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尼采的书要少看(100句文案)

admin 心情说说 2023-06-26 00:05

二十句为什么尼采的书要少看精选

1、尼采指出,这种现代人生存状态在文化上的投影,表现为精神上的贫困和知识上的贪婪。

2、和席勒一样,尼采的酒神精神(悲剧世界观)与苏格拉底精神对立,因此希腊悲剧艺术作品就毁灭于苏格拉底精神。苏格拉底主义的“理性精神”(比如实用的就是美的)用逻辑否定了生命的本能,用“道德、知识”审视文化,破坏了艺术性,如同理智阻碍了浪漫和艺术的独立性。

3、@额啊哈哈jsjdkd: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看不懂,在荒岛上和尼采一起变疯~

4、所以,当一个人逐渐的走向哲学的时候,自然会增加一些抑郁的情绪,哪怕有一些哲学的智慧是让我们抛开情绪看待生活,但是也不免会产生抑郁思想。2:悲剧会让自己开始探索哲学有的人是先看到哲学之后才看到悲剧,但是更多的哲学家,是因为先看到悲剧之后才开始去探索哲学。

5、Philosophyisanewfashion.

6、凤凰文化:尼采的诗算严格意义上的文学作品吗?

7、你体验过开悟的感觉吗?犹如深山之泉从头灌下,醍醐灌顶,你的双眼格外清晰。人一辈子一定要有一次觉醒,那种感觉太妙了,你不再纠结对与错,妄想心、杂乱心消失无踪,你知道你是谁,你要做什么,接下去你该干么。

8、每一段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人生的辜负。

9、没有的话,就从我列的这个书单,顺着读下去,先入门,再循序渐进。

10、孙周兴|人何以承受悲苦人生?——尼采的《悲剧的诞生》

11、“向你们这些勇敢的探索者和尝试者讲述,你们曾经驶着轻巧的帆船在惊涛骇浪的大海上航行——

12、然而,修行是需要机缘的,只有当一个人经历了痛苦之后,他才能真正的有时间去反思人生,这个时候就是修行的开始,也是和哲学结缘的开始。

13、《权力意志》,晚年的尼采想总结其一生的哲学思想,以反对传统道德为根基,重估一切价值。这可以说是最浩大的工程,尼采为此做了大量笔记,可他最后还是放弃了这部著作的编写,没过几年就疯了。

14、尼采憎恶惩罚主义,他认为这会扭曲我们整个道德视角,倘若我们被这种看待事物的方式败坏的话。我的感觉不同。我喜欢惩罚——当然,我指的不是我被惩罚,而是别人被惩罚。(第九讲)。

15、要说,最深的感受,就是读下来,80%没有理解,说实话,是有点怀疑自己的智商到底及没及格!

16、希腊神话中的酒神狄俄尼索斯雕塑。

17、本章有个极清晰的谋篇,我想回顾一下,是否之前几章也有如此清晰的谋篇,只是我没能发现。还是说,或许本章是个特例。在前两章中,似乎前后格言之间的连接是关联性的,而不是立足于某个谋篇。谋篇……似乎非常简单。首先,格言45是导言。从格言46到52是迄今为止的宗教,它可以分为:格言46到基督教;格言希腊宗教;格言50到基督教;格言旧约。然后,格言53到57开始新的部分,未来宗教。格言58到宗教的高贵性;格言61到哲人眼中的宗教,或与哲学相关的宗教。(第八讲)

18、演员死后,查拉图斯特拉背负着他去寻找一个埋葬的地方。这时丑角又出现了,他恶狠狠地警告查拉图斯特拉赶紧滚蛋,不要试图挑战旧价值,他说“这里有太多的人恨你。”查拉图斯特拉的学说被人嘲笑和轻蔑乃是一种幸运,如果他还要继续挑战旧价值的话,迟早要遭到迫害。

19、不仅喜欢,或者几年后有些积累,这个人是尼采自传式的著作可以考虑先看看。

20、这次课程还有个明显特征,即施特劳斯与圣约翰学院师生之间生动而深入的讨论。施特劳斯的好友克莱因至少参与了好几次课,克莱因在圣约翰担任院长长达数年之久。施特劳斯还证实了海德格尔的《尼采》的重要性,尤其这本书德文版的第一卷:

四十句为什么尼采的书要少看精选

1、在《快乐的科学》一书中,尼采强调,人需要排除一切外在因素,从自身出发,反思究竟为了什么而生活。

2、“迄今为止有千个目标,因为有千个民族,只是一直没有套在千个颈项上的锁链,一直没有一个唯一的目标。人类根本没有一个目标。

3、@刘小茶:买错书当然会懊恼了,毕竟花了价钱,但是读这本买错的书应该不会带上这种情绪,像是在街角邂逅一个未知的人儿

4、在我们年轻时,书友碰到一起,不读尼采,就难以融入交流讨论。

5、最后,尼采可能发现极右翼分子---无论过去的还是现在的挑衅都让人愤怒。他常常看他妹妹伊丽莎白逐渐滑入德国民族主义的泥沼,后来陷入纳粹主义深渊,眼神中带着非典型的同情和嘲讽的混合体。如果尼采活着看到了希特勒的崛起,他可能立刻便认出这个卑劣和令人厌恶的奥地利逃课生。他很可能吃惊地看到自己有关权力意志和伟人的著作转变成为一种种族主义优生学。他会坚持认定,他的著作是关于个人自我的而不是集体基因战争的。当然,尼采可能认为极权主义的去个人化,和尝试将个体彻底同化,纳入到国家之中是一种虚无主义。今天,尼采毫无疑问会严厉批评极右派将其著作与对移民的担忧和社会的种族构成等联系起来的努力。

6、所以这本书如果好懂也不需要另一个哲学大家那么费劲了

7、✔通过哲学的观照,学会反思,坚定自我成长的方向;

8、“向你们这些令人费解的酒徒和被假象迷惑的欢乐者讲述,你们的心灵被笛声引诱到每个令人发狂的深渊:

9、投稿信箱:shzycult@1com

10、很多人患上了偏见症,无法用无偏见的认识去深入社会与生活。而他们的这些偏见并不是自己独立思考的结果,是从别人那儿继承过来的。他们甚至不知道自己所持偏见的那些东西到底是怎么样的,就人云亦云地带着偏见,可笑而可悲。

11、可惜的是群众仍然理解不了查拉图斯特拉的哲学,“他们弄不懂我,我的嘴巴对不上他们的耳朵。”查拉图斯特拉又转过来告诫群众不要成为“末人”。当人类再也无法过渡到更高阶段时,“末人”的时代就要到来。“末人”使大地变小了,他们的信条是“我们发明了幸福”。

12、凤凰文化:您觉得尼采的诗有哪些优劣?比如说您刚刚说格言诗很棒。

13、@95%:有必要,并越来越能认识到重读的必要。从前在豆瓣上标了“读过”就认为这本书已经被我打上了个人印记、于是再也不会重读的做法,愚蠢得好像《甄嬛传》里自以为拥有了所有嫔妃的心的皇上(不怪豆瓣没有“二刷”“三刷”这种选项……)

14、那么,在政治上,尼采相信什么呢?在某些方面,我们很难说出什么先验性的观点,因为如果有人能给出如何生产人的“最高级的典型”的严格公式,他们就不再是最高级的了。相反,他们的伟大和创造性将是能够成批生产出来的,变成可预测的了。正如尼采有时候说的那样,先验性的公式肯定偶尔让位于“鼻子”的高贵性,走近以后就能辨认出伟大和庸俗的气味。我的感觉是,尼采最好被理解为激进的个人主义者,一个充满激情地坚持人生的义务就是成为我们渴望的那种人。到底是哪种人呢?我们如何避免虚假的道路呢?我认为最深刻的线索就在于他对怨愤的深刻处理。对此,吉尔·德勒兹在其经典的著作《尼采》中做了很好的描述:

15、“超人”就是“现代人”,只有让上帝死亡后,“超人”才能从“普通人”中发展过来。因而“普通人”是需要被克服的。尼采认为人是需要发展的,就如猿猴是我们的笑柄和羞耻一样,我们本身也是“超人”的笑柄和羞耻。当我们变成“超人”后,回看那个匍匐于上帝雕像脚下的自己,会显得多么的可笑和羞愧啊!

16、查拉图斯特在下山的途中,遇到了一个白发老人在森林里寻找树根。老人其实是个圣徒,他藐视人类,敬爱上帝,不屑于跟人群为伍,不肯传授他们智慧。所以他劝查拉图斯特拉不要到人群中去,不要把智慧的火把传递给他们,因为觉醒者在沉睡的人们那里是得不到任何东西。以其还俗拖累身体,不如继续在山里修行。

17、@汉乾Lan:我认为有必要,因为比如文学类书籍,你第一遍读只是为了快速了解故事的内容,比如《网内人》,500多页很快就看完了,但是作者在里边的一些细节肯定需要重读来发现!

18、多看经典原著,被引用的原著更要找来看,不要只听信别人的解读;

19、尼采能否克服这些困难则是另一个问题——一种“个人化的”、创造性的、有意志的且历史性的哲学包含着这些困难,这种哲学同样被认为要提出关于力量、统治与关切(或价值)的观点,而这些观点并非信口开河。尼采假定包括有生命和无生命者在内的一切东西都可以被理解为权力意志,他据此防止活着的东西退化为无生命的东西,甚至物质。然而,意志实际上并不是,或并不仅仅是有目的的,意志的心没有意图:或许正如尼采指出,比起我们有意的东西,无意的东西更发人深省。尼采“关心的是一个无所不包的方案,它不仅适用于人,因为若非如此,这个世界、这个整全就会分裂为毫无共同之处的两个部分”(第七讲)。

20、前段时间,国内两位著名的哲学资深学者(自称或者他称是哲学家,在我看来,他们离哲学家还差得很远,哲学家与哲学教授根本不是一回事儿)在掐架,我细读了他们冗长的文章,说实话没看太懂他们说些什么和背后的逻辑,只看到满篇的标签和帽子,这是人类懒惰的表现,标签是思考上的懒人的发明,他抹杀了区别和个性,模糊了线条和纹理。

六十句为什么尼采的书要少看精选

1、这样单调的生活持续了24年,那一年尼采被聘为巴塞尔大学副教授,长久以来内心对宗教铁腕的厌恶感逐渐显露。他渴望过上精神上的狂欢生活,随时自由表达思想,这是尼采厌恶基督教的第一个原因。

2、@柚子胖胖一只:小事,有啥可懊恼的。不过我只买重过,好像还没买错过。

3、凤凰文化:这次在上海书展亮相的有三本尼采的译作。关于尼采,大家很容易把他和哲学、美学联系起来,但是尼采写诗确实是很多人不了解的。能否请您讲一讲尼采的诗?

4、共同的善当然被理解为一个特定社会或部族的好处,那么,它就要求抗击这个部族的内外敌人,特别是打击罪犯。这是原初群体道德的一个部分。但是,这在当代欧洲完全变了。当群体道德走到最后,就如同它现在这样,它就站在真正的罪犯一边,变得害怕施加惩罚。它满足于让罪犯变得无害,这非常不同于让罪犯缴械投降并施以严惩。(第十一讲)

5、《悲剧的诞生》一书的最独特之处是对古希腊酒神现象的极端重视。这种现象基本上靠民间口头秘传,缺乏文字资料,一向为正宗的古典学术所不屑。

6、不管是黄色的土,红色的土,还是黑色的土,都是可以长出大树的,关键土里要有树需要的营养,空空的脑袋里是长不出思想的。我们需要的是独立的思考,是直接面对认识对象不带先入偏见的思考。

7、20世纪60年代,法国知识界正在为马克思主义、存在主义和现象学争论不休的时候,德勒兹却为尼采的思想所痴迷。他在1962年发表的专著《尼采与哲学》突然搅乱法国知识界的神经,开启了法国的后现代主义之路。这部专著可以与德国哲学家马丁•海德格尔的三卷本巨著《尼采》相媲美,成为20世纪尼采研究的巅峰之作。

8、同样,绕不过去的还有叔本华、弗洛伊德等,读了他们,不会不读尼采。他们组成了灿烂的古典哲学。

9、@炼云:买错书或者读错书也是一种成长,只有错过才能找到你觉得对的书。现在已经很少再买书上摔跟头了,另外大部分书我都在kindle上看,非常喜欢的书才会买纸质版。

10、你不是书读得少,而是经典读的少

11、另外起很重要作用的实际上是一个马克思主义文艺评论家叫卢卡奇。卢卡奇在二三十年代的时候写了一本书,从种族主义角度去分析尼采。苏联完全接受了卢卡奇的观点,把尼采说成法西斯主义哲学家。中国的观念实际上是从苏联过来的。

12、尼采24岁时成为了瑞士巴塞尔大学的德语区古典语文学教授,专攻古希腊语,拉丁文文献。但在1879年由于健康问题而辞职,之后一直饱受精神疾病煎熬。1889年尼采精神崩溃,从此再也没有恢复,在母亲和妹妹的照料下一直活到1900年去世。

13、施特劳斯关于宗教的讨论首先澄清了那一章的标题——尼采称之为“宗教性的本质(TheReligiousEssence)”,而不是“宗教之本质(TheEssenceofReligion)”,因为,宗教之本质假定“各种宗教的最重要的东西是某个普遍的东西,”但对尼采而言“不同宗教之间的差异才最重要”。随后施特劳斯清晰地指出这章的谋篇。

14、这样,他就放弃了隐居的生活,不再享受自己的精神和孤独,而是从智慧之巅降到愚昧的深渊去——他决定下山布道。

15、对于一本法国的书来说,能被翻译成英语,一直就是令人艳羡的话题。这样,在许多年之后,激发一位作者梦想他如何会被特定的读者所接受,他同时感觉到这些读者非常接近,也如此之遥远。

16、就像叔本华生前极其讨厌黑格尔的哲学,但他坚持自己的观点,这并不妨碍叔本华与黑格尔都成为伟大的哲学家,我们的世界有足够的宽容与度量,容得下不同与异端。

17、@泰德哥哥的小迷妹:带上毛姆的《英国特工阿申登》,早几天刚刚看完,近期超爱这本书。

18、确实要说我受尼采的影响我想也是会有的,但是这里面我觉得一个基础的东西是我自己的,我是这样一个性情的人,所以很多东西我本来是有的,但是读了尼采以后,就是让我潜移默化,譬如说我写那种格言的东西,我会写得比以前好,因为我知道尼采格言精彩在什么地方,他那种力量在什么地方,原来我写的东西没有那么大的力量,他很有力,这个是我特别欣赏的一点,所以我也会不由自主想让我的文字更有力一点。

19、核心问题是,尽管“哲人”这个词唯独出现在第一章的起始处,而没出现在别的章题中……那只是个假象。整本书都是哲人。(第一讲)

20、《不合时宜的沉思》,算是一个从最简单到中间的过渡作品,探讨消极的、亦即极令人忧虑的现象;

八十句为什么尼采的书要少看精选

1、@卖油条油炸糕:会为买了质量远低于预期的书而后悔,不过还是应该归因于贫穷。

2、或者中国的周国平写的尼采的论文 :在世纪的转折点上 尼采与形而上学

3、完全不必去猜测尼采的想法,不过最好是详细点说吧,尼采的著作相对是比较丰富的。

4、权力意志 肯定是最后看的

5、《作为教育者的叔本华》,概括的说,像是一个小“迷弟”写给“偶像”的书,把叔本华比作一位神圣的救世主,其实很有趣;

6、@普通人总觉得饿:斯宾诺莎《伦理学》吧,可靠的英或德译本。

7、但好像开头错了,谢谢。尼采的书很多都涉及到了人性的问题,详情参看尼采的最后一部书,尼采的书适合青少年以及成年人看,我直接从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开。

8、日神精神就是使人沉浸在万物美丽的表象之中,企图用审美克服世界和人生痛苦;酒神精神本质上是对生命的肯定,它所唤起的是人最本真的冲动。

9、●岳美中:我给大家列个书单,哪些医书应该看看(建议收藏)

10、@丑娃阿轩:好苦恼(想把我家的书全都带过去)……拿本厚的吧,大英百科全书。

11、施特劳斯对举右派无神论(有人或许把尼采等同于右派无神论)和左派的共产主义无神论,并且澄清了马克思与恩格斯对历史和自由的理解。他还指出尼采围绕德法构建统一欧洲的计划的严肃性——他称《善恶的彼岸》尤其偏重德国——并且解释尼采的种族言论无关乎偏见。正如我们所见,施特劳斯相信尼采也会对希特勒代表的东西深恶痛绝,但他毫不节制的言论与观点的确与法西斯主义有关。

12、自称“敌基督者”的尼采借书中一个疯子之口,大声呐喊,“我们已经杀死了他,我们都是谋杀犯”,这句话被后人称为“历史上最伟大的谋杀行为”。

13、世界上本没有多少真理可言,有的只是角度的不同,你坚持自己的世界观,找到适合自己的表达方式,坚持下去,开辟蹊径,终会有所成就。

14、刚开始读书的时候成功励志的书看的比较多,《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干法》、《活法》、《人性的弱点》等,如果一类书看多了也会腻,就会尝试着看其他类的书,比如自传类《邓小平时代》、《乔布斯传》等,小说类的《追风筝的人》、《活着》等。最后推荐几个自己整理的书单,希望大家会喜欢。

15、19世纪的德国,还处在分裂时期,多达39个联邦小国各自为政。势力最强的普鲁士,也经常被其他国家排挤取笑。但德国人并不在意这些,人们要么沉浸在物质生活中,要么依赖宗教逃避现实的苦难,没人关心自己或国家的命运。

16、在任何情况下,这些格言都不是随机排列,它们当中有些显然排列得恰如其分。施特劳斯在讨论第三章《论宗教》时尤其注意彰显这一点。大体而言,根据施特劳斯的说法,这本书结构的关键在于第四章《格言与插曲》,它把第一至三章与第五至九章分开。前三章讨论哲学与宗教,关注的是通常被认为指向高于人或超越我们的东西的那个东西。五至九章关注道德与政治,也就是,更加属人的东西。但是施特劳斯还指出,五至九章关注自然:第五章是“道德的自然史”。“这是本书的核心章节,也是唯一在标题中提到自然的章节。问题:自然可能是本章、乃至本书最后几章的主题吗?”(第十一讲)或许,一至三章首先关注的是权力意志最精神性的表现,五至九章关注由于自然可以被生动化或精神化,权力意志被自然化。

17、另一个方面就是从学术角度来说,我后来做学术比较少,但也并不是没有做,包括尼采的翻译,我后来还是翻译了一些东西。还有今年年初我出过一本学术著作,《中国人缺少什么》,副题是“西方哲学接受史上两个案例之研究”,名字就很学术。

18、因为很多所谓的哲学家,他们身上都充斥着悲剧色彩,一生都演绎着悲观主义,最后的结局不是疯了,就是自杀了。

19、首先,叔本华是尼采的前辈。

20、这样,查拉图斯特拉终于领悟了,靠群众、信徒创造不了什么东西,“我要与创造者、收获者、庆祝者为伍:我要向他们指出彩虹,以及超人的全部阶梯。”从此,查拉图斯特又踏上了新的征程,再度下山,不过这次他渴望的不是接收信徒,而是寻找同伴。

一百句为什么尼采的书要少看精选

1、把今晚你的思绪,点出来

2、施特劳斯本人关注自然问题,或者说自然与历史的问题,这也让他特别强调,自然尽管常常被忽略,却是尼采的另一个核心问题。施特劳斯眼中那个更自然的尼采也就尤其不同于学院派们最近宣称发现的那个温柔敦厚的尼采。对于尼采讨论残忍,施特劳斯毫不避讳。尼采确信理解他的致命真理就可以经受锤炼,但只对少数没有理想化倾向的人才有效。(参《思索马基雅维利》的结语)。

3、试图创造价值、构建所谓道德秩序,都显得有点刻意,真正回归人本身的回答是:想象为它最好的作品,尽力而不悔的人生最值得过。

4、所有种种,都让尼采不满意。他认为是德国人的精神“病了”,思想和观念上出了问题,而病根就是社会对宗教的集体无脑狂热。

5、其次,最具创新意义的一点是,尼采的作品极大地加深了我们对真正个性的认识。像他的存在主义亲属索伦·克尔凯郭尔(SørenKierkegaard)和西蒙·德·波伏娃(SimonedeBeauvoir)一样,尼采承认我们都太频繁地认为成为一个人就是简单地做我们宣称要做之事。它当然不仅仅是消费主义和获取物质财富。尼采吸引我们关注诸如文化等外在因素和如怨愤等内在心理动机导致我们成为自我的虚假或者庸俗替代品的很多方式。因此,我们的任务就是通过持续不断的辛苦的自我克服和自我战胜把我们从这些非真实性的束缚中解放出来。

6、@纯粹感性幻想:流落荒岛还带书?要先生存,如果有一本书的话可能让我点火了。

7、(德)弗里德里希·尼采著

8、首先,尼采的书很深奥,是解救痛苦的人,不痛苦的人根本读不懂。尼采的一身也是很悲苦的。

9、“谋杀”上帝的观点,直接将尼采送上近代最伟大哲学家之一的宝座,在当时可以说是骇人听闻、石破天惊。

10、特立独行的尼采和母亲的合影。

11、尼采造成这样一种风气,在这种风气中,法西斯主义与希特勒主义诞生。切勿羞于承认这个可疑的亲缘关系。我们必须特地强调这种关系。连傻子都可以看到,而且确实看到,尼采憎恨那些尤其由希特勒代表的东西,希特勒把自己的成功归功于这些东西。(第一讲)

12、核心问题在于,这些第三级的性质(好、愉悦、高贵、神圣)其实全部都属于全体与个体的历史或生活史,还是说,是不是某些是自然的,另一些是习俗的“历史或自然似乎是非此即彼的基本选项,我们必须试着搞清楚……尼采如何在这两个选项之间立足:自然,历史”(第七讲)。

13、@Monokeros在看书:流落荒岛肯定带《天工开物》,想办法活下去。

14、但当时,这样一个牛人饱受诟病,他的书在出版后相当长一段时间里,只卖掉几百本。

15、是的,现实的干扰是最大的敌人,教育的求全求偏、社会环境的嘈杂,互联网的泥沙俱下,这是这个时代对每一个渴望独立思考的人最大的挑战。

16、正是权力意志把那些感官材料组织在一起才形成一个可理解的整全,更不必说,自我提升、超越自我的这类道德现象,它们当然是尼采一贯暗示的东西。(第七讲)

17、毕竟,作为哲学家的尼采从本身来看,应该是要与科学呈对立的,但是,在这里的叙述,他又是以哲学家的身份去抗拒艺术,同时也抗拒着哲学家的“语言”。

18、怕就怕自己没有独立的思考与意志,跟着那些粗枝大叶的浮于表层的潮流与声音四处飘泊,最终茫然不自知,埋怨社会的不公与人生的不平等,把浅薄当深刻,把高音当强音。

19、生命中最难的阶段不是没有人懂你,而是你不懂你自己。

20、然后可以把其它的大致浏览一遍 哪本感兴趣选哪本

分享: