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不窥园(其一)
1、出处:《汉书·董仲舒传》记载,董仲舒专心读书,“三年目不窥园”。后用以形容埋头读书,专心治学。
2、(出处): 《荀子·法行》:“坚强而不屈,义也。”《后汉书·王龚传》:“王公束修厉节,敦乐爇文,不求苟得,不为苟行,但以坚贞之操,违俗失众,横为谗佞所构毁。”
3、(反义词)心猿意马心不在焉
4、他的弟子又收了弟子,后来的弟子有的甚至没见过他的面。他治学专心到这种程度,后来用以形容埋头读书,足不出户。形容专心致志,埋头苦读 成语故事 西汉时期,广汉学者董仲舒年少时读书非常刻苦,经常是夜以继日地读书,他的书房紧靠着姹紫嫣红的花园,他三年没有进过花园,甚至连一眼都没瞧过。后来他被征为博士,公开聚众讲学,弟子遍布四方。答案是坚贞不屈。
5、出 处 《汉书·董仲书传》目不窥园(拼音)mù bù kuī yuán(解释)窥:观赏。园:花园。原指汉代董仲舒专心治学;三年都无暇观赏花园中的景致。后用以比喻埋头钻研;不为外事分心。形容专心致志,埋头苦读。目不窥园的故事
6、(出处)《汉书·董仲书传》:“少治《春秋》,孝景时为博士。下帏讲诵,弟子传以久次相授业,或莫见其面。盖三年不窥园,其精如此。”
7、容止:仪容举止。
8、(出自):《汉书·董仲书传》:“少治《春秋》,孝景时为博士。下帏讲诵,弟子传以久次相授业,或莫见其面。盖三年不窥园,其精如此。”
9、西汉时期,有一个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名叫董仲舒,广川(今河北景县广川镇大董故庄村)人。汉景帝时任博士,讲授《公羊春秋》。汉武帝元光元年(前134),汉武帝下诏征求治国方略,董仲舒在著名的《举贤良对策》中把儒家思想与当时的社会需要相结合,并吸收了其他学派的理论,创建了一个以儒学为核心的新的思想体系,深得汉武帝的赞赏,系统地提出了“天人感应”、“大一统”学说和“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被汉武帝所采纳,使儒学成为中国社会正统思想,影响长达二千多年。
10、(示例):董江都~,隐居求志,天人三策,伟大光明。◎清·陶曾佑《中国文学之概况》
11、其学以儒家宗法思想为中心,杂以阴阳五行说,把神权、君权、父权、夫权贯穿在一起,形成帝制神学体系。
12、窥视、窥望、管窥、窥见、窥测、窥察、窥度、窥伺、窥间、窥觑、窥觊、窥孔、窥觎、窥窃、窥园、窥破、窥听、窥窬、窥知、窥避
13、董仲舒是西汉人,当时的经学大师,我们今天称之为哲学家、思想家。《汉书》记载:“董仲舒,广川人也。”广川指当时的广川国,是汉朝的一个诸侯国,包括德州、衡水一带的地区。董仲舒少年时非常聪明,从小酷爱读书,一年四季,每天清早一起床,就捧起书简来大声朗读。要不是父母经常提醒,连吃饭、换衣服都忘记了,真可谓废寝忘食啊。
14、“目不窥园”的意思是:意思是比喻埋头钻研;不为外事分心;形容专心致志,埋头苦读。
15、审核|翊薇统筹|秦川飞鸾集
16、“目不窥园”的典故:
17、(近义词): 威武不屈、坚强不屈
18、关键在于要有坚强的意志,卓越的能力以及坚决要达到目的的恒心,此外全都是最小的细节
19、反义词:心猿意马、心不在焉
20、全神贯注的意思是全部精神集中在一点上。形容注意力高度集中。
目不窥园(其二)
1、目不窥园主谓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褒义。
2、目不窥园,拼音是mùbùkuīyuán,意思是比喻埋头钻研;不为外事分心。形容专心致志,埋头苦读。在句中一般用作谓语、定语、状语。成语出处《汉书·董仲书传》:“少治《春秋》,孝景时为博士。下帏讲诵,弟子传以久次相授业,或莫见其面。盖三年不窥园,其精如此。”
3、为了考上研究生,他半年以来目不窥园,废寝忘食,把家庭妻子都搁在了一边。
4、偷眼斜视。引申为伺机作恶。
5、目不窥园。窥,是指从小孔里或缝隙里看的意思,园,这里指花园,菜园的意思,目不窥园,形容埋头读书,不问外事。
6、他从唐诗下手,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这句话采用了对偶,夸张,排比等修辞手法,表达了他学习的刻苦。
7、白话版《说文解字》:窥,从小的孔隙中偷看。字形采用“穴”作边旁,采用“规”作声旁。
8、《汉书·董仲书传》:“少治《春秋》,孝景时为博士。下帏讲诵,弟子传以久次相授业,或莫见其面。盖三年不窥园,其精如此。”
9、释 义 形容专心致志,埋头苦读。
10、“目不窥园”原指什么?后用以比喻什么?
11、这两个词的含义比较相近,都是用来形容读书时,心中没有任何杂念ⅰ,专心致志读书的情况。
12、形容专心致志,埋头苦读。
13、曰南北,曰西东,此四方,应乎中。
14、解释:董仲舒,广川人。年轻时研究《春秋》,汉景帝时为博士。他在室内挂上帷幕,坐在帷幕后面讲学,弟子们先入学的对后入学的传授学业,有的学生竟然没有见过他。董仲舒三年不看园圃,精心钻研学问到如此的程度。
15、(拼音): jiān zhēn bù qū
16、所以“目不窥园”的意思:形容专心致志,埋头苦读。
17、为了考上重点中学,他成天目不窥园。
18、董仲舒通过总结继承先秦时期儒家学说的主要政治思想,总结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经验,提出了以天人感应为核心的一系列重要哲学理念,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董仲舒认为古人制定的治国理念是保证社会进步的绝对必要条件。这些理念是圣人根据天道提出的,必须认真遵循。
19、(成语故事)西汉时期,广汉学者董仲舒年少时读书非常刻苦,经常是夜以继日地读书,他的书房紧靠着姹紫嫣红的花园,他三年没有进过花园,甚至连一眼都没瞧过。后来他被征为博士,公开聚众讲学,弟子遍布四方。
20、成语典故指关于成语产生、形成、流传的故事传说。
目不窥园(其三)
1、文言版《说文解字》:窥,小视也。从穴,规声。
2、释义:董仲舒,广川人。年轻时研究《春秋》,汉景帝时为博士。他在室内挂上帷幕,坐在帷幕后面讲学,弟子们先入学的对后入学的传授学业,有的学生竟然没有见过他。董仲舒三年不看园圃,精心钻研学问到如此的程度。
3、窥测(kuīcè)
4、释义:精神高度集中,你表现得更明显(章)。
5、兀兀穷年,指巍峨而突出。现在这是一个比喻,形容一年四季都在努力。
6、(解释): 坚:坚定;贞:有节操;屈:屈服、低头。意志坚定,决不屈服。
7、公历2021年|1月21日(夏历十二月初九)|星期四
8、博士:古为官名。秦汉时是掌管书籍文典、通晓史事的官职,后成为学术上专通一经或精通一艺、从事教授生徒的官职。
9、目不窥园:拼音是mùbùkuīyuán,比喻埋头钻研,不为外事分心。形容专心致志,埋头苦读。
10、词性:通常在句中用作形容词,修饰主语或宾语。
11、目不窥园的故事(成语故事)西汉时期,广汉学者董仲舒年少时读书非常刻苦,经常是夜以继日地读书,他的书房紧靠着姹紫嫣红的花园,他三年没有进过花园,甚至连一眼都没瞧过。后来他被征为博士,公开聚众讲学,弟子遍布四方。(出处)少治《春秋》,孝景时为博士。下帏讲诵,弟子传以久次相授业,或莫见其面。盖三年不窥园,其精如此。《汉书·董仲书传》
12、第三年,后花园建成了。亲戚朋友携儿带女前来观看,都夸董家花园建得精致。父母叫董仲舒去玩,他只是点点头,仍埋头学习。中秋节晚上,董仲舒全家在花园中边吃月饼边赏月,可就是不见董仲舒的踪影。原来董仲舒趁家人在赏月之机,又找先生研讨诗文去了。
13、西汉时期,广汉学者董仲舒年少时读书非常刻苦,经常夜以继日地读书。
14、西汉时期,广汉学者董仲舒年少时读书非常刻苦,经常是夜以继日地读书。他的书房紧靠着姹紫嫣红的花园,而他三年都没有进过花园,甚至连一眼都没瞧过。后来他被征为博士,公开聚众讲学,弟子遍布四方。“目不窥园”这个词语比喻埋头钻研;不为外事分心。形容专心致志,埋头苦读。
15、三纲者,君臣义,父子亲,夫妇顺。
16、以:依据,按照。
17、拼音:mùbùkuīyuán
18、《汉书·董仲舒传》记载,董仲舒专心读书,“三年目不窥园”。后用以形容埋头读书,专心治学。出处《汉书·董仲舒传》:“少治《春秋》;孝景时为博士;下帷讲诵……盖三年不窥园;其精如此。”例句:为了考上研究生,他半年以来目不窥园,废寝忘食,把家庭妻子都搁在了一边。
19、应该是目不窥园目不窥园,拼音是mù bù kuī yuán,意思是比喻埋头钻研;不为外事分心。形容专心致志,埋头苦读。在句中一般用作谓语、定语、状语。成语出处《汉书·董仲书传》:“少治《春秋》,孝景时为博士。下帏讲诵,弟子传以久次相授业,或莫见其面。盖三年不窥园,其精如此。”
20、父母看在眼里,疼在心里,为了让他能休息休息,在宅子后面修建了一个大花园,里面盖了房子,让孩子在园子里读书,这样,就能有机会到花园散散心歇歇脑子了。
目不窥园(其四)
1、(释义)形容专心致志,埋头苦读。
2、(用法)作谓语、定语、状语;指学习认真。董江都目不窥园,隐居求志,天人三策,伟大光明。清·陶曾佑《中国文学之概况》
3、后来,人们把他的事迹概括为一个成语“目不窥园”,教育人们,读书做学问要专心致志、不能分心走神,否则什么都学不好学不精。
4、(老嘎讲成语)每周五在本号首推
5、管窥(guǎnkuī)
6、释义:现在下棋作为技艺,是小技艺,不专心致志的话,就学不到。
7、非礼:不符合礼仪。
8、mù bù kuī yuán
9、“学习”就是“学+习”,“习”是不断回顾,复习。就像小鸟一样,学会飞,然后要不停地飞,才能越飞越高,越飞越远。外面春暖花开,但是他(董仲舒)都不看,只用心学习,这就叫“专心致志”。“知进退”就是知道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没有感情的统治是压迫,君对臣要有“义”。父母对孩子的管教归根结底是一种爱。文言词汇积累——“或”•代词,表示有人,有的。例:或莫见其面;或立或卧;或笑或哭•连词,表示选择或列举。例:跌下悬崖或峭壁•副词,表示不肯定,也许。例:或能免乎?或异二者之为
10、目不窥园,拼音是mùbùkuīyuán,意思是比喻埋头钻研;不为外事分心。形容专心致志,埋头苦读。在句中一般用作谓语、定语、状语。成语出处:《汉书·董仲书传》:“少治《春秋》,孝景时为博士。下帏讲诵,弟子传以久次相授业,或莫见其面。盖三年不窥园,其精如此。”
11、三才者,天地人。三光者,日月星。
12、有人劝他出去走走,不要老跟家里读书,他回答:“我不去玩,只顾读书,就算我出去,也只是和其他人讨论诗书。”后来他成为有名的高等博士,公开聚众讲学,弟子遍布四方。
13、原文:少治《春秋》,孝景时为博士。下帏讲诵,弟子传以久次相授业,或莫见其面。盖三年不窥园,其精如此。
14、(解释)形容专心致志,埋头苦读。
15、(造句)他关起门来潜心研究《红楼梦》,目不窥园已经好几年,最后终于成为当世著名的红学家。
16、久次:指年资长短。拜师的先后次序。
17、(解释):窥,观赏。园,花园。原指汉代董仲舒专心治学;三年都无暇观赏花园中的景致。后用以比喻埋头钻研;不为外事分心。形容专心致志,埋头苦读。
18、目不窥园,拼音是mùbùkuīyuán,出自《汉书·董仲舒传》,意思是比喻埋头钻研;不为外事分心。形容专心致志,埋头苦读。在句中一般用作谓语、定语、状语。《汉书·董仲书传》:“少治《春秋》,孝景时为博士。下帏讲诵,弟子传以久次相授业,或莫见其面。盖三年不窥园,其精如此。”
19、董仲舒,广川郡人。从年轻时,董仲舒即钻研《春秋》,孝景帝时拜为博士。董仲舒广授学生,在教室里挂上帘幕,教授经学。跟随他受业的弟子有许多人,按照入学先后顺序,再转相传授,有些学生甚至没见过他的面。据说董仲舒在钻研学问期间,三年中没有进出过住宅后的花园,他治学心志专一到如此程度。
20、目不窥园是一个成语,典出《汉书》卷五十六《董仲舒传》。窥,观赏。园,花园。比喻埋头钻研,不为外事分心。形容专心致志,埋头苦读。
目不窥园(其五)
1、进退:该进则进,该退则退,指言行适度。
2、十年未称平生意,好得辛勤谩读书。
3、《汉书·董仲舒传》:“﹝仲舒﹞少治《春秋》,孝景时为博士。下帷讲诵,弟子传以久次相授业,或莫见其面。盖三年不窥园,其精如此。”后遂以“目不窥园”形容专心致志的苦学精神。足不下楼:好像不是成语,
4、原文:薛谭学讴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秦青弗止,饯于郊衢,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薛谭乃谢,求反,终身不敢言归。译文:薛谭向秦青学习唱歌,还没有彻底掌握秦青的歌唱技艺,(就)自以为学尽了,于是就告辞回去。秦青没有劝阻他,在城外大道旁用酒食设宴(给他)送行,秦青打着节拍,高唱悲歌,唱着慷慨雄壮的歌。歌声振动了林木,(那音响)止住了流动的云。薛谭于是(向秦青)道歉,想要回来继续学习。(从此以后,)他一生也不敢再说要回去。
5、美好生活需清静身心,点亮右下方的“赞”和“在看”▼
6、一个专门讲历史的视频公号。
7、黄帝四七一七年|岁在庚子|己丑月|己巳日
8、他从唐诗下手,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
9、基本释义:比喻埋头钻研;不为外事分心。
10、目不窥园:成语,典出《汉书》卷五十六《董仲舒传》。窥,观赏。园,花园。原指汉代董仲舒专心治学;三年都无暇观赏花园中的景致。后用以比喻埋头钻研;不为外事分心。
11、对于这个典故,《史记》言之“盖三年不窥园,其精如此”。
12、mùbùkuīyuán
13、师:像对待老师一样。
14、他的书房紧靠着姹紫嫣红的花园,但是他三年都没有进过花园,甚至连一眼都没瞧过。后来他被征为博士,公开讲学,弟子遍布四方。
15、说说“进退容止,非礼不行,学士皆师尊之”的意思。
16、(本篇预计2分钟读完)
17、为了考上研究生,他半年以来目不窥园,废寝忘食,把家庭妻子都搁在了一边。做学术就应目不窥园而不能送故迎新。为了考上重点中学,他成天目不窥园。.他搞这些研究已经很久了,目不窥园,终于成功了。彭大盛从小到大专心练刀,目不窥园,也不知道什么叫魏晋风度,衣冠风liu。切不可废寝忘食,目不窥园!徐正阳心感奇怪,从小父母就教导自己读书要用功,莫要偷懒
18、窥伺(kuīsì)
19、做学术就应目不窥园而不能送故迎新。
20、原文:他指着球里嵌着的花纹,相着伊又相着花纹,全神贯注的,十分喜悦的告诉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