛奶市场燃起竞相降价的烽火,销售价格甚至低于成本,这对消费者来说倒正好可以火中取栗。
11、2这篇论文,言辞凿凿,所提出的论点也不容置疑,可谓不刊之论。
12、他的话并非不刊之论,他不过仗势罢了。
13、刊:削除,古代把字写在竹简上,有错误就削去。指正确的、不可修改的言论。比喻不能改动或不可磨灭的言论,用来形容文章或言辞的精准得当,无懈可击。亦作“不刊之说”。
14、不祧之宗,不食之地 ,不经之说 ,不讳之路 ,不讳之门 ,不羁之民 ,不及之法 ,不测之忧 ,不测之罪 ,不教之教,不经之语 ,不奈之何 ,不轨之徒 ,不解之仇 ,不测之祸, 不拔之志
15、出处:郭若虚《图画见闻志论曹吴体法》第一卷:况唐室已上,未立曹吴,岂显释寡要之谈,乱爱宾不刊之论。
16、(反义词):大谬不然、无稽之谈、似是而非、不足为法、不经之谈、不足为训、不作为训
17、振聋发聩聩:耳聋。使聋子能听到声音。比喻言论能使糊涂麻木的人清醒。误用:今天,天津体育馆内万余名观众的掌声经久不息,振聋发聩,淹没了馆外的惊雷。
18、(出自):《尚书·大禹漠》:“无稽之言勿听。”
19、青梅竹马:形容男女小时候天真无邪,在一起玩耍。多指男女间幼时的亲密感情。
20、意思是比喻不能改动或不可磨灭的言论,用来形容文章或言辞的精准得当,无懈可击。出自宋·吴曾《能改斋漫录·议论》。不刊之论,汉语成语,拼音是bùkānzhīlùn。成语出处:宋·吴曾《能改斋漫录·议论》:“故中兴难于创业,是谓不刊之说”。成语用法:偏正式;作宾语;形容不能改变的言论
不刊之论(2)
1、相信假以时日,还会有更多有关材料出土,并与现存材料一起,向世人证明,中国有五千年的文明史是“不刊之论”。
2、深孚众望:孚,使人信服。意思是深得众人的信赖和尊重。易误用成“不负众望”。
3、(误用):常被误认为是“不能刊登的言论”。
4、(译文):西周三代之际,圣人多儒生中,两汉以来圣人多生佛中,这是不容易的道理。
5、(误用):常被误用为没有全局观念。
6、这些经典著作,都是不刊之论,应该好好地阅读。
7、现存的竹简都是出土文物,没有传世品,它们的意义比出土白玉、黄金大得多。然而历史上出土竹简的案例很少,最著名的有以下几次:
8、qīyuèliúhuǒ
9、运斤成风斤:斧头。挥动斧头,风声呼呼,比喻手法熟练,技术神妙。误用:你纵使有运斤成风的臂力,也举不起这重若千斤的巨石。(句中误为有力气。)
10、很遗憾,孔壁和汲郡的竹书都面世不久便毁于兵火,但是这两次发现都堪称中国历史上最重大的考古事件,影响深远,既启蒙了学术,又留下诸多谜团。
11、这可以说是不刊之论,我有同感。——孙犁《万国儒小引》。
12、不刊之论,汉语成语,拼音是bùkānzhīlùn,刊:削除,修改。意思是比喻不能改动或不可磨灭的言论,用来形容文章或言辞的精准得当,无懈可击。成语出处:宋·吴曾《能改斋漫录·议论》:“故中兴难于创业,是谓不刊之说”。
13、(示例):如果外界信息来源只有报纸、收音机,当他们断断续续地传到人们耳朵里时,早已是明日黄花了。
14、(白话释义):这真是可与日月齐明、不可更改的文章啊。
15、(解释):经:规范,原则;义:正理。天地间历久不变的常道。指绝对正确,不能改变的道理。也指理所当然的事。
16、不刊之论的词性是名词。
17、这句话真是与天地共存,与日月同辉的不刊之论。也作“不刊之说”。
18、不绝如缕像细线一样连着,差一点就要断了。多用来形容局势危急或声音细微悠长。误用:“五一”长假,来黄山旅游的人络绎不绝,不绝如缕。
19、(出自):宋·惠洪《冷斋夜话》卷一○:“成周三代之际,圣人多生儒中,两汉以下圣人多生佛中,此不易之论也。”
20、陶寺出土的扁壶上用朱砂书写的“文”、“邑”二字
不刊之论(3)
1、(解释):刊:削除,古代把字写在竹简上,有错误就削去。指正确的、不可修改的言论。
2、周一至周每天一个常识(7:30)
3、(bùkānzhīlùn)指正确的、不可修改的言论。成语出处古人的某些言论犹如不刊之论,已深深印在了我的脑海中。他批判形而上学的文章,堪称不刊之论。这句话真是与天地共存,与日月同辉的不刊之论。也作“不刊之说”。这些经典著作,都是不刊之论,应该好好地阅读。在单位,他说话经常是不刊之论,办事总是目无全牛,使大家感觉差强人意。萧统此评一出,如空谷足音,即成千年不刊之论。他的话并非不刊之论,他不过仗势罢了。他的做法就是不足为训,但是,他说的话是不刊之论是十分不忍卒读的。以上便是他的文不加点,可见他的无所不能。
4、(误用):常被误认为是“赶不上”。
5、半斤八两比喻彼此一样,不相上下。多含贬义。误用:陕西剪纸粗犷朴实,简练夸张,同江南一带细致工整的风格相比,真是半斤八两,各有千秋。
6、后起之秀秀:特别优异的。后辈中的优秀人物。误用:刚一起跑,高三(1)班的夏曦就滑倒了。他爬起来奋力追赶,离终点20米时终于成为后起之秀,夺得3000米跑的第一名。(并非指开始时落后,后来超越他人的人,可用“后来居上”。)
7、bùkānzhīlùn
8、白驹过隙比喻时间过得很快,就像骏马在细小的缝隙前飞快地越过一样。误用:这盘棋,让何山对王江,那还不是白驹过隙,轻而易举取胜。(没有轻而易举的意思。)
9、第一步:判断题干词语间逻辑关系。下里巴人比喻通俗的文学艺术,形容比较通俗。
10、(解释):危:正直。指的是讲正直的话,做正直的事。
11、可见“刊”的本义是“剟”,“删”的本义也是“剟”,“不刊之论”即不删之论,这个成语与古人使用竹简和木牍有关。
12、(读音):bùkānzhīlùn
13、原来秦始皇三十四年,皇帝下旨焚书坑儒。虽然宫中的图书保存完好,民间也有人冒生命危险私藏了少量书籍,但大部分书籍都毁了。到西汉初年,政府着手收集整理前代的书籍,却面临一个现实问题。自从“书同文”后,汉朝人普遍使用隶书和小篆,已经不认识六国文字。幸好当时有些秦朝的博士还健在(如伏生),就由他们将幸存的古籍用隶书写了出来,这个过程叫做“隶定”。这是一项伟大的工程,使得中国的文化血脉得以延续。汉武帝时,政府设立“五经博士”,有八家学说被立于学官,分别是:济南伏生的《尚书》;辕固生的《齐诗》、申培公的《鲁诗》、燕国韩太傅的《韩诗》;胡毋生、董仲舒的《春秋》;高堂生的《礼》;菑川田生的《易》。
14、学完了上面的成语,检验下面这2个题你会做吗?
15、设身处地设想自己处在别人的地位或环境中。指替别人着想。误用:只要你设身处地,到抗洪抢险第一线去,你就不能不为我们子弟兵那种舍己为人的精神所感动。(这里该用“身临其境”。)
16、刻字、刻章叫“刊石”,印刷术发明后,刻制书版叫做“刊版”,以后又引申出“刊登”、“刊行”、“刊印”、“刊物”等,这些词组都有因刻版而印行的意思。但今人容易把“刊”简单理解为“发表”或“出版”,于是就把成语“不刊之论”理解为“不能发表的言论”,导致误用。正确的用法如:“鲁迅的杂文语言犀利,思想深刻,都属于不刊之论。”
17、(示例):平原的游击根据地将首当其冲。
18、不刊之论的意思是,刊:削除,古代把字写在竹简上,有错误就削去。指正确的、不可修改的言论。(出自):宋·吴曾《能改斋漫录·议论》:“故中兴难于创业,是(此处的是为这的意思)谓不刊之说”。(示例):这可以说是不刊之论,我有同感。 ◎孙犁《万国儒小引》
19、指正确的、不可修改的言论。
20、(1)成语出处宋·吴曾《能改斋漫录·议论》:“故中兴难于创业,是谓不刊之说”。(2)成语用法偏正式;作宾语;形容不能改变的言论(2)(示例)故中兴难於创业,是谓不刊之说。——宋·吴曾《能改斋漫录·议论》这可以说是不刊之论,我有同感。——孙犁《万国儒小引》学问之士,倡其心理,事功之士,窃之为术,而大有功焉。故曰:民智者,富强之愿。此悬诸日月不刊之论也。——严复《原强》随着大家艳羡的目光流于字里行间,“不刊之论”四个字渐渐地在大家的心里凝聚沉淀出来,作者生花的妙笔让人叹服!、鲁迅的杂文语言犀利,思想深刻,都属于不刊之论。成语辨析(近义词)天经地义、不易之论(反义词)不经之谈、无稽之谈
不刊之论(4)
1、例:他的文章漏洞百出,并且用词多有不当,完全就是不刊之论。错因:误将不刊之论理解为不能够刊登的言论或文章。不刊之论,刊:修改:不刊之论即指高超的不能修改的言论或文章,为褒义。
2、不刊之论和不易之论区别:不易之论:“易”是“更改、改变”,表意程度较轻;不刊之论:“刊”是古代“在竹简上刻字,有错就削,也即更改”。表意程度不同:不易之论:“易”是“更改、改变”,表意程度较轻;不刊之论:“刊”是古代“在竹简上刻字,有错就削,也即更改”。
3、刊,剟也。从刀干声。苦寒切。(段玉裁《注》:“柞氏,夏日至,令刊阳木而火之。注,刊谓斫去次地之皮也。按凡有所削去谓之刊,故刻石谓之刊石。此与木部栞音同义异。唐卫包乃改栞谓刊,误认为一字也。从刀。干声。苦寒切。”)
4、差强人意差:稍微,比较;强:振奋。原意为还算能振奋人的意志,现在表示大体上还能够使人满意。误用:我本来就对那里的情况不熟悉,你却硬要派我去,这不是差强人意吗?(可改为“强人所难”。)
5、值得注意的是,在不少出土的远古陶片上,存在文字性质的符号,比如山西襄汾陶寺遗址发现了有朱书的扁壶,其时代为公元前二十世纪,属夏代纪年范围。冯时先生考证,朱书为“文”、“邑”二字,而“文邑”见于殷商卜辞,是夏代王庭。夏朝又称“文夏”,其始祖大禹的名是“文命”,所以陶寺的发现属文字无疑。(详见冯时《文明以止:上古的天文、思想与制度》)
6、《诗经·国风·豳风》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一之日觱发,二之日栗烈;无衣无褐,何以卒岁?
7、不情之请不合情理的请求。常用作对人有所请托的客套话。误用:有的人向党向人民伸手要官要权,这种不情之请决不答应。
8、汉·扬雄《答刘歆书》:“是悬诸日月不刊之书也。”
9、相濡以沫濡:沾湿。本指泉水干渴,鱼儿相互吐沫湿润。后比喻在困难的处境中以微小的力量竭力互相帮助。误用:他们疼爱孩子,孩子也孝敬他们,一家人相濡以沫,生活美满幸福。
10、回复后面的关键词,查看精彩内容:
11、出处:晋·羊祜《诫子书》:“无传无经之谈,无听毁誉之语。”
12、玩火自焚玩弄火的反倒把自己烧死。比喻做坏事的人自食恶果。误用:环境污染日趋严重,人类这种玩火自焚的行为如不停止,将自毁自己的生存空间。(中文编辑校对网:可用“作茧自缚”。)
13、不名一文名:指占有。形容穷到极点,连一文钱也没有。误用:王宝森之流贪污腐化,挥霍浪费国家财产,他的人格可说是不名一文。(句中可用“不值一钱”。)
14、B项中的“见仁见智”指对同一个问题,不同的人从不同的立场或角度有不同的看法,侧重于“不同”,符合语境。
15、D.空穴来风:捕风捉影
16、天花乱坠:指说得极为动听,多指夸大或不切实际。本词只能用来形容说。
17、在单位,他说话经常是不刊之论,办事总是目无全牛,使大家感觉差强人意。
18、严复《原强》:“故曰:民智者,富强之原。此悬诸日月~也。”
19、求全责备责:要求;备:全。对人对事要求完美无缺。误用:有的人生前尽量为自己树碑立传,文过饰非,很少像秋白同志这样坦荡无私、光明磊落、求全责备自己。(句中把“责备”误解为批评指责。)
20、由第一空对应“前辈”可知,其对诗歌翻译理论的见解是非常准确的,并且以“鞭辟入里”做修饰,形容见解的正确与深刻,
不刊之论(5)
1、(解释):不刊之论的意思是刊:削除,古代把字写在竹简上,有错误就削去。指正确的、不可修改的言论。
2、(例题)好诗的标准是深造有得之言,绝非艰涩、浅陋之论。一首好诗应简约而又详明、平实而又深刻,饱含诗人的情感更富含人生的真知灼见,是经得起时间和历史检验的,是可以焕发出永恒价值的经典之作。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3、B项中的“不刊之论”意为不可改动或不可磨灭的言论(刊:订正,修改),形容言论精确,无懈可击;
4、(示例):他依仗官高权大,目中无人,无所不为。
5、生死攸关攸:所。关系到人的生死存亡。形容非常紧要的关键所在。误用:排雷是生死攸关的工作,从接受这一艰巨的工作以来,这个部队的伤亡人数已超过二百人。
6、A.不绝如缕:川流不息
7、汉·扬雄《答刘歆书》:“这真是可与日月齐辉、不可更改的文章啊!”
8、刊:削除,古代把字写在竹简上,有错误就削去。
9、泾渭分明比喻界线清楚。误用:这是一个很敏感的问题,一提到这个问题,就会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很难泾渭分明。
10、不刊之论的意思是刊:削除,古代把字写在竹简上,有错误就削去。指正确的、不可修改的言论。
11、(误用):常被误写作“昨日黄花”。
12、1这本著作的结论和观点已是不刊之论。
13、(例题)将下列选项中的词语依次填入各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组是:(1)古希腊哲学经受了中世纪宗教和近现代科学的考验,其传达的很多道理依然,有着旺盛的生命力。(2)轻工业主要生产日用消费品,与广大人民群众生活,直接关系国计民生。
14、1972年山东临沂银雀山发现《孙子兵法》和《孙膑兵法》竹简,约5000枚。过去有人认为孙武就是孙膑,此后确认二者不是同一人。
15、名不虚传流传开来的名声与实际相符。误用:每一名中学生都应遵守中学的一切规章制度,学好中学的全部课程,做一个名不虚传的中学生。(这里该用“名副其实”。)
16、既往不咎对过去的错误不再责备。误用:日本军国主义分子抱着既往不咎的态度,恶意篡改侵华历史,这是中国人民绝不能接受的。
17、1994年5月,上海博物馆从香港购买回1200余枚楚国的竹简,这年秋冬之际,又从香港买到497枚相同类型的竹简,简称“上博简”或“楚竹书”。其内容涉及儒家、道家、兵家、杂家等,多数古籍为佚书,个别见于今本。其中31枚是关于孔子向弟子讲诗,以及从未见于今本《诗经》的佚诗。
18、不刊之论指的是没有经过刊发而发布或者发表的言论,不刊之论有时候也可以指那些不值得去刊发的言论,包括低俗、不良、恶心的言论。不刊之论一般来讲去刊发的话基本没有多大的意义。不书之论指的是没有看书或者是不通过书籍而发表的言论,不书之论可能存在内容不正确、不恰当或者失实的言论。
19、(解释):火,星名,指大火星,即心宿。出自《诗·豳风·七月》:“七月流火,九月授衣。”指农历七月,大火星西行,天气转凉。
20、他写的评论从事实出发,有理有据,语言犀利,思想深刻,让人无可辩驳,属于不刊之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