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十二章(100句文案)

admin 心情说说 2023-06-16 07:46

二十句论语十二章合集

1、人的一生不可无友,但交友不可不慎重选择。真正的朋友是在你有困难时可帮助你克服困难,在危急时会帮你渡过难关。

2、生4:坚定。博学而笃志,做任何事情都要坚定。

3、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

4、师:读得越来越好。同学们再想一想,《论语>十二章》里哪个字你最受用?哪个字深深地打动了你,或者说你最需要这个字?

5、生5(师点名):“饭疏食饮水,曲(生读成了第三声,不知读错)肱而枕之”的“肱”字容易读错。

6、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7、师:尤其是志向方面。说到“笃”字,还可以说到“志”字。大家发现没有,十二章里面“志”出现多不多?(板书“志”字,学生读出含“志”的句子)

8、用甲文的内容来印证乙文的观点,搭配最为恰当的一项是()

9、五经:《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五经之名始于汉武帝。

10、译文:孔子说:“学习了(知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温习它,不也是很高兴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处(到这里)来,不也是很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

11、师:那你给大家示范一下。

12、师:把这个“乎”再翻译出来。

13、译文:孔子说:“几个人在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人可以当我的老师。应当选择他们的优点去学习,对他们的缺点,要注意改正。”

14、则:连词,相当于“就”、“便”。

15、注释:三军:军队的通称。匹夫:普通人,指男子汉。

16、(答案)愠;逾;罔;殆;肱;笃。

17、孔子说:“我十五岁开始有志于做学问,三十岁能独立做事情,四十岁(遇事)能不迷惑,五十岁知道哪些是不能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六十岁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到七十岁做事才能随心所欲,不会超过规矩。”

18、师:大家对儒家思想还有怎样的了解?

19、师:请同学一章一章往下读。(指10名学生轮流读完课文前十章,全班齐读最后两章。)

20、孔子说:“君子食不追求饱足;居住不追求安逸;对工作勤奋敏捷,说话却谨慎;接近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并向他学习,纠正自己的缺点,就可以称得上是好学了。”

四十句论语十二章合集

1、(语译)孔子说:“一国军队,可以夺去它的主帅,但一个男子汉,却也不可以夺去他的志气。”

2、有句老话说的好,“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没有人是完美的,每个人都需要不断地学习,这样才可以进步,而怎么学习又该向谁学习呢?

3、A.(我)寄居在旅店,店主人每天会多次吃饭,(他)没有新鲜肥美的东西可以享受。

4、子贡问道:“有一个字可以终身去实践它吗?”孔子说:“大概就是‘恕’吧!自己不喜欢的事物,不要强行加到别人身上。

5、(译)孔子说:“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获得新的理解与体会,那么就可以凭借这一点去当老师了。”

6、译文:孔子说:“我十五岁的时候立志研究学问,三十岁确立自己的理想,四十岁不为我所做的事情而迷惑,五十岁的时候我懂得自然的规律和法则,六十岁时无论听到什么;

7、师:把“不可以”调到后边去。

8、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9、(注释)①十有(yu)五:指15岁。“有”通“又”,古人在两位数的整数和零数之间常常加“有”字。②立:站立,站得住,这里可理解为独立做事情。③惑:迷惑,疑惑。④天命:指不能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⑤耳顺:对此有多种解释。通常的解释是,能听得进不同意见。⑥逾(yú):越过,超过。⑦矩(jú):规矩,规范。

10、彬彬:相杂适中的样子。

11、笃志:志向坚定。笃,坚守。

12、注释:逝者:指流逝的时光。斯:这里指“川”,即河水。舍:停

13、生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的“焉”我认为难写。因为下边不是“与”字,要把“与”字的一横换成四点。

14、(注释)①之:代词,它,这里指学问和事业。②者:代词,??的人。③好(hào):喜欢,爱好。④乐(lè):以??为乐趣。

15、那么,如何才能做到“坦荡荡”孔子给出的答案是“不忧不惧”、内省不疚”。相反,“常戚戚”的小人则不得不为自己的所做所为担惊受怕,忧虑不已。

16、(语译)孔子说:“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趣也就在这其中了。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讲就像是天上的浮云一样。”

17、师:“思”字我们前面有同学提到了,你再提起,则更证明“思”字之重要。学习一定要跟思考联系起来。再给两次机会,同学们再找。

18、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19、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

20、孔子说:“君子,饮食不求饱足,居住不要求舒适,对工作勤劳敏捷,说话却小心谨慎,到有道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这样可以说是好学了。”《论语·学而篇》

六十句论语十二章合集

1、川上:河边。川,河流。

2、翻译:孔子说:“温习旧的知识,进而懂得新的知识,这样的人可以做老师了。

3、注释:笃:忠实,坚守。仁:仁德。

4、子曰:“质(质朴、朴实)胜文(华美、文采)则野(粗野、鄙俗),文胜质则史(虚饰,浮夸)。文质彬彬(文质兼备、配合适当的样子),然后(这样以后)君子。”(《雍也》)

5、子贡问道:“有没有可以终身奉行的一个字呢?”孔子说:“那大概就是‘恕’字吧!自己不喜欢的事物,不要强行加于别人身上。”(《卫灵公》)

6、可见,诸葛亮的“通才”不是仅仅限于书本,也不局限于某一专业和领域,而是百事皆学皆通,这给我们的现代教育带来很好的借鉴,这就是教师不要以“应试教育”来束缚学生的思维,要多多鼓励学生走进社会,向大自然索取知识,才能使自己学到登山涉海的本领。

7、生(齐读):吾十有五。(“有”字,读“又”音)

8、师:读了以上三个句子,大家有怎样的感觉?

9、课本上的十二章论语,其中多为孔子的言行,一部分是孔子弟子的言行。《论语》是记载孔丘及其一部分弟子言行的语录体文集,儒家的重要经典之选自《论语译注》(杨伯峻译注,中华书局1980年版)。

10、①[川上]河边。川,河流。

11、师:说得多诚恳。这就叫“近思”。

12、人不能为了竞争而竞争,有些竞争是必须的,有的竞争是可以放弃的,该放手时就放手,今天你成他人之美,明天他人就会成你之美,世界时一个和谐的世界,成人之美是这个和谐世界的最美乐章。

13、(译)孔子说:“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枕着它睡,乐趣也在这当中。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财富和地位,对我来说就像天上的浮云一样。”

14、“有”同“又”,用于整数和零数之间。

15、B.连词,来\介词,把;

16、在当今竞争激烈、瞬息万变的社会,一个人不可能在同一位置静止不动,而当某种“动荡”把人从一个熟悉的环境中抛到另一个完全陌生的地方时,许多人就会不知所措。其原因就在于复杂的现实中,单凭一只脚走路是不牢靠的,人必须学会多种生存本领,做一个能文能武德通才,不仅“专业”要精通,其他的“行业”也要能懂能做。

17、一则,就是《论语》中的一章,其中第二则见于《学而》篇,第五则见于《为政》篇,第七则见于《雍也》篇,第九则见于《述而》篇,第十一则见于《子罕》,第十二则见于《子张》,其内容都与学习和为人处事有关,是孔子教育思想中最有价值的部分。

18、(注释)①笃(dǔ):忠实,坚守。②切问而近思:恳切地提问,多考虑当前的事情。③仁:仁德。

19、翻译:孔子说:“学习并时常温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从心里感到高兴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君子作风吗?”

20、文言文精品训练:《咏雪》

八十句论语十二章合集

1、三十而立、不亦乐乎、择善而从、温故知新等。

2、(学生默读,读毕举手)

3、四书:《论语》《大学》、《中庸》、《孟子》 五经:《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

4、孔子说:“我十五岁开始有志于做学问,三十岁便小有所成,四十岁能(通达事理)不被外物所迷惑,五十岁能知道上天的意旨,六十岁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到七十岁才做事能随心所欲,不会超过规矩。”

5、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6、君子:这里指道德上有修养,有才德的人。

7、孔子还告诉我们学习的态度和方法:

8、第二个方法是学习必须和思考相结合。

9、⑧[传(chuán)]传授,指老师传授的知识。

10、孔子说:“复习学过的知识,可从中获得新的见解与体会,凭借这点就可以当老师了。”

11、①[温故而知新]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

12、论语十二章中运用比喻,指明时间宝贵,要珍惜时间的句子是: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意思是:孔子在河边上说:“逝去的一切像河水一样流去,日夜不停。”所选的十二章语录是孔子及其弟子关于学习态度、学习方法以及个人修养等方面的经典论述,都是蕴含着精深哲理的名言警句。扩展资料:《论语》是一部记录孔子和他弟子的言行的书,由若干篇章组成,内容大多是关于学习、道德修养、为人处世的一般原则。所选十二则,一方面阐述了学习应该有谦虚好学的态度和勤学好问、实事求是的精神。另一方面阐述了温故知新、学思结合、学以致用的学习方法,对后世的教育理论影响极大。另外,还有关于思想道德修养的问题,教育人为人处世的原则等论述。

13、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论语·颜渊篇》)

14、(解释):温:温习;故:旧的。温习旧的知识,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也指回忆过去,能更好地认识现在。

15、孔子说:“只是学习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只是空想不学习就会心中充满疑惑而无定见。”

16、师:阅读的时候要注意这样的字。把这些字再读读。(生自由出声读)

17、点个“赞”+“在看”,“分享”给更多人看,让我们一起走得正,走得远。

18、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19、句式变化:排比句、反问句、对偶句、正反对比、感叹语等。

20、生:我认为老师首先讲这一课可能是因为:《论语》之中包含许多学习方法和做人的道理,老师让我们学习这课就是要让我们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

一百句论语十二章合集

1、生1:我觉得“思而不学则殆”的“殆”字容易解释错误。

2、译文:只读书而不肯动脑筋思考,就会感到迷惑;只是一味空想而不肯读书,就会有疑惑。

3、(2)三省(xǐng):多次反省。注:三省有几种解释:一是多次检查;二是从多个方面检查。其实,古代在有动作性的动词前加上数字,表示动作频率多,不必认定为三次。三:泛指多次。多次进行自我检查反省。

4、每章语录虽然寥寥数语,但多次运用反问、排比、比喻等修辞手法,频繁使用“乎”“矣”“也”等语气词,使表情达意富有感染力和表现力。

5、译文:孔子说:“只学习不思考,就会迷惑;只空想而不学习,就会有害。”

6、师:同学们把这个“忠”字圈出来。这里要更进一步,要解释为“尽心尽力”。你把这个句子给大家读读看。(生2读句)

7、(论语十二章)中不少句子已经演变成成语的有以下十个:(不亦乐乎)不是很愉快吗?(三十而立)人在三十岁时就应该确定自己的人生目标与发展方向。(从心所欲)和随心所欲的意思差不多。随自己的心意和爱好,想怎样便怎样。(温故知新)经常复习学过的知识,从而能获得新的知识。也指吸取历史经验,更好地认识现在。(疏食饮水)吃吃粗粮,喝冷水。(在上文中不小心打错了)(择善而从)采纳正确的建议或选择好的方法或好的制度加以实行。(三人行必有我师)三人同行,其中一定有可做我老师的。(不舍昼夜)日夜不停。(逝者如夫)流失的时光就像这个流水。(匹夫不可夺志)男子汉不可被夺去志气。

8、生:学习做人的道理,成为一个合格的中学生。

9、(注释)①川:河,河流。②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意思是,时光像流水一样消逝,日夜不停。逝,流逝。斯,这,指河水。舍,舍弃。

10、哪个字最容易写错?

11、其实从学习态度的层面,这句话还可以继续扩展:无事不可学,无时不可学,无境不可学……读这一章,我们要认识到学习无时无刻不在,它应该成为生命的一部分。

12、“文质彬彬”是现在常用的一个成语,形容一个人文静而有修养。很多人可能没有想到,这个成语也来自《论语》来自孔子的创造,而且是被孔子作为做人的一种境界提出来的。

13、(答案)张溥的“七录”学习法值得学习。因为这种学习方法既可以增强记诵,又可以锻炼学习的意志。

14、仁:仁德。《论语》简介《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是由孔子的弟子以及再传弟子编辑而成,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通行本《论语》全文共20篇。《论语》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论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

15、⑴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16、①[之]代词。它,这里指学问和事业。一说指仁德。

17、⑶我不十分赞同二位的意见。我觉得没有必要完全摒弃优厚的物质条件,利用好它为我们的学习创造更好的条件,不也很好吗?

18、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孔子说:“君子心地平坦宽广,小人却经常局促忧愁。”)

19、师:我代表全班同学谢谢你。大家看一下这句话的注释。

20、省:指反省有没有相同的毛病。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